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43章 张辅你装什么装?(好像羊了),

朱高煦让他们派了几个代表过来。

然后道:“此时安南之役,我虽然为主将,但只负责统领云南的兵马,区区数万,而张辅统领三十万大军,名为副将,实则大权在握,且目无本王,连本王也不放在眼里,将来回到京师,俺定要弹劾他。”

众人纷纷叫嚣,请汉王将来弹劾张辅。

朱高煦又道:“张辅是东路军主帅,统兵五十万,打升龙的也是他们。”

越人纷纷点头,表示知道,张辅亲率大军攻打升龙,多邦,这些越人都是知道的,汉王也是刚刚到这里没多久。

朱高煦道,现在咱们只能忍一忍,等将来朝廷调回张辅,张辅不在了,我就能做到东路军的主,到时候别的不说,至少你们的财富,都能还给你们,你们也不用被抓去云南了。

众越人纷纷长叹,其中有些越人却是若有所思的表情。

——

六月,朱高煦和沐晟带着三万兵马来到木凡江(在今越南河西省,与黄江相接),他带五万兵马出云南,兵却越来越少,都是用来搜刮和运输战利品。

现在安南大量的财富和粮食被朱高煦往云南运。

此时他已经得到消息,张辅已经攻破万劫、普赖,斩首三万余,还平定了谅江、东湖,正往木凡江而来,与他们汇合。

张辅原本打算先去打清化的,但胡元澄集中了水陆大军七万,包括胡氏大量的水师在黄江木凡江处,所以张辅决定回头,先击胡元澄。

七月,明军两部在黄江北岸终于会师,距离他们不远处,就是著名的咸子关。

咸子关是东南海陆要冲,当地地面很潮湿,不好立营,明军立营在咸子关以西南方向,胡氏在咸子关东南方向。

七月初六,一大早,张辅和李彬、陈旭,还有吕毅、黄中等四将来到朱高煦的大营。

吕毅、黄中上次惨败之后,这次以参将身份,跟着张辅一起进安南。

“拜见汉王。”五人纷纷拜见。

大营里还有朱高煦,西平侯,宋猛、贺如虎等几人,土司们一个都不在。

双方寒喧了几句,张辅说,对面大概还有十万人左右,其中七八万是军队,两三万是民夫。

张辅接着又问,汉王这边有多少兵马?

张辅这会有点喧宾夺主,似乎把自己当主将了。

因为进入安南后,大战恶战,攻城战,全是他的兵马打的,张辅心里有点不爽,但又不敢说。

朱高煦不动声色想了想,本王还有三万兵马。

朱高煦带出来两万土司兵,已经有一万三千被安排押运货物,另有两千明军负责监管,还要在升龙等各地驻守。

所以他手上还有五千土司兵,两万五千明军。

张辅面不改色看了眼朱高煦,记得朝廷让云南出兵五万的,朱高煦居然只带出来三万多兵马。

“我们从猛烈关进来,一路上受到胡氏节节抵抗,加上还遇到瘟疫,还要留守兵马,所以现在手上只有三万了。”朱高煦解释道。

历史上明军是遇到了瘟疫,但这会朱高煦那边准备充分,发兵的时间又不同,所以并没有遇到,但他这么说,张辅也不知道真假啊。

张辅闻言也只好点头:“兵力上咱们大占优势,但胡氏有很多水师,船炮比较多。”

安南水师几乎全部集中到这里,据说有上千艘船,当然,大部份都是小渔船,只有上百艘大船,而五百料左右的船,不到五十艘。

朱高煦便问,信安伯有何破敌良计。

张辅马上道,可用火攻。

现在正是七月份,天气比较热,可以用火攻,但安南这里,七月份经常会是雨季,所以要选对时间,还要运气好,毕竟这会没有天气预报。

朱高煦沉默了会,又看向李彬。

他与李彬关系不错,相互也很敬重对方:“丰城侯有什么看法?”

李彬道:“我军气盛,且兵马众多,胡氏连败,士气全无,无论怎么打,都没啥问题。”

朱高煦又看向陈旭:“云阳伯?”

陈旭就比较滑头:“信安伯的比较稳妥,丰城侯说的也对。”两不得罪。

张辅的打法比较保守点,但比较稳妥,李彬的意思是随意发挥,怎么打都是我们赢。

他们进来和安南军打了快一年了,知道安南军战力很差,现在他们三十多万大军对七万,岂有失败的理由。

朱高煦听完三人的话,便缓缓道:“东路军一直都在信安伯的带领下,攻不无克,本王很认同信安伯的统兵能力,虽然本王是主将,但这次大战,还是打算交由信安伯全权负责,我们云南的兵马,愿在侧翼随时支持。”

张辅大喜,他来之前就怕朱高煦抢功,没想到朱高煦主动让贤,他兴奋道:“末将,定不辱命。”

朱高煦不但让他指挥,还表态不参与,自己的兵马在侧翼等着,伱张辅要需要,我们就上,不需要,想独占功劳,我们就不上。

张辅当然不愿意叫他。

来之前以为安南兵比较难打,没想到这么不经打,所以张辅手上现在的兵马足以对付胡氏。

这要打赢了,可是独功一份。

原历史张辅出征安南时,已经被升为新城侯,这会打安南提前了,还没晋升,所以他这伯爵看起来,就有点尴尬,因为身边全是侯爵。

议事完毕后,张辅看了眼朱高煦,好像有私事和他说。

他女儿嫁给了朱高煦,私下也算是朱高煦的岳父。

朱高煦立马挥挥手,现场的人陆续离开大营,转眼间就余两人。

“岳父大人可还有事?”见无旁人,朱高煦也客气的叫起岳父。

张辅看看门口,突然脸色微红,低声道:“我听外面有传言,土军们在升龙大肆抢掠,还说是我的命令?”

朱高煦面不改色,一本正经的道:“土兵向来没有规矩,更有胆大之徒,借我明军名义,大肆抢掠,为非作歹,有损我大明声誉,高煦已经再三约束,也没啥用,前段时间率军从升龙出发的前一刻,高煦还斩了几个土司大将,希望可以起到震慑的作用。”

朱高煦这话说了等于没说,张辅心想,那为何要说是我的命令?

他又不能当面责问朱高煦,只能道:“攻入清化,不可再如此了。”

“当然,靖难中我就反对这么干。”朱高煦不动声色道:“燕军那时,连自己汉人也抢掠。”

张辅脸色微变,接着连脖子也红了起来。

靖难中,燕王心腹的诸将,包括他父亲张玉,谭渊等人,打破南军城池,都喜欢抢掠粮草,干的可不比土人少,还跟着屠过城。

朱高煦这意思很明显了,你们特么的在国内这么干的一头劲,现在到了国外,还劝我别这么干?装尼娘呢。

原历史上朱能死后,张辅当了主将,干的比朱高煦还凶残,升龙的童男皆被阉割,送回国内当太监。

张辅被朱高煦怼的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转移话题:“嫣儿来信,高煦对她很好。”

“嫣儿温柔知礼,高煦也很喜欢她。”朱高煦笑道:“都是岳父教导有方。”

“她开心就好,多谢高煦。”张辅向朱高煦点点头,然后抱了下拳,转身而去。

两人还算岳父和女婿,似乎并没有多少话可说。

朱高煦心里明白,张辅还是向着世子的。

七月中旬,张辅在咸子关大破胡氏,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

张辅率军追击,于九月中旬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俘获胡氏父子,胡朝宣告灭亡,十月,朱高煦带着兵马进入清化,这时他暂时下令不得骚扰当地百姓,私下则对几个土司头目道,先等等,我会安排。

十月中旬,张辅的兵马也到了清化,同驻清化。

他们一边上奏飞报朝廷,一面统计当地情况。

此时他们入安南作战整整一年。

据事后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约一千多万人)、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这里就看出安南当地与云南土司的差距。

当年麓川思伦法起兵反抗明廷,失败后求后,赔偿了明廷象五百头,马一万五千匹,牛三万头。

麓川人口远远不如安南,但在象,马,牛上面是远超安南。

安南这边多山,而平原地区又水道纵横,所以马匹很少,船比较多。

朱高煦到了清化后,次日派出一万兵马到了占城首都毗阇耶,先把占城首都给占了。

1402年,安南在太上皇胡季犛的指挥下,攻陷了占城首都毗阇耶。占城国王阇耶僧伽跋摩五世遣使多次向明朝求救,那会明朝还在靖难中,谁也没空管他们。

现在朱高煦刚到清化,就派兵马把占城给占了。

占城是个小国家,位置在中南半岛东南部,北起今越南河静省的横山关,南至平顺省潘郎、潘里地区,他们和安南的地方加起来,几乎就是后世的越南大部份。

占城和安南陈朝胡朝打了多年,现在首都虽然被占,但还有南部大片国土守着。

这些国土的最南边,有个比较好的地方,也就是后世的西贡港(胡志明港)。

浑身不得劲,应该羊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