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六十九章 撕裂

第二百六十九章 撕裂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这时所有人的注意力,已经放到冲入宫院中的影龙卫身上。

李春阳慢慢的往后蹭去,趁身边几人不注意,将他一直拿在手中的遗诏向长明灯上点去。

只要这遗诏一烧,那真就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了。

冯克明一直在注意着这位礼部尚书,向着原本抬着他入殿的小太监努了下嘴,这两位影龙卫假扮的小太监,就向着李春阳扑了过去。

在李春阳刚把先帝遗诏放上火头,这二人已将他扑倒,死死的按在地上。

冯克明一把抢回遗诏,鄙夷的对冲李春阳说道:「呸!白念了那么多书,没听过书生造反三年不成这句话吗?说吧齐王给了你什么好处,能让当朝礼部尚书,敢把全家性命押到他身上。」

李春阳双唇紧闭,垂头不语。

冯克明没有体力与李春阳再理论,向着刚才与李春阳站在一起的两名官员干笑道:「韩大人,林大人,还要二位委屈一下,先跟着李大人到边上休息片刻。等这里的事完了,咱们老哥几个再亲近一下,想必那时几位都有话想和殿下说吧。」

辛焯看着垂头丧气的三名***,恨声道:「听都尉的意思,就是这几人联合齐王害了本宫的父王?」

冯克明摇头叹道:「这个请殿下恕罪,老臣实在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你也知道这些年陛下不许影龙卫监察百官,等平息了眼下的事端,再让下面人拷问因由吧。」

辛焯深吸一口气,话说一半却改了口,「让那肖......那就有劳都尉了,等消灭叛逆,本宫还要好好感谢都尉。」

其实辛焯已不再信任冯克明,本想说事后让肖华飞去审问这些犯官,他对冯克明已有心结,不会因为他刚才的些许帮助而消除。

但想到此时还要依靠眼前这些人,辛焯只能先安抚冯克明,让他继续为自己卖命。

冯克明早从辛焯的脸色中看出端倪,当下也不解释,而是命令影龙卫将所有的守灵官员,关进一座空殿当中严加看管,防止再有人口出妖言,蛊惑人心。

辛焯看着台阶下的几百影龙卫力士,心中又生起了些许勇气,至少有这些人保着自己,眼下应该还算安全。

御林军主将快步来到辛焯身前,二话不说便单膝跪了下去,「末将罗本,拜见皇太孙与列位大人。」

辛焯见别人没有抢话的意思,便先开口说道:「罗将军请起,现在皇城外的情形如何,贼军兵势如何,将军可有信心扑灭叛军?」

罗本脸色有些难看,犹豫说道:「如今进攻皇城午门的不下二万多人,末将在那些乱军中发现了京城守军,想来五城兵马司那边有人辜负了先帝重托。末将眼下只能严守宫城,还请殿下与各位大人火速调京营入京,咱们里应外合之下,若许还有机会消灭这些叛逆,不让京中百姓陷于兵灾。」

辛焯心中一颤,没想齐王能裹挟如此多的叛军作乱,皇宫这下怕是不好守了。

赵宏锦接话道:「定是统军将领有人投靠了齐王,现在乱军势大,臣建议殿下与丞相大人从北门出宫,到外面联络忠于陛下的军士,待殿下身边有大军护卫时,再回来夺回皇城,则轻而易举。臣愿替殿下看守宫城,绝不让叛军得手。」

辛焯对越宏锦的提议有些意动,他将目光投向孙福。

孙福不知说什么好,内宫总管的权力再大,也还是皇家的奴才,既然是奴才,那主子的决定就是命令。

但孙福心里很清楚,如果这时皇太孙离京,那对皇权的伤害会极大,将来就算事态平息,满朝文武也会对小皇帝生出不敬。Z.br>

卢丞相自然不想辛焯离京,向着辛焯施礼道:「还请殿下安心,皇城墙高,御林军整备精良,赵

侍郎的话虽有一定道理,可事情还没到那么严重...」

没等卢丞相把话说完,一名全身浴血的校卫快步跑到罗本身边跪倒,向着高台上的众人禀报,「御林军副统领齐仲月率午门守军投降,现齐逆已打开午门,放任叛军入宫,末将等正组织人手层层抵抗!」

此时震耳欲聋的喊杀声越来越近,无数宫女太监惨死在叛军刀下,鲜血与惨叫填满了皇城外围。

辛焯这时早被吓得没了主意,刚才还说不会有太大危险,怎么转眼间就出了这种事,看来皇爷爷的话没错,这里没有一个可信的人。

罗本将拳头重重砸在地面上,对辛焯等人说道:「末将该死,没有看出齐仲月的狼子野心,末将愿亲自前往取这叛贼狗头,不过敌军势大,午门一开,皇宫内再难有转机,还请各位大人早做准备!」

罗本不等上面这些贵人有反应,便带着校尉转身离开,他此时已顾不得其它,现在留给他的只有战死谢罪这条出路。

至于投降,罗本连想都没想,以他的职位投降新主子也不会被人信任,还不如一死了之,留下个忠义的名声。

辛焯呆愣的看着罗本离开,想要说点鼓励的话,但罗本却没留给他一点时间。

赵宏锦再次劝说道:「还请殿下快些离开皇宫,老臣愿留守此地,保护先帝灵柩。纵是老臣身死,也不会让叛军侵扰到先帝。」

冯克明有些虚弱的说道:「老夫以前可没发现赵大人如此仗义啊,你不是凡事都抢着先跑的吗?」

赵宏锦怒道:「冯都尉这是什么时候了,你还在这里插科打诨,老夫今日不是与你谈私交,眼看着叛军就要打到这里,殿下若是有个闪失,看你对先帝如何交待。兵法有云,避实击虚,谋后而动,岂不是正用在此时?」

冯克明意味深长的重复道:「好个避实击虚,谋后而动,赵大人的话让老夫没有话说。」

卢丞相插言道:「全给老夫少说几句,不要乱!有殿下在此,你我皆是臣子,还听从下殿下的意见行事。」

冯克明道:「那就不吵,不过老冯把话先说前面,若是殿下不走,老臣拼死也会保住殿下安全。要是殿下觉得该退出皇宫,那我就保着殿下出宫。」

刑部王尚书接话道:「不如放那李春阳与叛军谈谈?哪怕拖延点时间也好啊。」

马上有人站出来反对王尚书的话,说是宁死也不该与叛军妥协,指责王尚书就是齐王藏在这里的同党。

王尚书不甘势弱,与指责他的大臣对骂起来,大有一言不和就要动手的架式。

卢丞相与孙福忙着拉开几人,再没有拿出新的办法。

辛焯就这样看着朝廷重臣相互攻讦,这下彻底没了主意。

眼前这些人吵了半天,也商量不出一个统一的办法,他多少有些理解皇爷爷这些年为什么不上朝了。

这时不停有忠于辛焯的溃兵,进入到重熙皇帝停灵的宫院中,不过这些兵士没有逃跑,反而在一名校尉的组织下,在宫院大门处又组织出一道防线。

一名御林军兵士被打发到辛焯这边报信,齐王对叛军未曾约束,任由叛军正在皇城中大肆劫掠,因此叛军的推进速度并不快。

残存的御林军至多再阻止叛军两刻钟,两刻钟后齐王的叛军就会杀到宫院的大门前。

众臣听到这个消息,终于停止了争吵,纷纷把目光投向了辛焯。

其实这些大臣并不怕齐王会命人杀光他们,只要龙椅上坐的还是辛家血脉,谁做皇帝也还要重用这些大臣。

只不过他们知道,辛焯做为正统的皇位继承人,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是了。

谷王父子勾结,弑祖谋逆这种

屎盆子,就是为辛焯量头定制的,到时会有大量的证据与证人,证明就是辛焯在谷王授意下毒杀了重熙皇帝。

而齐王的谋反,只不过是出于孝道的复仇罢了,会被妙笔改写成顺应天命,替先皇清理皇家糟粕。

辛焯就算再幼稚也清楚事态会如何发展,身为皇家子弟,这点颠倒黑白的基因,早就刻入了他们的骨髓。

...

齐王此时骑着高头大马,走在皇城中的御道之上,他身边有几百名全身披挂的骑士护卫在身边。

从午门往北,叛军正击蚕食忠于辛焯的御林军,一座座宫院正被叛军清理出来,从里面抓出来的御林军被当街斩首。

宫女、太监的尸体,横七竖八的散落各处,有一些地方,尸体甚至已铺满了御道。

叛军的铠甲里全塞满了宫中的珍宝与首饰,那些他们做梦也不敢想像的稀罕事物,此时已经异主,只是过程与手段太过血腥。

如潮水般的叛军开始从各宫室中退出,向着重熙皇帝停灵的宫院方向杀去。

齐王转头志得意满的看向勤政殿,他已经四十八岁的人了,这一刻实在等得太久了。

所幸再有个把时辰,这座皇宫将彻底臣服在他的脚下,那张龙椅将迎来新的主人。

一个披甲汉子在齐王身边说道:「殿下不能再让兵士们劫掠乱杀了,将来这里也是殿下的皇宫,要是把宫女太监们全杀光了,殿下登基后上哪找人来服侍。」

齐王看了眼汉子,冷声道:「你称呼孤什么?」

汉子全身一紧,连忙回道:「陛下请恕小臣无礼,小臣只是担心兵士们抢光了宫里的宝贝,是一心为陛下考虑,并不是同情这些叛逆。」

齐王呵呵一笑,假意叹道:「孤还没正式登基,还是不要管孤叫陛下,以免被小人听去,质疑孤的一片孝心。孤王不是嗜杀之人,但这些奴才里面有多少心向那我那侄子,你能分得清?总之孤分清,那就索性一了百了,省得将来猜来猜去的麻烦。」

汉子道:「可是兵士们抢了宫中的无数珍藏,这个也是陛下的损失啊。」

齐王阴狠一笑,「那不过是让他们先保管着,父皇的东西全是留给孤的,要是现在不给这些人点甜头,他们会为孤王卖命吗。」

齐王世子辛炻在旁附和道:「还是父皇高瞻远瞩,眼下不过是些浮财罢了,等父皇坐定江山,这些东西还不是想要多少就要多少。」

齐王满意的看眼儿子,点头说道:「等孤登基就封你为太子,这回你做的不错,能在京城里散布辛焯的罪状,算你一大功。」

辛炻欠身道:「这都是儿臣该做的,可恨那辛焯小畜生使计,让皇爷爷把儿子赶出皇宫,否则父皇入宫会更加顺利。请父皇抓住辛焯后,让儿臣来料理他,定叫这弑祖的小畜生后悔来到世上。」

汉子看着辛炻的目光透出一丝不屑,不过却很快隐藏好。

汉子奉承道:「陛下能得太子殿下相助,我大晋何愁不兴,相信再过几年,无论东蛮还是北周,都会向陛下纳供称臣。」

齐王皱眉道:「今天是大喜的日子,赵千里你不要提那些不开心的事。本王记得你的功劳,多亏你提前报信,才反杀了冯克明那老家伙一回,不过还是让这老狐狸跑了,我这姑父精明一辈子,还不是喝了你的洗脚水,等一切事了,本王会让你掌管影龙卫,护我大晋朝堂清明。」

「那小臣就多谢陛下了,能分陛下分忧是赵千里的福份。」,赵千里翻身下马,对着齐王磕起头来。

齐王张狂的笑声在皇宫中传出好远。

遗憾的是,辛焯听不到齐王的狂笑,他在冯克明的保护下不告而辞,从皇城北门出宫,仓惶

逃往城外。

随着辛焯的离开,皇宫里的喊杀声已经越来越小,看来忠于辛焯的御林军要么被杀光,要么已经投降叛军了。

辛焯一行人出了皇城北宫门,行进变得极为困难,这时已经在北城看不到守城的官军,所有人都在各自寻找生路,没有人再维护京城的秩序。

通往京城北门官道上挤满了逃难的人群,很多人拖家带口,背着包袱,看样是打算到城处先躲一阵,等京城局势稳定后再回来生活。

冯克明让五百影龙卫结成紧密队型,紧紧护卫在辛焯与自愿跟随出城的重臣身边,防止人群中有齐王的刺客行刺。

事态发展到此是冯克明没有想到的,形势瞬间急转直下,已经脱离了他的控制。

孙福在辛焯离宫前,已经当着众人的面,向着重熙皇帝的棺椁磕头谢罪,并饮下毒酒,算是为御林军中出现叛将的交待。

重熙皇帝与他最忠实的仆人,在同一天,告别大晋的权力中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