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86章 决战广西

第286章 决战广西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当年监察御史高翔,在朱棣召见时穿着孝服入朝。朱棣让他脱掉孝服,他坚决不从。朱棣随即让人敲碎他的牙齿,他仍然不从。

朱棣恼羞成怒,将他缢死,剥皮示众。其亲戚朋友均被派往戍边。朱棣还下令,将天下所有姓高的人增加赋税,称:“使世世代代的人都骂高翔。”

所以这会,天下姓高的都要交重税。

此时衙役一走,上面的说书人又说了起来。

听众里有今天刚来的,很奇怪:“衙役们居然不管?”

“管个屁啊,天下姓高的都被收了重税,高捕头家里,乡下的兄长弟弟都要交重税,你说他管不管?”

众人恍然大悟。

有人随即说到此事,当说到皇帝敲碎高翔的牙齿,又剥他的皮时,人群中立刻有人怒骂:“果然是纣王转世。”

“嘘,不要胡说。”四周一片嘘声。

再说那高捕头刚刚离开茶楼,身后有个跟班跑过来,小声道:“头,我听说,铁大人被挖鼻割朵,煮了之后又塞给他吃,是真的吗?”

高捕头咬牙切齿道:“不然怎么叫他明纣王。”

嘶,跟班倒吸口冷气,然后摇头:“我啥也没听到,啥也没听到。”

另一个跟班这时凑上来:“那说书人满口外地腔,以前从来没见过,不知从哪来的。”

高捕头冷然道:“他在说武王伐纣,你管他哪来的?”

“嘿嘿”跟班笑了两声,也不再多说什么。

广西都指挥使司衙门。

叭,韩观合上面前的一本书籍。

这本书看起来很新,明显刚刚刊印的,制作不算精良,正是宋元的话本《武王伐纣》,全名《全相武王伐纣平话》,又名《新刊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

宋元时期说话艺术兴盛发展,说话人往往喜欢搜集神奇怪诞的传说耸动听众,以此谋生,武王伐纣事因年代久远,史书中即有神话成分,又自先秦后流传成不少神话故事,遂成为说话人绝好的讲话资料。

《全相平话武王伐纣书》,或称《吕望兴周》,为上、中、下三卷,就是宋代说话人的旧蓝本,经元代说话人补充修订,在至治年间(1321—1323)由建安虞氏刊刻的。

韩观手上的又是经过朱高煦改编缩减成的。

现在这书,前半部是在说武王伐纣,后面部份就是指桑骂槐,不,应该说是点名道姓,骂明纣王朱棣是纣王转世了。

此时封神演义还没有出世,朱高煦便以武王伐纣来代替。

随着檄文,明纣王的事迹,已经跟着一起传遍了大江南北,大明各地。

“市面上还有多少这样的书?”韩观问面前一个千户。

“回都督,到处都是,很多人私下在传阅。”

“查,马上派人去查,抓到一个就没收一个。”韩观怒道。

“那看书的百姓们?”千户小心的问。

“先关起来再说。”韩观道。

“都是读书人。”千户小声道。

识字的才会看这些书,不识字的都去茶楼听书去了。

“这些读书人不知好歹,非要杀一批才老实吗?”韩观这人在历史上就以凶狠残忍出名。

他想了想,厉声道:“找几个带头的,在闹市处以叛乱的罪名,斩。”

千户愣了下,这怕不是把事情越搞越大:“都督三思-——”

韩观瞪了他一眼,千户无奈,只能抱拳:“喏”转身而去。

第二天,广西都司抓了几个传阅武王伐纣书的书生,不顾广西布政使的求情,斩于街口,一时间,桂林城内的百姓群情激愤,到处都在骂朝廷,骂明纣王。

韩观我行我素,不当回事,因为他此时手中有数万兵马,并且朝廷的援军,正从湖广境内的永州源源不断的过来。

永州在湖广西南角,平汉中路将军朱能于六月二十日就到了长沙。

朱能到长沙时,长沙这边才集合了十五万兵马,后续兵马还在陆续集结中。

当时朱能让火真带了五万先锋,先去支援贵州。

朝廷在长沙大概准备了三十五万大军,但这些大军从全国各地赶过来,还有部份从京师过来,短时间是无法集合完毕的。

关键是朱高煦打仗和当年靖难不一样,如果是靖难,官军经常集和五十万,六十万大军,燕军也会等着他们,然后来个终决对战。

而朱高煦上来就分兵攻打各地,朱能如果等三十五万大军集合完结再出发,估计贵州广西全没了。

而且朱高煦打下来后,很容易就控制住地盘,以后官军再想打回来,可就难上加难。

迫于这种原因,朱能到后没多久,决定起兵十万,支援广西。

他留下徐忠,令他等待后继兵马,每凑够一万人,更往前支援。

徐忠当时问,为何不先支持贵州,先把贵州一路给打掉?

朱能道,叛军在贵州势众,咱们先打好打的。

因为朱高煦在贵阳号称三十万大军,广西号称五万大军,所以朱能下意识觉的广西好打。

他当然知道朱高煦兵力数都是胡说八道,但朱高煦在打下南宁府后,屯兵在柳州府一线,没有再攻桂林,这让朱能认为,叛军兵力不够,不能攻打坚城。

所以朱能决定,先击破广西这路,再支援贵州。

他认为,只要薛禄死守贵阳,再有火真五万兵马支援,贵州守个一两个月是没问题的。

不过他肯定没想到,就在他决定出兵广西的同时,薛禄也出了贵阳,与盛庸野战去了。

六月二十三日,朱能的兵马沿着水路,在成百上千只船的运输下,来到永州。

这边水路非常发达。

二十四日,朱能十万大军进入广西,到达全州。

二十五日,朱能令李濬分兵五万,驻守灌水边上灌阳,他率兵五万到达灵川县。

十万大军,来到桂林身后,成崎角之势。

韩观顿时信心大增,情绪也空前高涨。

此时广西官军加上韩观手上的兵马,大概有十五万左右。

一直等官军进来的朱高煦收到消息后,也着手准备和官军决战事宜。

他进入广西后,除了桂林还在官军手上,已经逐步把广西其他州府全给占了,然后在浔州府成立新的广西承宣布政使,行使地方行政命令,任命了自己的三司官员。

同时任命王忠为广西都指挥使。

这样广西除了桂林,已经全在讨逆军管理之下。

此时朱高煦在广西的兵力也不少,除了自己带进来十二万人,另有当地降军三万多,王忠从广东带进来一万多,全兵达到十七万。

他一面整军备战,一面控制广西,等待官军主力进入。

湖广算是大明重要的粮仓之一,且水道纵横交错,朱高煦如果不能打败官军在湖广的主力,官军凭借水师,可以在湖广拖延时间。

所以朱高煦故意放官军进入广西,一战而灭他们主力。

朱能也没想到朱高煦会给他这么长的时间。

六月底时,又有十万大军进入广西,官军达到二十五万。

七月上旬,徐忠带着最后十万来到全州,至此,朝廷在长沙集合的三十五万大军已经全部到位,其中三十万投入到桂林方向,兵力堪众,远胜贵州。

同时在七月上旬时,朱能已经得知贵州惨败,火真带五万残兵退守沅州。

朱能决定贵州的失利从广西救回来。

七月十日,除了留守桂林的一万多兵马外,朱能集合三十四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往南而去,誓要与叛军决战广西。

十二日,朱能收到消息,叛军主力,已经在太和山上驻扎,等着他们。

太和山在太和江西侧,柳州府北面,距离桂林也挺近的。

太和山海拨才三四百米,底部周长约五里,在广西的群山之中,十分不显眼。

不过他位置很好,就在太和江西侧,历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在桂林附近打仗,前辈们也喜欢带兵驻守这里,有山有水,很利于防守。

朱高煦于十一日先到的太和山,然后立马组织建造工事,十七万大军的大部份背靠山脚,从西往东布阵。

这样的布阵下,讨逆军背部(南边)是太和山,东边是太和江,所以只需要防守西翼和北边。

而北边是官军来的方向,所以到时官军想攻讨逆军,也只有正面硬抗。

反过来,官军背部没有山,他们要考虑讨逆军会不会绕到他们屁鼓后面打他们,所以需要防守的方向,比讨逆军又多了一面。

至于官军会不会来攻,朱高煦根本没怀疑过。

朱能手握三十五万大军,要是不敢过来打,那他就不是靖难的朱能了。

靖难中朱高煦和朱能一起打过N次战,这家伙和谭渊,张玉等一个德性,就是打仗没啥套路,能进攻的,不会防守。

这种将领在历史上都活不过三集的。

但他们在靖难中能活到现在,要好好谢谢朱高煦和胜仗和朱允炆的助攻。

十二日清晨,朱高煦全副武装的站在太和山半山腰,眺望远处。

身边王忠、靳荣、瞿陶、周虎、贺如虎、宋猛等诸多大将在列。

瞿陶是第一次和朱高煦出来打仗,不由有点怀疑:“朱能会带兵来攻?”

朱高煦嘿嘿一笑,边上周虎已经有点想卖弄:“北平那些大老粗,打仗一点套路都没有,除了进攻,啥也不会,你放心,肯定来攻。”

边上王忠听了也是苦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