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靖明 > 第258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第258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

书名:靖明 作者:冬三十娘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6-02 18:13:03

**只是轻轻a了一下,齐远大这个山东精英怪血条见底了。

接下来的走位尤其关键了,齐远大决定往负海拔走。

五体投地之后,齐远大恐惧不已地说道“臣……万事听陛下吩咐……”

还能咋的?他现在在皇帝面前,文庙里里外外几重禁卫。既然不能上天,既然也不想上西天,那就只能这样走位。

“漕运的内情,朕一清二楚。朕说了,历来如此,可以理解。”朱厚熜语气缓和了一些,“朕继位后,你好歹没有误了运粮大事,可见才干还是有的。”

“……臣忠心耿耿,自不敢耽误运粮大事。”齐远大的声音从地板忐忑传出。

还是有才干的,皇帝的评价让他这下是真的大松一口气好像不仅能保住小命,而且能继续做官?

“先起来吧,朕赐座,你便坐。”

齐远大这才知道刚才皇帝赐座恐怕就预估到了自己随后的全部反应。现在被敲打过表了态之后,再坐上皇帝赐的小板凳,那就真的只能万事听话。

皇帝要他干啥?

朱厚熜听他谢完恩,看他搁了小半边屁股在小圆凳上,瞥着他因为虚坐和恐惧而有些发抖的腿,嘴角微微翘起来“现在再说说看,山东要试行新法,你准备怎么做?”

“……臣自当以身作则,鼎力辅佐张督台。”

朱厚熜先笑了笑,而后点道“适才临清钞关三人在此,朕比对了临清城其他课税与钞关所得之历年总量、增速。帐嘛,倒不需细查。蒋观清如实说了,商人多有托漕船运货避税,故而临清城中对坐商、行商所收契税增速远快于钞关。按临清人口和来往货物总量来看,齐远大,伱估计钞关每年少收了大约多少税银?”

“……臣……臣……”

齐远大又想跪,但朱厚熜却说道“朕已经说过了,历来如此,可以理解,朕不是要治你们的罪。漕军有漕军的难处,但如今实际的情况如何,朕要清楚。”

“臣估计……漕军诸总过临清时,每年所携商人财货应税总额……大约在十五万两左右?”齐远大咬着牙说了个数字,随后汗流浃背。

他说的是漕军全部的漕船,不只他山东都司总一家。

但这个数字是恐怖的,如果加上这些,那么临清钞关每年的收入能增加到三倍。

在他忐忑的眼神里,皇帝反而非常欣慰“如此看来,漕军的转运能力,实则已经很可观了,绝不限于每年四百万石税粮。”

在利益的驱使下,漕军和商人是怎么沟通合作的?

有每条船允许携带“私货”的限额,到了各个钞关之后钞关官吏是如何与漕军运船查验对接的?

在明面上是犯法的事,商人也不能完全没有成本,那么他们所付出的钱是由谁来收、而后打点到全部利益链条的?

见齐远大开口说了,朱厚熜开始认真地问他这些问题。

等了解了更多内情之后,朱厚熜才冷不丁地说道“齐远大,你山东总,如今实有漕兵、漕船多少?”

齐远大虽然一直紧张,但此时仍旧绷着弦,回答了“可推敲”的数字。

然而朱厚熜却看了他片刻,而后缓缓说道“漕军蒙恩获准可携一些土仪,但每年从中获利竟如此之巨。朝廷开此恩,本为助漕军维护漕船、安养漕兵和所雇漕丁、漕工。然而如今那什么无为教却越传越广,所信者以漕兵、漕丁、漕工为多。究其原因,也是他们生活困苦。”

皇帝忽然说到这些,齐远大已经明白意思了,因此牙齿开始有点微微打架。

“此前按旧例行事,朕可以不追究;你们用漕船和漕兵、漕丁、漕工挣了银子却没分给他们多少,以后多体恤他们的难处也就罢了。”朱厚熜平静地提醒他,“现在朕问的,你若不据实回答,那便是当面欺君了。”

“……臣……臣有罪。”

齐远大这下再要跪,朱厚熜就没阻止了。

山东都司总的情况,所用漕船近七成其实不是属于漕军的;每条船上,如今大多也只是一个旗甲、一个主簿、一个漕兵随船押阵而已。

在册的七千余漕军,实际只有两千余人。

朱厚熜点了点头“山东匪寇,漕军和运河两岸贡献了不少啊。齐远大,你剿匪没剿好,漕军也没管好。在山东这么久,你银子倒是挣了不少。”

“……罪臣但凭处置。”

情绪波动很大,来来回回地,还是要翻旧账。

“三件事。”

“臣恭听圣谕!”

“其一,自《大明律例》重修之日起,你拖欠之漕军粮饷给付完成后,其余获利双倍罚之,交到高忠那里。”

齐远大很肉疼,但心里又开始松了“臣遵旨!”

“其二,把临清各漕丁漕工的堂口都摸清楚,谁人为首,麾下何人。他们仰赖运河为生,今年运粮,你仍用他们。”

“是!”

“其三。”朱厚熜顿了顿之后才说,“山东试行新法,漕军山东都司总必然备受瞩目。朕要你在漕军里,把各总的事情都摸清楚,包括与各总合作密切的经商大户、官绅大族。”

齐远大心惊胆颤,这是要他先借着仍为漕军一总、其他各总必会来问他情况的机会,去把漕军上下如今的实际情况全部摸透了。

包括罪状,包括与漕运利益相关的所有人。

望着皇帝凌厉的眼神,齐远大重重磕响一个头“臣遵旨!臣回去后,这便一一照办,另外用心剿匪!”

死道友不死贫道。陛下到临清才办这件事,也是自己的机会。

等自己交差了,漕军势必要大变了。

现在交了“赎罪银”,没被贬黜,那就有机会。如果把握好了,说不定还前途无量。

难道这种当口要去赌那些造反的贼子能成功?

等齐远大汗流浃背地走出去,隔壁一个房间里才又走出李鐩和杨廷仪来。

他出来就请罪“漕船缺数竟相隔如此之多,臣御下不力,工部扬州、清江浦、临清、济宁、徐州、夏镇、南旺诸分司恐怕都是上下一心蒙蔽。”

“很正常,心里有数,该清查的就清查吧。”

“兵部……”如今为了避嫌仍然担任兵部左侍郎的杨廷仪很纠结,“卫所缺额本就多,漕兵籍在原卫所,更是牵涉纷繁。”

“这事不急。”朱厚熜淡淡说道,“等湖广那边把叛军赶到了闽赣交界之地,命各卫所抽调精兵轮剿之时,各卫所的问题自然无法再遮掩。届时叛乱大势一定,也不需担忧诸卫再有大乱了。”

……

皇帝御驾刚到山东,就引起巨大的震动,但这震动暂时只沿着运河向南北传递,牵动着新的利益。

而衡阳城那边,大军已经彻底形成了三面围城之势。

衡阳城除了城南的回雁峰和城东南耒水畔的大营,已经与北、东朝廷大军隔河相望。

在城西,朱麒堆土为山。

眼看着一日日加高、迫近的土山,这明显是要转运大铳、造办器械攻城的架势。

对蒲子通来说,好消息主要是三点不缺水、暂不缺粮、后路安全。

“顾仕隆败不起!”蒲子通坚信这一点,日常鼓舞着士气,“围城已经这么久,他仍不敢渡河来攻。城西只坚守一面,又有何惧?又指望我们弃城南逃,但我不是唐培宇!”

詹华璧沉默不语。

城西由他带来的原先的常德卫负责镇守,如果敌人进攻的重点只是城西,那么詹华璧的人会是被消耗得最厉害的。

他倒不是要和蒲子通争什么,只不过他不明白顾仕隆何必这么保守。

渡河攻城确实会损伤惨重,可既不去断了南面的衡阳守军退路,又不给更大的压力,难道就要这样把功劳拱手让给朱麒?

问题是,西面的朱麒只有五千兵力。

而衡阳守军则仍然拥有耒水通往郴州府的这南面数县之地,守过这一整个冬天都不是问题。

现在秋粮该收完了吧?南直隶、江西、浙江、湖广等地受灾的地方,问题都该在酝酿爆发,朝廷的压力应该很大才对。

“詹都督,西城墙就拜托你了。如今敌军尚未攻来,城墙之外堑壕,还需加紧修筑。严参将!”

“末将在!”

化名严大牛的严春生伤已经好了,闻言出列抱拳,精气神显得很足。

“你长于服众,城中所募壮勇,便由你统帅,每日出城修筑堑壕寨堡!”

“末将领命!”

这是搏命的活,要在城西敌军的眼皮底子下,于西城墙之外又挖堑壕、布置防御工事。

那边在堆土山,这边也挖堑壕。一个为了更容易攻,一个为了更好守。

严大牛原先的部下已经被打散了,暂时都安排在各门守军,而且部署在城墙之外。若敌军无法突破紧挨城墙的这一道防线,他们也无法进城。

一来,城中地方毕竟有限,进来之后会过于拥挤。二来,也会急剧加大城中物资的消耗和不稳定性——现在至少他们能在城外就地取水。

而严大牛伤好之后,到今日才被派了一桩最苦的差事。

多少人愿意应募成为壮勇,而且是要出城在敌人眼皮底下做苦力活?

这事是那卜知府负责的。

到了大军已经围城之刻,卜知府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城里、城外,派丁役也好,一边限物资一边许以粮饷也好,反正是招募来了两千余人。

严大牛再次拥有了稀稀拉拉、无精打采、惶恐不已的一支队伍。

“你,叫什么名字?原先做什么的?”

巡视了一遍队伍之后,严大牛指着一个壮汉问道。

“……大帅,俺叫蔡甲,原先杀猪卖肉的。”

“瞧着有一把力气!大帅听着怪舒坦,你来做一营的旗总。”

严大牛一边在队伍旁巡视、点些人,一边说道“怕什么?就是出城做做泥工木工。你们没见过打仗,没那么容易打起来!哨探多着呢,那边一动,这边就知道了。跟着我,保管就先把你们带回城。你们又不会打仗,守城倒是需要许多卖力气的打下手!”

他用他特别的方式点出了许多人,一一给他们安排好底下人,也如同拉家常一般了解着他们家里的情况。

“老子是在烝阳大营杀了原先长沙卫指挥使唐培宇的人,是大都督身边一等一看重的!除了你们的命,答应的口粮、工钱,老子一准给你们都要回来。但是,要听老子的,要在城外把力气卖完!”

“大帅这样说,俺就放心了!”刚刚当上旗总的蔡甲俨然已经成为忠心下属。

就这样,严大牛在稍作整训之后,就带着这两千余稀稀拉拉的民夫壮勇出了城,来到距离城西百步之外的地方开始忙活起来。

这里,是距离敌军不到两里的地方。

城墙之外,百步范围内本就已经都是临时的营寨。

在敌军逼近之前,营寨中的守军能先消耗他们一轮。等撤入城中之后,被破坏的营寨又会成为阻拦。敌军若不清理,就没办法很轻松地攻城。若要清理,就要面对城墙上守军的屠杀。

詹华璧和蒲子通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已经开始劳作起来的民夫,心情都放松了不少。

“想在城西攻进来,至少得在这里填进去上万条人命!”蒲子通很肯定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若能在营寨外再挖上一条数丈宽的堑壕,若是你,会不会望而生畏?”

詹华璧点了点头,眯着眼睛看远处那个身穿盔甲来回巡视的影子“他穿得这般鲜亮,倒不怕朱麒派人擒住他。”

蒲子通哈哈一笑“就凭他手中之箭,我倒希望朱麒亲自带人去擒他。身后就是营寨,他自己逃脱是无虞的,无非丢下一些民夫罢了。”

詹华璧回头往东边望了望,而后再次皱着眉说道“他们到底在等什么?就这样,怎么攻破衡阳城?”

蒲子通自信满满“想过河,先做好死伤过万的准备。攻城西,就只用守一面。攻耒水大营,那边五千兵壮也能抵挡数日。回雁峰上,还有你最精锐的一个千户。他们等什么,咱们不用管。我只知道,大明还没有能越数百丈而破城的法子。便是要水攻,今年大旱,而且马上就要入冬!”

詹华璧没再说什么,而是仍旧眼睛眯着,看着严大牛的身影。

常理而言,是这样的。

现在这样一个衡阳城,想从外面攻进来,确实太难太难。

但如果是从内攻破的呢?

不知道为什么,詹华璧始终对严春生保有一丝戒心。

哪怕他现在正冒险为衡阳城加强着防御能力。

远处,严春生回了一下头,看了看衡阳城。

不知道骆指挥和二哥他们现在到哪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