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欧皇崛起 > 第2011章 两个“牙”也别想跑

第2011章 两个“牙”也别想跑

书名:欧皇崛起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4 23:46:37

按照大明朝1比160的银铜比价,连欧洲1比15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单论材料成本,就低十倍不止。当然,这是原产地采购价。把红铜从大明运到欧洲,也要很高的成本的。但不管怎么说,成本肯定比采购印度铜还要便宜很多。

还有就是,铜币的制造成本和制造速度,马林的铸币厂都大大优于欧洲任何国家。比如,已经开始采用印度铜铸造马拉维第铜币的西班牙,在铜币铸造的效率上,完全和北海国没法比。

西班牙铸币,目前还是使用传统的工匠手工捶打刻印文字和图案的技术,效率非常低。而且,生产规模很难扩大。

比如,西班牙托莱多和萨拉戈萨的两个皇家铸币厂,工匠总数只有4000多人。倒不是西班牙两个国王不想扩大规模,而是,铸币工匠不好培养。手工打造铜币,那也是技术活,一般人干不了。而培养学徒的话,以欧洲学徒制度,往往要培养7年才能出师。所以,这影响了西班牙铸币规模的扩大。

而北海国不同,北海国铸币厂使用螺旋式压币机这样的机器生产铸币,对工人的技术要求很低。真正有技术含量的,其实是做模子,只需少量技术好的工匠就行。而压制铜币时,压根不要啥技术,只要把光秃秃的铜板趁热丢进机器,用力旋转轴杆,狠狠地压制一下,一个铜币就做好了,效率高了岂止十倍?西班牙两个铸币厂4000多工匠的活儿,北海铸币厂两三百人就能做。

而且,这次马林也没打算放过西班牙,西班牙的马拉维第铜币,也是马林山寨的目标之一。甚至,西班牙的市场规模,要比威尼斯大多了……

对的,你没看错,西班牙市场规模比威尼斯大!

虽然说,威尼斯的贸易量和财政收入,都比西班牙高。然而,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威尼斯本土人口太少了!

威尼斯本土人口不足20万,而西班牙人口却超过800万。人口的巨大差异,让西班牙市场规模远超威尼斯。

虽然威尼斯每年贸易的过程中,货币流通量很大。但值得注意的是,威尼斯搞的是国际贸易,需要用到各国都承认的货币。比如,杜卡特金币,以及,含银量高的格罗索。其他含银量低的银币,以及铜币,出了意大利根本没人认可。

就像威尼斯铜币,离开意大利,就不被别国承认。甚至,在意大利内部,接受的国家也不多,仅仅只有部分临近的邦国肯接受威尼斯发行的铜币。因为,这些邦国和威尼斯共和国的经济捆绑太深,受到的影响很大。同时,他们去威尼斯采购商品也方便,才接纳了威尼斯铜币。但算算人口总数,是不如西班牙人口总数的。

所以,山寨意大利铜币,收益还不如山寨西班牙铜币。但问题在于,马林不打算去西班牙招募民工。所以,马林优先选择山寨意大利铜币,而不是西班牙铜币。

另外就是,受限于铜币只在国内流通,不参与国际贸易,马林就算山寨出西班牙铜币,将之投入西班牙市场也比较困难。毕竟,马林在西班牙虽然有完善的情报系统,但却没有完善的商业系统。而在意大利,因为教皇国的关系,加之马林很早就和威尼斯关系不错。所以,马林早早地就在意大利建立了商业渠道,出手私铸的铜币也更方便些。

因此,想要铸造西班牙铜币去西班牙圈钱,还需要先在西班牙建立秘密的商业渠道,方便铜币的出货。

……

虽然375个马拉维第铜币才抵得上一个杜卡特金币,但是,积少成多,只要铸造够多,利润也是可观的。最重要的是,进口大明的红铜成本低啊。多铸造点,利润相当可观。

比如,我铸造375万个马拉维第铜币,就价值1万杜卡特金币了。但是呢,铸造375万个马拉维第铜币,需要的红铜仅仅只要750万克,也就是1.5万斤。而明朝1斤红铜才0.1两白银。所以,材料费成本才1500两银子,只折合1300多个金币。

若是只按材料费算,这利润足足7.6倍多!即使刨除长途运费和铸造人工费用,四五倍的利润总是有的。只要有秘密的出货渠道,西班牙人也没辙。毕竟,他们又没有专业的特工组织来调查。

正好,西班牙人目前从津巴布韦那边带回来很多黄金。马林打算,用自家偷偷铸造的马拉维第铜币,去西班牙兑换金币回来,然后用于国际贸易。

这些年,依靠着马林当初无奈让给西班牙的香料贸易,西班牙其实积累了大量的金银货币,来自欧洲各国。毕竟,香料是这个年代的欧洲能变现成金银的硬通货。每年西班牙王室和一些加入进来分润好处的西班牙大贵族,一共能赚到一百几十万金币的暴利。而这些钱币,多半来自欧洲其他国家。

如今的西班牙,钱满为患。除了需要拿来去印度用来香料采购的部分金银外,其余大部分金银,都流入了西班牙国内市场,又推高了西班牙本就很高的物价。

马林打算,利用廉价铜币,进入西班牙市场,淘换出大批的金银出来。然后,用于各种战略物资的采购。西班牙这个国家吧,因为山地多,粮食固然很缺,物价也高,可是,也有优势产品的。

比如橄榄油,就是西班牙以及意大利等南欧国家的特产。这玩意,在欧洲一般都是贵族和富商吃饭才用得上,穷人家,根本吃不起油。像是后世著名的贝蒂斯橄榄油,就产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地区。

另外,西班牙的美利奴羊毛,也是冠绝欧洲的优质细羊毛,买来可以纺织高档呢绒。

但以上两者,都不及马林对西班牙汞矿的重视。西班牙是欧洲著名的水银生产大国,从公元前7世纪就开始开采汞矿。而目前,西班牙是欧洲第一大水银产国。其阿尔马登汞矿,和斯洛文尼亚地区的伊德利亚汞矿,是目前欧洲最大和最主要的两个水银矿和水银产地。甚至,19世纪中期的美国加州淘金热,都大量用到了西班牙阿尔马登汞矿出产的水银。这个汞矿,一直开采到2003年才关停。可见,阿尔马登汞矿的储量多惊人!

水银有啥用?这个年代的黄金和白银的提炼,处理金银矿石时的混汞法,需要大量的水银。如果没有足够的水银,金银矿的开发都成问题。西班牙为啥能够将美洲的金银矿那么大程度地开发?还不是仗着它有丰富的汞资源?换成法国去,都没足够的水银去提炼金银矿呢。

所以,用私铸的西班牙铜币,在西班牙大量采购水银,是非常划算,也很重要的。毕竟,马林肯定要去美洲开采金银矿山的。

除此之外,西班牙制造的卡拉克帆船,以及软木,也是马林很需要的东西,用廉价铜私铸成铜币去交换,成本低廉,非常划算。

……

同样的道理,和西班牙紧挨着的葡萄牙,也开始大量使用铜币了。马林也把目光投向了葡萄牙,他打算同样私铸葡萄牙铜币,然后,去葡萄牙采购软木。这样,购买成本都能降低好几倍。

和在西班牙只有情报部门,缺乏商业渠道不同,马林已经开始暗中联系费雷拉男爵等若昂二世的旧臣。

所以,尽管马林之前也没在葡萄牙设立商业渠道,但有若昂二世旧臣这些本土的贵族配合,铜币的流入反而更容易。

反正,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两个牙”都是马林大航海的竞争对手。能给他们制造点麻烦,马林是非常乐意的。

当然,马林到现在都没明白,他私铸两国铜币的行为,其实丰富了两国的市场经济,反倒刺激了两国的经济发展。当然,其中丰厚的铸币利润,两国的官方是享受不到的了。倒是两国民间,因为小额的铜币的大量增加,贸易活动变得更活跃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