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明 > 第143章、听朕说谢谢你…

第143章、听朕说谢谢你…

书名:靖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8 18:13:25

方沐贤暂时自然是安全的,甚至得到了礼待。

因为骆安知道这件事的轻重,这可是天级戒备下的天字第一号案件,石榴花开行动。

骆安并不理解为什么叫石榴花开,反正是陛下取的名字。

王佐从广东回来之后,这个行动就开始安排布置了。等王佐去了东南,陛下又专门取了名字,可见它在陛下心目中的分量之重。

“罪民出首要说的便是这些了。”方沐贤很乖巧地说道,“罪民在侯府已经用事这么多年,早已泥足深陷。康陵督造乃是寿宁侯唯一交待不要贪墨一两银子的案件,罪民此前也是第一次如此踏实地代侯府与户部、工部核账。范照磨到侯府说起此事,罪民便知陛下应当是命指挥查到别的事情了,故而出首,只望能因功赎罪,留个全尸。”

骆安警惕又佩服地看着他:既然如此,为什么要派人在城门外等着,然后通知寿宁侯跑?配合着把他拿下不是功劳更大?

不过这些不是他关心的,他要等待皇帝下一步的决定。

离开了诏狱准备去呈报给皇帝时,就见陆松来了:“陛下旨意,提他入宫,陛下要见他。”

“……我知道了。”

供述不用先看吗?

方沐贤刚刚在牢房里席地坐好,骆安又回来了:“仔细搜身,枷好了,入宫。”

于是方沐贤淡定地站了起来:“陛下要亲审罪民?”

骆安并不回答。

这个时候,天已经黑了。

当骆安和陆松带着被几个禁卫看守着的方沐贤往承天门走时,方沐贤说道:“罪民为求自保留下的账册书信,骆指挥命人去取来了吗?陛见之时,罪民也好如实禀报。”

骆安还是不搭理他。

方沐贤不以为意,反正话点到了就行。

他相信皇帝是肯定会去查的。只要厂卫进了府,寿宁侯又跑了,那么大一个侯府,还有建昌侯府,终究是会惶惶不安的。

事发了,张太后会不求自保吗?

张太后、张家纵然会因为身份躲过死劫,但皇帝为了立威,还是要办张家吧?那么刚刚登基就对张家动刀子的皇帝,身上终归会有污点。

所以都一样。

他就这么坦然走入了承天门,然后又走进了午门。

带着心里“算计已成”的骄傲,他以一种慷慨的心态来到了乾清宫,准备燃尽最后一份“力量”。

然而在乾清宫的正殿,他看到了一道屏风,屏风后面有个衣冠齐整的女子。

“……罪民方沐贤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御座之上的朱厚熜看他“乖巧忐忑”地跪下,那种古怪又厌恶的感觉更浓了。

“骆安、陆松、黄锦留下。其他人,退出大殿之外五十步。”

朱厚熜吩咐完,骆安把供述递给黄锦之后,就和陆松一左一右的守在方沐贤身前盯着他。

“你自称成化五年生人,山东兖州府泗水县人。到寿宁侯府二十四年了,虽然成了亲却说生不出子嗣,八个干儿子忠信孝悌礼义廉耻,好得很啊。”

朱厚熜一句话,跪在地上的方沐贤瞳仁却微微收缩:因为他还并没有看供述。

……也对,既然用康陵督造需要补文书这种手段来尝试引出自己,自然早已盯上了他。

“老五老七去了寿宁侯在城外的庄子,老大和老六从绸缎庄乔装出城去了,老二和老四都跟寿宁侯汇合去通州了,老三和老八在东南等着定期传信。”朱厚熜看着他,说完这些才看了看他的供述,然后疑惑地问,“慈寿太后与寿宁侯、建昌候命你想法子烧死朕?”

屏风后面张太后的身影一抖,方沐贤表情并没有多大的波动,随后说道:“罪民别无他法,又日日提心吊胆。今日出首,唯愿能留得全尸,得见双亲在天之灵,哭请不孝之罪。”

朱厚熜还没开口,屏风后面响起个尖利又带着颤抖的声音:“你这狼心狗肺的狗东西!寿宁侯待伱不薄,你处心积虑,如今竟敢胡乱攀咬?陛下,我从没有过此念啊!”

“伯母不急。”朱厚熜先微笑了一下,然后继续问方沐贤:“这么说,你出首供述里的内容,账册和部分书信原件都在喽?这么多密事,岂会让你留有书信原件?”

“回禀陛下,罪民办事得力,侯爷自是日渐信重。许多信件既由罪民代为手书,自有诸多信件由罪民呈交侯爷。罪民心惊胆颤,又惯能拟人笔法,因此许多呈交之信件都是抄本。”

方沐贤看了看恍然大悟的皇帝,眼角余光又看了看屏风后面。

先点明对他的一些了解,皇帝用意果然还是用来敲打张太后。

这是皇帝也拒绝不了的机会,所以事情只会就这么发展下去!

既然不肯继嗣,根本利益已经无法弥合。

经过二十余年的时间,张太后和张氏兄弟已经是何种心性、有何种习惯,方沐贤再清楚不过!

朱厚熜长叹一口气:“伯母,适才您也看过了。如今有了内档司,有了御书房,又有国策会议,昨日定下来的新规矩,诸多公文从此确实需要多三份誊本留档。朕也没想到,忽然就出了这档子事。也不知这贱仆犯了什么病,不仅到承天门外跪告出手,还撺掇着寿宁侯不敢回城。”

方沐贤愕然听着皇帝委屈不解又恭敬的声音,寿宁侯夫人回府时转述的那些太后对皇帝的暗怒竟是假的?

这不断做出让群臣手忙脚乱新动作的少年皇帝,两广战败就让张孚敬携天子赐剑南下一顿狂杀的皇帝,竟是这样的脾性?

他仔细回想着寿宁侯的亲口转述:一共才几次大朝会,一共两次乾清宫的赐宴。

第一次大朝会是日精门之灾,愣是先坚持说那是**,随后赐宴就跟群臣讨价还价要练兵。

后面几次大朝会都没什么事发生,上一次赐宴又要夺勋戚的产,很是少年意气地给勋戚们画饼。

还对寿宁侯和建昌候冷笑!

现在方沐贤听着皇帝的语气,抬头看了看那边,见到的却只是一张无奈为难的脸。

……不太合理啊,半年就能整出这么多幺蛾子的皇帝,提拔了郭勋又贬他去坐营的皇帝,踩着拥立重臣也要保王琼这种罪臣的皇帝,让每个国策大臣出宫后经常愁眉苦脸、日渐憔悴的皇帝,不应该是个天不怕地不怕、极重权力、刚愎自用的性子吗?

“……不知这逆贼到底是何居心,竟暗中蒙蔽主家,还截留书信、私下造出假账册!陛下明鉴,此等小人,实在是攀诬啊。那日精门之火,我真的不知道!我那弟弟也是个糊涂的,必是受了这逆贼哄骗。”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是啊。事出突然,杨阁老知道此事不容轻忽,生怕建昌候也误解什么。然恐怕建昌候遣子前去告知寿宁侯真相也不见得有用,如今寿宁侯惊疑之下若真做出什么反迹来,朕不得不处置,那就遂了这贱仆之意了。”

一口一个贱仆,方沐贤的判断在动摇,也越来越屈辱。

他毕竟还跪着!

“……陛下,你天资英武,宽仁贤明,我突然知道此事也没个主意……”

方沐贤听出来了,张太后语气里有着很明显的哀求。

“着实难办了啊。”朱厚熜演着为难,自言自语地说道,“恐怕不论是谁之书信、谁之信物,寿宁侯都只以为是诈,实则要缉拿他。这贱仆居心着实险恶!”

方沐贤看着皇帝望过来的冰冷目光,心志却清晰了一些。

还是都一样,寿宁侯毕竟吓跑了。寿宁侯既然是知道并首肯了日精门之火的,他这回就跑定了。这狗皇帝的话没错,哪怕暂时装作事情是他方沐贤一个人做的,张太后与皇帝之间的裂痕已经无可弥补!

这确实就是阳谋,皇帝的性格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又怎么样?

“骆安,陆松,把他带到日精门旁绑起来。”朱厚熜对黄锦说道,“按朕教你的法子去问他,别让他睡觉。”

“奴婢遵旨。”

正殿里仅剩的“外人”也离开了,朱厚熜从御座上站了起来,走到屏风后面顺手拉过来一个凳子坐下。

张太后不由自主地往一旁侧了侧身,眼神惊惶。

“哎——”

朱厚熜一声长叹,张太后身躯又微微抖了抖。

“伯母当日也知道,那不是天灾,朕自然是着人查了的。”朱厚熜像聊家常一般说道,“那两个内侍,都是钱宁江彬受宠后送入宫中的,多年来也确实安分守己忠心用事。朕还以为就是其时钱宁、江彬在审,这两个内侍为了报恩故而以死生事,这样一来当日并无示警也就说得通了。”

他看向了张太后,还是一脸无奈:“谁知竟然是这贱仆所为。”

张太后嗫喏道:“原来这贱仆竟是钱宁、江彬两个逆贼安插的人!陛下,这贱仆居心叵测,他的话不足信呐!”

朱厚熜露出苦笑:“只是这逆贼承天门外一个长跪,一声高呼,五府六部多少人都看在了眼里。朕担心这贱仆处心积虑日久,若是又有同党效仿,时不时地再来一下,那可就无法收拾了。”

张太后眼神惶恐不知所措。

朱厚熜看了她一会才说道:“伯母,因为继统一事,您和朕总是有些嫌隙在。朕入宫后晨昏定省,日精门火起时也是先想着卫护伯母周全。朕着实希望一家人和和睦睦,都盼着大明越来越好,朱家越来越好。”

“……陛下……确实一直是这样做的。”张太后满心不安中带着无力,他怎么就是让人挑不出错处来呢?

“此前东南有人杀官造反,杨阁老他们也早就一直奏请清理皇庄皇店,朕为了天下安定,不得不从其所请。虽然不少都是仁寿宫的皇庄,然朕之前登基时便是拿朕皇庄的田地赏赐下去的,这回原本也是打算以寿宁侯、建昌候督造康陵有功,还是都用朕的皇庄补回去,谁能想到……哎……”

张太后眼泪都出来了:“……陛下,他必是受这贱仆蒙蔽呀!”

“朕想来也是。”

朱厚熜这一句话、一点头,张太后忙不迭地同意,仿佛大松一口气。

“眼下就怕寿宁侯惊疑之下又做出什么事来。”朱厚熜说道,“恐怕还是只有伯母亲自去一趟,劝他回来。这么多年来也有不少朝臣弹劾过寿宁侯、建昌候,朕这回呢,就挑其中三五桩,罚些浮财,随后告诉群臣这就是那贱仆出首之事。伯母亲自去劝了,寿宁侯总该信吧?”

“陛下……当真就如此处置?”

朱厚熜凛然道:“朕可以列祖列宗之名起誓,只要寿宁侯尽快归来莫使朝堂上下惊疑,朕必定如此处置!列祖列宗在上,朕若因此就对伯母起疑,岂非亲者痛仇者快?天下也要议论朕暴戾不孝!”

张太后连连点头:“好!好!那我这就去!”

“不急在一时。”朱厚熜很关心的模样,“以伯母之尊,虽然只是去通州一趟,那也需要准备周全。明日一早,就由不入宫当值的亲卫护送伯母过去。今夜呢,伯母先写封信,带上一件信物,让寿宁侯之子先赶过去吧。免得明日寿宁侯见亲卫浩浩荡荡,反而疑心是去缉拿他的,又躲起来了可就不好了。”

“陛下考虑得周全,是这样!”

突发大事,张太后一路听下来只觉得皇帝真的是考虑得在情在理,是真的不愿坏了一家人的情谊。

她甚至有点愧疚地反思起来:这段时间以来的假笑是不是没必要?

但在这里写下了亲笔信、取下随身玉佩等候到了寿宁侯之子入宫交给他,再走出乾清宫时,夜风一吹,张太后又想起之前很多回皇帝话里的意思。

那些难道也全是自己猜测的?

不……他不是一个简单淳朴的皇帝……

回头望了望日精门旁的灯火通明,张太后心里发寒:鹤龄那小子吓得不敢回城,这件事不会真的是他做的吧?

那贱东西还说自己也是主使之一……皇帝让亲卫护送自己去通州,真的是去接人的吗?

天下也要议论他暴戾不孝……从这方面考虑,皇帝说的应该是对的。

他现在不会真杀了自己和两个弟弟。

可是意图刺驾……那怎么办?

张太后毫无办法。

……

日精门旁,方沐贤以为的审讯,和他想象的很不一样。

这个司礼监内档司秉笔坐在一张书案之后,拿着笔翻来覆去地问他一些问题,一遍遍地问。

都是进入寿宁侯府之前的经历。

哪里人?小时家里哪几口人?里甲中又是哪些人?在哪里蒙学的……

一遍遍地,只问这些问题。

骆安有点奇怪地看着黄锦:这是陛下叮嘱的吧?有什么作用?

朱厚熜又不是专业的,以他仅有的常识,也只是知道这样有助于让方沐贤精神疲惫、饱受折磨而已。

今天晚上方沐贤就得一直经历这些了。虽然是在露天,但条件并不算差,旁边还有一大盆火呢,很暖和。

朱厚熜慢慢地走下了丹陛,骆安、陆松齐齐问候。

点了点头之后,朱厚熜来到了方沐贤面前。

继续折磨前,他觉得自己有些话对方沐贤应该是有杀伤力的。

所以去睡觉前不妨说几句。

“朕要谢谢你。”

方沐贤这时候的精神还好,注意力很集中:“……罪民自知不该助纣为虐,今日出首并非想着邀功,罪民罪该万死……”

朱厚熜“真诚”地微笑着:“朕想做个好皇帝,但是朕还太年轻。朝臣们虽然也知道大明上下处处都是问题,但都想着稳妥起见,四处涂涂抹抹。他们啊,总担心朕年轻气盛好高骛远,急切地把国事搞得不可收拾。”

方沐贤看着他,不知道这句话之后该说什么,才能继续与自己之前说的话前后一致。

朱厚熜继续笑着:“你这把火烧得好,事关朕的大位,没有哪个朝臣胆敢触碰这逆鳞。这半年多来,朕还真的是时常用一用这日精门的影响,让朝臣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上退让。一来二往,朝臣们也都知道朕的脾性了,不再把朕当个孩子看待,认为朕可能真的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带着他们青史留名。”

“他们是知道了,朕很多事都听得进去劝。可他们却不知道,地方上竟然已经到了那样的地步。不管什么三脚猫跳出来点把火,半壁江山似乎就要炸开一般。所以朕得谢谢你,有了你在江南传什么方孝孺十族被夷,有了你处心积虑之下随便杀几个官都无一例外是贪官,以后他们在很多事情上倒不好反驳朕了。”

方沐贤心一沉,凭什么查得这么快?

他顿时“哭喊”:“陛下,罪民不知什么江南之事啊,罪民……”

“你不觉得丢方孝孺的脸吗?”朱厚熜打断了他,“虽然立场不同,但你的祖宗好歹是个可敬之人,你如今这又是什么丑态?恨朱家入骨却又卑躬屈膝?”

方沐贤顿时哑住了,眼神难以抑制地露出恨色。

朱厚熜叹了一口气:“还真是……神经病吗这不是?寿宁侯有多蠢,朕能不知道?你是想生乱的,原本想法又岂会只烧个日精门?烧正殿不好吗?成了天下立刻大乱,不成朕也更可能暴怒。宫中的人你无法亲自调动,退而求次能哄住寿宁侯,也算口舌厉害了。”

他摇了摇头:“想一想真是可笑。你不了解朕,不了解如今朝堂的局势,朕和朝臣更是高估你们了。寿宁侯府诸多生意上往来损耗的那些银钱,你们暗自吞下之后还敢在大明之内这般四处点火,凭恃的无非是根基在外而已。所以说你又帮了朕一件事,祖训中日本这个不征之国,朕将来又师出有名了。”

方沐贤忍不住瞳仁收缩。

这完全是控制不住的,毕竟……凭什么?

他不理解,因为他不知道多年后有什么东林党,也不知道那源头在哪里。

他更不理解,为什么这狗皇帝能从他这里说出日本。寿宁侯府,没有任何事与倭寇有关啊!

“呵呵。”朱厚熜又诈出了一点,于是他笑起来:“不管是藏在哪个大名那里,反正都一样了。”

说罢他就转身吩咐道:“骆安、陆松,今晚破例,就宿直在乾清宫。你们三个,轮流问,不懂的悄悄问黄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