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61章 太平关

第261章 太平关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当然,当天也有人急了,普安卫指挥佥事葛震红着眼道:“俺当年是丘福部下,靖难后跟着汉王打过仗,汉王应该认识俺,后来才被调到这里,俺是支持汉王的。”

盛庸考虑了下,卫指挥以上都被杀光了,留一个也不妨事,行,暂时先不杀。

然后从没杀的千户百户里,提拔了一波充任卫级军将。

再从下面提一波千户百户。

这样整个卫经过杀一批,提一批,又发钱又分田,瞬息全部变成汉王铁杆。

按盛庸的战术,先突袭普安卫,然后让王斌围住新兴所,围而不攻,不让其出来,再派普安卫降了的兵,装败兵退向安南卫,大军紧随其后,看有没有机会打破安南卫,活捉薛禄。

但他们运气不好,王斌在围住新兴所时,新兴所千户很果断,立刻组织全所突围,王斌虽然到处围杀,仍然被逃了一百多人。

五月十五日时,薛禄已经知道汉王反了的事。

这家伙别看之前把将军府迁到安南所,一听汉王反了,立马带着全卫官军往东撤,一路撤一路带走兵马。

经过普定卫,把普定卫兵马全部带走,所有物资焚烧一空。

然后到平坝卫,把平坝卫兵马全部带走,所有物资焚烧一空。

接着到威清卫,也是如此,最后撤入贵阳时,薛禄手上已经有两万多兵马。

此时他和贵州都司都指挥使顾成下令征召全贵州兵马往贵阳集合,贵阳附近有贵州五卫,龙里卫,新添卫,平越卫都在百里之内,快马一天能到。

等盛庸率大军到普定卫时,贵阳城四周已经云集了七万官军,连绵不断的其他卫所兵也正向贵州云集,大战一触即发。

——

南宁卫广东和广西交界之处,距离安南,和云南也比较近。

靖难后,谭清到广西任总兵官,他和薛禄学,把总兵官衙门搬迁到了南宁卫。

南宁卫是广西最大的一个卫所,兵马过万,参与了整个靖难之战,战后,回到南宁卫的,不到三分之一,可谓损失惨重。

永乐元年和二年,当地指挥使是杨四儿,原南宁卫千户晋升,到永乐三年后,杨四儿调任南丹卫,指挥使换成谭清心腹汪胜侠。

谭清的换人的理由也很正常,当时杨四儿老是收商人好处,放任商人在官方水驿道上,来回运货。

南宁卫扼守广西境内的主要官方水驿道,往东四通八达,可以到大明各地,往西可接近云南和安南。

张辅出征安南,大军和辎重就是从各地一路到南宁卫,非常便捷。

当然,谭清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换了杨四儿后,过往的商船就得向他交费。

他这人也是又贪又狠,每船按船大小收费,一百料收十两,二百料收二十两,四百料的商船,要收四十两银子。

谭清以前不过燕王三护卫一个小小百户,经历过靖难之后,一路升到总兵官,可以说靖难之前,他还是比较穷的,为什么拼命打仗,不就是为了现在能过好日子。

其实相比总兵官,他更想干都司都指挥使,总兵官名义上节制两省都司,可都指挥使才是直接的军事长官,可以升迁调动全省各卫所军将,这才可以大捞好处。

但好歹总兵官比都指挥使大点,谭清干就干吧,而且这里的都指挥使韩观也很知趣,有什么人事任免,都会咨询他,通过他的意见。

在去年把杨四儿调走后,谭清又霸占了南宁卫的过往买路钱,顿时日子好过起来,这边因为朱高煦和其他大明商人,都要把货物从这里的水道运到土司地盘,然后再走陆路进云南和安南,所以过往商船不少,一年下来,谭清赚了近两万两,远远超过他的俸禄。

但谭清心里也门儿清,按大明的规矩,地方都指挥使在当地干的时间很少超过五年,除非一些特别的地方,比如瞿能在四川干了十几年,因为那里算是边锤,情况复杂,而且瞿能当时确实干的好,还为明廷种茶换马。

至于像他这种总兵官,在当地更不会干的太长,所以谭清估计再干两三年,就要挪位置换别人来捞好处了。

五月十日,谭清找来心腹,南宁卫指使汪胜侠。

“现在进入春夏,来往船队是不是更多了?”谭清问。

汪胜侠笑道:“回将军,是的呐,昨天上午略少,但下午,又来了十二艘船。”

汪胜侠也是眉开眼笑,以前杨四儿在时,是按人收费,几个老板送给杨四儿,不管老板下面有几艘船。

谭清按船收费,一个老板来了十艘船,就得交十艘船的钱,比杨四儿狠多了。

下面各路老板都有意见,但有意见又怎么样,他们的货物,从大明大江南北运到这里,送进云南或安南后,至少能赚两三倍,甚至更多,所以还不得乖乖的交钱。

特别在明军占有安南之后,大明各地的商人好像闻到金钱的味道,大量的商品从各地往安南运,不过据说安南那边,有明军设了卡口,不让商入进入安南腹地,所有物品,安南(交趾)北面,升龙城内交易。

升龙以南,来自大明的商人不准去,好像被云南西平侯的生意占据了。

谭清笑骂道:“这些贱民,轻易的把货物从江南运到安南--交趾,和云南,转手就卖几倍,数钱数到手抽筋,不能便宜他们。”

汪胜侠笑着迎合,又道:“听说现在交趾境内,大明商人只能在升龙以北做生意,升龙以南,都是西平侯在做,很多人直接就把货卖给西平侯,也能大赚。”

“那西平侯,坐拥云南全省财富不说,做生意还做到交趾去了。”

谭清脸上露出贪婪之色:“听说这西平侯,富可敌国啊。”

“那是,沐家世镇云南,财富当然甲天下。”

谭清脸上露出向往之色,心里想着,要是老子立下大功,皇帝陛下也让老子谭家世袭镇个省,那就发达了。

然后又想,最好汉王能造反,然后老子去平反,嘿嘿,立下这等大功,还不弄个世袭镇广西?呸,广西太穷,镇湖广才好。

谭清还在想入非非,等到汪胜侠叫他,才反应过来。

“咳咳,这样吧。”谭清想起正事:“你待会出去和兄弟说,以后五月到九月,来的船,每船收费翻倍。”

这谭清也狠的,知道五月到九月来的船最多,商品也最多,所以直接加价,每船翻倍。

汪胜侠当然大喜:“这些贱民赚了大钱,孝敬咱们也是正常的,末将领命。”

汪胜侠兴冲冲的离开谭清府上,回到卫里,立马召集亲兵,让人通知八尺寨司。

八尺寨司现在专门负责水道收费,当地巡检也是谭清的亲兵出身。

下午之消息就传到南宁卫上下,很多卫所军将都私下大骂。

杨四儿在时,收到钱后,和兄弟们一共分享,小旗以上军官都有份,部份负责这些事的普通士兵也有份,缝年过节必然还给全卫兄弟加菜。

谭清把杨四儿踢走后,立马就改了,除了自己的心腹部下,原南宁卫的官兵们,只有千户以上才分钱,千户以下都不分,而且分的钱比以前还少。

他赚的比杨四儿多,分的却比以前少,连各所千户都有意见,但大伙当然敢怒不敢言,只能忍着。

至于千户级以下,百户,总旗和小旗们,直接就没收入了,大伙背地里都在暗骂,但又如何,谭清眼里,怎么会有这种低级别的军官们。

当然,他还是比较有信心的,来了南宁卫三年多,各卫所百户以上,基本被他换了个遍,大部份都是他心腹担任,所以少数的百户级以上没分到钱,他根本不在意。

可他不知道的是,虽然这些人占了少数,但有必要的时候,还是能起大作用的。

比如驯象卫,太平关百户钟得全。

驯象卫在横州,与广东灵山县紧邻,原本是广东入广西的重要节点,广东的货从横州入广西,就要在驯象卫上船,往西可到云南,交趾,往东可往大明其他地方。

钟得全以前是南宁卫的,更是杨四儿好兄弟,谭清踢走杨四儿后,又找了个借口,把钟得全调到驯象卫。

驯象卫这边不收费,钟得全立马就少了一笔重要收入,这下把他给气的半死。

但生气归生气,又也没办法,连杨四儿都被调走了,他又能怎么办。

好在当时驯象卫这边的指挥使是胡通,也是原南宁卫的人,参与了靖难之役,钟得全向他请调,要去太平关。

太平关可是个好位置,扼守在广东和广西的要道上,从广东进广西也好,从广西进广东也好,必须要走太平关,然后才能到横州。

胡通答应了他的要求,把他调到太平关任百户,算是做了一把手。

当时谭清也没过问,必竟人家没收入了,换个地方做一把手,好像也能弥补下。

反正太平关也是在山沟沟里,没啥好处。

当然了,没多久,胡通也被调走了,驯象卫指挥使,也变成谭清的人。

也就在谭清决定翻倍收费的前一天,太平关外来了一队商人。

说说以前太平关这里炮都打不到一个人,都没啥人经过。

自从李远到了广东之后,朱高煦在广东的盐和茶、糖等物资,会从太平关入广西,然后往南宁卫运。

所以这几年太平关的商队就越来越多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