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297章 朝廷不能再败

第297章 朝廷不能再败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京师皇城,武英殿内。

朱棣今天难得召集六部尚书和心腹们一起议事。

大殿里近十余个人,此刻都异常安静,所有人都看着朱棣。

“薛禄-——误俺——误俺——该杀——”朱棣紧握着拳头,脸上青筋暴露,一脸凶狠的盯着墙上的大明地图。

靖难时的那份从容和淡定,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似乎荡然无存。

毕竟以前他需要在意部下们的心情,稳住人心,所以轻易不会动怒,而现在贵为九五至尊,他可以想干自己所有想干的事。

地图上的贵州,此刻已经不再属于大明皇帝朱棣陛下。

朱棣不甘的看着贵州,表情如同失去最心爱的宝物。

此时他还没得到广西惨败的消息,但是薛禄不等官军援兵,擅自出去野战,惨败在贵州的消息已经传回来。

薛禄带着近十万大军,一个月不到就完蛋了。

当初李景隆好歹也打几个月的,你薛禄连一个月没到就送完了?

朱棣在靖难中的大败,都没有今天这么难受过。

当然,他此时也不会知道,以后的日子,他会越来越难过。

尤其在想到逆子朱高煦在战胜之后,气焰更嚣张,兵马更众时,朱棣的五官都要扭曲在一起。

他自己就是在靖难中从一场场胜利中走过来的,他当然知道这么巨大的胜利代表着什么。

这代表着以后更多的地方会降,代表着更多的官军会有其他想法,甚至代表着朝廷里面都会有不同的声音。

不能再让逆子打胜仗了?

朱棣靖难中的经验告诉他,官军不能再败。

“广西不能再败了。”果然,姚广孝这时也开口了。

姚广孝此时就站在他身后不远处,正盯着朱棣看。

姚广孝觉的以前的朱棣性格挺好的,不管什么大事,都能有泰山崩于面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

靖难中哪怕燕军吃了大败仗,还会鼓励大伙。

但靖难成功后,朱棣好像变了个人,性情也变的残暴起来,杀起建文的臣子时,连姚广孝都劝不住。

或许是一个人努力得来的东西,不愿轻易失去吧,姚广孝默默的想。

他转过头,看向袁珙。

金忠现在在长沙平汉布政使司,诸多心腹中,现在也只有袁珙和姚广孝还能说上点话。

袁珙心领神会,马上道:“陛下也不要太过担心,薛禄手下不过十万人,四川和广西都有数十万官军,那两地才是关键。”

袁珙还是没朱棣的觉悟,他心里认为官军还有一百多万,才输了十万怕什么。

朱棣明显对这句话不赞同,他转过头,看了眼袁珙,想说什么,还是忍住了。

袁珙儿子全被杀死,论忠心肯定是无与伦比,不能因为他不懂军事,就喝斥功臣。

他想了想后,缓缓:“靖难的经验告诉俺,失败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

“别看贵州丧师的官军不多,但是官军如果再败,以后不战而降的,就会越来越多。”

众人不置可否,因为靖难中,还是到最后关头,才有大量官军投降。

前两年双方打来打去,都要在战场上分出输赢才会出现成规模投降的事。

朱棣又道:“广西朱能和韩观那边的兵马,大部份是湖广、江西、山西、河南等地的。

这些兵马尽丧之后,那几个省份的兵力就不够防守。”

这意味着,朱棣后面就需要要动用北平方向的二十几卫和京师的七十卫。

这是他最后的底牌,如果再输,就真的一无所有。

姚广孝的三角眼眯了又眯:“朝廷先失贵州,广西一定要保住,如果广西不保,下一步,叛军就要直取湖广了。”

“湖广不能丢。”

湖广当然不能丢,朱棣也知道。

湖广和江南相邻,湖广一丢,叛军就能兵临京师,到时镇江造再多的炮台也没啥用。

叛军水师不需要走海路,沿江东下,可以直取南京。

难不成要俺再回北平?朱棣当然不想。

“广西谭清虽败,但大量的兵马还保持在韩观手上,朱能如果及时增援,朝廷三十多万大军,应该能挽回局面。”袁珙说话的时候,自己都没啥底气。

因为他自己经历过靖难,也知道有时侯兵马过多,并不能代表一定会胜利。

官军在广西兵马远超叛军,但不代表一定会赢。

他只是想给朱棣打打气,让朱棣再现靖难时的从容和自信。

“能拖住就好,俺也不指望朱能能大胜。”朱棣叹道,他最希望官军能赢的,原来是四川战场。

“四川打的怎么样?”姚广孝这时道:“如果朝廷能在四川打败叛军,那边的兵马下贵州也好,施援湖广也行,立刻可以改变局势。”

没错,朝廷这边,所有人都认为,四川是最重要的。

连朱棣脸上也充满了期待,抬头看向四川方向:“算算时间,也应该分出胜负了?”

他脸上的的表情极为迫切,很显然,四川成了他的救命稻草,如果朝廷能在四川大胜,整个局势都会不同。

朝廷如果能四川大胜,往西南方向可以压迫云南汉王老家,往东南方向可以支援湖广,往南可以打击贵州,立马就能扭转整个形势。

袁珙突然道:“瞿能在靖难中表现出色,不该一败再败的。”

“。。”朱棣无语,又不知道说什么。

“不知汉王那边,川中主将是谁?”姚广孝叹道,能打败瞿能的,怎么会是寂寂无名之辈。

朱棣重重的一拍桌子:“如果广西或四川再败,俺只有御驾亲征。”

“刘俊。”

“臣在。”兵部尚书刘俊赶紧上前。

朱棣这次没召集他的小内阁成员议事,而是六部尚书,看来很拎的清,打仗的事,还是要这么经验丰富的老臣们。

“传朕的旨意给广西朱能,不要急于求胜,守住桂林就行。”

“臣遵旨。”

姚广孝马上问:“四川呢?”

“四川宋晟,俺信的过他。”朱棣认为,宋晟打仗比较稳,就算不胜,也不会大败。

接着他连连调度,征调兵马和物资。

众人商议了有一个时辰才散开。

出了武英殿,袁珙想了想后,大步追上刘俊。

“刘尚书。”

“袁大人。”刘俊恭敬的道。

袁珙官虽然没他大,可却是朱棣的心腹,每次议事必要招唤,这次带上六部尚书,也算看的起他们。

刘俊自然恭恭敬敬,当然,他心里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你说实话,除了广西和四川现在的官军外,朝廷还有多少多少官军可调派?”袁珙道。

刘俊想了想,别人这么问,他可以不理,这可算大明机密,但袁珙是皇帝亲信。

片刻后,刘俊左右看看,见身边也没什么人,只有姚广孝远远的在等袁珙。

“至少还有一百万。”刘俊道。

袁珙脸上露出一副兴奋的表情。

刘俊马上道:“打仗粮草和运输很重要,并不是兵越多越好。”

“我知道,我知道,嘿嘿。”袁珙向他抱了抱拳,转身而去。

姚广孝很快和他走到一起,奇怪道:“你问这个干啥?”

袁珙道:“刘俊说的没错,打仗就要用到粮草物资,朝廷百万大军,需要的更是可怕的数字。”

姚广孝脸色微变:“伱又想?”

靖难时,他们和世子一起,与朱高煦的部下一样,也在趁机赚钱,只是赚来的钱财,大部份充为军资,支持燕王了。

“当然不是。”袁珙道,当年燕王是需要军资,现在是朱高煦需要。

广西和湖广打起来,江南和湖广一带的粮价都要涨。

朱高煦兵马多了,也需要更多的粮。

当严令海边各省的商家,不得向南方运粮和军用物资,比如火药,铁料等。

广东和福建有盐田,所以朱高煦可能不缺盐,但其他东西,特别是粮,西南各省的产量是没法和这边比的。

打仗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有暴利,京师和附近江浙、山东一带的商人,为了暴利挺而走险,是极可能的。

因为在靖难时,包括山西和山东,江南,都有粮商敢往北平卖。

姚广孝抚掌大赞,刚才陛下面前,你怎么不说?

袁珙脸上露出残忍之色,冷然道,最近肯定有商人敢这么干,先抓个出头鸟,然后请旨陛下,抄家灭族,以震慑四方。

姚广孝发现袁珙现在也变残忍了,应该是几个儿子先后被杀,他的心态也在改变。

他想了想,默默点了点头。

突然。

姚广孝低声道:“你擅长卜卦,可曾算过朝廷和汉王,谁胜谁负?”

当年靖难时,袁珙天天说燕王会胜,上天注定,他算了几次都是一样,从而鼓励朱棣越战越勇。

现在姚广孝突然提出来,袁珙不由微微一愣。

他脸上表情有点复杂,然后抬头看看天空,沉默了好一会后才沉声道:“世事变化莫测,天机不可泄露,我屡泄天机,惨遭报应,已经很久没有算过卦了。”

“。。”姚广孝。

他抬头仔细看看袁珙,袁珙年纪都没有他大,此刻近距离细看,似乎看起来比他还要苍老。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