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八十三章 偏殿议事

第二百八十三章 偏殿议事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辛焯回宫后直接去了重熙皇帝停灵的大殿,卢丞相当着百官的面,将重熙皇帝的遗诏再次宣读一次。

百官跪拜,新朝初现。

从此辛焯做为大晋的正统继承人有了法理依据,纵使有人想要说点什么,也被皇宫中肃杀的气氛吓得闭了嘴。

齐王之乱造成的后果比较深远,辛焯不再信任现有的御林军兵将,而将京营的大军,留在了宫中护卫他的安全。

金朋义因平乱有功,摇身一变,从京营的副将,变成了掌管宫中安危的御林军统领,并协管着京城的护城军,一时间风光无二。

而肖华飞虽未经明旨任命,朝中百官已拿他当影龙卫正指挥使来看,有许多人对他的态度已从原来的不理不睬,变成了笑脸相迎。

重熙皇帝的丧礼依旧如常,广场上跪满了低阶的官员,分早中晚三次守丧致哀,其间还有繁复的仪轨,着实让人心身疲惫。

而在偏殿内,卢丞相以辛焯的名义,召集朝中三品以上大臣闭门议事。

大行皇帝的丧礼非常重要,但朝廷的后续规划也要立即定下来,特别是新朝年号与辛焯登基的事宜,已经不能再拖下去。

这种向来只有高级文官与勋贵参加的场合,本轮不到肖华飞参与其中,议事的进程向来由文官们把持。

可辛焯在孙喜的提醒下,也马上反应过来,他不能让文官们牵着鼻子走,于是强烈要求肖华飞一起参与议事。

纵使有几名文官出言反对,但没人能说服开始变得执拗的辛焯。

只要肖华飞不到场,辛焯便躲在先帝灵前,谁也不见。

卢丞相又抱着老好人的态度不管不问,这位心力憔悴的老丞相,只等辛焯一登基,便打算告老还乡。

最终文官们不得不妥协,肖华飞以旁听者的身份,参加了新朝的第一次闭门会议。

寒冷的偏殿中,除去李春阳与两名侍郎,其他的各部高级官员均已到场。

金朋义不管文官们的目光,拉着肖华飞站到了勋贵那一群当中。

肖华飞在勋贵中受到了热情的问候,看来因为金朋义的关系,勋贵们已经开始把肖华飞当成自己人。

而且这些勋贵当中,有许多人的庶出儿子与肖华飞并肩战斗过,这又让大家的距离拉近不少。

肖华飞举止完美的应付着这些勋贵,不过他心中明白,只有他能为这些人带来更多的利益时,彼此的交往才会越发紧密。

若是有一日,他失了势,这些人会像从未认识过他一样,将他抛彻底弃掉。

工部李侍郎将手拢在身前,在赵宏锦身边酸溜溜说道:「看来这位就是新朝的显贵喽,不过听说此人是个商贾人家出身的小子...一群见利忘义徒罢了,真不知道先帝看这小子哪好。」

赵宏锦扭头看向李侍郎,微笑劝道:「见悟兄还是少说两句,刚才殿下的意思很明白,单靠咱们这些人,怕是压不住这小子了。再说不管这位肖大人出身如何,也是立下大功的,见悟兄这么说人家,就有失公允了。」

李见悟嘴角轻挑,「你老赵家人说话,向来嘴不对心。不过你那侄子老夫倒是很欣赏。听说齐王这回就是折在他手里的?」

赵宏锦多少有失意的回道:「这次宫中大乱,千里做得那些,不过是些微末功劳罢了,跟旁人比还远远不够。可惜冯克明这次犯下大错,回公主府养老已成定局,只是这指挥使的位置,怕是要归那位肖大人了。」

「是可惜啊,」李见悟长叹,「要是千里能当上影龙卫指挥使,这朝中百官便能放开了手脚,何愁大晋不兴。」

赵宏锦看向肖华飞的目光,越发深邃,他也想和肖华飞搞好关系,但在

东阳关那次,他因为两位王爷夹在当中,只能做到两不相帮,没能和肖华飞结下香火情谊。

早知道两位王爷会折掉,那次在走私军资的事上,赵宏锦说什么也要仗义执言一回。

眼下赵宏锦再想收拢肖华飞为己用,显然没有半点可能。

经此一役,肖华飞不再是一棵,需要依附别人而活的藤蔓。

赵宏锦不得不承认冯克明的算计很深,通过各种各样的棘手差事,始终把肖华飞与文官们对立起来。

让肖华飞只能依靠皇帝的权威行事,最后成长为和冯克明一样的皇家鹰犬。

只是他们谁也没能现解,甚至猜到,肖华飞内心中隐藏的不屈与梦想。

那是不同与大晋的世界,肖华飞见识过信仰的伟大,知道人类该以什么样的状态活着。

时空或许有变,但人心底的梦想,未必会变。

做不到,只是因为能力还不够。

其实肖华飞所展现出来的一切,只是冯克明或是赵宏锦,各自希望看到的假象。

他们认为肖华飞会成为的样子,全是大晋人的固有思维定式。

肖华飞见赵宏锦正盯着他,马上还以微笑,对这个老家伙,肖华飞从来没有掉以轻心。

金朋义见李见悟与赵宏锦好像在谈论这边,马上转身挡在肖华飞的身前,「别理那些老家伙,一群只知道蝇营狗苟的家伙。他们未必希望看见你好,一个个心里全是心眼,咱们斗不过他们,离远点对谁都好。」

肖华飞笑道:「大哥这是不怕兵部卡你脖子了?这统领了御林军以后,说话可是大气了不少啊。」

金朋义以前所在的京营,名义上可是归兵部管辖,军资与饷银少不了要看兵部的脸色。

「呸!老哥从来没怕过这些人,不过是为了儿郎们能有口饱饭吃,不得不给他们点面子。」,金朋义回头悄悄瞥了眼赵宏锦那边,才继续说道:「以后咱们吃宫里的,住宫里的,用不着看他们脸色了。」

金朋义还要再吹嘘几句,这时听到孙喜的喊声传来,「皇太孙殿下到。」

众人赶紧找位置站好,肖华飞朝金朋义拱了下手,赶紧找了个靠门边的位置站好。

肖华飞之所以找个边缘位置站着,是不想让文官们抓住话柄。

他现在还不是实职的影龙卫正指挥使,名义上还无法与这些朝廷重臣相比,旁听就该有旁听的觉悟。

肖华飞已经打定主意,如果今天殿中无人造反,那他绝不会开口说一句话。

辛焯身上穿着四爪龙袍,外罩白纱,缓步走进殿中。

远远看去,倒真有了几分,皇帝该有的威仪。

肖化飞微微抬头瞧了一眼孙喜,见孙喜此刻紧紧站在辛焯身后,仿佛一个透明人。

孙喜除去刚才通报辛焯驾临,再没什么多余的话语。

不过孙喜站的位置很有讲究,那是辛焯亲近之人才能站的位置。

眼下不是谁都能站在小皇帝的心理安全圈之内的,看来宫中以后就要以孙喜为主了。

至于其他几位没受到齐王之乱波及的大太监,只时只能远远的站在一边,望向孙喜的目光中,充满了不甘与嫉妒。

纵使辛焯以后还会任用一些其他的大太监,但那些人也不会太受重用,无法替代孙喜在辛焯心中的位置。

肖华飞记住了那几名看孙喜不顺眼的太监长相,心中长出一口气,跟着众人一起行礼下拜。

宫中的权力斗争只会比外面更加激烈,那几个心怀嫉恨的太监,肯定会对孙喜使绊子。

以肖华飞的性格,看着自己人被坑,可不是他的性格,所以着重关

注了一下,这几名宫中的大太监。

若是孙喜未来斗不过他们,肖华飞不介意出手,帮孙喜拿下他们。

金朋义现在掌管着宫禁,凭他俩的塑料兄弟情义,只要肖华飞许的利益足够,做起事来那是相当方便。

而金朋义也需要在宫中有强力盟友,凭借着三人先前的情义,相信金朋义会愿意帮助孙喜掌权。

只不过这一切需要时间,孙喜目前还小,只要他不再宫中夭折,再过个七八年,这宫里便没人再能威胁孙喜的位置。

年龄有时是优势,也是劣势,辛焯就算不喜欢孙福留下的那些大太监,可眼下也不得不用他们。

上万的宫女太监,可不是孙喜这个十来岁少年可以管理好的。

卢丞相向前一步,向着辛焯行礼道:「臣等商议,四日后当送大行皇帝梓宫入皇陵,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宗亲勋贵,扶灵随行。相关事宜,老臣已着礼部加紧承办,稍后会把奏书呈于殿下。殿下觉得有何不妥之处,还请示下。」Z.br>

辛焯擦了下眼角,「皇爷爷虽有遗诏,让丧事从简,但他老人家一生操劳,本宫不忍丧事办得过于寒酸,就参照前例为他老人家办理吧,还望老丞相多费心。」

卢丞相心里觉得非常为难,国库什么样,他心里最清楚,如果辛焯不拿出内帑贴补,只希望国库出银子的话,这就有些难办了。

卢丞相把目光望向新任户部尚书归志勉,「归尚书现在国库存银几何,还有多少银粮可以支用,你来向殿下说吧。」

归志勉硬着头皮出列,行礼后沉声说道:「本官接任户部以来,清查了往年的账目,发现各地均有欠税,而现在又是初春,夏税还没到入京的时候,这笔欠账怕是一时半会收不回来。而且齐尚书辞官过于突然,有许多的账务没有向本官交待清楚,年前东阳关那边蛮子闹得又厉害,才过了年,赵侍郎便奉旨劳军,又带走大笔钱粮......还是先帝高瞻远瞩,有先见之明......」

足足一柱香的工夫,归尚书才把大晋的财政现状说了一个明白。

说白了,就是老子摊牌了,直接告诉在场的所有人,咱们大晋国库没有银子可用了。

先帝的葬礼最好简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