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 第569章 联姻

第569章 联姻

书名: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作者:明镜要高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5-26 11:06:35

中国是记载最早用地雷的国家,南宋时的震天雷就是地雷的稚形,也可以说是手雷的稚形,到明朝时,靖难战中南军就用了大量类似的火器,不过威力比较小,有时候只能起到威慑作用。

地雷的发明也是因为大明线膛枪的进步,因为工匠们按朱高煦的想法研究火帽,最后弄出了雷酸贡。

大明工匠先用金属汞、浓硫酸,无水乙醇等物质制造出雷酸贡。

雷酸贡非常敏感,受到震动、撞击和摩擦时就会发生爆炸,这也是早期地雷雷管里的物质。

但这样是很不稳定的,后世都用叠氮化铅代替或一起。

但朱高煦也不是专业的,不知道叠氮化铅怎么来的,其实叠氮化铅制作也比较简单。

所以明军现在地雷有点不稳定,他们运输时,地雷和爆药、撞针分开运输,到需要用到时,才组装起来,然后埋下。

据毛真说,明军地雷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威力不强。

因为怕炸死自己人,所以明军地雷里的火药比较少,装了少量的铁颗粒,爆炸的威力连马腿都炸不断。

但可以把马腿炸伤,倒地。

这在战场上主要是为了杀伤敌人,和威慑。

想想几千几万的战马往前冲,突然遇到连连爆炸的地雷,还是会比较害怕的。

秦汉还专门去现场看明军安置地雷。

只见明军穿着全身包裹的厚重铁甲,连脸上都有铁盔,只有两只眼睛能看到。

然后小心翼翼组装地雷。

过程相当简单,打开地雷,倒入爆药,合上地雷,撞上撞针,撞针与爆药间有一层隔膜,用力才能按下去,以防安装时不小心撞到。

也就是有马或人踩到上面,就会撞到下面爆药。

但爆炸率不是百分之百,因为大明地雷密封性比较差,爆药也比较少,大概爆炸率会在七成左右。

秦汉现场看了下,明军在种植甜菜和制白糖的工厂外面埋了些地雷,以后谁敢偷偷进去或跑出来,肯定要倒大霉。

因为密封性不够,这种保护工厂的地雷不知何时能触发,所以还要防雨防湿,最后埋下去时,在地雷外面包一层油纸。

毛真说,这种地雷埋下去,如果一直没触发,大概一年左右就要重新挖出来,因为可能会失效。

当然,明军也可能不挖,就任其烂在里面。

现在最大的技术问题就是密封性,这必须得工业化达到一定地步才能有的。

明军地雷非常简陋,但在战场是够用了。

按毛真说法,如果在战场上面对几十万大军和骑兵,明军地雷都不用埋,稍微挖个浅坑,直接往地上一放,然后全军后退点,等对方骑兵来冲。

——

下午秦汉刚刚回到总督府,外面有人来报,法兰西瓦卢瓦王朝查理七世的特使来到拉伊城,求见大明总督秦汉。

秦汉愣了下,瓦卢瓦王朝?法兰西国王?法兰西国王好像是亨利五六?

他没有立刻宣布召见,而是叫来了妻子严小芍和总督府议事参政段振。

然后他自己站在书房的世界地图看了又看。

他去年离京时,父亲朱高煦还和他说了欧洲的关系。

法兰西在1415年的阿金库战役中败给了英国,双方于1420年签订了特鲁瓦条约,特鲁瓦条约剥夺了查理七世的王位继承权,转给英格兰国王亨利五世。当其父王查理六世死后,英王亨利六世(亨利五世之子)被英国人宣布为法兰西国王。

所以现在的法兰西国王,是亨利六世。

而查理六世,刚刚在去年死亡。

不一会,严小芍和段振来到书房。

严小芍现在还是女官,总督府参政。

她对欧洲情况了解比较多,因为皇帝朱高煦在力推女官时,就说欧洲那边女性比较有地位,其实这会和大明差不多。

像后来的圣女贞德还带过兵,并大破英军,收复了很多失地,当然,这会贞德才十一岁,原本要在两年后,即十三岁才出来领兵。

严小芍听了之后,就对欧洲文化感起了兴趣。

她来到书房后,便向秦汉解释了欧洲现状。

从锦衣卫得到的消息,去年查理六世死亡,亨利六世宣布为法兰西国王,法国将卢瓦尔河以北地划归英格兰,查理七世在阿马尼亚克派的支持下,实际控制着卢瓦尔河以南地区,法兰西北部包括巴梨完全沦于英国统治之下。

双方在这几年里还在打仗,称之为英法百年大战。

严小芍说完后,段振立刻道:“法兰西人是来求援兵的?”

有这个可能。

因为英国人已经在洪熙初就派了使者去过大明,还互通特使。

这几年大明在中西亚横扫四方,还打到了欧洲,法兰西人肯定听到了风声,想来求助。

“当我们明人傻吗?”秦汉暗暗的想着,他太了解父亲了,永远不可能支持法兰西,巴不得和英国打的一起亡国才好。

大明的兵锋准备在三五年后攻灭土耳棋,那时就距离法和英越来越近了。

如果有水师从地中海去法兰西,一个月都不到。

但对方来了,当然要见见,打探下口风。

不一会,秦汉在客厅召见了法兰西的特使。

特使叫乔治·德·拉特雷穆瓦耶,他是查理七世岳母的弟弟里奇蒙伯爵阿蒂尔的心腹,随行还带着一个汉人为翻译。

这让秦汉大为惊奇,因为大明帝国大学是开设有英语法语等少量课程的,学的人并不多,但每年也能为大明培养一批外语人才,像段振就精通英语。

乔治能带来一个汉人翻译,不由让秦汉多看了他几眼。

汉人名叫朱江,据他说他在法兰西出生,父亲就去了法兰西,还娶了法兰西人。

乔治先拜见了秦汉,然后说了一堆礼单。

乔治显然认为,大明的总督和法兰西的国王一样强大,因为在欧洲现在,很多地方势力,都能自成一个公国,什么伯爵都敢成立个小公国。

秦汉身为两省总督,管理的地盘比现在查理七世还大,乔治态度非常恭敬。

双方在翻译下相互吹捧闲聊了几句,接着乔治话题一转,说到英国亨利五世前年刚死,现在是亨利六世在位,年仅两岁。

秦汉立刻道:“这个本督知道,兰开斯德王朝(英国这会的王朝)于去年有特使到了我大明京师,两国还签定了合作协议。”

“啊。”乔治愣了下。

他马上道:“亨利六世年幼,大权都在约克家族手上,他们签定的协议可不代表君王,将来随时可能反悔。”

乔治也不管了,拼命贬低英国。

其实这会英国和法兰西两个王朝君主都是亲戚,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还要打来打去。

亨利六世的母亲是卡特琳·德·瓦卢瓦。

而卡特琳·德·瓦卢瓦又是查理六世的女儿,即与查理七世是姐弟。

算起来,亨利六世得叫查理七世一声舅舅。

当然了,这会欧洲各公国也好,各大王朝也好,到处都是联姻,谁和谁都能成为亲戚,然后再继续打仗。

这方面汉人王朝稍微又比他们讲点武德,唐朝也好,南北朝也好,也通常和草原上联姻,联过姻后,大伙基本就暂时休战,不怎么打。

但欧洲人不讲这套,联姻归联姻,打归打。

明朝是没联姻的习惯,所以几百年里,一直和草原上在打。

清朝就做的比明朝好,通过武力压迫和蒙古联姻两种方式,还很好的利用了蒙古。

朱高煦在靖难和讨逆战时,不停的让部下联姻,从而把部下牢牢团结在自己身边。

但他自己本身除了娶了女真部落的李氏外,没有再和娶过外族。

东本和高丽每年都进贡新人,朱高煦玩归玩,玩了也不娶,就养在宫中。

东本和高丽其实意见很大,因为朱棣在时,还是愿意娶外族女子的。

乔治在那贬低英国,说英国不停欺负他们,占了他们西北部,还把巴梨给夺了。

秦汉默默听着,也不发表意见。

乔治自己说了一会也觉得无聊,最后道,他们国王查理七世有个姐姐叫伊莎贝尔·德·瓦卢瓦,而伊莎贝尔·德·瓦卢瓦又有个女儿叫让娜·德·奥尔良,也就是查理七世的外甥女,想嫁给明朝的皇子。

这会外国人的名字又长又难听,秦汉听了半天才听懂,合着查理七世想把外甥女嫁给秦汉。

然后乔治向他介绍了下他的准丈母娘。

伊莎贝尔·德·瓦卢瓦是查理七世的姐姐,六岁就嫁给查理二世,三年后丈夫死了,九岁又嫁给堂弟查理一世,十九岁时在生让娜·德·奥尔良时死亡。

“等等。”秦汉听的目瞪口呆,就感觉脑子不够用。

伊莎贝尔·德·瓦卢瓦的父亲是查理六世,但六岁嫁给查理二世,三年后又嫁给查理一世?

你们那边国王是倒着来的吗?

还有,欧洲居然六岁就嫁人了?果然是蛮荒之地。

乔治只能向他解释,这个查理是看登位和名正言顺的时间,所以听起来好像是倒着的。

秦汉这下明白了,伊莎贝尔·德·瓦卢瓦生下时,她父亲还不是查理六世。

让娜·德·奥尔良是她十九岁时生下的,现在才十七岁,原本历史上,会在一年后,嫁给阿朗松公爵,让二世。(法国城市阿朗松)

现在查理七世想趁着亨利六世还年幼,拉拢明人,得到明人的帮忙,所以把外甥女嫁到大明来。

乔治还说让娜·德·奥尔良已经跟着他一起来到拉伊城,准备往大明京师送。

秦汉吓了一吓,赶紧道,你先别送,我把信息传到京师,大概-——十天时间就会有回信。

此时大明的无线电通迅还没有建好,但视觉通线,已经连接着拉伊城附近,只是有很多地方暂时因为地形还在修建中,需要人工记录再传迅,所以需要十天时间。

乔治闻言不可思议,因为大明京师好像离这里几千上万里的。

从总督府出来,有随从向他指了下远处一侧高塔。

“听说明人就是用那传迅,千里之外,片刻就把信息传送到了。”

“什么?还有这等奇物?”乔治大喜,想过去看看。

但随从道,靠近不了,明人那高塔建在一座厂里,想靠近,先要进厂,咱们进不去。

又道,除非有望远镜。

此时明人的望远镜在明朝国内已经很流行,出海都有配备,欧洲也开始仿制。

但仅有望远镜,不了解视觉通讯的结构和运行方式,仍然是无用的。

乔治带来的信息,半个月不到,传回京师。

朱高煦听到查理七世想与自己联姻也是一愣。

他坐在御座上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英法这场大战,谁是最后的胜者。

当然,谁胜谁负对大明现在来说没什么影响,朱高煦考虑的是,如何在这次联姻中得到最好的利益。

英国是岛国,四面临海,与大明现在还是太远,大明的拉伊城与英国中间,隔着无数个欧洲小公国。

就算要去打英国,还得先灭了法兰西,关键现在没理由打他们,波斯和奥斯曼和后世伊垃克等重要的地方要先占了再说。

可以联姻,但要获取利益。

朱高煦沉思之后,分析了一下,很快给秦汉回信。

大明同意和法兰西瓦卢瓦王朝联姻,大明也愿意和瓦卢瓦王朝友好通商,加强经济合作,但大明不会介入英法大战,两不相帮。

同时大明准备往法兰西派出驻法特使,要求法兰西提供外事馆,双方互通。

此时世界各国都没有想到外事馆的事,大明开创了先例,第一个往欧洲派驻外事馆,查理七世后来欣然答应,同时往大明派驻了特使,但外事馆设在在拉伊城,因为距离大明京师实在太远。

乔治到大明一趟,虽然没有得到大明公开表示支持,但双方允许通商。

秦汉私下表示,以后可以卖些武器给你们,当然,这价钱嘛,嘿嘿,肯定要血赚一笔。

乔治心满意足的回到欧洲。

很快,欧洲各国都知道大明与瓦卢瓦王朝通商和建立外事馆的消息,诸多公国的特使,纷纷往拉伊城而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