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12章 越乱越好

第212章 越乱越好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朱棣有的他都有,朱棣是皇高祖之子,他是皇高祖之亲孙。

朱棣没有的他也有,朱棣残暴,他大义灭亲,绝对站在礼法道德的高度上。

朱高煦这番话是说的何碌、耿琦他们热血澎湃,但西平侯反应不大,估计是在评估这事的成功性和他能得到的好处。

现在他们沐家就是永镇云南,说实话,真没必要跟着朱高煦起来搞事,就算成功了,朱高煦还能给他多少更高的好处?

但问题的关键是,他现在被朱高煦当众抓包,一旦不答应,朱高煦指不定会干出什么事。

朱高煦知道在云南一定要得到沐晟的支持,不然一切都是假的。

“西平侯是知道的,整个靖难之战,大小战役,所有的硬战,都是我朱高煦打赢的,没有我朱高煦,朱棣能坐的上这张皇位?”

“论打仗,我从来没有输过,西平侯一定要相信我,朱棣部下,大部份将领都是支持我当太子的。”

“所以我们只要起兵,三年之内,胜算极大。”

“事成之后,西平侯将为镇西王,世代永镇云南。”

朱高煦跟着朱棣,学到很多,如比画大饼啥的。

不料西平侯笑了:“燕王当初还和宁王说平分天下呢。”

“刚刚汉王不是说了,燕王还和你说世子多疾,让你勉之呢。”

哈哈哈,房屋里诸人都脸带笑意,隐隐在嘲笑他们父子。

不料朱高煦却板着脸问:“西平侯有没有听过我朱高煦,言而无信的事情?”

“。。”现场诸人顿时愣住。

“当初我去京师找李景隆,正是黄子澄的女儿黄樱帮了我。”

“大军进京师后,我满城寻找,至今不知所踪,我怀疑已经被我父王杀了,这才是我愤而起兵的另一个原因。”

“对高煦有恩的人,高煦永远都不会忘记,无论他是什么人,高煦一定会报答他。”

耿琦马上道:“京师都在说汉王这件事,汉王情深义重,当天差点砍了谭清。”

何碌等人逃的早,不知道这件事,现在耿琦这一说,大伙不由刮目相看,没想到汉王这么重情义。

西平侯脸色微正,朱高煦满城找黄樱的事,的确搞的天下皆知。

据说还和朱棣的亲信部下起了冲突。

在信用上面,朱高煦似乎真的比朱棣强多了。

“人无信不立,这个简单的道理,高煦还是懂的。”朱高煦极尽的诱惑西平侯。

但西平侯可不是这么容易被忽悠的,因为他支持朱高煦的获得和付出,完全不能成正比。

他和何碌对视几眼,更沉声道:“若是我不支持汉王呢?”

朱高煦面不改色,淡淡的道:“那俺只能把何碌他们先抓起来,然后一个个严刑拷问,必然能查出我想要的东西?”

“汉王对我们所说的话,不怕我们说给朱棣听?”西平侯道。

“我先一刀把你砍了,再上报父王,伱带兵反坑,意图包庇建文帝。”

西平侯苦笑:“看来我不得不支持汉王。”

“来人。”朱高煦大喜:“摆案上香,我要与西平侯,结为异性兄弟,天地为鉴,同生共死,不离不弃。”

“。。”西平侯。

“西平侯怕我和朱棣一样,以后说话不算说,今天咱们就当天发誓,诸位可为见证。”朱高煦套路比他父皇朱棣还多,这翻操作下来,现场不但有他自己部下见证,还有何碌他们,果然很信服。

西平侯这时想后悔都不能,不合作朱高煦就要一刀砍了他,他绝对相信朱高煦敢这么干。

当下,很快香案摆好,朱高煦的部下周虎、典盛都在,西平侯外面两个跟班也被叫了进来做见证,加上何碌他们,现场人十几人,场面十分隆重,也很信服。

何碌他们表情都有点兴奋,他们当然不想一辈子藏在这种山沟沟里,只要朱高煦起兵造反成功,他们都能重新回到繁华的京师。

现场要说支持朱高煦起兵的,就何碌齐兴他们是举双手双脚的。

“皇天在上,诸位见证,今天我朱高煦与西平侯沐晟结为异性兄弟,从今天起团结一心,共抗燕逆-——”

“他日如有违背,背信弃约之誓,让我朱高煦受万箭穿心,五马分尸之苦,全家不得好死,断子绝孙,天打雷劈-——”

古人肯定比较受发誓这招,所以朱高煦说的极重,尽理体现自己的真心诚意。

朱高煦这盟誓,彻底把他们震惊了。

西平侯听的也只能苦笑,跟着朱高煦读了一遍。

现场院子里还有养的山鸡,直接切鸡头,喝血酒,两人当众结为兄弟。

“大哥在上,请受小弟一拜。”朱高煦结拜完,立马下拜。

“高煦快起来。”西平侯沐晟那受的起,赶紧扶起他。

他很聪明,马上道:“事情未成之时,咱们还是以官面上的话相称,以免让人怀疑。”

“但凭大哥吩咐。”朱高煦笑道。

西平侯一愣。

朱高煦又改口:“听西平侯的。”

西平侯这才笑了。

能得到西平侯的支持,朱高煦瞬间感觉自己成功率大增。

沐家在云南经营多年,从地方官到各卫所大将,绝大部份都是沐家心腹所在。

朱棣虽然在登基之后做了些事情,但换的都是最高层的大将,即郑祥和四位都指挥同知。

而在都指挥同知以下,有都指挥佥事,各卫所指挥使,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副千户等,基本全是沐家心腹居多。

很快,西平侯,何碌,朱高煦三人来到另一间僻屋,三人围坐一团。

“我们该如何做?”沐晟问朱高煦。

其实他刚才听朱高煦说,三年左右起兵,就感觉有点靠谱。

朱高煦如果急着起兵争位置,他反而要怀疑可不可靠。

“我们要云南附近打仗,越乱越乱,比如,打安南。”朱高煦知道朱棣几年后会打安南,但他现在就想提前打。

“为何要打安南?”西平侯问。

“安南的红河平原,是产粮重地,那边四季如春,水稻一年能种两季甚至三季,产量比中原还高。”

“安南以南的沿海可建海港和船厂。”

“我要有自己的船厂和战船。”

“退一万步,就算打输了,咱们还可以避之海外。”

“还可以在安南练兵,征召当地山民,以利训之,可为强援。”

“最重要的是,只要打仗,就有兵权。”

有了兵权,就可以做很多事。

“安南现在啥情况?”何碌问西平侯。

西平侯果然还是比较了解,毕竟是隔壁邻居。

他缓缓道:“安南王室原本是陈朝——”

1225年,越南李朝女皇帝李昭皇禅位于陈煚,陈朝建立。陈朝对内沿用李朝国号“大越”,对外国号“安南”。因君主姓陈,史称陈朝,都城位于升龙(今越南河内)。

但在建文年间,即1400年,陈朝外戚胡季犛篡夺了皇位,改国号为大虞,陈朝灭亡,次年又让位给次子胡汉苍,以太上皇的身份仍掌朝政。

所以现在安南已经是大虞朝,除陈少帝陈安还被软禁在升龙,陈朝王室成员,仍然有在四处避难的,其中还有到云南来避难,寻求大明帮助的。

当时建文帝正和朱棣打的难分难解,朝廷也无人理他们,到现在,陈朝流亡王室,还在云南未归。

西平侯道:“现在的确是个好机会,陈朝灭亡,向宗主国求援,这是个出兵的好借口。”

“对外,想办法让朝廷起兵打安南。”朱高煦道:“对内,逐步控制所有当地文武。”

“总之云南这边,现在越乱越好。”

——

永乐元年六月,明成祖把女儿常宁公主下嫁给西平侯沐晟弟弟沐昕为妻。

八月,云南大量高级将领被更换。

九月,朱高煦到云南,九月中旬,沐晟请奏把儿子沐斌送往京师求学(实则为人质),朱棣表示了嘉奖,赏赐了大量的珍宝给沐晟。

九月中旬的一天,云南统兵官府。

郑祥以前在云南当过十年大理卫指挥使,也算是云南老干部。

这十年里他和沐晟的关系非常不错,毕竟在云南,大部份中高层将领都算是沐晟的人。

因为在云南军界,除了都指挥使这个级别的官员任命由朝廷决定,其余卫指挥以下,基本都由沐家推荐,或要得到沐家认同。

这是为了保证云南在沐家的统治力,可以有效的起兵应对一切局面。

毕竟云南和其他省份不一样,云南麓川多次起兵作乱,大明皇朝对云南多次用兵,如果不能有效的使用自己人,沐家的命令无法得到彻底的执行。

郑祥当初能当大理卫指挥使,也是因为跟过沐英,与沐家关系不错。

当然了,他也跟过燕王,和燕王关系也不错。

所以郑祥是个八面玲珑的人。

自从回到云南任统兵官后,郑祥就感觉最近有点头痛,心情不好。

云南以前有总兵官这职位,基本都是在打仗时,由沐家的人担任。

这次朱棣任他为统兵官,感觉很奇怪。

但他的任务就是统领汉王三护卫。

可郑祥心里是有比数的,汉王三护卫全是汉王亲信,他统个毛啊。

不过没办法,皇帝下了命令,他只能硬着头皮来云南任职。

在见过汉王之后,郑祥心里更加认定,汉王和皇帝没有表面上那么融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