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318章 故人求见

第318章 故人求见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02 19:33:42

“成阳侯,咱们现在往哪去?”就在他胡思乱想之际,身边有部下心腹在问。

张武在悲痛中回过神,他坐起身,对面河里还有大量官军跳下去。

一波川军追到河边,开始拉弓对河中射。

此时有个川将好像在伸手阻止,估计在说明人不打明人之类,反正官军败了,也没必要。

川军们这才作罢。

川军们表现还算仁义,刚刚俞通渊只是想射他。

但张武可不这么想,他脑子里疯狂想着,等朝廷再打回来,老子要杀光这些川军。

“走,出川。”张武赶紧起身。

重庆不能去了,瞿能反水的话,重庆是瞿能的心腹在守,他要回去,就是自投罗网。

等等,族弟张鹏(张浩亲爹还在重庆的啊。)

张武要哭了,张家最出色的两个族人,都要失陷在四川。

而且从此以后,他们张家只有他张武一个男性。

事后张武等才知道,瞿能镇守四川十几年,部下心腹无数,在反水前(大军离开重庆的前天晚上),他已经暗暗试探部下,凡是朝廷在靖难后派来的军将和不怎么愿意的军将,俱在大军离开重庆的最后一刻,被瞿能找借口留守在重庆,后,皆被重庆汉王的人斩杀。

张武跳河的时候,宋晟正一脸不可思议的看着四周。

前一个时辰官军还打的有声有色,虽然叛军火炮挺猛,但官军毕竟人多,同样有火炮还击,还能顶住,不料何福那边先是骑兵惨败,接着瞿能又阵前反戈,形势瞬息逆转。

特别是瞿能五万川军阵前反戈简直要人命。

宋晟看到瞿能一反,就知道大事不妙。

混乱很快席卷到整个官军大营,到处官军败啦的声音更是影响着官军们的士气,很多后面没参战的,都以为官军真败了,纷纷开始惊恐失措。

宋晟也是经验丰富之辈,知道这仗没法打下去了。

一共二十多万人,五万多反水了,除非玉皇大帝下凡尘。

他和张武一样,很不甘心,非常不甘心,不服气。

宋晟一生经历大小战役上百场,从来没有一场战役败的这么快。

特别像这种几十万人的大战役,哪有这么快分出胜负的?

他的后阵官军主力都没有走到指定地点,还没完全摆开阵势,前面就已经败了。

我不服啊,宋晟心里在滴血。

“西宁侯,再不走来不及了。”就在宋晟不甘不服的时候,身边有将领赶紧提醒他。

赶紧要走,不但要走,还要带走精锐?宋晟终于回过神来。

失败已经在所难免,无论如何不甘或不服,都不可能挽回局面。

现在还是想想,如何带回精锐。

“令所有骑兵到后面来,宋长峰。”

“末将在。”

“你带两万步营去断后,那怕全军战死,也要挡住叛军。”

“喏”宋长峰是他侄子,闻言也没有意见,脸上一副决然之色,转身带着兵马迎了上去。

他带两万人断后,为骑兵后撤争取时间。

他这两万人之前没投入战斗,现在刚刚摆起阵形,何福那边的败兵鬼哭狼嚎的跑过来。

宋长峰大怒,喝令他们不要冲击本方大阵,但败兵们根本不停,一边叫着官军败啦,一边往后冲。

宋长峰立刻下令用箭射过去,噼里叭啦,现场一片惨叫,何福那边的败兵被射死不少。

这下就捅马蜂窝了,对面也是一声怒吼,反过来攻打他们。

双方顿时打成一团,场面变的更乱。

宋晟已经顾不得前面的乱相,他带着骑兵步步后退,尽快脱离战场。

足足用了近半个时辰,仅存的三万余骑兵好不容易汇集到他身边,另有大量步营有的还算集中,有的都没参战,已经散开逃向四面八方。

宋晟站在一个低山坡上,看着前面。

前面巨大的战场上到处都是蹲着或坐着的人,成片成片的官军在投降。

宋长峰两万兵马被叛军团团包围,越打越少,投降的越来越多。

“瞿能啊瞿能。”宋晟仰天怒吼,眼前发黑,差点从马上一头栽下。

他二十多万大军出发时,何等的风光,这才一天不到的时间,就只余下一半多。

关键除了三万多骑兵,余下的步营能不能安全带回去还是问题。

“老将军。”

“西宁侯。”四周诸将都着急的看着他。

“何福呢?”宋晟这时回头问。

马上有人道:“何福好像被叛军阵斩。”刚刚有何福的败兵败将逃过来,据说已经被阵斩,也不知真假,反正何福的大旗是倒下了。

“?”宋晟一脸不敢相信之色,却也没说什么。

他死死盯着前面,前面这时已经传来火炮声,似乎叛军把火炮前移,正对着宋长峰的兵马在轰,宋晟知道宋长峰恐怕也顶不了多久。

他狠狠一甩马鞭:“走。”全军调转马头,往内江方向跑。

他带着三万多骑兵先跑,步兵在后,叛军也知道追不上他们的骑兵,只管追着步兵打。

宋晟也不管步兵了,一口气逃向内江。

这是宋晟之前就想好的退路,内江那边有椑木镇司、安仁驿、银山镇司等好几个渡河口与桥。

原本他是想渡过河往重庆跑,现在瞿能反了,他估计重庆也不安全,所以决定不再渡河,直接往成都方向跑。

当天晚上,他们到了威远县,这边也没官军和叛军据守,之前反复投降了几次,官军来投降官军,叛军来投降叛军。

宋晟现在一到,他们又投降官军。

但宋晟想要粮,结果发现没粮。

当地县令哭道,之前叛军来过,给他们一大笔银子,把县里的存粮都带走了。

特娘的,宋晟怒不可竭,逼着县令让全县乡绅捐点粮出来。

没办法,宋晟本来也不想干这事,但现在他带着三万多骑兵像丧家之犬,如果没有补给,不知道能不能带出四川。

第二天一大早,宋晟带着抢来的粮食继续往成都方向跑。

两天后,宋晟与三万余骑来到成都城下。

不料远远的,他就看到上面一面巨大‘汉’字旗在迎面飘扬,隐隐约约的,还看到城头好像有个熟人。

宋晟又惊又怒的来到城下,抬头就看到一个熟悉的人站在城头,看到宋晟,对方也是哈哈大笑:“西宁侯,你来晚一步啦,俺比你先到,哈哈哈。”

“平安?”宋晟没想到平安居然会在这里。

靖难后平安就失踪了,原来是投靠了汉王。

他突然想到什么,厉声道:“盛庸是不是在中江与咱们大战了?”

平安笑道:“伱败给盛庸也是不冤,降了吧,西宁侯,你这么一大把年纪,跟着朱棣送死干嘛。”

“那明纣王暴虐残忍,没有人性,你何苦害了自己的名声?”

宋晟怒道:“若不是瞿能阵前反戈,盛庸岂能败我。”

平安不以为然,淡淡的道:“老将军进川后应该看到了,汉王大义,民心所向,各县府纷纷开门迎合,老将军一把年纪,可别晚节不保。”

宋晟沉默不语,他两个儿子娶了朱棣两个女儿,这想降也不能降啊。

平安似乎猜到他在想什么,赶紧道:“汉王说过,只诛首恶,两个妹妹,当然与明纣王无关。”

言外之意,不追究宋晟的家人。

宋晟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关键除了两侄子和一个孙子外,大部份家人都在京师呢,他怎么能降。

他瞪着平安:“你现在笑了太早,谁胜谁负,焉不知道,朝廷还是有百万大军,走。”

说罢,扬起马鞭,带着部下转身而去。

此时宋晟已经知道四川是守不住了,赶紧得离开。

他前脚离开,后面有哨骑过来急报,平安带着两万骑从成都追出来了,跟在他们身后,但没有上来进攻。

宋晟这时脑子里很乱,打心里说,他也不是很喜欢朱棣的作风,朱棣在靖难成功后,大开杀戒,又残忍无比的行劲,他是看不惯的。

但两个儿子娶了朱棣两女儿,宋晟也是没办法。

宋晟其实更想保持中立,当年靖难就是。

朝廷想征召他去打朱棣,宋晟留了个心眼,故意走的慢慢吞吞,靖难打完了,他的兵马还没到。

他不是不想帮朝廷,也不是想帮朱棣,就是想保持中立,不想犯错,稳住宋家的富贵。

好在当时他运气不错,朱棣赢了,他因为出兵缓慢,又没参与靖难,得到了朱棣的赏识。

可没想到,这才几年功夫,又有重要的决择在他面前。

“老将军,咱们从那里出川?”此时有部将过来询问。

宋晟愣了下,脑子里很快闪过出川的路线。

他们是从汉中过来的,出川当然走汉中最好。

而且汉中是进攻四川必经之路,到时把兵马留守汉中,将来朝廷随时可以打回来。

一旦被叛军占据,就形成了三国蜀的形势,朝廷以后想进川,可就不容易了,八百里秦川和子午谷道可不好走。

“走,从汉中出去。”宋晟下定注意,全军往南江县,然后从南江进入汉中。

当天晚上,宋晟全军驻守中江县城外。

宋晟知道平安带着两万骑兵在后面跟着,即然平安只是跟着没有打他,应该是想逼他们离川,也忌惮他的三万多骑兵,所以下令就地驻守,晚上当心夜袭就好。

汉王军主力在百里外,不可能追上来,只有平安两万骑,宋晟不主动进攻,已经算是给他面子。

天黑之后,外面有亲信来传话,有故人求见。

“?”宋晟听到故人两个字,头皮就发麻。

他犹豫了下,还是下令召进来。

不料看到来人,宋晟大吃一惊,居然是平安。

“你——你-——”宋晟又惊又怕,又是生气。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