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75章 当与叛军野战

第275章 当与叛军野战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贵阳城内,薛禄略有心烦的在城头走来走去,不时的看向城外。

城外陆续有兵马进城,也有兵马会从另一侧出城,正是他和顾成在调兵遣将。

叛军五月上旬突袭普安卫,薛禄反应很快,第一时间弃守永宁州,跑到贵阳,然后召集贵州各卫兵马。

到现在为止,接近一个月了,贵州全境兵马还没有召集齐全,因为有些地方实在太远,哨骑过去也要好久。

薛禄不知道叛军有多少人,所以他担心自己兵马不够。

“报,将军,五开卫兵马到了。”就在这时,城下有亲兵过来汇报。

“好”薛禄大喜,回头问:“来了多少人?”

“五开卫加黎平所、中潮所、龙里所、新化屯所,共计一万零八十六人。”

“好,好,叫向指挥使,带兵暂驻东门外。”

“诺。”

薛禄脸色这时好看了点,因为五开卫是距离贵阳最远的卫之一,五开队到了之后,他手上已经有九万多人。

此时他回头看看身边不远处的贵州都指挥使顾成。

顾成也正看着他。

“还有几个卫没到?”薛禄问。

顾成道:“赤水卫,毕节卫,铜鼓卫。”

这三个卫和五开卫一样,都是距离贵阳最远的四个卫。

铜鼓卫就在五开卫北部,相距几十里,现在五开卫到了,铜鼓卫还没到?

“铜鼓卫为何这么慢?”薛禄不高兴的道。

顾成愣了下,他七十多岁的年纪到这里当都指挥使,官比薛禄还小,靖难的时候,顾成就是都督,薛禄才是个总旗呢。

不过顾成也是个很圆滑的人,虽然不满也不至于放在脸上,只能好声道:“铜鼓卫要爬过铜鼓山,还要过新化江,路比较难走,如果带着辎重,会走的更慢。”

薛禄听的脸上发红,欲言又止。

顾成身为都司,在刚到贵州的第一年里,以七十多岁的高龄,走遍贵州所有卫所,了解当地情况,非常尽职,反观薛禄,进贵州之后,就一直常驻在永宁州,根本不了解贵州山川地形。

所以顾成这番话,其实暗暗有提警薛禄的意思,你不明白贵州这里的情况,就不要乱说话。

薛禄犹豫了下,只好问:“赤水卫和毕节卫呢?”

顾成沉声道:“听说毕节的水西罗氏土司投靠了叛军,如果不出意外,罗氏肯定会想办法阻拦,毕节卫和赤水卫,可能来不及过来了。”

这两个卫在水西罗氏的地盘上,罗氏都不用翻脸,只要派人在路上动动手脚,那两卫人马短时间就过不来。

顾成还真猜对了,盛庸也没让罗氏干嘛,但罗氏为表忠心,自做主张,把当地的桥都给毁了,路给填堵了,有些山路一堵,几天时间都清理不掉,所以这两卫兵马短时间是无法到贵州来的。

“这两卫不到,咱们手上,最多也就十万人马。”薛禄道。

朝廷的兵马正在湖广沅州集合,准备入贵支援,但水路只能到贵州的镇远府,后面全是陆路,那边到贵阳,将近五百多里,过来又要好久。

这时顾成道:“十天前朝廷来令,已经在湖广集合兵马,先锋五万已经到了辰州。”

“他们都是沿水路,坐船过来。”

“一般三四天左右能到贵州镇远府,加上辎重可算五天。”

“从镇远府到贵阳五百里左右,每天以三十里计,十五天左右能到。”

“一共二十天,咱们已经等了十天,再等十天,应该有五万援军。”

顾成经验丰富,稍微分析下,就把大概的路途和时间算的清清楚楚,他的意思很明确,先守城,不要出去野战。

薛禄在靖难中一直是燕军,处于攻方,到处攻城掠地。

而且他打仗和谭渊一样,出了名的不要命,必竟他当年跟的就是谭渊。

所以听到顾成这话,不由转头:“镇远侯的意思,是守城?”

顾成缓缓道:“叛军从云南过来,车舟劳顿,现在也正在休整,咱们更加要以逸待劳,等他们来攻,没必要和他们野战?”

“叛军土司兵极众,可能有大象,我们城上有炮,完全可以对付他们。”

薛禄不动声色,本来想说,听闻镇远侯跟着太祖时,以勇威出名,每仗,必为先锋。”

年轻时的顾成打仗用的马槊,打仗也是不要命出名,靖难真定之战时,也是带兵主动攻击燕军,最后战败被抓。

顾成在靖难中被抓后,胆子确实小了,从以前擅攻,变成了力主求守。

但薛禄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这番话说出来,恐怕要和顾成翻脸的。

朱棣把他派到贵州,也是知道薛禄的能力。

薛禄思来想去,大敌当前,还是不能内哄。

“镇远侯的话有道理。”他先表示了认同:“但咱们现在不知道叛军有多少兵马,不能只想着守城。”

“万一叛军只是一个无名之辈,带几万土司兵,故意来攻,而咱们又一心想守,贵州十几万兵马,会被拖在贵阳城内。”

“到时朱高煦带领主力,先破广西,再入湖广,从后面包抄咱们,咱们的安危是小,坏了朝廷和陛下的布置怎么办?”

薛禄还是有点水平的,所以这番话说的很有道理。

顾成一听,好像是这个理。

现在他们连叛军哪路是主力都不知道,更不知道对面主将是谁,有多少兵马。

万一只是一偏军,他们死守不出,就等于上当了。

顾成连忙道:“阳武侯说的有理,阳武侯是抚南将军,末将跟着阳武侯的令行事即是。”

薛禄看顾成服软,洋洋得意:“当务之急,还是得了解对面主将是谁,有多少兵马。”

可他派出这么多哨骑,回来可没多少,而且回来的人,各种说法,有说叛军有十万之众,有说是二十万之众,有说叛军连绵不绝,从云南不停的往永宁州来。

他知道部下报数都喜欢往多处报,所以非常头痛,不知道叛军到底有多少。

“报”就在这时,又有哨骑回来。

这队哨骑也是刚刚从永宁州逃回来,向薛禄报告,叛军城内兵马不知道,城外大概驻有五六万,且大部份是土司兵马,还看到了大象。

另外有很多土司连绵不断的从云南方向往永宁州运物资。

又报有大量土司在外面伐木,好像要打造攻城器械。

顾成这时道:“永宁州不大,里面最多驻守四万兵马,算上城外五六万,叛军应该在十万左右。”

其实盛庸有两万骑兵在城内,土司兵几乎都在城外,加起来也就七万多。

薛禄听罢信心大增,双方都是十万兵马,叛军一半是土司兵,朝廷是稳胜的局面。

“当与他们野战,尽快击败眼前叛军,然后支援四川或广西。”薛禄一锤定音,决定和盛庸野战。

四川和广西都告急,且形势比贵州还差。

贵州好歹官军占了一大半,四川和广西的一大半可都被叛军占了。

顾成见薛禄意已决,只能表态支持。

“下午召集诸将,准备事宜,明天出城,与叛军决战。”薛禄义气风发道。

靖难中他级别还低,从没有指挥过这样的大场面,此时带甲十万,让他有种席卷天下的兴奋,迫不急待明天的到来。

从城墙上下来后,顾成闷闷不乐的回到府上。

薛禄虽然说的有道理,但顾成觉的可以再拖延十天。

十天后决战,官军至少又有五万援军到来。

到时十五万对十万,胜算更大。

但薛禄想抢先立功,根本没把对面土司兵放在眼里,一意孤行,想以十万破十万。

但顾成想,薛禄手上其实也就九万多人,十万不到,到时必然要留一万人左右留守贵阳,真正可以上战场的,也就八万多。

好在对面土司兵较多,希望官军能胜吧。

就在顾成闷闷不乐回到府中后,没一会功夫,外面有仆人来报,有故人来访。

古代古人来访这招用的挺多的,通常古人来访都没啥好事。

因为真正的亲朋好友上门,仆人们会报名字。

顾成听到故人两字,眉头一皱,现在什么情况,贵阳城里还有故人?

“没说姓名来历?”顾成问。

“没有,只说故人。”

“不见。”顾成摇头。

他为人比较警惕,现在是关键时候,两军马上大战,乱七八糟的人最好不要见。

那朱高煦比朱棣还阴险,看他的檄文就知道,到时送封信什么的,然后离间他与薛禄?

顾成跟着朱棣打了个靖难,太了解朱棣的手段了,所以现在更忌惮朱高煦。

不料仆人道:“这两人上午就来过,下次又来了两次,当时老爷不在——”

顾成一听来了一天来了三四次,脸都变了。

要是让薛禄知道,可不是什么好事。

“叫人把他们赶出去,就说再上门,老子就抓人。”顾成咬着牙道。

仆人应声而去。

不料过了会后,有亲兵跑进来。

“又怎么了?”顾成恼火道。

这亲兵无奈,递上一个玉佩:“他说这是将军之物。”

刷,顾成脸色大变,一把夺过玉佩,然后赶紧道:“快让他们进来,绕到后院,小心遇到其他人。”

“诺。”亲兵领命而去。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