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563章 一触即发

第563章 一触即发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0 11:10:13

贾克巴他们不明白为什么,只有周国文等明军主要将领知道,皇帝说这叫促进消费,把发出去的饷银再回收部份。

巴米城很多商铺甚至酒楼都是明人开的,还要交税,这些大兵头消费后,正好可以替大明上缴部份商税。

阿汉省因为刚占,所以税低,收上来的商税也比较低,但至少能回收部份,寥胜于无。

而且这些仆从军真没存钱的习惯,基本发多少用多少,像贾克巴这样知道留点给家里的还真不多。

因为有他们消费,巴米城商业发达,加上白羊王朝黑羊王朝等周边各王朝与明人通商,原本沙哈鲁时期毫无人气的巴米城,现在相当繁荣。

十一月,明军从仆从军里选了一波汉语学的比较好的进行了晋升和封赏。

贾克巴再次被提拔,当时在整个营里做作第一批台领赏的人,全营近三千人都在下面看着。

贾克巴等六位队长被提拔为哨官,俸禄再升一级,月四贯,出行配战马,另赐白糖十斤,布一匹,并从明年起,每年拥有半个月年假,私人物品银钱可寄存朝廷仓库,到放假时带回。

全营所有人在下面听着,看着,很多人脸上露出羡慕之色。

关键贾克巴的棉甲还换成了扎甲。

到了哨官,可配扎甲,通体钢片打造,相当耀眼。

而在昨天晚上,明军已经有人找过他们六人,问他们愿不愿意改姓汉姓。

六人纷纷表示愿意。

按贾克巴的理解,不愿意的,今天都不会得到晋升。

于是现场有人宣布,贾克巴从现在起,改名姓贾,名为国。

贾克巴摇身一变,有了汉名贾为国。

晋升之后,他们整营中被选出两百多人,包括贾为国,被调到其他营。

这个营全部都从各营调来的,都有几个特点。

能说简单汉语,汉字学的比较好,也很听话。

这边大约五百二十人,由个明人把总带队。

五哨为总,正好一总。

所有人开始练弓箭,贾为国后来庆幸自己汉语说的好,被安排在弓箭兵里。

汉语说的不好的,都成为前排炮灰。

到了这边就比较舒服,每天上午体能后,就队列,下午开始练箭。

前面放着靶子,每人轮流射箭。

贾为国是哨官,手下有三队,每队站一排,包括各什长、队长在内,正好三十四人。

三队轮流射,第一排先射,立刻后退,后面的往前一步接着射,然后第三排再射。

开始贾为国不理解,按他的理解,三排都在原地轮流射,也和现在没什么区别啊。

但明军就是这么练,而且要求各队转换速度要快,人与人之间保持足够的距离。

一排射后后退,二排上,二排射完再退,三排长,中间转换要即快又保持队型。

开始完全不管射箭的效果如何,只练转换速度。

练了半个月后,另一个哨和他们并到一起。

六排轮流。

这时贾为国就知道为什么了要这么练了。

三排站原地射和轮射,距离相差不大,但是六排,九排,二十排就完全不一样。

弓箭手如果多了,有五十排,后面的射的力量小,都能射到前面,所以无法同时射箭的。

电影上几十排弓箭手,同时齐射,也就拍拍电影,真这么射,后面的能把前面的射死,就算射不到前面的,也只会射个空气。

明军打仗能射箭的超多,即便现在燧发枪盛行,但是造枪的速度,还是远远跟不上两百多万大军配备和训练的速度。

更何况仆从军们只能用冷兵器。

所以明军在训练他们转换能力,要求在战场上又快又稳。

十二月,他们六排变九排。

全总五百多人排成九排轮流。

此时已经看出训练成果,各排转换流畅迅速,第一排射后到再次轮到,大概需要一分钟左右。

有效的保障了他们的休息时间,不用连续的射,可以保势体力。

一月,明军再次改变训练方式。

此时随着军官的命令,九排弓箭手要学会是前进还是后退。

即九排弓箭在轮流时,可以一边射一边往前逼近。

如果敌军比较猛,还能一边射一边往后退。

各排要练到进退自如,通体一致。

这个练成之后,贾为国都看的感觉场面真是壮观。

“前进。”随着军官一声令下。

九排射手一排射完,后排往前一排再射,三排再往前到一排前再射。

层层递进,能攻能退,随时按战场形势变化来改变战术。

贾为国能想像到,如果战场上面对敌军步营,他们能一边射一边保持队形往前,对面根本抵挡不住,只能层层倒下。

洪熙十七年元月,经过一年训练的仆从军们开始陆续出发,集合。

但贾为国这总弓箭手还在原地。

这次他们开始训练射的速度,但不要求射到靶子,而是射到一定的距离。

各排尽量能射到同样的距离。

明军练了他们几个月,根本不管射的准不准,因为明军靠的就是箭多,然后对付密集阵形,准不准不重要,重要的是距离射的靠谱。

十七年二月,贾为国在营里已经听到风声,明军大举西进,以仆从军十万步营,明军五万骑,共十五万步骑,往白羊王朝进逼,另一侧的北面,沙哈鲁起兵十万骑,从北攻向白羊王朝,白羊王朝瑟瑟发抖,派出各路使者向四面八方求助。

明军开战的理由挺好的,去年未,有明人商队,在白羊王朝境内被抢,死伤数十人。

战争阴云密布,营中也都在谈论打仗的事,但所有人都认为,明军必胜。

三月初明军把总杨赫召集全总,准备出兵。

第二天,一辆辆马车来到营里,装了大量的箭矢,他们每人带了两袋箭,约五十支。

接着全军整队出发,在他们出发后,明人在当地征召了很多民夫,赶着马骡,牵着大车跟在他们后面。

大车里箭矢,有弓,还有粮草,帐篷。

因为元月已经有明军步骑出发,他们后面一路没什么战事,每天走五六十里,又没什么辎重要带,还是相当轻松。

三月中旬他们到了萨尔比,已经进入波斯地界,在萨尔比,看到了大量的仆从军。

这边有五个总合起来,全是和他们一样的弓箭兵,近三千人,由一个明军参将统领。

贾为国全营在这边休整了三天,等着后面的民夫带着辎重和粮草,囤结在这个城里。

三月下旬,他们全营出发,前往拉尔曼城。

拉尔曼城是白羊在波斯中西的重镇,据说白羊王朝已经在那集合重兵,准备迎战明军。

白羊王朝主要是由土库曼人建立,白羊土库曼人源于中亚咸海北方的草原,为九姓乌古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大约在11—12世纪的突厥人大迁徙中涌入小亚细亚东部,在14世纪逐渐强大,成为南高加索、小亚细亚的一支重要力量,当时的首领就是现在的苏丹卡拉·奥斯曼,等到帖木儿崛起后,他也试图挑战帖木儿,但很快被打败。

卡拉·奥斯曼也很痛快,立刻就表态效忠,投降了帖木帝国。

1402年,明朝还在靖难中,帖木儿举兵十五万,攻打奥斯曼帝国,卡拉·奥斯曼带着两万精锐仆从军跟随,立下了大功。

当时正是卡拉·奥斯曼的两万骑兵,负责攻击巴耶塞特军左翼,双方激战半天,巴耶塞特军中的鞑靼军队和安纳托利亚联军先后倒向帖木儿,巴耶塞特本军随即崩溃,其本人被俘。

帖木儿本来准备继续进攻奥斯曼帝国,不料听到明军在内战靖难,立刻决定回军,准备伐明东征之事。

而卡拉·奥斯曼在此战中立下大功,帖木儿便把整个迪亚巴克而地区(今土耳棋境内)赐给卡拉·奥斯曼做为封土,卡拉·奥斯曼便埋头在附近发展。

没多久帖木儿死亡,卡拉·奥斯曼于1408年正式宣布脱离帖木儿帝国,成立白羊王朝。

之后他便趁着沙哈鲁东征的机会,侵占沙哈鲁的地盘,仅一年多时间,便把势力进入波斯中西部。

等到明军攻过来后,他的白羊王朝,居然是和明军最近的。

洪熙十七年三月中旬,大量的骑兵自西而来,接近拉尔曼城。

负责驻守拉尔曼城的是卡拉·奥斯曼的长子哈扎姆,白羊王朝主力都在迪亚巴克附近,到现在为止,他手上只有三万东凑西凑的兵马,有一半不是精锐。

明军十几万入侵,对外宣称五十万,实在他震惊和害怕。

因为明军自从出嘉峪关以来,战无不胜,没有败绩,明军的火器,更是震惊整个中亚和西亚。

迪亚巴克集中大量的工匠,都无法造出明军的燧发枪,火炮威力,也是远远不如明军。

他对守住拉尔曼城毫无信心,但好消息是,他们的死对头,黑羊王朝终于来了援兵。

黑羊王朝与他们祖先一样都是土库曼人,崛起于亚美尼亚,其首领卡拉·优素福说起来和他父亲卡拉·奥斯曼都算同族兄弟。

但卡拉.优素福死后,其子伊斯坎达尔继位,与白羊王朝关系开始变差,双方势力在西波斯犬牙交错,要不是有沙哈鲁和明军是他们共同的敌人,估计早就开打了。

原历史在几十年后,白羊王朝就灭了黑羊王朝。

此时明军突然西征,卡拉.奥斯曼向四面八方派出求救使者,最后反而只有平时最仇视他们的伊斯坎达尔派来的援军。

没办法,不说两国都是同族出身,就是唇亡齿寒的道理,伊斯坎达尔也懂。

明军进攻中西波斯,黑羊和白羊势力交错存在,肯定会打到黑羊王朝,伊斯坎达尔要是不帮忙,明军下一个打的就是他。

所以伊斯坎达尔没有犹豫,尽起大军。

他们主力距离中西波斯还是比较近,于是在三月中下旬,先是大量骑兵,接着是步营,陆续在半个月内往拉尔曼城集合。

到三月底时,黑羊和白羊两朝联军到达十五万,其中黑羊有九万,白羊为六万。

两大王朝这时加起来,也就四十万左右的兵马,这已经是他们短时间内集合的最多兵力数。

没办法,明军打仗不讲武德,突然进攻,根本来不及从各地征调兵马,还有一大半兵力可能来不及赶到战场,更何况还要防备奥斯曼等国。

但不好的消息也同时传来,沙哈鲁尽起大军从北攻过来,之前哈扎姆几乎抽光了北部的守军,沙哈鲁运气真好,如无人之境,一路攻占白羊的城市,掠夺财富和人口。

因为明军需要这些地盘,所以沙哈鲁下令,不准放火,保持城镇完整,抢光所有值钱的东西。

黑羊王朝来的是伊斯坎达尔的弟弟贾汗.沙,也是伊斯坎达尔之后黑羊王朝的统治者。

两方见面之后,贾汗.沙表示,他带兵在城外右翼(即南面),一旦明军来攻,他们就猛攻明军左翼。

言外之意,各自指挥各自的兵马。

哈扎姆挺想统一指挥,怕各自为战被明军击破,但对方兵马比他还多,又不愿意,只能妥协,为防对方临阵逃走,他再三强调,若我白羊被攻,下一个就是黑羊。

贾汗.沙重重点头:“这事不用你说,我们上下都明白这个道理。”

“明军占领整个波斯,要看咱们土库曼人给不给,此战,必胜。”

“必胜。”四周随即响起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贾汗.沙表过态后,就带着九万兵马往南埋伏,同时派出大量哨骑,查探明军方向。

哈扎姆希望与明军速战速决,可以在沙哈鲁兵马来到之前,先打败明军。

但明军姗姗来迟,于四月初时,前锋五万才来到拉尔曼外二十里处,扎营。

而贾为国全营近三千弓箭手,都在其中。

前锋五万人中,明军骑兵约两万骑,另三万全是仆从步营,其中十分之一,为弓箭手。

贾为国全营在一起,近三千弓箭手单独为一营,跟在明军骑兵身后。

大战,一触即发。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