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495章 人可以无能,不能无知

第495章 人可以无能,不能无知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4-29 15:25:24

秦汉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外面这种人,他第一反应时这位置可能就是那齐少爷的,但你们态度也不用这么差吧?

秦汉记着父亲朱高煦的话,二话不说就起来。

不料边上赵真反应挺快的,起身弯腰,就要抄起身后的凳子:“特娘的,你们三找死?”冲上去想干他们。

“哎,别别别别。”秦汉拉住赵真,向他使眼色,示意他别惹事。

对面都是十一岁左右的少年,应该没见过赵真这么狠的人,同时吓了一跳,表情害怕的后退了几步。

赵真骂骂咧咧放下凳子,秦汉左右看看,拿着自己书走到后面一排,赵真也往后移了一排。

齐少爷远远看着秦汉和赵真,片刻之后,回头道:“等会问问朱先生,这两人什么来头?现在上学不要钱,阿猫阿狗都进学府了是吧?”

“知道了齐少爷。。”

这齐少爷一身绫罗,腰间还有个玉佩挂着,看起来家中就非常富有,他从后面打量秦汉和赵真,两人穿着都一般,但又比普通百姓好点,他估计着,要么是低级官员家里,要么是普通商贾。

就在他考虑的时候,前面那三个跟班回来了。

“没用的废物。”齐少爷骂道。

三人脸色通红。

刚刚赵真抄起凳子,三人都吓的后退,确实不行。

“那小子像乡下来的,挺猛的,二话不说就抄凳子了。”有人弱弱道。

你们不会抄凳子?齐少爷心里骂道,不过他知道这些跟班的德性,肯定没这胆,也没这本事。

这些少年的父母,都是帮他们家干活的。

要不是上学不要钱,这些少年哪有机会来上学。

齐少年心想,今天刚开学,以后要找个机会杀鸡儆猴,告诉这些屁民,以后这什么四年级,我就是老大。

“这位置不是那什么齐少爷的,谁先占到就是谁的。”赵真这时低声对秦汉道。

“啊,不是吗?我还以为是他的。”秦汉道。

赵真无语,心想,太子殿下还是常年在宫内,跟着父母,不知道外面险恶和人情事故,父亲(毛信)说的对,出来上学,比呆在皇宫好多了,让他见识下也是好事。

“这些都是当地的恶霸,以欺压普通人为乐。”赵真道。

“。。”秦汉当然没见过恶霸,他有记忆以来,身边除了父皇,其余个个很乖的。

他扰扰头,一脸不解:“大伙都是同学,为何要这样?”

赵真道:“有些人天生就是这德性,总想证明自己比别人强。”

秦汉看着他,突然道:“咱们从小也算一起长大,怎么感觉你比我懂的要多?”

赵真无语,心想,那是因为你是太子(虽然朱高煦没立他为太子,但他是长子,满朝文武都也下意识认为他是太子。)

“咱们也很少见面,我从小经常和街上的孩子们玩,还经常打架。”

“。。”秦汉道:“你那条街上,不都是讨逆勋贵吗?”

“是啊,所以我常打他们。”赵真笑道:“那个韦达儿子,就被我打哭过几次,哈哈。”

“。。”秦汉眼中露出羡慕之色。

他常年困在宫中,除了兄弟,也只有少量亲戚,比如韦达的儿子,或毛信儿子这样的重臣子弟会入宫和他玩,这也是朱高煦有意的安排下,不然他认识的人会更少。

毛真九岁前都没有进过宫,后来朱高煦打算安排儿子外出,需要人陪同,这才选了毛信儿子,让毛真经常入宫,陪儿子玩玩,认识一下。

两人入坐了一刻钟左右,大殿里越来越吵,人也越来越多,大伙都开始知道找位置坐了。

这时有个老师模样进来了。

“肃静。”老师拿着一根棍子,重重敲了下桌子,少年们对老师还有点害怕,很快安静下来。

“我问下,有没有以前没上过学的,不识字的,或者只识少量字的?举手。”

这是大明小学第一期学生,所以不识字的肯定有。

果然,现场刷刷刷,举起有一大半,倒是那几个女生,居然都识字。

老师立马道:“来来来,举手的,拿着自己的书,到隔壁班去,从后门出去,往东拐。”

班里立刻少了一大半,那齐少爷的跟班几乎全走了,身边就留下两个。

“你们等会。”老师说了声就离开大殿。

不一会,带回二十个左右的少年,应该是其他班的,年纪大概在十岁和十二岁左右,全部都以前就读过书。

这样他们凑成一个新班。

老师说,他们是杭州小学四年级班,全班共五十二人,他是班主任,姓段,大伙可以叫他段先生,也可以叫他段老师。

段先生主讲论语,但今天上午好像没他的课,首先他是点名,让全班自我介绍下,说个名字就行。

全班轮流介绍,秦汉和赵真知道那齐少叫齐大雄,齐大雄也记着他俩的名字。

段先生又道,班上要选个班长,一个副班长,给大家一天时间,明天下午,想当班长的主动申请,全班同学投票,得票多则为班长。

班长副班长负责管理全班,且免除所有费用。

现在上学费用才一天五文,一个月一百五十文,非常低,可能免也是好事啊。

班里很多同学都喧闹起来。

段先生又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基本都是不能吵架,打架之类的,要遵师重道,好好上学之类的,然后又说要多学儒家经典,学校只教论语,你们课后,可以请家教,再学四书五经之类的。

言语间,好像对学校只教论语不爽,但也没有明确说出来。

秦汉虽然年纪还小,见过的世面也不多,但很快听懂了。

他不由低头,小声道:“段先生好像对我父亲的小学制度不赞成?”

赵真不由高看他一眼,点头道:“上千年的习惯,一时间不容易改过来。”

他心想,我听父亲(毛信)说过,陛下原本想连论语都不想放,但就是因为担心上千年习惯,天下读书人又反对,没人肯出来教书,所以才放进去。

等大学建好后,十年二十年后,这些儒家学说,早晚被踢掉。

秦汉则心想,父亲让他多体察民心民情,现在就切身感受到了。

“朝廷现在无人可用,等十年二十年后,我们班这些同学们成长起来,以前那些读书人,都要被替换掉。”赵真低声道:“他们神气不了多久。”

说罢,他又看了眼秦汉,道:“你父亲在下一盘大棋。”顺利吹捧了一下皇帝。

秦汉开始也不理解自己为什么要出宫,更不理解父亲为什么要花这么大的钱,投入几千万来办学校,现在看到老师这种心态,就知道父亲想把以前的读书人,全部换掉。

儒家经典好不好?秦汉肯定认为好坏各半。

因为他从小接受的教育,是由朱高煦指定的。

朱高煦洗脑似的告诉儿女们,儒家经典,会培养奴性思想,但其中有些遵师重孝,做人的道理,还是能学学的。

但秦汉觉得自己将来可能是统治者,为什么父亲却又反对奴性教育呢?

他现在年纪还小,既觉得父亲说的话对,又觉得会儒家思想也有好处,左右为难。

可就在这时,他又想到另一个问题?

如果将来我不是皇帝呢?而是二弟或三弟接班呢?

那这儒家思想肯定不对了,我肯定不想见到二弟或三弟就跪下叫万岁。

父亲说的对,儒家思想,还是暂且不要。(等我当皇帝,还可以再要。)

赵真肯定没想到小小年纪的秦汉现在脑子里已经复杂无比,才开学就在想一个大难题。

而他跟着秦汉,除了陪伴和保护,还是另有任务的。

此时他借着话题,小声道:“这论语看着就生气,都不想学。”

不料秦汉想了想,缓缓道:“其中还是有很多做人的道理,我父亲保留,肯定是有原因的。”

“有道理,哈哈,有道理。”赵真哈哈一笑,不动声色看了眼秦汉。

当天晚上,赵真把自己白天和秦汉的重要对话和事情,都记下来,锦衣卫有人上门拿走,密封,送往京师,以后几乎每三日一次。

今天上午因为开学报名分班等事,磨蹭了很久,最后只有一堂课,三刻钟。

第一堂课是世界地理课。

老师一进来,所有学生都微微一愣,因为老师看起来比他们大不了多少。

进来的少年老师自称姓许,才十七岁。

现场一片哗然,齐大雄面露不屑。

许老师笑道:“我也是两年前刚学世界地理,以前觉的我大明幅员辽阔,地大博物,为天下之中心,自从学了之后,才知道原来我是坐井观天,被一叶障目。”

说话间,许老师拿起随身带的地图,悬挂到身后的墙上:“大伙可以打开书本第二页,先看下世界地图,课本可能印的不够清晰,你们就看我挂的大地图。”

“为什么今天第一节课是地理课?”

“你们很多人可能一辈子只会呆在杭州府,但是,你们至少得要知道,天下之大,无穷无尽,不是你们想像的那样。”

“人可以无能,但不能无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