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京中来人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京中来人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官驿那边火光冲天,肖华飞心里发急,就要骑马先行。

赵侍郎一把拉住肖华飞,「凡遇大事需静心,你现在快马回去又有什么用,万一路上被人埋伏了,得不偿失。」

肖华飞闻言思考片刻,同意的赵侍郎的说法。

这回去了路上万一不太平,还可以用赵侍郎这个明面上的钦差挡下暗箭,只要东阳关还是大晋的东阳关,至少目前没人敢动这老家伙。

赵侍郎命令卫队加快了行进的速度,但也用了快一刻钟才赶回到官驿。

此时官驿的大门已经打开,院中有浓烟升腾而起,里面的人员乱哄哄忙成了一片。中文網

马远就在守在官驿大门口,禁止闲杂人员出入。

肖华飞冷着脸问马远怎么回事,为什么官驿中会燃起大火。

这官驿中已被肖华飞整肃过一番,已经没有东阳关里的旧人,按道理不应该发生这种事情。

马远此时半边头发已经焦黑,显然刚才他参与过救火。

马远惭愧地对肖华飞禀报道:「大人离开不到一个时辰,那时正是犯人守卫换班的间隙,在最里的牢房中便燃起了大火,火势一烧起来就很猛,属下在火场闻到了浓烈的火油味。」

肖华飞皱眉道,「看来十之**是人为纵火了。」

赵侍郎呵呵一笑,「这是不问可知的事,你把这些人关在这里不放,傻子都知道你到底想要干什么,他们不趁这时候动手,难道还等你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

肖华飞对马远抱以询问的目光,马远会意轻点下头。

这下肖华飞心中有底了,至少相关证据没有被毁掉就好。

那些口供与账册早就被肖华飞安排人收藏在妥善地点,为的就是防止出现类似的情况,以免到时人,证两空。

至于人证被灭口,肖华飞其实没太当回事,要知道影龙卫是干什么的,不是肖华飞不想冤枉一个好人,根本就不必在意这些人证的死活。

影龙卫卓越的审讯技巧下,没人能扛住不说出自己犯下的罪行,哪怕有些罪行是根本不存的。

肖华飞不想成为一个酷吏,但如果有人逼他非这样不可的话,他打心里不在意友情客串一回。

大火在近千人的努力下终于被扑灭。

肖华飞叫人统计折损情况,出乎肖华飞的意料,死掉的人证主要集中在裕泰号与保丰号这两家大商号之间。

这个就有点意思了,到底谁才是放火的幕后黑手呢。

第二天一早,肖华飞再次找到赵侍郎面前。

肖华飞将伤亡名单放到赵侍郎面前,赵侍郎侧头看一眼,淡淡说道:「你小子该不会以为这件事,是老夫指使人干的吧。」

肖华飞拱手道:「您老人家身为兵部侍郎,凡事能谋算在先,下官并不会觉得有多意外。」

赵侍郎嘴角挂着笑,沉默不语。

肖华飞进一步逼问道:「下官只是不知这到底是您个人的意思,还是上面的意思。」

赵侍郎道:「重要吗?」

肖华飞点点头,「很重要,我要知道您老人家到底是不是我的敌人。请您老人家相信,我这人有时会犯混,多少有些控制不住自己。」

赵侍郎道:「老夫昨天还说过你年轻,看来你还是不明白啊。」

「请赵大人赐教。」

「你身边那二百人是你自己的人吧。」

肖华飞点头。

「但你是不是忘了一点,钦差卫队总共有一千人,你只是名义上的千户统领,那八百人是听老夫的,还是听你的,还是听别人的呢?」

肖华飞闻言愣住,他

怎么忘了这件事,昨天剩余的八百名京营兵士同样有人进入到官驿当中。

这八百人肯定不听肖华飞的命令,而且未必听赵侍郎的命令。

赵侍郎放下手中茶杯,慨然一叹,「老夫七岁开蒙,二十四岁中举人,三十二岁中进士,在朝为官三十余载。跟你小子说句心里话,老夫刚入朝为官时,那时的大晋军队足可荡平四夷,天下无人敢在我大晋铁骑前称雄。那是一个辉煌的时代,老夫每当回想起那时,胸中便充满着自豪。」

肖华飞静静聆听赵侍郎的回忆。

「可现今呢,国库空虚,百官贪默,不过就是这二三十年事情。很多事老夫想了很久,但没有想明白,本来好好国家为何会变成这个样子。老夫当兵部侍郎这几年,每年要分出一部分精力,用来应对大晋各地的匪患,可是刚剿灭了张大王,马上又有赵大王冒出来。虽然不是大事,但这在三十年前可是没有的。」

肖华飞道:「老大人的意思是大晋病了?」

赵侍郎不接这话,继续说道:「老夫什么也不知道,只知道过去不是这样。年轻人有些话,能不说就不要说,天下不只你一个聪明人。」

肖华飞道:「难道就装聋作哑,不闻不问吗,我们什么不管,这天下就会太平?下官没有老大人经历的多,但是却不能对有些事视而不见。就说这边关吧,如果我们的军资养肥的东蛮,大人可知这天下会变成怎样?那时天下危矣,老百姓会流血的。」

赵侍郎摇头道:「你以前难道不是百姓?你口中的百姓和朝臣们认知的百姓不同,现在你是官,既是百姓又是官,你我在陛下眼中皆是百姓...」

「老大人的意思是只要咱们活好了就成是吧,可是如果我们这些当官的,拿走百姓的最后一块铜板,这天下会变成什么样?那是要出大乱子的。」

「史书上就没有什么新鲜事,千年以降,哪朝哪代不是这么过来的,老夫年纪大了,很多事想管也管不过来,若肖大人还有雄心大可一试。」

肖华飞脸色变得不好看,这是他第一次和大晋的顶级文官讨论国事,没想对方的话让他无所适从。

他想反驳,却找不出能拿得出手的理由反对赵侍郎的说法。

他想给赵侍郎去讲一群有信仰的人和军队,却知道对方根本不会相信。

没办法,大晋历朝历代史书上写就是那样治乱循环,以赵侍郎的学识和眼界,他不相信是正常的。

知道的越多,相信的越少。

能聊的话题已经不多,肖华飞不想和赵侍郎再探讨那些不能触及的本质,只能直接问道:「本官这次一定要将东阳关里的败类一网打尽,我只想知道侍郎大人愿不愿帮忙。」

赵侍郎叹道:「不管你信不信,老夫一直不反对你治理这里的军纪。而且老夫从来没有出手阻碍过你行事,这总是眼前的实证吧。」

肖华飞终于听懂了赵侍郎的意思,但同时他内心有些心灰意冷。

赵侍郎说他不反对治理军纪,吴荣又离开东阳关,这就是说肖华飞要把案件,限定在东阳关的范围内行事。

那并不遥远的京城,不允许有一丝风吹草动。

「这是陛下的意思?」肖华飞忍不住问道。

赵侍郎深看他一眼,「你在说什么?年轻人,不要恃宠而骄!」

肖华飞,「......」

不需要再问了。

吴苟道从外面慌忙来报,「指挥使大人连同御林军副统领,率领三千精骑已到西门。」

肖华飞稍微愣了下,他猜测京城里会来人,只不过没想到来的会是冯克明与三千精骑。

赵侍郎哈哈一笑,对肖华飞说道:

「替你擦屁股的人来了,走吧咱们一起去迎迎那个老家伙。」

肖华飞是在半路上遇到冯克明与他带来的那三千精骑,冯克明没有领受那些繁文缛节的欢迎仪式,而是直接让王副将他引进城中。

冯克明此时骑在马上风尘仆仆,肖华飞赶忙上前见礼,「指挥使远道而来,属下有失远迎还望指挥使恕罪。」

冯克明冷笑道:「肖大人好大的威风,老夫惹是晚来片刻,怕是你要把这东阳关的天都翻了吧。」

肖华飞憨厚地一笑,「为陛下分忧不敢惜身,属下自当鞠躬尽瘁。」

冯克明脸色缓和些,「整天油嘴滑舌,真不知道说你什么好,愣着干什么,快过来吧。」

等肖华飞与冯克明见礼后,赵侍郎才走过来对冯克明笑道:「没想到是冯兄过来,要是你再晚来几天,你家这个小家伙怕是要把老夫当女干佞抓了。」

冯克明连忙还礼道:「赵年兄还是这么老当益壮,我这影龙卫向来只抓坏人,若是我家小伙家抓了你,肯定就是赵兄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全是为陛下办事,赵兄还是要多对我这属下多提点些。」

赵侍郎面对冯克明多少有些含沙射影的话,丝毫不放在心上。

肖华飞感慨万分,这俩老家伙没一个是简单人物,全是脸厚心黑的老狐狸。

肖华飞连忙说道:「属下在东阳关这里能保平安,全靠赵侍郎出手帮衬,否则我带来这点人可能等不到指挥使到来。」

三人简单寒暄后,肖华飞想迎冯克明到官驿暂时休息。

谁知冯克明没有接受这个提议,而是让王副将领他直接到将军府。

此时吴荣早已离开将军府,冯克明成了将军府里官阶最高的官员,而且他还是重熙皇帝的近亲,王副将自然不敢怠慢。

非战时,东阳关的聚将鼓咚咚作响,鼓响三次不到者,斩!

京城来的三千铁骑把吴荣的将军府围成铁桶一般,冯克明没有废话,直接让王副将召集关内千户以上军官到将军府点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