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欧皇崛起 > 第1382章 德意志化乌克兰

第1382章 德意志化乌克兰

书名:欧皇崛起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4 23:46:37

在斯拉夫语中,“乌克兰”的意思就是边区的意思。相对于北方的立陶宛,甚至莫斯科,乌克兰就是斯拉夫人的南部“边区”。

所以,马林给西蒙买的这个“乌克兰伯爵”,在斯拉夫语里,就是“边区伯爵”的意思。

可能后世的人觉得不可思议——南方黑海边温暖肥沃的乌克兰居然会是边区?是的,还真是这样……

斯拉夫人发源于波兰的维斯瓦河流域,曾经,在罗马帝国时期,斯拉夫人的分布区域西起奥得河,东抵第聂伯河,南至喀尔巴阡山,北濒波罗的海。而第聂伯河,正是乌克兰的中部河流。所以,说乌克兰是斯拉夫人的边区,也未尝不可。

后来,斯拉夫人在欧洲扩张,向南的一支霸占了巴尔干半岛,是为南斯拉夫人。向北……嗯,因为有波罗的海,他们就沿着海边迁徙到了利沃尼亚地区,也就是后世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一带。向东不用说,毛子就是往东发展的一支。至于向西,则被日耳曼骑士给挡了回来,止步于捷克地区。

至于东南方向的乌克兰地区,本来都出现了基辅罗斯公国这样的邦国,本该发展成斯拉夫人的一个重要文明区的。

但很可惜,蒙古拔都西征时,基辅罗斯公国被毁灭了,乌克兰的文明进程也就被打断了,沦为了穷困的边区。

后来,虽然立陶宛大公国趁着金帐汗国衰落的机会将乌克兰从金帐汗国手里夺了过来,但是,因为乌克兰南边有克里米亚汗国这样的凶悍的强盗国家,使得乌克兰经济很难发展起来。

所以,现在的乌克兰地区,在立陶宛大公国眼里,那就是贫穷的边区。但讽刺的是——这个贫穷的边区,是立陶宛大公国最温暖,同时土地也是最肥沃的地方。

因为土地太肥沃了,加上有第聂伯河等河流,所以,乌克兰这片地区,依然养活了两三百万乌克兰人。所谓的哥萨克,其实只是乌克兰人中比较剽悍的少数群体而已。大部分乌克兰人,则是普通的牧民,少数在大河边从事农业。

但乌克兰地区的农业,一般集中在北部地区。因为,南边的农庄很容易遭到克里米亚汗国的洗劫。

而波兰的加利西亚地区,其实原先也是乌克兰地区的。金帐汗国衰落后,波兰就趁机抢夺了加利西亚地区。而加利西亚地区的利沃夫,现在就是波兰著名的粮仓。

同样曾属于乌克兰地区,同样是黑土地,但因为利沃夫地区受到波兰骑士的保护,且处于乌克兰地区的西北方,基本不受克里米亚汗国的袭扰。所以,当地农业才发展了起来。

因此,现在的乌克兰地区,只有北部才有较为稳定的农业区。比如基辅,因为处于乌克兰北部,当地较为安全,所以也发展了农业。而南部地区在克里米亚汗国的威胁下,土地基本抛荒。要么,就是有些哥萨克村落在放牧。

而那些南部的哥萨克和普通乌克兰人之所以选择放牧,就是怕克里米亚汗国来洗劫他们。道理很简单——你看,我们也是放牧的穷比,平时也吃的奶酪,没啥油水可抢……克里米亚的好汉爷,就别来抢咱们这些同样穷比的牧民了吧……还别说,克里米亚人真心对同是牧民的村落没啥兴趣。最多,去抢点人口……

还有就是,牧民搬迁方便。若是听说克里米亚汗国入侵了,大家把帐篷什么的搬上马车,然后赶着牛羊,立马就跑路了。乌克兰草原那么大,不容易被克里米亚强盗逮住。若是农耕村落,那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

……

当然了,马林让西蒙去基辅当伯爵,不是让他去开荒种田的,而是打乌克兰人口的主意。

乌克兰地区毕竟有两三百万人口,对于工业革命前的世界各国而言,人口就是劳动力,就是生产力。

尽管马林在北海国鼓励生育,但生育也要时间的啊。等着国内妇女慢慢生育,慢慢养大,马林也许都挂了。

所以,最简单快捷的方法,就是掠夺人口了。而没有自己的国家的乌克兰人,就成了马林觊觎的对象。

虽然同为斯拉夫人,乌克兰人和莫斯科人不同。毛子此时已经形成了强大而统一的国家,民族认同感较强。而且,毛子也习惯了使用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而乌克兰人呢,因为没有自己的国家。虽然他们有自己的语言,但文字上,他们主要还是使用立陶宛大公国的鲁塞尼亚语(大约是白俄罗斯地区和立陶宛一带的语言)。平时,乌克兰人想要和外界交流,必须使用鲁塞尼亚语,甚至德语、拉丁语和波兰语。甚至,立陶宛大公国的法律条文,都是用鲁塞尼亚语、拉丁语和德语写的。

而这,就给了马林吸纳和整合乌克兰人的机会——乌克兰人的贵族和上层人士,都是会德语的。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初立陶宛大公国皈依天主教,德意志传教士功不可没。还有就是,立陶宛大公国的头号劲敌条顿骑士团国,就是德语国家。出于宗教和外交需要,立陶宛贵族一般都会学习拉丁语和德语。

这样一来,等西蒙成了乌克兰伯爵后,在当地推广德语就不成问题了。到时候,马林打算出钱在乌克兰修建一批教会学校,专门教乌克兰人的孩子德语,最终将乌克兰人德意志化。

乌克兰德意志化有什么好处?当然是方便移民啦!这些人都会讲德语了,马林招揽他们就更容易了。甚至,北海**队中也可以招募会讲德语的乌克兰人。

一旦乌克兰人都习惯了讲德语,那么,他们就会和历史上的东普鲁士人一样,彻底德意志化,融入德意志人当中。

需要指出的是,普鲁士人并非德意志人,而是正宗的斯拉夫人。但随着来自德意志的条顿骑士团入侵普鲁士地区,并将条顿国德意志化,后来,原本是斯拉夫人的普鲁士人,就这样融入了德意志帝国,成为德意志人。

显然,马林也打算用同样的套路,在乌克兰推广德语教育。甚至,不惜耗资兴办免学费的教会学校,让乌克兰人德意志化。如此,几代人之后,这些乌克兰人就会像普鲁士人那样,融入北海国,被德意志人无声无息地融合掉……

而北海国,至少也可以多出上百万人口来,可以缓解马林开发美洲时劳动力紧张的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