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72章 逆子早就在谋划这事

第272章 逆子早就在谋划这事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他在四川,贵州、广西三路并发,都不竖旗,到现在俺们都不知道,各路主将是谁。”朱棣有点头痛,因为你不知道主将,就无法针对。

四川、贵州等地,朱高煦明面摆出来的是王斌、韦达等旗,但朱棣知道都是假的,是逆子想骗他们,所以朱棣很愤怒,这逆子别的不学,他朱棣的不要脸,全学去了。

当年朝廷主将李景隆一出来,朱棣都要做梦笑醒了。

现在他们发现,这朱高煦太坏了,打仗真是奸诈,起兵一个多月了,朝廷在各省都不知道对方主将是谁。

这会又没望远镜,除非战场上你看到对方主将,而且要认识他,不然根本不知道。

所以在没有望远镜的情况下,朝廷想查探朱高煦军中主将,几乎不可能。

姚广孝这时道:“可以肯定的是,广东和福建那边,一定是李远。”

众将纷纷点头。

朱棣道:“李远和徐安在广东经营数年,也只有他们有能力控制当地卫所兵马,以李远的能力来看,广福两省,定然是李远为主将。”

说罢,他看了一圈,突然心里有点悲哀。

李远的能力朱棣当然知道,当年还想极力拉拢,不料李远主动投入朱高煦。

现在他环视一圈,感觉这些心腹里,没有一个能打的,碰到李远,都给跪。

难道要俺亲征去打李远?朱棣心中悲哀的想着。

此时大明朝廷这边,朱棣心中能和李远打打的只有几个人,徐辉祖可以,但肯定不会起用,徐忠也可以,但徐忠当年和朱高煦关系不错,和李远关系也不错,这次朱棣都没把他叫来。

张辅可以,但张辅现在在安南。

唯一还能打打的,就是当年守住瞿能的刘荣(刘江)。

刘荣的能力,也是比较强的,当年朱棣不在时,朝廷辽东兵马打永平府,刘荣去救了几次,表现相当不错。

北平防守战,又守住了瞿能。

“刘荣。”

“末将在。”

“你为平汉左路将军,率浙江,山东,直隶三省二十万大军(当然吹牛,实际十万左右),从浙江攻福建。”

“诺。”刘荣大喜,第一次统领这么多兵马,他搓着手:“正好去会会李远。”表情激动无比,很有信心。

另有平江伯,漕运总兵官陈瑄为左路副将,配合刘荣。

陈瑄原为水师都督,靖难中降了燕王,永乐三年为漕运总兵官,一直统领水师。

明朝永乐时,拥有当时世界第一的水师船队,巅峰期的水师有超过5000艘船。

福建广东两省大概占了八分之一,所以朱棣听到福建徐安在集合水师船只,还是有点慌的,所以让陈瑄带领水师,配合刘荣。

“逆子有广东和福建水师,所以伱们这路十分重要,俺不求大胜,防住李远就好。”朱棣也很有想法,不要求刘荣大败李远,只要防住叛军,不让叛军从海路过江浙,威胁到京师。

因为现在水师从海面上攻过来,很快就能到京师。

金忠这时道:“当在镇江,多铸炮台,设以重兵。”

福广的叛军如果从海外进来,必走镇江,金忠这个提议也是很好的。

朱棣点头:“俺以让镇江卫操办此事。”

朱棣在浙江方向布置了十万左右的兵马,主要是以牵制广东李远为主。

而且他知道,广东和福建两省兵马有部份去了安南,余下的加起来,也不到十万,李远还要留兵驻守各地,能动员的最多六七万,所以这路以多打少,且以守为主,应该不是问题。

湖广才是朱棣的主战场。

他和建文帝学,在长沙设平汉布政使司,由金忠任布政使,负责调转全国物资支持前线。

朱能为平汉中路将军,徐忠、火真、李濬、陈志为副将。

这边集合了大约三十五万大军,对外称五十万。

朱棣道:“贵州兵马众多,薛禄打仗也有一手,还有顾成的经验,守住贵州是没什么问题。”

“你主要看贵州方向的主将是谁,如果不是逆子,则大部重兵,投向他处。”

朱棣给朱能的任务就是看哪边是朱高煦,四川,贵州、广西这三地,谁是朱高煦领兵,就投入重兵,只要打败朱高煦一次,打破他不败神话,官军士气必然大震。

朱能领命。

另平汉右路将军为宋晟,瞿能和何福为副将,宋晟和何福带着十万兵马正往汉中,支援四川瞿能,对外宣称三十万,别派张武、王聪带五万京军从湖广方向支持四川。

这样前期朱棣在各方向投入六十万大军。

后续京师和北平,山西,辽东等各地精锐也正在调动。

按朱棣的想法,他要尽快组织起一百万大军,以雷霆之势,一举荡平朱高煦。

此时没有领到任务的丘福有点不高兴,他公开场合之前一直是支持朱高煦的,所以朱棣似乎这次没把他算上,但丘福心里,当然肯定更支持朱棣。

“陛下,俺干什么?”丘福沉声问。

“你是俺老兄弟,俺能少了你?”朱棣笑道:“你去淮安,任总兵官,募集征招,训练新兵。”

这时当年驸马梅殷干过的事。

淮安现在都成为新兵召集训练基地了。

丘福顿时嚷嚷起来:“这不能上战场打仗,那不过瘾啊。”

朱棣正式道:“当初梅殷在淮安训练募集新兵三十万之众,也没派上用场。”

“因为他不懂兵事,不会练兵。”

“你是俺老兄弟,可不能学他,要好好训练兵士,给俺们前线,源源不断的提供兵马,到时,就是大功一件。”

丘福闻言这才开心:“微臣领命。”

姚广孝这时道:“咱们在安南还有三十万大军,若能从侧后攻打云南,叛军不战自溃。”

“对了,为何张辅还没回来?”

去年二月份安南被攻克的消息传回京师,朝廷立马组织官员成立了交趾布政使,并安排去了安南,这一晃七月份了,算算时间,安南那边应该有消息回来了。

“逆子蒙骗俺。”朱棣怒道,四月份朱高煦还上书到京师,他在安南抢了四千万白银,和其他珍宝不计其数,正在装船,因为财富太多,所以需要时间。

朱棣还乐滋滋的回信说没事,不急,慢慢装。

所以当时他对张辅没回也没多想,估计张辅要押着这批白银一起回来。

现在想想,这四千万两白银,恐怕被朱高煦用来打他的军费了。

“安南会不会有变?”姚广孝脸色微变。

“安南有西平侯,张辅-陈旭、李彬等大将——西平侯-——”金忠突然叫道,西平侯呢?

朱棣脸色阴沉:“西平侯跟逆子一起干了。”

“陛下如何得知?”

“俺让锦衣卫去找西平侯儿子,五月初就已不见踪影。”

“。。”众人面面相觑。

沐晟之前把儿子放在京师为人质,大伙还是挺放心的,没想到五月份突然消失不见。

其实锦衣卫也没放松,天天跟着沐晟的儿子。

不料当天他儿子跟着一个小娘去一家民居,然后一直没出来。

锦衣卫也不敢擅闯,只能在外面等着,结果等了好几天没出来,就觉的不对劲。

纪纲当时就向朱棣做了汇报,朱棣当时正在庆生日呢,他带着小娘进去,肯定是沉浸在温柔乡里,你们不要打扰他。

锦衣卫只好在外面等着。

又没几天,汉王造反的消息到了。

朱棣这才反应过来,赶紧派人去查看,结果发现里面空无一人。

锦衣卫翻厢倒柜,发现有密道通向城门水道,这才知道,沐晟儿子,从密道里,逃出城了。

朱棣说了这里,咬牙切齿:“那密道从三山街,一直通向三山门水门,长达一里多。”

“逆子不知找人挖了多久,显然几年前就在干这事。”

众人再次面面相觑。

这么说来,西平侯已经投靠了汉王,想想也是,没有西平侯支持,汉王不可能得到云南卫所的支持。

那现在云南那边,恐怕已经生变。

“俺在想。”朱棣这时又道:“逆子除非杀了张辅和李彬、陈旭,不然不可能掌握住安南的兵马。”

“而且就算杀了他们,其他军将,也不会盲目跟从,安南那边,肯定有了变化,就是不知逆子用什么手段控制他们,必须要派人绕过福建和广东,与安南联系上。”

朱棣想的没错,朱高煦想完全控制安南的兵马,是需要时间的。

所以朱棣想尽快联系上安南,如果能得到安南兵马的支持,那立马能威胁到广东和云南,整个形势就不一样了。

军事布置结束之后,朱棣留下姚广孝和金忠,袁珙三个老朋友。

刚刚诸将在时,朱棣表情自然,信心十足,张口闭口百万大军。

他还是靖难时的老套路,永远给大伙一副他很自信,很从容的样子。

但现在留下的都是知根知底的人,朱棣的表情变的十分烦燥,甚至有些不安。

姚广孝率先长叹:“陛下当初,不该杀方孝孺、练子宁等人啊。”

你杀铁铉、齐泰我没意见,黄子澄也可以杀,但方孝孺、练子宁等,连姚广孝也反对的,现在好了,他们已经见证到朱高煦的厉害。

朱高煦每占一地,大肆宣传朱棣的暴行,得到很多文人学子的支持。

“汉王每占一地,都鼓动和策反当地学子和读书人,将来就算朝廷打回去,可能要逐一攻城了。”金忠也叹道。

靖难时,朱棣也一度把地盘打到江南,但只要一撤兵,当地官府立马回投朝廷怀抱。

可现在他们发现在四川、贵州、广西可不是这样的。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