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八十四章 图穷

第二百八十四章 图穷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归尚书半遮半掩,向在场的各位大晋精英表明了一个事实,咱们朝廷没银子可用了。

辛焯没想到事态会发展成这样,脸色逐渐变得有些涨红,双手紧紧握住椅子扶手,似乎在强压着怒气。

肖华飞以前只是听冯克明提起过,大晋的财政状况堪忧,却没想到国库已经干涸到如此地步。

按归志勉的意思,大晋目前的国库存银只有再应付一个来月,这还得是国家没有大事发生的情况下。

若是边关告急,或者南方突发春汛,那这点散碎银子就会像一枚小石子扔进大海当中,连个水花也瞧不见。

归尚书看了眼卢丞相,继续说道:「还有一事要禀明殿下,本月官䘵已经发放完毕,可下个月京中几千名官吏的䘵米,还没有着落。」

啪!

茶杯掉地的声音响起,是辛焯将桌上的茶盏扔到了地上。

辛焯再也无法压抑心中的怒火,他只不过说了句不希望皇爷爷的葬礼过于寒酸,希望能稍微体面些,可这些当朝大员却推三阻四,左顾而言他。

国库没银子这事,辛焯多少知道些,但也没到了支应不了一场先帝葬礼的程度。

茶盏落地后,孙喜连忙从辛焯身后走了出来,毫不犹豫跪在辛焯面前,请罪道:「是奴婢没拿稳,不小心打碎了茶盏,请殿下与列位大人恕罪。」

辛焯知道这是孙喜主动揽过了责任,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无奈道:「退下吧,下回注意些,不要这么毛手毛脚。」

殿中众人好像没发生任何事情一样,全部低着头,无人看向辛焯。

卢丞相心中摇头,辛焯打碎茶盏泄愤的心情,他可以理解,但未免处置得有些不成熟。

文官们在做事前先提困难,这是朝堂上的常规操作,若是不把难处讲得大些,就算事情干成了,功劳也会变小。

再者把丑话说在前面,也是为了万一事情办砸时,可以找借口敷衍。

上来就拍胸脯保证完成的官员,最后基本没有落下什么好下场。中文網

这是多年积累的为官经验,也是大晋朝廷特有的朝议生态。

归尚书好像根本没注意到打碎的茶盏,又再次讲起了江南州府的欠税。

听着议事又重回正轨,殿中的勋贵、宗亲,纷纷把头垂得更低,开始起了瞌睡。

这种久违的嗜睡感,在人群中一发不可收拾,随着归尚书的废话不停,那些年长的勋贵们熟练的合上了眼睛。

在重熙朝后十年,这些勋贵基本没有机会上朝,就是想在议事时睡觉,也找不到机会。

再说国库向来由户部把持,至于里面银子是多,是少,根本于勋贵、宗亲们无关。

此时不睡更待何时!

肖华飞看金朋义嘴角已流下口水,顿时心生羡慕,于是也把身子往人堆里靠了靠。

国库的事与影龙卫无关,肖华飞也打算找个辛焯看不到的地方,眯上一会。

他实在太累了!

这不是肖华飞不分轻重,任谁二天二夜没合眼,还要指挥大军与齐王作战,到城外去找皇储,就算铁打的身子也该到了极限。

孙喜已将地上的碎茶盏收拾干净,又再次退回到辛焯身后。

辛焯强忍着心中的恼怒,面无表情的继续听着归尚书废话。

本以为归尚书该说够了,谁想他又从袖中抽出三本奏疏,一本一本的摊开,先从关外说到关内,又从江南跳到北彊。

辛焯多少有些理解皇爷爷为什么不喜欢上朝了,本来朝会时就该一事一议,现在只商量如何为先帝出殡。

可归尚书却像回家诉苦的怨妇一般,

把户部近几年的那些难处,一股脑的倒了出来。

辛焯不像其他人那样听得昏昏欲睡,反而被气得越发精神,想要骂人的话,好像随时能脱口而出。

终于归尚书合上了最后一本奏疏,向着辛焯施礼道:「工部昨日还找臣讨要先帝修陵的欠银,此事不是老臣不管,而是账上实在没银子拔给工部,此事如何解决,还望殿下与丞相大人明示。」

辛焯觉得嗓子有些发干,语气酸楚的问道:「先帝梓宫不日便要启奠归陵,不知户部欠了工部多少银子?」

归尚书低头不语。

工部尚书林思辨出列道:「先帝陵寝始修于重熙十六年,期间偶有几年停工,不过在工部全体同僚的不懈努力下,整体上还是跟上了修建的进度。先帝陵寝严格按我朝帝陵规制,劈山而建,其山势虎踞龙盘,实在天下罕见的风水宝地,地宫深入山腹四十余丈,光是开凿甬道便用去快十年,加上地宫整体由汉白玉打造,通体雪白,前后征发民夫二十余万,半点没有偷工减料。山上又移载有深山巨柏,共计九九八十一棵,每一棵移载的花费耗银十二万两,足以福佑我大晋江山万年......」

林思辨又是一番长篇大论,卖力证明着工部可没有白花国库的银子。

眼看着殿中所有人全要快睡着,辛焯无奈打断林思辨的话,「有劳林尚书为国分忧,等本宫来日再好好奖赏林爱卿的辛劳。」

林思辨要的也就是这句话,当下打住,欠身行礼道:「臣为先帝分忧,不敢言及劳苦。一切皆有赖先帝与殿下的圣德,才能让工部将先帝的陵寝按时完工,不过户部还欠着供货商贾的货银,迟迟不肯给付,这就有些伤及朝廷与先帝颜面,还望殿下责承户部,将一百八十万两欠银,尽快拨付。如此先帝方可安眠在陵寝,殿下与臣等也能安心。」

辛焯年纪尚小,有时却很要面子,他不知道寻常百姓家里,有没有因办丧事欠银子的,可是他觉得皇家的葬礼,倒真不该欠外人的银子。

否则皇家的颜面何存,皇爷爷会不会托梦骂他不孝?

可银子的事,还是要户部想办法才是,于是辛焯对归志勉开口道:「不知归尚书...」

归尚书见辛焯又找到他头上,不好对辛焯发火,于是对着林思辨发起火来,「林尚书是不当家不知柴米贵吧!你们工部花钱向来大手大脚惯了,天天只知道伸手要银子,难道不知道,户部的银子是从哪来的吗?那是天下百姓从嘴里省的,从地缝里扣出来的,银子,银子,老子没银子!你看老夫身上的肉值多少银子,你全割了去卖掉吧!」

林思辨抬手擦掉脸上的吐沫星子,无奈的冲归尚书一摊手,「归尚书你难,可本官就不难吗,这天下谁不难?本官府外堆满了商贾们搭好的帐篷,他们就吃住在本官的府门前,天天逼着本官给他们给账,就算过年也没让本官安生一天,我不冲你要银子,找谁去要?」

林思辨说完,似乎无意的看了眼辛焯,弄得辛焯一脸尴尬。

「反正老夫这里没银子,工部若是想要银子,就等夏天税赋收上来再说吧!要是你还想硬要,那谁有办法弄来银子,你就找谁去,反正老夫管着户部一天,就是这个说法。」

归尚书发泄完,气呼呼的回了自己位置,这回谁也不理了。

辛焯被这两位高级文臣的表演唬住了,顿时有些手足无措,他不过是想把爷爷的葬礼办得不那么寒酸,没想却引起了两个大部的相互攻击。

这朝议眼看着便无法商议下去了,辛焯求助的望向卢丞相,希望这位老丞相能帮着想个办法。

卢丞相只得出言道:「户部没银子这事满朝无人不晓,就不要拿到这里说了。至于林尚书那边,也不好让要账的人堵着门,

顺天府何在?」

顺天府尹王佑民出列,供手道:「下官在,请丞相大人吩咐。」

卢丞相道:「你派人把林尚书府门前的那些商贾赶走,若是那些人不肯走,就全抓进牢里关上几天。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他们堵在尚书府门前,成何体统。若是再有这样的事,你这顺天府尹怕是干不长了。」

王佑民不敢擦掉头上的冷汗,躬身忙道:「下官谨记,谨记,请殿下与老丞相放心,下官回去就让衙役抓了这些刁民,叫他们知道什么叫做王法。」

辛焯犹豫着说道:「王府尹先不必用强,还是好生相劝,他们为皇爷爷修陵算是出过力的,不好一下子就抓到牢里去。」

王佑民恭维道:「是,是,下官会去好好劝他们,殿下仁德实乃天下百姓之福。」

吵了半天,可重熙皇帝安葬的事还是没个头绪,归尚书又彻底摆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辛焯这回没了主意,踌躇间看向宫中管事的那几个大太监,心痛的开口说道:「本宫记得皇爷爷的内帑中还有些银子,不如先拿出来......」

没等辛焯把话说完,几个大太监马上痛哭流涕的一起跪在辛焯面前,连声哀嚎道:「小主子不可啊,不可啊,按说陛下的银子,就是您的银子,小主子您想怎么用就怎么用,可是小主子还不了解宫中的难处。」

一个专管内库的白姓大太监又向前跪爬了几步,抱着辛焯的小腿哭诉道:「小主子可不能听风就是雨,您老人家过几天就要登基,还要补齐因逆王之乱减少的几千宫人。到时宫里这一万多张嘴,每天要吃要用,这些可全是内帑出的银子。陛下留给您的银子本就不多,这么个支用法,就是把奴婢们全饿死,也不够给户部填窟窿的啊!」

辛焯有一瞬间觉得当皇帝也没什么好,要不要回去当个闲散的王爷呢,这个烂摊子谁爱要谁要吧。

至少他在王府时,可没短过一两银子的用度,感觉家里总有花不完的银子。

怎么这家变得大了,却麻烦了成百上千倍呢。

辛焯被这些亲近的臣子弄得有些手脚冒汗,一时间没了章法。

而下面的朝廷栋梁们,一个个老神在在,睡觉的睡觉,装死的装死。

归尚书见时机成熟,一脸歉然的出列道:「这是老臣的过错,老臣无得无能,没能管好户部,让殿下忧心了。臣请辞官,请殿下与丞相大人另寻贤能,统领户部,以解殿下之忧。」

卢丞相眼睛眯缝了起来,他有些看不明白归志勉想要搞什么妖蛾子,但心中已提升了警觉。

辛焯见他还没登记就要失去一位朝廷重臣,心中很是惊慌,急忙在心中斟酌着词句,劝慰道:「老尚书切莫如此说,国事艰难至此,不是老尚书的过错,咱们不要着急,有办法一起想,一起慢慢商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