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79章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第479章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9 15:25:24

七月十日。

朱高煦骑行在一段低矮破旧的古城墙边上,这是一千多年前的单于城所在,曾经草原上控弦十万的月氏族牧地。

曾经的单于城,现在已经变成一片荒芜,但单于城四周,土地肥沃,芳草茂盛,非常适合游牧,用不了多久,会有新的草原部落占据这里,一直到天启末,林丹汗的大军到此,吞灭了游牧在此,最后的不失他礼台吉部后代。

四周俱是明军骑兵,大伙正在休息,让战马吃吃现成的青草,等着前面哨骑回来。

现在他们越来越接近阻胡堡,为防止被发现,前行都十分小心。

朱高煦和周虎等人一边走着,一边打量军士们。

四周明军精神不错,都在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大战来临前的紧张,这种状态正是朱高煦想看到的。

此次征调的明军,绝大部份是讨逆战中的讨逆军主力,全是朱高煦旧部。

经过靖难,讨逆到现在,这些精锐跟着朱高煦南征北战近十年,不但忠心耿耿,但是骑射精绝,可以毫不夸张的话,在马背上的战力,不比巅峰蒙古差,而下马的步战,不会比后金差。

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不超过四十岁,最小的也有二十多,全是正当青壮之时。

沙哈鲁要是晚来十年,十年之后,这批精锐大量退役,明军的战斗力恐怕就要弱上几分。

“看看大伙的精神面貌?”朱高煦这时得意的指着兄弟们:“咱们要是能以两万五千骑,破沙哈鲁百万,将来必将载入史书。”

周虎马上道:“陛下所向无敌,必然一战而成。”

“tui,少拍马屁。”朱高煦笑骂。

周虎嘿嘿干笑,然后盯着朱高煦的战马:“陛下的马换了?臣刚发现。”

皇帝的千里马老了,已经换了一匹由高丽进贡的好马。

“这是高丽进贡的,济州岛养的,特娘的。”朱高煦道:“等盛庸打完东本,回头把济州岛直接占了再说。”

“假道伐虢?”顾兴国嘴巴一抽。

明军正借高丽济州岛为帮补给之地,攻伐东本,按皇帝的意思,回头就要把济州给占了。

朱高煦一本正经:“不能这么说,济州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国土,是我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朕只是把他收回来而已。”

理论上说,元朝灭亡后,济州岛是大明的,只是老朱没要而已。

周虎立马也叫了起来:“元人在济州岛养着数万战马,到了高丽人手上,变成几千,白白浪费,咱们拿过来,每年最少能产上万精良战马。”

顾兴国低头看看自己马,也马上道:“济州岛的马,确实好。”

此时无论现在还是后来,济州岛的马比草原上的战马还要好。

因为特殊的气候环境,济州的马不会经历严寒,整个养马过程中生病和遭遇严寒较少,体壮高大,四肢有力,这是草原马都不能比的。

草原上养马,每到冬季严寒,马匹容易生病和遭冻,并且在冬天长的很慢,吃的都是提前收割的青草,用后世的话说,营养不够。

“济州养马还是其次。”朱高煦这时沉声道:“往北可攻高丽,往东威胁东本。”

“只要往上面移民,再建船厂,造炮厂,用不了多久,可以成为大明重要的海上巨舰。”

用朱高煦的话说,只要把济州占了,东本和高丽就要瑟瑟发抖,不老实都不行。

周虎和顾兴国深以为然,你看东本国现在离我们远,那足利义持就不老实,还敢停止和大明的交易。

就在几人说话之间,远处一股哨骑急奔而至。

哨骑回报,他们最远到了兔毛川河,距离这里近百里,小心翼翼的查看后,发现河对岸有沙哈鲁的哨骑,但沙哈鲁的人显然不认为明军可能出现在北部,俱没有过河,这意味着,在免毛川河北岸,明军是很隐密的存在。

“地图拿来。”朱高煦马上叫人拿来地图。

从地图上看,从兔毛川河到阻胡堡,也有近一百里。

“沙哈鲁也很小心,哨骑派出去一百里。”朱高煦笑道:“不过他大量的哨骑肯定往东,未必能想到咱们能从北面来。”

“走,今天晚上到兔毛川河,明天打他们屁鼓。”朱高煦一声令下,全军出发。

当天晚上,明军两万五千骑到兔毛川河北岸,找了个地方隐藏好,然后派哨骑躲在河边观看。

一直看到晚上天黑,足足两个时辰,才看到沙哈鲁哨骑三次。

这意味着沙哈鲁哨骑对这边很不重视,处于随便闲逛的状态。

沙哈鲁一门心思往明国内部打,想和明国主力决战,肯定是想不到朱高煦会带两万多骑绕了几百里,绕到他屁鼓后面。

此时距离阻胡堡也就一百里左右,骑兵快跑的话,一个时辰都能到。

当天天刚黑,朱高煦就下令全军休息睡觉。

到半夜大概后世一点左右,全军起来,补允水份吃早饭。

此时每个明军带着的粮食还有三天左右。

但没关系,因为前面就沙哈鲁的大军。

“出发。”朱高煦一声令下,明军在镇虏卫所在渡河。

正如朱高煦所说,这边以前是元明的地盘,明军对这里非常了解。

镇虏卫是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设立在兔毛川河边,做为两处过河的要道之一,更是关外重镇。

但在永乐三年(1403年),被朱棣迁回,放弃。

历史上一直到二十多年后,宣德元年(1426年)又驻守回去,但用了没多久,到正统十四年(1449年)再次废弃,至此,明军在关外彻底放弃所有卫城,全靠长城来防守。

现在朱高煦来的时候,正是朱棣废弃之后。

大军来到镇虏卫,卫城一片空荡荡,但还好,没有破旧到很难看。

朱高煦站在桥边,看着明军一队队的经过,沉声道:“明纣王放弃了镇虏卫,等打退沙哈鲁,咱们得重新占回来。”

“不能仅靠长城,草原上,也是很好的战略空间。”

周虎和顾兴国纷纷点头。

半个时辰后,明军来到清水河。

明军并没有直接往阻胡堡方向,而是往西去了十几里。

借着月色来到清水河边后,已经能看到河对岸密密麻麻全是各种蒙古包和帐篷。

此时明军全军都下马牵着马,躲在黑暗中。

朱高煦和周虎等人带着一队哨骑来到河边,隐隐能看到对面蒙古包中的篝火还在燃烧。

“都在睡觉,这下爽了。”周虎吱牙道。

他就喜欢跟着皇帝打这种阴险下作的仗。

朱高煦大概看了几眼:“这铺天盖地,密密麻麻的,不知连绵多少里,估计还有几十万人在阻胡堡外,没有进关。”

顾兴国喜道:“他一百万兵马,还要加大量辎重,仅靠阻胡堡,没有半个月一个月都进不完。”

“先进关的都是精锐,留在外面的肯定仆从军多。”朱高煦嘻嘻一笑:“正好拿他们先开刀。”

“陛下,从哪头打?”

“往西去,西边是他们过来的方向,咱们就从西、北两边往里打,他肯定想不到咱们会跑他们西边去。”

朱高煦决定兵分三路。

他领九千骑,周虎八千,顾兴国八千。

先往西再绕十里。

然后三路骑兵间隔五里一路,同时杀进沙哈鲁的人马中,接着形成纵向,一起往东杀。

朱高煦用树枝在地上简单画了画。

“当心他们营中有陷坑什么,情况若不对,就绕道。”

“尽量要让他们炸营。”

“若遇大规模抵抗,则用咱们自己的打法,先拉出来再说。”

朱高煦一边画一边吩附战术,四周除了周虎和顾兴国,还有很多指挥使级的大将,都在认真听着。

说完之后,扔掉树枝拍拍手:“告诉兄弟们,好好教训这股胡人,不要客气和留情。”

“喏。”

诸将齐声应答。

“上马。”随着一声大喊,全军依次上马,很快分成三股往西而去。

朱高煦身后跟着的人换成两个指挥使。

两刻钟后,朱高煦到了预定的位置,他抬头看看天色,天色还是比较黑,此时大概相当天后世四点左右。

“马科,靖难初你就跟着朕了,娶了婆娘没?”

“回陛下,臣娶了两个,两个,嘻嘻。”马科是高阳郡王府亲兵出身,其实靖难前就跟着朱高煦。

现在也才二十八岁,早娶了婆娘,朱高煦是故意找话,一下子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钟振国,特娘的你好像胖了啊。”朱高煦又是老套路。

“回陛下,臣会注意的,以后不能胡吃海喝了。”钟振国苦着脸,因为他确实胖了。

“特娘的,还能不能打?”

“回陛下,肯定能打,看臣好好教训他们。”

“告诉兄弟们,朕其实很想在国内休养生息,但沙哈鲁却仗着兵强马壮,擅自入侵我大明。”

“此战,大明的百姓定然又要受到不小的灾难。”

“杀我百姓者,我必杀之。”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

“兄弟们,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长刀。”

“凡高过马背者,杀——”

“杀”随着诸将的叫声,浩浩荡荡的骑兵冲向睡梦中的胡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