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93章 陛下你别装了

第493章 陛下你别装了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9 15:25:24

决定设立教育科技部,就要考虑尚书人选。

这可是要进内阁的,但这还没有完,皇帝又道:“朕还要成立大明商业部。”

“。。”得了,皇帝又加了一个部。

但这个部比较简单,皇帝也没做什么资料,其实就是成立个国企集团,专门搞经营,赚钱。

以前这块归毛雄管,毛雄在讨逆战后封了爵位,但没有官位,皇帝一直在准备着,现在差不多时候了,统治也稳固了,打算正式成立商业部。

“商业部尚书不进内阁。”朱高煦这时道:“和司令部参谋部等一样。”

众人这才齐齐舒了口气。

朱高煦其实还想弄银行,重新发宝钞,但最近几年专心教育,急不来这些事。

等教育起来了,开启民智了,银行一上马就能全面推广,非常容易。

当天黄福他们讨论过后,提议让黄淮兼任教育科技部尚书。

朱高煦愣了下,很快回过神来,大明这些文臣们很坏啊,原本他想加一个内阁,但他们居然让内阁兼职,这样内阁人数还是保持不变。

当然,做为皇帝,朱高煦有权否决,还有权亲自指定。

他肯定不能让文臣们挑战自己的权威,今天要是开了头,以后他们会得寸进尺。

朱高煦没想到刚成立内阁,就要和群臣斗智斗勇。

还好他在去年把内阁成员换了大量的自己人,不然更不得了。

“教育科技四个字,简单说就是代表着先进的思想和理念。”

“什么是先进?”

“读着子乎者也,捧着几千年的儒家思想叫先进吗?”

“几千年前没有火炮,咱们现在有火炮。”

“几千年前没有白糖,咱们现在吃着白糖。”

“几千前除了首领,你们都是奴隶。”

“时代在进步,你们还捧着几千年的儒家经典来治国。”

“你对阿鲁台本雅失里一流,去说人之初性本善去试试?看看他们会不会一刀砍了伱们的头。”

“你对东本国足利义持说天朝上邦试试,没有朕的大军,东本和大明的通商都要断绝。”

皇帝直接道:“黄淮不合适,他那套落后了,让他搞教育,教出来的学生,都只有奴性。”

很多大臣心里在想,没有奴性,谁认你这个皇帝哦。

黄福只好道,还请陛下明示,意思是,皇帝你也别装了,你直接任命吧。

朱高煦选了沈济。

众人一脸懵,因为大部人都不认识。

沈济是梦溪笔谈继承人,沈括后人。

靖难和讨逆战时,沈济和伯父沈骏两人,一个负责教书,传授梦溪笔谈上面的知识,一个帮朱高煦负责后勤,特别练铁造炮的事。

沈济的弟子王栎现在是工部侍郎,也是精通梦溪笔谈。

目前沈济还在交趾,是交趾右布政使。

不管沈济以前干什么的,皇帝点名了,大伙自然没意见。

当下皇帝就传旨要招沈济回来,朝廷别拟交趾右布政使人选,这次朱高煦故意没指定,由内阁和吏部挑选,算是回报。

受限于这会的通迅,来回通知,等沈济到了,最少都是三四个月后的事。

朱高煦先拟了教育科技部两位侍郎,左侍郎沈骏,伯侄在一起,更是大明少见。

右侍郎孙胜,以前朱高煦亲兵出身,在云南和沈骏一起囤田和负责后勤,铸炮。

沈骏和孙胜即日起开始组建教育科技部。

教育科技部的筹建和学校的建立,在通告大明各地后,还是引起非常强烈的震撼。

以前大明只有少部份人读的起书,有资格读书。

现在朝廷出钱,只要你能来报名就入取。

一时间,各县府应者如云。

哪个老百姓家里,不想出个读书人。

因为刚开始弄,朝廷只收县内的,然后逐步扩大规模,往外弄。

当然,现在学校和老师还没弄好,但声势造了起来,越来越多百姓会涌跃报名。

朝廷初步打算,明年初各省布政使司所在,和州所在,要开学。

后年初,各县全部要开学。

当天开完会,皇帝朱高煦回到宫中,到晚饭时,召集全家人一起吃饭。

他妃子不多,儿女们也不多,所以一直都有每月召集全家人一起吃饭的习惯。

到洪熙四年为止,他的妃子也才又加了个陈妍,以表示对陈妍当初入宫当卧底的奖励。

目前他有六子二女。

妙锦帮他生了个儿子,陈妍生了一女,皇后孙若男、贵妃徐樱又各生了一个儿子。

最大的长子朱瞻壑已经十一岁,另朱瞻圻、朱瞻城都是同岁。

最小的才一周岁。

吃饭前,由哥哥朱瞻壑带着,除了周岁的小女儿,两周的朱瞻域等,其他兄弟姐妹纷纷轮拜见父皇。

朱高煦对大臣们很随和,有时有大臣忘了下跪他都不计较,但对儿女们很严格,因为要让孩子们学会尊重长辈。

这几年儿女们的学业还是比较紧,学的也比较多,像瞻壑兄弟三个,基本都是能文能武,除了学习,还要骑马练箭。

三兄弟里,朱瞻壑最像他,因为孙若男也是喜欢射箭,骑马,大概遗传了父母的基因,射箭和骑术都不错,力气也挺大的。

朱高煦一边吃饭,一边打量几个老婆。

和后世差不多,老婆们现在都看着自己儿女,基本没什么关注到皇帝。

只有妙锦偶尔会用目光和他交流。

几个老婆里,妙锦最像现代人,比较有自己的思想,从她之前不愿意嫁给朱棣就能看出来。

朱高煦平时召来侍寝最多的也是妙锦。

女人总有嫉妒之心,所以妙锦在宫中最不受待见,只有李氏和她关系比较好。

等吃完饭,宫女和宦官们端来茶水和糕点,通常这个时候是皇帝考核孩子们功课的时候。

几个比较大的孩子们也老老实实站在边上等着。

但没想到今天皇帝摇了摇手,示意他们坐下,然后把几位夫人叫到面前。

接着抬手挥了挥。

顿时不相关的宫女,宦官,还有史官都纷纷离开。

朱高煦看了看孙若男等人,缓缓道:“朝廷打算建小学中学。”

“这件事,在洪熙二年时,朕已经准备着,其中有二十个县早就已经准备好了老师和学校,今年就能开学,做为试点。”

孙若男、韦沫儿、景姝三人先是愣了下,接着孙若男好像反应过来,脸色大变:“陛下要让他们离京吗?”

朱高煦点头:“瞻壑、瞻圻、朱瞻城、敏儿,四人去三个地方,”

皇帝要让三位皇子和一位公主去三个县读书。

现场的几位妃子都是大惊失色,毕竟养在身边多少年了,突然要外放,谁都不放心。

“陛下,瞻圻还小啊,敏儿一个女孩子家?”韦沫儿急了,她是最傻白甜的一个,完全就是个花瓶,要不是韦达当年是朱高煦心腹,哪里会娶她。

朱高煦就怕妃子们反对,当即沉下脸来:“朕是通知你们一声,不是征求你们意见。”

一锤定音,不容拒绝。

韦沫儿立刻抱着儿子就想哭了。

皇帝狠狠瞪了她一眼,她吓的没敢哭出来。

孙若男好些,一脸无所谓,她性格本来就像男的,还点头道:“孩子们也需要磨练。”

景姝则一脸懵,她也有点傻白甜,但比韦沫儿又好点,比较通情达理,她只是心痛的看着儿子,满脸都是累不得。

皇帝这突然提出来,所有人都措手不及。

“大概还会留京半个月,最近半个月他们不用上课,好好玩一玩,陪陪你们。”

几个母亲赶紧把儿女们拉到身边,其余几个孩子还小的,包括妙锦也是赶紧看了才两周岁的儿子。

好像下一刻,就有人会把他们抢走似的。

接着朱高煦起身:“你们四个跟我来。”

把四个儿女叫到一边。

四人中三个十一岁,女儿朱敏儿最小,十岁。

四人都紧张的看着父皇。

“你们还能留在宫中两个月,过完年后走,这两个月要改掉一些习惯,要时刻提醒自己,以后出去上学,就不再是皇子。”

“我为你们四人,都准备了新的父母,新的身份。”

“你们以后就把自己新身份牢牢记在心里。”

“是,父皇。”四人齐声道。

“错,叫爹,或父亲,母后也是,从现在开始,就要改口。”

“是,父亲。”四人又齐声道。

“在外记住几点。”

“首先,忘记自己皇子身份,学习谦虚谨慎。”

“不要惹事生非,但别人欺负到你们,也不要害怕,无论发生什么事,先向你们另外的父母说。”

“多多结交朋友,体会百姓生活。”

朱高煦给儿女们交代了一番,便转身离开。

母亲们等皇帝一走,顿时搂着儿子抽泣起来,韦沫儿简直是大哭,好像生离死别一样,连孙若男也哭了,非常舍不得。

不过孙若男刚刚生了二胎,至少以后还有个伴。

皇帝直接离开乾清宫,华盖殿。

不一会,锦衣卫指挥使毛信来了。

正如朱高煦刚才所说,这件事他在洪熙二年就准备,但并没二十个县,只有五个县。

说二十个县,也是安慰老婆们。

他没有告诉老婆们,儿女们会去哪。

此时毛信过来,正是为了这件事。

“陛下。”毛信递上一堆资料,正是其中五个县的准备事宜。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