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明 > 第161章、变法派党魁真成我杨廷和了?!

第161章、变法派党魁真成我杨廷和了?!

书名:靖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28 19:21:51

“明天便是四月初一了,你们告诉我新入册的官田只租出去两成?”

广州府衙里,杨慎告诉自己应该制怒,但看着面前治下各县州亲自过来的知县、因病因事派过来的县丞或主簿还是难以抑制自己的音量。

“别以为本府不清楚!”他沉着脸,“纵然官田粮赋更多,那也比佃租富户的田交得更少!从去年底到现在,各县百姓不应当是蜂拥承租才对吗?怎么才两成?”

附廓县番禺的知县低着头不说话,另外一些知县也不开口。

府尊发火,来的不是还有县丞或者主簿吗?让他们顶着先解释一番好了。

“府尊,不是下官不用心啊。”某主簿只能苦着脸,“民户人丁有限。除了自家田地,佃租了富户田地的,那也有租约在。租期未至,哪能说弃就弃?要额外再佃租一些官田,家中壮丁劳力便不够,何况今年徭役更多……下官所在清远县,从县尊到下官,那是每一里都跑遍了,实在只能将去年清丈出来归册的隐田佃出去两成……”

杨慎充分感受到地方的士绅大户实力之强了,他这段时间也不是白呆在广州的,闻言寒声道:“民户徭役重,士绅富户呢?一个都不佃租?”

人人都不说话,情况很明白。

这些清丈出来重新归为官田的隐田,不就是从这些士绅富户手上刨出来的吗?

他们不想再佃租回去,难道还能强逼不成?

有田没人种,其实倒不影响今年的田赋——反正每年都能差不多足额收上来,除非遇到了灾荒。

广州府清出来的这三万六千多亩隐田本就没在鱼鳞册里了。

严格来说这些新的官田倒是能令广州府多收上一些粮食来。这部分隐田能租出两成去,加起来也能收个七千多石,不错了。

这部分若算入每年应缴的岁赋里,那只有不到二千两银子;但若是按市价,那可是三千多两银子,就看后面怎么处理。

但杨慎不满意,相当不满意。

“去年清丈田地,你们各县和稀泥,乡民和富户强买强卖的案子才审了几桩?”

新会知县心里一突,赶紧说道:“府尊,这些纠纷,按例都是里正先调解的,多无实据,有些更是二三十年前的旧事。真有实据、闹出过人命告到县衙来的,下官都审结了,其他各县想必也是如此吧?解参政铁面无私,许多隐田这才令各县大户都无话可说。”

他觉得杨慎是疯了,眼下如何能从那些无头案子入手再尝试办一趟士绅富户呢?今年的田赋实则还得靠他们。

若是他们以应诉为由先耽搁他们田里的农事,他们是耗得起、有说辞的。

番禺知县也提醒道:“府尊,我广州府士绅富户去年还是体贴官府为难之处的。有些里实在派不出丁也拿不出钱,他们都捐了银子让官府雇人代役。这官田,总需慢慢佃租出去。眼下清丈完了田地,朝廷对赋役是个什么态度,不光这些士绅富户,寻常民户心里也没底,故而不敢贸然承租……”

杨慎一个个地看着他们。

朝廷态度吗?

“朝廷给广东加赋了吗?”杨慎凛冽地说道,“国初广东额田二十三万余顷,广州一府便有九万顷。如今,整个广东都只七万余顷!去年只清出来三百多顷隐田,广州府比国初时减少的额田足有五万余顷。朝廷对赋役是什么态度,是你们想知道吧?”

被桂萼用数据糊脸之后,杨慎补过课。

但没人回答他。

一顷百亩,广州府少掉的五万多顷良田,那就是五百多万亩。如果都征田赋,那至少也是两三百万石粮食,按粮价来算是近百万两白银!

不征田赋,收到手的租粮呢?一亩少的收七八斗,好田能收一石两三斗。平均下来,这恐怕是近六百万石粮食,近两百万两白银!

每年!

这还只是广州一府。

所以伱杨慎不清楚这背后究竟代表多大的利益,有多少广东本地官绅和曾在广东任职过的官员牵涉其中吗?

还要往上倒数一百多年!

梁储带头清理投献,广州府的应赋应役田数、丁数已经增加不少了。又多了三百多顷官田,你有首辅爹,政绩已经够了,还趟这浑水做什么?

赶紧叫你爹把你调走啊,你好,我们也好!

我们是想知道,但满朝文武官员、那么多致仕官员,谁不想知道朝廷对赋役是个什么态度?

杨慎见没人回答,心里的无力感越来越强。

“本府既已来了广州,那就明明白白告诉你们好了!”他咬了咬牙豁出去了,“凡广州府治下,不论是谁家,可免几亩田赋,可免几丁徭役,本府一家家去查!本府没有天子赐剑,但本府是广州府尊,可行国法!从今天起,从番禺开始,每个士绅之家,本府都会亲自拜会到!本府倒要看看,得了那消失的五万多顷良田的士绅富户,有多体贴官府之难!”

其他人无不闻之变色。

你仗着你爹是首辅硬来是吧?

会死的!

……

田就在那里,其实是不会跑的。

只不过,日常办事的地方官和胥吏们不会较真,不会去计较那些有官身、有功名的人家一共有多少田,一共有多少丁。

翟銮和三大才子一路快船到广州时正是四月中旬。

他是广东提学,第一个要看学政的自然是广州府。

八月乡试前,他是要每个府州都走一遍的。

然后就听说杨慎下乡了,他也不回府衙住。

不仅如此,府衙里的同知、通判、推官、知事甚至照磨都不在,都随杨慎去了。

府衙里只有一些胥吏。

再到番禺县一看,知县、县丞、主簿也都不在,连教谕都跟着去了。

问了问情况的翟銮慌忙重新回来拜见张孚敬:“抚台,杨知府这是要做什么?”

张孚敬自然已经知道是什么情况了,他的表情很复杂。

当初手刃王子言,他是钦差,有圣旨,有天子赐剑,有五百锦衣校尉,而且比较有把握。

杨慎只有爹。

但张孚敬倒是对杨慎有点刮目相看:他终于想明白了,他爹就是他爹。他爹既然还是内阁首辅,就能隐隐在他身后让人忌惮。

他带着阖府命官和属县命官去拜访,大张旗鼓,你接不接待?

他也不办案,他就问情况。

你自己名下有多少田,你家几口人,有多少奴仆?

你亲戚、朋友在广州府又有多少田,在哪里,有多少奴仆?

文书就在旁边脸色苍白地记录。

事情很怕较真,他没说要改田赋,没说要动徭役。

但是目前的国法,什么样的人可免多少田,可免多少丁,那是有过圣旨的,对吧?

你是不是逃了一些?

于是张孚敬对翟銮说道:“仲鸣此前是刑部郎中,如今是广东提学,你知道陛下派你来广东是做什么的吗?”

翟銮脸都白了:“……抚台,这是要出大乱子的!”

“……整个广东,也只有用修敢这么做。”张孚敬表示佩服,“他执意如此,本抚只能请汪臬台派些人跟着他。但下一步,恐怕还需从仲鸣你这里入手了。仲鸣,你意如何?”

翟銮知道来广东会配合着办一些事,但杨慎的阵仗吓到他了。

“抚台,这不是寻几个罪证确凿的革了功名了事就能行的啊!杨用修如此大张旗鼓,处事岂可偏颇?”翟銮声音苦涩无比,“下官岂非要革掉广州府大半生员、举人之功名?那么多官员及其亲朋,岂非都有了罪状?”

他忍不住吐槽一句:“杨阁老知道这件事吗?”

“你说呢?四月初一才开始的,消息还没传到京城吧。”

张孚敬佩服就佩服在这里:杨慎疯了,而这事传遍诸省后,杨阁老这下是真的成了变法派党魁了。

陛下听闻后,是会连声称赞杨慎还是怪他坏了大局就不得而知了。

张孚敬事务繁忙,他不可能关注着杨慎是怎样一个心路历程。

总之现在看来有一点是挺明白的:来了广东后,他大概受了不少刺激……

“那下官该怎么做啊!”翟銮心里直骂娘,同时又忐忑地揣摩着朝廷的真实态度,思索着他翟銮在各处的田地该怎么处理。

张孚敬叹道:“依本抚之见,仲鸣不如去寻用修,陪他走上几日再说吧。怎么处置,他也没说,只是先一家家拜访。”

翟銮不想去,十分不想去!

他这个一省提学都到场了,那不就是帮着威胁吗?

隐田本就国法不容,还逃田赋、逃徭役?功名还要不要?

但他又必须去。

官司迟早会打到他这来,迟早也会打到张孚敬这里来!

翟銮匆匆赶到番禺县城外白云山下时,惊奇地发现祝允明他们也到了这里。

而他们正看着蹲在田埂边、官服下摆别到了腰间的杨慎。

堂堂府尊的鞋子上和手上都有泥,他就是捏了一把土,然后站起来微笑着说道:“上等田。”

翟銮和祝允明他们的表情和心情只怕是差不多的:你是老农?你懂田?捏一把土你就知道是上等中等下等了?

杨慎不管这些,他反正就是来给压力的。

站在他旁边的某举人脸上笑得勉强至极,又不得不说道:“府尊,还是先到寒舍坐吧。”

杨慎却看到了翟銮,眼睛一亮:“仲鸣?还没恭喜仲鸣升任按察副使、提学广东,不意竟在此相遇。”

该举人脸色更差了。

“……用修,别来无恙……”都曾是在翰林院呆过的,老相识了。

杨慎笑容满面地跟他介绍:“这三位便是吴中四大才子,如今都得陛下赐了同进士出身,供职皇家万法馆。提学到了广东,正可勉励生员们呐!”

“……我和三位供奉一同南下的。”

“今日真是难得。”他又笑着对主人说道,“宗伯亲临,吴中才子也在这,当浮一大白,留下些好句佳作啊!冯老爷,你以为如何?”

“……不敢!府尊折煞学生了……正该如此,正该如此,寒舍蓬荜生辉。宗伯大人、府尊、三位供奉、诸位大人,这边请……”

他心里骂骂咧咧又战战兢兢,但只能堆着笑请他们往自家宅院走去。

三大才子看杨慎把官袍解开了,腰上又沾了些泥。而他旁后,全是一个个表情忧虑的府县诸官。

偶尔要赔笑时,就像哭一样,而且每个人都颇为憔悴。

还没走到宅院门口,只见一个府衙胥吏又带了几个战战兢兢的农夫过来禀报:“府尊,冯家佃户小的已经请来了。”

“来来来,一同进去。不用慌张,本府就是问问农事,体察一下民情。”

府尊是状元公,是文曲星,广州府百姓现在是知道的。

但府尊最近在番禺乡下到处转是为了什么,他们也是知道的。

因此他们扑通就跪下了:“府尊大人,草民们什么都不知道啊……”

冯举人吓得一张白脸又快黑了,却不敢插嘴。

“自己耕的田,往年收成多少也不知道吗?”杨慎已经熟练了不少,仍旧笑得和煦,“不用怕,本府就是体察一下民情,绝不问你们不知道的。来来来,先到院子里再说。”

乡民们眼泪都下来了:“草民就在这里回话吧。”

“先起来,先起来。”

杨慎伸手去扶他们,于是几个佃户也畏畏缩缩地不敢让他碰,站起来挤在一起。

你推我搡的,只有一个满脸黝黑、皱纹密布的老人家被推在前头,几个人都发着抖。

各色官服和皂衣胥吏们围在一旁,每个人的表情体态都那么丰富,三大才子只觉得这个画面过于有冲击力。

……陛下让他们到广东来便览的“风物”,莫非就是这些?

那是堂堂状元公、知名清流、首辅之子杨慎?

就在杨慎化身泥石流猛冲广州府之时,这里发生的事终于呈到了北京。

御书房里,依旧开着日常的老年学习班。

“陛下,广东急报!广州知府杨慎亲率阖府命官及属县命官一一拜访当地士绅,体察民情,细问田亩人丁……”

高忠话音还没结束,已经接受“再教育”半个多时辰的杨廷和本就头脑晕乎,这时陡然闻听噩耗顿觉眼前发黑,摇摇欲坠后就歪倒了。

一来一回的消息,延绥巡抚姚镆还没到任。

十七罗汉以及张璧、顾鼎臣顿时都懵了,杨廷和身边的蒋冕赶紧扶住了他。

“……快宣御医!快去备点参茶!”

朱厚熜吩咐完也离开了御座走向杨廷和,只见蒋冕正对着杨廷和的人中一顿猛掐。

杨廷和很快醒转,只看到好多脑袋都凑在一起望过来,脸上都是关切的表情。

他悲从中来,眼泪立刻就下来了。

造孽啊!

我怎么真成变法派党魁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