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死

第二百六十一章 生死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寝宫中现在仅剩重熙皇帝爷孙二人,孙福紧贴着寝宫大门,不过他不是为了偷听,只是担心皇帝会随时大行。

卢丞相站得稍远些,双手拢紧衣袖,此时传位诏书已在他袖中,这算他最后一次为重熙皇帝尽心了。

御榻旁,重熙皇帝握住孙子的手,「爷爷接下来说的话,你要记在心里。」

谷王世子感受着爷爷冰冷干枯的手指,心底有一丝惶恐与无助,虽然他无数次幻想过自己有当皇帝的一天,可是当皇位真的降临在头上时,却又害怕自己无力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

激动与茫然交替在谷子世子的内心对冲,他只能向着皇帝爷爷点点头,努力不让自己哭出声音。

重熙皇帝看着孙子强装小大人的模样,内心同样纠结,本来该传皇位给儿子的,只是那两个儿子太过不堪,若是他们有人当上皇帝,注定会将大晋的千秋基业败光。

选长与选贤的问题,一直在困扰着重熙皇帝,这才是他迟迟不立太子的原因。

不论东阳关一案,还是其他各种无法公示天下的隐密,已经让皇帝对两位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亲王失望透顶,他们做下的事,皆是皇帝无法对天下臣民交待的

天子行事,当正大光明,重熙皇帝不希望继任者是一个懦弱之君,或是女干诈小人。

可以说重熙皇帝在为帝国选择继承人时,可谓费尽了心力,不惜把两位还算年长的皇孙接到身边来教导。

辛炻小聪明有余,但容人之心不足,只知道用诡诈心机行事,这让重熙皇帝对他失望之极。

反观谷王世子辛焯,就比他堂弟好许多,至少说话行事,有煌煌之相,且为人较有主意,不会轻易偏听偏信,这是为君的重要秉性。

偌大的朝堂总会有各种声音,而皇帝需要从这些声音中,选择那些对帝国和皇帝皆有利的声音。

不是重熙皇帝喜欢平衡,而是身为皇帝必须在各种诉求中寻找平衡,这样帝国才能在无数势力的羁绊中前进。

如今重熙皇帝只希望这个孙子,可以把他犯下的失误,扭转过来,让大晋可以风调雨顺的传承下去。

重熙皇帝这回没有和孙子打哑迷,他的时间不多了,「你要学会相信你的臣子,但又不能全信他们,天下太大了,单靠皇帝是治理不了国家的。每个跪在你面前的人,未必是绝对的忠臣,但也未必是绝对的女干臣,你要学会分辨他们的内心。」

辛焯摇头道:「可是孙儿该如何分辨他们呢,孙儿年纪太小,看不破人心。朝中那些老大人,哪个都比孙儿聪明,孙儿怕斗不过他们。」

重熙皇帝拍着孙子的手说道:「你这个问题很好,能问出这个问题,说明皇爷爷没选错人。」

辛焯眼泪不争气的流出来,这次是真的伤心,他能感受到爷爷对他的疼爱。

重熙皇帝目光微寒,轻描淡写的说道:「爷爷是想告诉你,对谁都不能全信,要时刻防着他们,皇帝就是孤家寡人,没有人可以相信。让你信,是要学会用他们办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忠臣也罢,女干臣也罢,只要能给朕和国家带来好处,该用就得用。当你觉得他们碍眼或是阳奉阴违时,该杀就得杀。」

辛焯道:「孙儿有些听不懂,难道当了皇帝就没有能亲近的人了吗?」

重熙皇帝勉强笑道:「这寝宫里此刻不是只有你我爷孙二人嘛,只要坐上了龙椅,你就拥有天下最大的权力,同样就不能再让任何人靠近你的左右。你要明白,爷爷说的是皇权,是人心。」中文網

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孩子来说,辛焯只能听个懵懵懂懂,对于重熙皇帝的话,他似乎抓住了什么,又像什么也没抓住。

重熙皇帝所讲的帝王心术

对一个亲王世子来说,还是有些高深了,毕竟辛焯不是从小学的帝王之术,而且辛焯并不是一个天性冷酷的人,想到要面临朝中那么多的惊涛骇浪,心中越发不安起来。

辛焯心里的惶恐占了上风,拉住重熙皇帝的手哭诉道:「孙儿舍不得皇帝爷爷离开,这天下还是皇爷爷来管吧。」

重熙皇帝颓然叹道:「不要害怕,人力有穷时,就算皇爷爷是天子,到了时辰也不得不离开。有些话你听不懂不要紧,将来等你当了皇帝,你就会慢慢懂的,只是不要太晚。太晚就会和朕一样,等明白了就什么都晚了。」

辛焯知道这是重熙皇帝的感慨,并不是对他的教导,这话他没法接,也不能接。

重熙皇帝继续说道:「朕给你留了几个能用的臣子,希望你能用好,一个就是吏部的张景清,此人朕一直压着他,虽有提拔但并不符合他的学识,这些年下来他的脾气应该能改了不少。」

辛焯点头记下,将张景清的名字记在心里。

「还有一个就是影龙卫的肖华飞,这人外表油滑了些,可是给他办的差,他都能处置的不错。不过此人是把利刃,用好了伤人,用不好伤己。」

辛焯其实比重熙皇帝所说的,更了解肖华飞,因为孙喜没少说这人的好话。

爷孙俩又陆续盘点了朝中的几名重臣,重熙皇帝对这些人逐一做了点评,并给了孙子将来用人的建议。

看孙子正仔细听自己说话,重熙皇帝满意的点下头,继续说道:「等朕一走,若有文官提议裁撤影龙卫,千万不要听他们的话,朕当初听信文官的话,压着影龙卫多年,以至很多事,很多人,他们都背着朕,等朕知道时已经晚了。」

辛焯犹豫着问道:「可是孙儿听师傅们说,影龙卫专行不法之事,将国家法度视为无物,使朝中忠直大臣人人自危,还是加以管束的好。」

其实辛焯那些师傅是说裁撤掉影龙卫,不过辛焯没敢照直说,怕皇帝临死前把那几个师傅给一起带走。

重熙皇帝耻笑道:「那些腐儒的话不可轻信,为君者当深谋远虑,影龙卫是保护我大晋朝堂安稳的利剑,可惜朕知道的太迟,没明白太祖设立影龙卫的初衷。否则当年不会被东蛮人钻了空子,有了镜泊湖那场大败,这是朕的错,不是盛帅的错。」

见孙子眉头紧锁,重熙皇帝轻抚着他的眉头说道:「莫愁,你记住朝臣们的权力需要制衡,要有人能管着他们才行,而影龙卫就是悬在他们头顶的利剑,斩与不斩,咱们爷孙说的算。那时官员们才会用心办差,少贪些银子,让百姓们多点活路。你要明白,那些官老爷的权力不受控制时,那皇帝就不是皇帝了。」

辛焯用力点下头,不过听没听进去,就没人知道了。

重熙皇帝又开始咳嗽,呼吸有些急促起来,「你登基为帝后,把,把孙福那个老家伙赶出宫出,贬为贱民,是生是死,你不必再理会......」

辛焯瞪大眼睛,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孙福伺候了重熙皇帝多年,主仆之间无比亲近,就算有些小错,也不至于让他没了好下场吧。

辛焯想要为孙福求情,这段时间已来,孙福对他可是没少关照,可以说孙福对他的照顾,要比这位皇帝爷爷还要多些。

重熙皇帝一摆手,止住了辛焯,知道时间已经不多,话有些急促起来,「朕的枕头下有份名单,上面的人你可以看着用。」

辛焯在皇帝的示意下将枕下的名单抽出来,当着皇帝的面打开,见上面密密麻麻写了不下几十个人名。

有边关的领将,也有朝中的重臣,还有一些地方上的芝麻小官,重熙用工整的小楷将这些人的籍贯,秉性,特长写在了上面。

这份名单看起来

已经反复修改过多次,纸张上已经被磨起了毛边,有的人名,还被重熙皇帝涂抹过,似乎不太合皇帝的心意,便被划掉了。

看来重熙皇帝对这份名单非常用心,把这些人当成孙子将来可用的治国人才,打算留给新皇帝。

名单中同样有肖华飞的名字,不过好像被抹掉过几次,最后还是被重熙皇帝加在了名单中,相对靠前的位置上。

辛焯不明白为什么重熙对此人这么上心,便将心中所想问了出来。

重熙皇帝此时双眼看天,有些犹豫的说道,「这些人全是朕为你选的肱骨之臣,希望可以帮到你,姓肖那小子,家境富裕,所以人不贪心,这是一个优点。还有就是他和文官们不是一路人,定然不会向着他们,此人面软心硬,用来制衡文官最好不过。」

辛焯道:「可是皇爷爷为什么划掉过他,可是此人有什么地方让皇爷爷担忧吗?」

重熙皇帝答道:「也不算是担忧,不过朕试探此人过几次,还是看不破这人的心思,要知道这世上爷爷看不透的人不多,不知为什么他总是游离在朝廷之外,好像看不起朝堂里的那些人。总之这人很有意思,若是你能用好,应该是你的好帮手。」

辛焯咬着嘴唇说道:「若是此人用着不顺手呢?」

重熙皇帝看了眼孙子,有些玩味的说道:「不要忘了,将来你是皇帝,好则用,不好则杀了。一个秀才而已,他在朝中没有什么根基,只能依靠咱们皇家,所以朕最后还是加上了他。记住爷爷的话,除了你不能有事外,大晋少了谁,也还是大晋。」

爷孙二人又密谈了一刻钟,透支生命的药力开始消散,重熙皇帝的精神开始萎靡。

辛焯就算年纪小,也知道皇帝怕是要再次陷入昏迷了,终于对着重熙皇帝问出了心中最想问的问题,他爹谷王该怎么办。

这是辛焯的一块心病,就算再不懂权谋,他也知道皇帝爷爷给他留了个极大的麻烦。

重熙皇帝此时已躺回床上,双眼无神的看着殿棚,似有似无的声音在他口中传出,「我管不了,自求多福吧。」

微弱的话语声,戛然而止,也不知辛焯听没听清。

重熙皇帝终于由高高在上的帝王,重新变回了凡人,他不再自称朕,而是最后一次用起了我这个自称。

或许是认命,或许是不甘,重熙皇帝身为一代帝王,死前却像那些蝼蚁百姓一样,只能屈服于生老病死的宿命。

辛焯郑重的向着重熙皇帝行叩拜大礼,小心的收起名单,然后起身,用微颤的手指放在皇帝的口鼻间,感到还有微弱的气流在流动,才稍微放下心,转身向着寝宫大门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