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94章 徐忠的不满

第294章 徐忠的不满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当然,朱能认为,这会应该还有败兵没往桂林逃,肯定还要逃到其他方向的,还有战死和受伤的。

所以毛估估,朱能感觉汉王最多受降十五万左右顶天了。

但即便如此,广西的形势也立马变的反转,叛军将达到三十万之众,官军只有十几万。

朱能思来想去,当机立断,立马带着八万兵马从水路离开桂林,退往湖广。

韩观和李濬带着三万多兵马死守桂林。

同时对韩观道,朱高煦那边突然多了这么多兵马,粮食一定会不够,如果他们来攻城,你抵挡不住时,优先要把桂林城里的粮草给烧了。

他在靖难跟着燕王,看到燕王最鼎峰也不过二十多万大军,更是曾经在大胜之后,放了数万官军步骑回去,因为燕王粮草不够,养不起这么多人。

后期北军更是严重缺粮,所以逼的燕王挺而走险,直取金陵。

所以朱能不能给朱高煦留粮。

他估算朱高煦在太和山一战后,兵马会急剧扩张,而秋收还有几个月,秋收之前,就看朱高煦养不养的起这么多人。

韩观郑重其事的答应。

但此时的王忠并没有如朱能所想的那样立刻攻克桂林。

朱能率主力退去,桂林已是囊中之物,他要按朱高煦的要求,尽快吸收安抚好降兵,为己所用,同时也到处筹粮,防止粮草不继。

二十日,王忠率讨逆军来到桂林城下,把桂林城团团包围,然后先后招降了灵川和全州,这样整个广西尽入汉王手中,只有桂林成为孤城。

王忠令瞿陶和靳荣等将,率五万人马守住全州,又用船运去五十门炮,这下扼守了湖广往广西的唯一通道。

接着王忠在永宁州对官军降兵进行重组,此次投降官军比他们人数还多,两者加起来已经超过三十万人。

按朱高煦事先的安排,先抽取五万降军和五千讨逆军,成立广西都司,回到原都司各地驻守,继续囤田种粮和训练。

之前广西集合都司兵马与他们大战,连很多军馀也被抽去守城,军田严重无人耕种。

好在这是七八月份,田里也没多少农事。

现在朱高煦赶紧成立了新的广西都司,组织各卫所回去继续屯种,保障秋粮。

各卫所的田地重新分给他们,另普通兵士,每人每月加饷五钱,军官各有不同,反正统统加饷了。

其中降军中尽量选取原广西都司的兵马,让他们各回原地,因为原来的驻地,有他们的家属都在。

此时汉王政策和以前的明廷完全不同,每家每户少的十几亩,多的几十亩,上百亩,所种粮食,只需十交一税。(卫所以前屯粮的收获后面再细说,反正是远远低于为汉王屯田。)

正军参与训练,还另有军饷,军饷比以前还高近一倍。

仅这招下来,几乎所有的军户都要全力支持汉王。

其余的降军,暂时都和原讨逆军分开重组,基本是一比一的比例。

一个卫五千多人,一半是原讨逆军,一半是新的降军。

王忠一边发饷,一边原地训练这些降兵,兵马虽然多了,但战斗力并没有消弱。

二十五日,讨逆军又按原计划在柳州成立新的广西承宣布政使司,按察司,布政使统筹全广西各州府,就地募粮,为汉王兵马做好后勤。

此时广西仅桂林还在官军手下,各地相继降了汉王,很快恢复正常,继续有序运转起来。

就在王忠吸收消化降兵,准备继续拿下桂林的同时,朱能已经退往湖广永州府。

但他在永州府听到一个不好的消息,汉王朱高煦亲率五万骑兵,攻下了祁阳县。

朱能顿时如晴天霹雳。

湖广水道纵横,官军都用船来行走,非常方便。

祁阳县就在永州府后面,朱能想退往长沙,要么走陆路,要么走水路,而水路,必然要经过祁阳。

此时他才知道,就在他在广西和叛军决战时,汉王朱高煦亲率数万骑兵,从怀远进湖广,先攻武冈,后取祁阳,截断了他的退路。

朱高煦没打永州,是因为永州有永州卫在留守,且朱能为了退路,安排了重兵。

朱高煦全是骑兵,当然不会来攻城。

但是祁阳县不一样,当地无卫所,他稍微动点脑筋,立刻就招降叫开了城门。

这下朱能和徐忠等人急了。

现在这种情况,要么放弃所有的船,从陆路往长沙跑,但可能要被对方骑兵追上,因为朱高煦好像全是骑兵。

要么强行走水路,试着打通祁阳县。

朱能急了,赶紧叫来徐忠,商量如何应对。

徐忠道,之前不是说汉王只有两万骑吗,怎么变成五万骑了?

朱能道,朱高煦奸诈,可能事先故意露两万骑给咱们看,真正的骑兵多达五万。

徐忠不置可否,也没说什么。

——

二十一日,朱高煦来到祁阳县城头,看向西面。

靖难时,燕军和南军每次大战,南军惨败后,燕军都在后面追杀上百里,南军则伏尸百里,惨不忍睹。

可当时朱高煦就在想,为什么每次打完仗就要追杀?

不能提前到对方退路去封堵吗?

比如当时南军逃向济南时,如果提前派几万骑兵到济南城外堵住,南军不是无法进济南城了吗?

当时他说了不算,也没打算提这个问题。

其实靖难时,双方都会派兵去绕到对方后面,打对方屁鼓,但从来没有派兵去截断对方退路的。

燕王没这么干,可能是兵力不够,不能分兵。

官军没这么干,大概没信心取胜,不敢派兵。

现在轮到他打仗,他就动了这个想法。

官军一旦大败,定然从全州逃进永州进入湖广,然后只有两条路,陆路随便走,水路必走祁阳县。

朱高煦先攻武冈,然后马不停蹄来到祁阳,占据了祁阳县,一下子截断了朱能的退路。

现在摆在朱能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来死嗑朱高煦,要么从陆路走。

“大王,朱能会走陆路还是走水路?”周虎这时笑着问。

朱高煦想了想:“我们全是骑兵,朱能匆忙逃走,大部份都是步营,他不知道我有多少骑兵,怕被我伏击,我如果没猜错,这家伙可能带着骑兵悄悄先走,不管步营。”

因为朱能在靖难中和朱高煦关系很普通,甚至说不好,所以他肯定不愿意被朱高煦截住。

朱能仅带骑兵的话,朱高煦也不知道他们会走那条路,很难阻击到。

“那不是截不到朱能呢?”周虎道。

“不用截朱能,朱能没屁用,截的就是他的步营和船。”朱高煦笑道。

朱高煦真没猜错。

因为朱能确实无法选择。

他不可能和步营一起坐船去攻祁阳县,万一打不过去怎么办?而且也没这么多船带他们八万步骑。

朱高煦有太多的应对办法,只要堵塞河道,到时所有的船都会被堵住。

所以朱能思来想去,果断在永州带领一万多骑兵先行,另有七万步营让徐忠带着走后面。

朱能本来不想把徐忠留下,但诸将里面,只有徐忠能节制七万步营,其他指挥使级的都官太小了。

朱能也是个狠角色,带着骑兵上岸后,就往武冈去。

进城发现岷王全家不在,都被迁到广西去了,城中到处贴着汉王的檄文和岷王支持的告示。

朱能大怒,把武冈城内的投降文官杀了好几个,然后举兵离去。

接着绕道宝庆,退往长沙。

等到了长沙后,朱能才知道朱高煦的骑兵只有两万,顿时后悔不止。

当时要是知道朱高煦只有两万骑,他可以带着八万兵马一起上岸,但外面风传朱高煦有五万骑,朱能不敢带着步营。带着步营走太慢,容易被伏击。

但世上是没有后悔药吃的。

也就在朱能带着骑兵先走,留下步营的同时,徐忠对朱能的不满,彻底暴发了。

官军三十多万浩浩荡荡进入广西,朱能如果能听取他的意见,不可能在太和山遭受惨败。

而惨败之后,朱能更是不能稳住心神,多次做出错误的判断。

按徐忠的意思,叛军有大量火炮,桂林这时已经没何防守的必要,如果带全军十几万人退往湖广,还是能保住官军部分兵员。

朱能不听,硬要兵马留守桂林,指望官军当年铁铉守山东一样,钉个钉子在广西,他以为只要守住桂林,讨逆军就不敢进入湖广。

接着徐忠想留下,辅助韩观,又被朱能怀疑。

再最后朱能听到朱高煦亲自领着数万骑兵绕到湖广后,直接吓的带着骑兵跑了,还让徐忠走后面或水路,吸引朱高煦的兵力。

这下徐忠真是再也忍受不住。

二十二日的永州,徐忠在城头看着朱能带着大股的骑兵经北门从湘口驿过河,离开永州城,徐忠的脸色异常难看。

徐忠早年袭父职为河南卫副千户,屡随明军北伐,俘获颇多,积功升任济阳卫指挥佥事,洪武末年时镇守开平(在今河北唐山)

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连破居庸(在今北京昌平)、怀来(在今河北张家口)。徐忠在开平投降燕军,并与陈旭一同攻取滦河。同年,朱棣在会州(今河北平泉西南)整编军队,分为前后左右中五军。徐忠因骁勇善战,得以统领前军。

当年朱棣得到宁王和大宁行都司的兵马后,合二十万之众,是燕王兵马首次大幅扩张。

他整编军队,分为五军,徐忠统领一军,可见他的能力是得到朱棣的认可。

但这次因为和朱能一起出征,他的能力,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

并且,在朱能战败之后,扔给他七万败兵,他可能要在后面几天,承受更大的过错。

因为他把这七万步兵带回去,只是他的本份,但如果只带回三万四万,那可能变成罪过。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