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欧皇崛起 > 第2139章 没那么简单

第2139章 没那么简单

书名:欧皇崛起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4 23:46:37

事实上,马林想的还是有些简单了。虽然说,全欧洲每年葡萄酒总销售额高达几千万甚至上亿金币。但是,最主要销售的,还是劣质葡萄酒。

马林用甘油,固然去除了葡萄酒的涩味,使得口感提高,价格也能提高。但问题是,你弄那么多口味好的中高档酒也没用。因为,普通人消费能力在那儿,你弄太多好酒,也难卖。

大概只有一部分人,属于那种喝不起高档酒,但能买得起中档酒,又讲究口味,不喜欢涩味的小贵族、小富翁和中层教士,才会青睐这种甘油改良过口味的中档葡萄酒。

所以,这种改良口味的甘油葡萄酒,消费人群是有限的,不会说,你弄多少桶都能卖掉。因为,大部分人买不起……

当然了,因为葡萄酒在欧洲消费群体过于庞大。即便只有部分人愿意消费甘油葡萄酒,依然是一个庞大的市场。不过,。销售额不会达到千万级别了,大概,在几百万级别的样子。而这个数字,对马林来说,也算暴利的了。不过,眼下马林并不知道,而是兴高采烈地组织采购法国劣质葡萄酒,然后加工成中档葡萄酒,以谋取暴利。等到中档葡萄酒太多了滞销,马林才会意识到问题。

当然,马林也没亏。毕竟,劣质葡萄酒成本太低了,甘油也是生产肥皂白捡的副产品,不花什么成本。后来,马林把滞销的中档葡萄酒,在北海国教会内部用优惠价格消化掉了……

北海国教会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仗着和教皇的亲密关系,马林吞并了明斯特主教国、不莱梅大主教国和奥斯纳布吕克主教国,收走了教会大部分的土地。按说,北海国教会应该穷才对。

但是,马林为了安抚教会,又给他们提供了大量肥料,使得教会土地每亩产出从百磅左右,提升到400磅的亩产,收益是从前的接近四倍。所以,尽管土地减少,但教会反而过得更滋润了。别小看这个亩产增加,它除了增加了产量外,却不增加人手,收益也是巨大的。很简单的道理,过去亩产百磅,但要留下一半用于养活农奴们,和应付各种开销,真正到教会手里的,不过50磅左右。而亩产400磅的话,到教会手里的,足足有三百磅甚至更多,是以前的六倍以上。当然,因为肥料也有成本,使得每亩收益大概是从前的五倍左右。但是,这也很惊人的了。所以,即便土地少了,教会的收益是不少的,比之前还要多一些。所以,北海国的教会成员们,普遍也比较富。对于中档葡萄酒的消费能力,也是比较强。

只不过,马林忽略了一个问题——这个年代,葡萄酒欧洲人是当水喝的,不是当奢侈品消费的。

所以,贵族和教会里的中高层会为了逼格长期饮用中高档葡萄酒。而底层教士,却难以长期饮用昂贵的葡萄酒。

就拿中档葡萄酒来说,是20先令每加仑,也就是240便士(芬尼),价格是低档酒的60倍。分为每品脱一大杯的话,就是八大杯。平均每大杯价格高达30芬尼,几乎是普通人15天的收入!

这啥概念呢?相当于后世的人,花1500块买一大杯红酒!这特么的,一般人哪喝得起?就算喝得起,也就是隔上好多天才舍得喝一杯。要是天天喝……就是一般小老板也吃不消……

所以,20先令每加仑的中档葡萄酒是一个分水岭。只有贵族和中层教士才喝得起,而且,不少穷贵族和贫穷教区的中层教士也喝不起。

倒是6个先令每加仑的中下品质的葡萄酒,在低级贵族和教士中非常流行。这种葡萄酒,是最低档葡萄酒价格的18倍左右。平均每品脱价格为9个芬尼,也就是普通人工资的4.5倍。

这个价格虽然偏贵,但贵族们和教士们咬咬牙,也能接受。主要是,档次再低的话,就和他们的身份不符了。想想看,一个贵族老爷,或尊贵的教士,和泥腿子喝一样的酸涩劣质酒,还要不要脸面了?

当然,还有更便宜的。中下下级别的葡萄酒。这种酒,在中档酒中算最差的,涩味比较重。但在低档酒中,却算最好的。这种酒2个先令每加仑,也就是3芬尼每夸脱。

这个价格,相当于普通学徒或佣兵一天工资。普通人不舍得喝,但穷贵族和穷教士却是舍得喝的。首先,他们经济情况比普通人好很多,还算喝得起。这类人,差不多相当于年薪20万的中产阶级,收入大概是普通人的五六倍。拿出收入的几分之一买这种葡萄酒,还是拿得出的。

最关键的是,再低档的酒,喝起来不但苦涩味极重,而且面子上也过不去。特么的,古代阶级社会,消费也是分阶级的。低于2先令每加仑的葡萄酒,属于“贱民”阶层喝的。若是喝那种酒,会被同阶级的人鄙视的。

而欧洲古代贵族,特别讲究等级和档次的划分。他们为啥拼命地压榨农奴?还不是为了维持体面的开销?

一般而言,一个骑士家族(有封地的采邑骑士),每年的开销,再差也有几百个金币。以葡萄酒为例,就算是喝3芬尼每品脱的葡萄酒。一般成年贵族每天要喝2品脱中下下档次的葡萄酒,2品脱就是6芬尼,相当于十分之一个金币。全家按3个成人算,每年花在葡萄酒上的钱,至少110个金币左右。这还是最差档次的,要是换6先令每加仑的上一档的,就是每年330个金币。换成20先令每加仑的,特么就要上千金币了!

这还只是花销的一部分,贵族们平时还需要花费大量金钱采购昂贵的香料,奢华的衣服,花费重金养马,采购喝保养武器铠甲……所以,一家贵族一年花费个几千金币,丝毫不奇怪。只有落魄的穷贵族,才会把每年的花销,压到1000金币以下。一般贵族为了脸面,借钱也要维持体面的消费。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大概就是符腾堡公爵乌尔里希了。这位老哥因为过度消费甚至变态消费,欠下了100万金币的巨款。要知道,法兰西王国的一年财政收入才120万金币呢。你敢想象一个贵族欠下西欧第一强国年财政收入6分之5的巨债吗?按照后世标准,法国财政收入都是超过万亿欧元的,六分之五,就是相当于大几千亿欧元啊!老马老王都远没有这么多钱呢,而乌尔里希公爵敢欠这么多!

当然,账不是这么算的。这个年代毕竟是农业时代,没有产值高的工业。另外就是,欧洲还没有普遍征税,只靠王室领地收益和商业税,大家收入都不高。要等到17世纪后期,欧洲才开始学习东方,实行普遍征税制度。然后,欧洲各国税收暴涨,也让各国有了养活几十万大军,发动全面战争的资本。

……

老实说,葡萄酒加甘油,也就主要去除涩味,然后让口感更柔滑,另外加点甜味。对于酒里面的芳香,甘油并不起太大作用。所以,马林可以用甘油把劣质葡萄酒变成中等葡萄酒,却不能把劣质葡萄酒变成顶级葡萄酒。想要获得高档葡萄酒,就得用有香气,但带涩味的中档葡萄酒,添加甘油,中和掉涩味,但保留香气。

在后世,按照欧盟标准,葡萄酒是不允许添加甘油的。当然,说的是高档葡萄酒。对于后世华夏产的劣质葡萄酒,也就是十来块一瓶的,多半是加了的。

但加甘油也是有讲究的,要用食用甘油,不能用工业甘油。工业甘油是化工合成的,比如,用石油裂解产生的丙烯为原料,用氯化法合成甘油。但问题是,这种合成法生产的甘油,因为化工原料多,毒害物质也多,不适合掺杂进食物。

而食用甘油,就是用动物油脂和烧碱反应,提取出来的。只要烧碱少放一点,动物油脂多放一点,就是安全的。化工合成的甘油,大多是不能作为食品甘油的。

事实上,后世高档红酒里,本身就含有甘油。不过,那是酿酒过程中天然生成的甘油,非常珍贵,对酒品质提升也很大。按照后世标准,干红葡萄酒的甘油含量,大概在每升1到10克左右。高档葡萄酒之所以口感好,其实就是因为甘油含量高,直接把单宁中的苦涩味给中和掉了。所以,最高档的两种葡萄酒,苦涩味基本没有,区别只有香气。

马林用甘油中和劣质葡萄酒的苦涩味,因为香气不足,肯定是中档酒。但这个年代的人要求也不高。能喝到没有苦涩味的葡萄酒,就算高级了。所以,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但正如之前所说,因为这个年代欧洲经济水平很差,大多数人很穷。所以,高档酒的销量是有限的,中档酒也是。只有中下层的贵族和教士,以及一些商人,才喝得起中档葡萄酒。

所以,马林就算掌握了中和葡萄酒涩味的绝技,也没办法让所有人买得起不便宜的中档葡萄酒。同样,也没办法让大贵族和教会大佬们去喝香气不足的中档葡萄酒。

最终,马林能争取到的份额,也就是中档酒市场……的一部分……毕竟,葡萄酒市场,也是有人把持的,而且都是不易于的人。想要从他们嘴里抢食,也不那么容易呢。所以说,这事没那么简单,不是你有技术就能称王称霸的。就像燧发枪在法国,开始就被火绳枪摁住几十年,最后还是在瑞典人那里发扬光大后,才普遍被接受……

马林想要争夺中档葡萄酒的市场,难免要经过一场争夺厮杀,才能抢到一些份额。而有些份额,都未必能抢得下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