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明 > 第226章 京营刀锋敲打心灵

第226章 京营刀锋敲打心灵

书名:靖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02 18:13:03

神机营三千选锋和五军营三千选锋都定了下来要出京,一个前往湖广,一个前往四川。

人员规模不算很大,但是这次出京是有了觉悟要战斗的。军械、粮草输运,沿途行军路线,全都要做好准备。

崔元则重点向襄城伯李全礼、定国公徐光祚传达着陛下旨意:行军所过之处,京营能否与地方百姓秋毫无犯,决定了陛下对于这次出征的功过评判。

推行新法是为了造福大明百姓,若重设的京营在满饷甚至今年可能有双饷的情况下还没有军纪可言,那自然有过无功。

京营选锋尚未开拔,四川的消息却在不断传来。

锦衣卫和内厂在四川的首领都在请旨,朱厚熜看着锦衣卫四川行走的密报,也有“请罪”。

因为陈寅在给他的密信中,阐明了情势,建议他遣人向薛伦分享对高克威等人的追踪情报。

“卑职虽恐误了陛下大计,然思及高克威首恶若走脱,后果难以预料。故卑职斗胆,已遣人向成安伯等追索高克威之将官告知高克威行迹。若论罪,卑职愿受罚……”

这密报是先递回锦衣卫的,骆安拿过来,也是请旨。

朱厚熜看完之后问道:“陈寅?”

骆安立刻回答:“原王府仪卫司世袭百户陈亭之子。抵京之后曾随王左去广东,前年陛下命臣派一人去坐镇杨家,臣与王左点了他。臣治下无方,请陛下降罪!”

锦衣卫派出了各省行走,命令自然只能由上面往下走。

从锦衣卫内部来看,他们也不清楚皇帝在各处的谋划究竟是怎样。既然此前的任务只是监视着地方大员们的动静,就不该擅自做主去与地方文武官员直接联系。

这就跟薛伦的幕僚当初劝薛伦的道理一样。

朱厚熜倒只是好奇陈寅此人而已。

原先的兴王府人也不少,充任仪卫的锦衣校尉就有三百余人,朱厚熜倒没想到其中还真有一些颇有潜力的人物。

“有用有谋,何罪之有?”朱厚熜也懂得这关键,“知道及时请罪便可。”

将来其余地方会不会有人因为贪功又擅自做主坏了事,那无非再就事论事处罚而已。底下人在发挥能动性和死板待命但求无过之间的分寸,也只能通过勉励、处罚来不断调整。至于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小乱子和变故,那就是应有的代价。

最终,必定是那些真正聪明的才敢临机应变。

听到皇帝不问罪,骆安松了一口气。

朱厚熜缓缓说道:“潜邸之臣除了张锦黄锦他们,如今也只有你最位高权重了。骆安,让王左在京中坐镇,你和崔元、张子麟主持完周师的丧事之后就赶去四川。朕给你三个月的时间,把韦霖与锦衣卫之间的关系理顺,让五军营选锋抵达四川后,费宏与薛伦能更有把握地打扫四川。然后,你就去湖广。”

骆安心头一凛:“臣遵旨。”

也许是因为周诏故去了,所以陈寅和锦衣卫四川行走擅自做主没有引起皇帝的不满。

在骆安的视野里,如今皇帝的神经应该是很紧张的。刚有五军营之变,又有四川按察使谋逆。新法声势浩大,天下许多人不安,皇帝真正绝对能掌握的力量里,锦衣卫是很重要的一支。

四川的锦衣卫们能度过这一劫,只怕是因为陈寅潜邸旧臣的身份。

只有朱厚熜一人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

锦衣卫和内厂的情报,参策们无从知晓;地方文武系统通过官方渠道递上来的急报和奏疏,也不会过锦衣卫和内厂这一道手。

朱厚熜的神经并没有那么紧张,甚至照常“练字”。

“陛下,这又是什么字?”

在养心殿后院的小书房里,文素云在一旁帮朱厚熜磨墨。

如今,皇后与贤妃都已有子,一后二妃之中,只有淑妃文素云一直没有受孕。

但朱厚熜不急,她自己也不着急。

养心殿紧挨着文素云所居住的长乐宫,而文素云自小在文徵明身边长大,学识和书画方面的造诣在如今的后宫之中属于顶尖。再加上性格活泼,朱厚熜倒是经常招她过来打打下手。

“朕已经在这件事上忙了几个月,你没看出什么门道?”朱厚熜并没抬头,只是顺嘴一问。

“臣妾自然是看出来了。”文素云撇了撇嘴,随后看着朱厚熜满眼都是佩服,“陛下这是要效彷秦皇,再将文字简而一之?”

朱厚熜点了点头:“朕已经做得差不多了,接下来的事交给你帮朕。”

“……臣妾?”

“简单,你先帮着做个大概。下一步,朕自会安排你父亲与翰林院一起完成。”

朱厚熜要文素云帮着做的,也就是为这一版简化字把偏旁部首与笔画数量相结合的新字典样式做出个模子,把已经完全的这一批简化字誊抄一遍。

自从秦始皇把各国文字统一简化,之后从小篆、隶书到楷书,已经近两千年了,文字并没有更大规模的简化。

而更简单易学的文字才是下一步扩大教育规模的基础。

如今,纸张、印刷的技术都相比秦汉唐时进步了不少。竖版的排版除了竹简这个历史原因,剩下的就是强大的使用惯性。

排版习惯倒是可改可不改,只不过若要推广算学,这件事还是要试一试。没有一批有一定算学素养的人,各种技术的推广恐怕还是会存在一道阻碍。

而一定要把字再简化一下的原因,是未来的大明对于识字之人数量的需求。

在朱厚熜的目标里,将来的整个官吏系统内部,不允许再存在文盲,军队之中也一样。

因为不识字,这才让读书人可以对诏令、律例、公文等各种解释,使百姓、兵卒懵懂无知。

刚好,新法之后整个大明对于官吏数量的需求也很多,是推行这一套新东西的时机。

文素云磨完了这一点点墨,抿着嘴站到了一旁翻看着朱厚熜已经书写好的很多张纸,然后转头看着仍旧流畅而专注地书写着新字的皇帝。

要把形体各异的这么多文字一个个都简化出来,这里面所需要的功底是文素云难以想象的。

因为已经定好的这么多字,每一个看起来都那么自然而然、合情合理。

若每个字都能少上三五画甚至更多,那么再书写起来自然会快上不少,学起来也更简单。

他说已经忙了几个月,好像这事情很难一样。可这种事哪怕让大儒来做,也是慎之又慎,动辄需要不知道多少人花费多少年功夫。

在陛下这里,倒像是他刚才又喝了一口茶那么简单。

朱厚熜照常只是打了个样,根据自己这几年来的感受,筛选出了一批数百个常用字,把自己记忆里与之对应的简体字写了出来。

他搁下了笔活动了一下手腕:“黄锦,搬个软凳过来。朕今天写的这些不是字,而是字旁。”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

“字旁?”文素云疑惑地说了一句,然后说道,“臣妾就坐这里嘛。”

指了指朱厚熜的腿,朱厚熜瞪了瞪眼。

成何体统?

“……”文素云只是越来越喜欢跟他撒撒娇而已,而且,都大婚一年多了,难道说自己还没熟吗?

黄锦笑呵呵地搬来了软凳,朱厚熜这才跟她讲着这筹划中的《大明字典》的体例。

如今没有所谓拼音,那就只用偏旁部首和笔画查字的方法。

这套字典,还要有简繁对照。

既然要做这件事,标点符号及断句这种事自然也要容纳进去。

因为周诏逝世,朱厚熜为了表达尊重,这两日是辍朝不视事的,也等一等四川的新消息。

养心殿内,文素云就这么接受着一套系统的文字标准培训,而且要在这里面发挥作用。

“……臣妾怕做不好。”她天然地感觉这件事没有她这一介女子参与的份。

“都说了,你就是帮朕做些费时费力的事,把朕刚才说的那些做出个样子来。”朱厚熜说着说着,文素云其实也已经半靠在他怀里,“要不是之前这部分只能朕自己来,朕也就安排你们或者黄锦去做了。”

还有一个原因,则是给她们各自找点事做,免得在后宫里无聊起来,只知道争风吃醋。

孙茗和林清萍都有孩子带,那九嫔,朱厚熜安排了每人学好学精一两样乐器、舞蹈。皇帝时不时去“考察”一下,也算一种pua了。

颇有一种按学习效果耕田的意思,顺带还享受一下专属“女团”。

但文素云的精力过于旺盛,朱厚熜决定用类似这样的事来消磨她。

“让卡萝丽娜和曲梅也好好学。”朱厚熜又吩咐道,“学好之后,你们再把养心殿和乾清宫、长乐宫里办事的人教会,选几个学得好的去内书堂。”

黄锦在一旁说道:“陛下,您教奴婢就行了啊。”

“你还嫌不够忙吗?”朱厚熜瞥了他一眼,“除了韦霖、谷大用和麦福,各地镇守,尤其是南京守备,去问问张锦和张左议出名单了没有。”

与参策齐赴各地相对应的,是这一轮各个要地镇守太监的大调换。

登基之后,朱厚熜一方面挡住了当时杨廷和他们关于撤除各地镇守太监的请求,另一方面还没对各地镇守太监大肆更换。

在这个过程了,出了两广镇守太监傅伦的自尽,还有甘州兵变中那个镇守太监的事。

而接下来的这个阶段,各地镇守太监的职能将逐步转变,最主要的一件事会变成只是帮助皇帝在地方作为锦衣卫、内厂系统的情报与各省总督、总兵官之间的沟通人。

在将来,其余的工作恐怕会变成皇明记的各地的一个“运营负责人”。

像这样的工作,需要的不仅仅是内臣身份,还要有一定的账法基础。

黄锦去了司礼监,回来时候喜上眉梢,带来了最新的消息:“陛下,成安伯已经擒住了高克威!”

朱厚熜精神一振,拍了拍文素云的屁股:“你把这些都带去,照朕说的做!”

说罢就往养心殿前院的御书房走去:“传参策过来!”

……

得知高克威已被擒获,杨廷和等人都松了一小口气,然后齐声称呼陛下圣明,布置得当,用人得宜。

朱厚熜笑着说道:“正如此前所说,天下没那么容易乱,真想谋逆,需要的胆子不小。如今,主动权在朝廷。阳武侯没问出太多东西,只是高克威落网之后,杨君林又吓破了胆说了一些情况。”

顿了一下之后他收起了笑脸:“五军营城守十营之所以哗变,是因为其中千总、把总有几人是经高克威走了张伟的门路铨选进去的。这几人,便算是某些人布置在京营中的暗子了。不用想,必定是地方上田土等诸多利益牵连颇深。”

崔元立刻表态:“臣必定再与定国公等商议,好好清查一下京营诸将。”

“不必!”朱厚熜摇了摇头,“都是墙头草罢了,难道是当真早就策划好了谋反?无非看看新党声势、朕意动摇与否。如今,更需要对准的目标却是杨君林这样的人物,他又供出了一人:应天府尹孟春。”

众人神色凛然。

应天府尹,那是在南直隶心脏了。

“四川有变,高克威被擒,消息瞒不住。”朱厚熜说道,“蒋卿,郭勋、夏言都在南京,你直接去便是。眼下张伟、高克威两桩谋逆大桉已查实是有关联的,那就不必再留手。传旨四川,械送杨君林、高克威入京,一路不必掩盖其罪行。谋逆之人顷刻便落网,且看天下还有几人胆大!”

经此一事,杨廷和胆气壮了不少。

锦衣卫和内厂之前在各省的布置,绝对是会让文武官员群体如芒在背的。

但此刻对新党而言,他们起到的作用却也显露无疑。

如今的主要矛盾只能是新法会不会成,至于皇权对文武百官的监视更加严密这件事……以后再说吧。

在帝师周诏去世后的第四天朝会上,在京朝参官率先知道了令人震撼的消息。

一共七位参策分赴各省就任总督,京营将累计选锋三万分赴各地。第一批,是蒋冕前往南直隶,神机营和五军营各三千选锋分赴湖广、四川。

多出来的一连串高官之位、新法煌煌之势已经显露的刀锋,都在重重敲打着许多人犹豫不决的心灵。

此时的山东曲阜,衍圣公孔闻韶刚刚接到旨意不久,他还不知道京营的利刃已经出鞘,更不知道一个喜欢持刀的张杀头即将总督山东。

嘉靖三年皇帝的万寿圣节,终于要大肆操办一场贺礼了。

皇帝传召衍圣公入京进贺,他去不去?

孔闻韶问着他的继室,如今宣城伯卫錞的妹妹:“你哥哥真没有信来?”

昨天出差,一天开了五百多公里的车,辗转三市,实在一点空闲都没有,抱歉。但今天也只能有一章,最近工作实在太忙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