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欧皇崛起 > 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无烟火药(下)

第848章 不小心搞出了无烟火药(下)

书名:欧皇崛起 作者:太上老牛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4 23:46:37

举个例子吧,日俄战争,对马海战,俄国太平洋舰队被日本舰队打得大败。如果是文科生历史学家,尽瞎吹比,说什么俄国啦,官兵训练不足啦,还扯到了政体上,仿佛缺了他那种吹比王,俄国舰队就必然失败似的

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注意到一个细节麻痹的两国海军用的炮弹炸药不一样啊

日本用的是从法国偷来的下濑火药苦味酸,爆速达到7350s,早在甲午战争时就应用了。而俄国人用的则是从法国人手里引进的火药,也就是第一代无烟火药。这种火药加工后其实算是发射药了,而且是单基发射药,爆速只有2000s左右。而日本的下濑火药,爆速是其36倍以上,还自带燃烧和毒烟效果同样的炮弹,打出去爆炸威力相差太大,俄国人自然败了别和我提舰炮口径,先问问战斗部火药威力的巨大差异吧

其实俄国人也是倒霉,因为对马海战爆发的1905年,正值火药技术发展的时代。虽然什么的也出来了,可应用和大规模生产等技术还不够完善。另外,这些技术还在英法德等发达的西欧国家手里,还没传到俄国呢。

而日本的下濑火药也是另辟蹊径,苦味酸最大的问题,就是容易和金属炮弹壳发生反应,然后导致自爆。可鬼子科学家下濑雅允发明了一个很简单的办法你不是和金属壳反应吗?我给炮弹战斗部金属壳内层刷上一层石蜡,隔绝苦味酸和金属壳的接触,不就没事了?然后,日本海军就崛起了

如果单论当时舰炮的威力,日本海军当时要超过英法。但是,因为规模和人家完全没法比,甚至还要跟人买船,所以还排不上号。

但是,下濑火药出现后,第一个倒霉的就是北洋舰队。北洋舰队使用的进口铁甲舰是不假,可尼玛的炮弹居然使用黑火药,比俄国人从法国引进的的火药都要差几倍,面对下濑火药,能不被打残么

我们对比一下爆速日本下濑火药爆速7350s,俄国火药2000s,北洋舰队黑火药500s

其实俄国人最惨,再过几年,它就可以从英法那边购买到威力不亚于下濑火药的技术了啊

所以,俄国人在错误的时间,打了一场错误的海战。俄国毛子是不缺勇敢的,但炮弹威力是人家三分之一都不到这仗没法打啊

至于“我大清”,那就更别提了。当无烟火药出现后,别的国家好歹也能花大价钱引进技术生产。可大清朝的纯文科生儒生官员,只知道引进枪炮生产技术,不知道火药技术的提升。

甚至,德国在“1888委员会步枪”和毛瑟新款的无烟火药步枪列装部队后,觉得原先列装德军的毛瑟1871型的黑火药发射药的步枪不能浪费了,于是就甩卖给了清军。北洋军队不知道别人是淘汰垃圾大甩卖,还当个宝贝买了下来看,我大清有大批的“毛瑟快枪”了,威武

而黑火药步枪和无烟火药步枪有啥区别呢?首先口径不同。毛瑟1871口径1115,子弹规格是111560。而使用了无烟发射药的新款毛瑟步枪,子弹是79257规格的。很明显,两款子弹个头差别很大。使用792规格的子弹,可以多携带不少而且,还不提黑火药枪管需要经常清理残渣了,加上黑火药的烟雾阻挡瞄准视线

而且,更神奇的是,单基无烟发射药的爆燃时的火焰温度,居然比黑火药的爆燃火焰温度还低黑火药爆燃火焰温度是2800度左右,而单基无烟发射药的爆燃火焰温度只有2500度左右,低了300摄氏度左右而这个造成的后果就是,使用单基无烟发射药,枪管发烫程度还不如使用黑火药

可是,论威力,单基无烟发射药的威力却是黑火药的三倍

这里需要提到一个概念比体积。也就是一千克发射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量单位为升黑火药是280,而单基无烟发射药为993这个数据为美军6单基发射药的数据,而6发射药为155毫米大口径榴弹炮的发射药。

法国最初版本的火药,虽然性能比后世美军的6发射药要差,但比体积超过黑火药的三倍还是不成问题的。

而子弹或炮弹被推出枪管或炮管的过程,其实就是火药爆燃后产生的气体在推动。枪管或炮管越长,做功时间越长,弹头离开管道时的初速就越大。而离开枪口或炮口后,就是靠惯性了。因为,后面没有推动弹头继续前进的火药气了。

在枪管或炮弹长度一定的情况下,显然火药气越多,推力越强,子弹初速也越大。因此,使用单基无烟发射药的子弹,口径可以比使用黑火药的子弹要小很多。而且,对枪管的烧蚀,比使用黑火药还弱些

而现代枪械使用的,一般都是威力更大的双基甚至三基发射药。这是因为,双基和三基的发射药,威力更大,可以把子弹做得更枪械口径也更小如此,枪械清了,子弹也可以多带了比如,现代北约主流步枪口径是556毫米,华夏则是58毫米这比一战时德军的792毫米和法军的8毫米都小了很多

但是,这也是有代价的。现代步枪口径虽但双基和三基火药的烧蚀力更强,对膛线的烧蚀很严重。所以,现代步枪的枪管需要使用特殊钢材,或者,枪管内壁镀铬,以增加枪管寿命。比如56半这种步枪,使用45号碳钢的话,枪管寿命为1万发。而内壁镀铬后,寿命变成10万发以上

当然,那是双基药和三基药所需的。而用烧蚀力很小的单基发射药的话,咱就用普通碳钢比如汉阳造,就用汉阳铁厂的劣质钢材,一样用得飞起

马林作为一名军迷,显然是知道大名鼎鼎的火药的配方的98硝化棉,2石蜡溶于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后,风干后就可以然后搓成条,切颗粒

不过,现在马林手里没有石蜡。而且,石蜡算是最低级的稳定剂,其实,也是可以用蜂蜡来代替的。反正,二者也都能溶于这种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

可是,现在马林手里缺的,可不止石蜡,还有作为主体的硝化棉因为,马林现在手里没有棉花

好在,硝化棉又叫硝化纤维,没有棉花,马林就用亚麻布代替呗反正都是纤维,最多质量差点

得到硝化纤维后,马林又拿来蜂蜡,和硝化纤维一起,溶于乙醇和乙醚13的溶液。因为害怕稳定性不够,马林直接把蜂蜡的占比提高到了3,免得火药的稳定性不够。

要知道,单基无烟发射药尽管被称为发射药,可威力却是比黑火药强的。它的弱,只是和后世那些猛炸药相比的。论爆炸力,单基无烟发射药是黑火药的几倍为了小命安全考虑,马林增加了蜂蜡的比例

接下来,就是风干了

事实上,在后世,是有办法回收乙醚的。好像,是用什么减压低温蒸馏。可是,马林毕竟只是个中学级别的化学达人,不是化工类的大学生。因此,它也不懂什么减压低温蒸馏技术。而且,在19世纪的时候,貌似当时的化学家为了安全,也是选择让乙醚在风干过程中消散在空气中的这样虽然比较浪费乙醚,可胜在安全

在风干得差不多的时候,马林又让人对这些糊糊状的单机发射药进行水洗,而且是多轮水洗

这是在一篇一战的发射药介绍文章上看到的上面说道,早期的火药,因为残留大量醇醚,导致性能也不稳定,容易自燃并引起爆炸。当时法国甚至为此有军舰被火药库的自爆而弄沉

而当年美国和法国关系很好,美国人在引进了火药的技术后,发现只要在事后注意清洗,尽量洗去那些醇醚成分,那么,火药的安全性就会大大提高。

当然,这不代表就彻底没事了。后来,法国人在一战前不但严格了清洗过程,还找到了更好的安定剂二苯胺。二苯胺安定效果远超石蜡,可以让火药变得很稳定。然后,这种添加二苯胺的新的单机发射药,被称为“”火药。而美国引进口,则称为系列。比如,后世还在用的6火药,就是这种火药的后期版本

在清洗完毕后,马林让人把单基无烟火药风干后搓条并切成颗粒。之后,又让人加了一道工序表面钝化

根据后世的理论,长管武器的发射药最好烧慢点,这样,气体膨胀就会缓慢相对而持久。在步枪身管和炮管内,发射药产生的气体做功时间就会更长些。

所以,后世的火药,往往会在颗粒表面进行钝化处理

如何钝化处理呢?在后世,华夏等一些国家是用樟脑的。樟脑可以溶于酒精和乙醚,但难溶于水利用这一特性,可以先用樟脑溶于酒精,然后喷在颗粒火药表面比如,用一张纱布,放置颗粒火药,再往其表面喷洒樟脑酒精溶液等到酒精风干后,火药颗粒表面就会有一层淡薄的樟脑膜层

这层樟脑膜,可以让火药在最初燃烧时变得缓慢但当烧到里面后,燃烧速度就会加快

正巧,火药气把子弹推向枪口的时候,当子弹接近枪口时,也是表面钝化过的火药颗粒燃烧最猛烈的时候。然后,子弹被一股最强大的火药气推力推出枪管,初速度达到最大

樟脑是一种很优秀的钝化剂,但很显然,马林现在没有

但这东西,马林未来会有的。为啥?因为他计划占领的台岛,就特么是一个樟脑王国那里遍地都是香樟树,想要樟脑,还不容易死?

樟脑的安定性显然很优秀,炸药大王诺贝尔,在1887年曾经也搞出过一种双基无烟发射药等量的硝化棉和硝化甘油,外加10的樟脑这种发射药威力更大,但法国当时已经采用了火药,人家生产线都准备好了,你诺贝尔跳出来,想砸人饭碗?所以,诺贝尔遭到了法国的迫害,法国工厂被查封,本人被迫流亡意大利

可是,现在马林手里也没有樟脑啊。如何对火药颗粒进行表面钝化呢?

很简单,马林还是打算用蜂蜡

他把蜂蜡泡在酒精里,慢慢溶解后,再把蜂蜡酒精溶液往火药颗粒上喷。最后,使得火药颗粒外表,有一层蜂蜡薄膜当然,要注意浓度,要是火药颗粒外表全是蜂蜡,那也烧不起来了

在喷蜂蜡酒精溶液的同时,马林还弄了点石墨,压制成很细小的粉末,掺和在蜂蜡酒精溶液里喷在无烟火药颗粒的外表

石墨能防静电,是后世火药的重要成分,虽然一般只有很少的比例,甚至不到百分之一,但也很重要

石墨不溶于有机溶剂,但石墨粉可以借着蜂蜡酒精溶液的湿润特点,依附在无烟火药颗粒的表面。而静电正好是表面生成的,石墨粉在表面,正好发挥作用

酒精不能溶解硝化纤维,虽然能溶解表面的蜂蜡,可这本来就是蜂蜡的酒精溶液,风干后自然形成蜂蜡保护膜

等到水洗风干后,马林就提前377年,搞出了世界上第一种单基无烟火药而且,因为使用了多轮清洗,以及表面钝化技术,并加了石墨粉,使得这种单基无烟火药一问世,就特么是成熟版本

它唯一的缺点,就是生产成本太高了生产过程中,酒精和乙醚全特么因为风干而逸散在了空气中,没能回收

要知道,马林的酒精全是粮食酿酒提取出来的,而乙醚更是通过浓硫酸和酒精实验室制法做出来的现在粮食那么贵,浓硫酸也很稀有所以,这种单基无烟火药的成本,是大大滴

所以,这种无烟火药,目前只是测试版的,只能内测用。必须等到有了办法把成本降下来,才能够大规模使用。否则,马林也无法负担大规模使用无烟火药的成本。但是,在少数精锐部队,马林还是可以小规模应用一下的。比如一些关键战役,使用威力更大的无烟火药,可以改变战局

免费小说,无弹窗小说网,txt下载,请记住蚂蚁阅读网w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