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波三折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波三折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辛焯一边安抚着归尚书,一边把几名大太监赶出了偏殿,并让孙喜监督这几名大太监去内监司各领***板,当做他们在小朝议事时,胡乱说话的惩罚。

几名大太监哭哭啼啼的退出偏殿,但离出门前还没忘了哀求辛焯,内库不可轻动,否则宫里不宁,大晋危矣。

所有人被这出闹剧提起了精神,摆脱了昏昏欲睡的状态,把注意力重新集中到了辛焯身上。

文官们对于几太监的处置,并没有太多异议,皇家的奴才自然由辛焯说得算。

不过看辛焯高高举起,又轻轻放下的态度可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这时明眼的官员已经看出来,辛焯被几名太监说动,是不打算拿内帑贴补先帝的葬礼了。

有人在猜测这是不是辛焯和太监们合演的一出戏,毕竟大晋历任皇帝对内库的偏执是出了名的。

而归志勉可能正是看出了这种情况,所以在直接提出了告老,借以逼迫辛焯拿出内帑来弥补国家用度的不足。

辛焯尚未登基便感觉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不知道重熙皇帝是如何做了四十余年皇帝的。

屁股下面这把龙椅,不但不舒服,甚到还有一些发烫。

归尚书眼中含泪,再次躬身说道:「朝廷岁入不足,老臣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堂堂天朝上国,户部居然连给先帝办一场风光的葬礼都做不到。老臣无能,老臣有罪,肯请殿下另寻贤明,以解朝廷之忧。」

只过了不到半个时辰,辛焯的嘴里便起了一个燎泡,这时连动动嘴唇都疼,「老尚书何以至此,户部无银是多年积累下来的困顿所致,与老尚书无关,只要等开春回暖,本宫相信会有解决办法。千万不要再提辞官的事。」

归尚书略带惭愧的说道:「可先帝的丧礼也不能太寒酸,殿下一片纯孝之心,可鉴日月,让臣深感无地自容,臣有一议,不知殿下可愿参详。」

肖华飞早被刚才的动静惊醒,此时正在乐呵呵的看戏,国库没银子,这谁都知道。

可若说大晋无银子,这点除了辛焯,恐怕在场的人全不会相信。

只不过银子在手里,又干了什么用,没人深究罢了。

单说工部修陵的花费,里面的文章就不会少,几百万两银子就像洒水一样泼出去,至于发了谁可不好说。

肖华飞曾经听过一句话,要想富先修路,这个富可不单指民富,还有干工程的那些官员和商人,他们才是工程的第一受益人。

林思辨与齐家可是相交莫逆,又有姻亲关系,一个管着全国的大型工程,一个管着拨银付款,世上哪还有如此轻松加愉快的买卖。

肖华飞清楚的记得,他当初赶两位齐尚书归乡时,齐家人的排场与出手的阔绰,那可不是一方大商巨贾能有的排面。

就算肖家再干一百年,也追不到齐家的尾巴,怪不得世人全说当官好。

随随便便一出手便是几万两银子,这得是什么样的豪奢的人家。

齐林两家,肖华飞不敢说他们一定贪墨,单说商贾平时对两家的孝敬,就已是无法想象的数目。

银子不在百姓那里,那到底去了哪,不言则明。

辛焯误以为这位老臣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于是起身虚扶了归尚书一下,「老尚书请讲,本宫对政务生疏,如果老尚书与列位臣工,有任何妥善的办法,辛焯皆愿洗耳恭听,言之必从。」

辛焯把姿态放得很低,实则是迫不得已,他现在被这些文官们拿捏得死死的。

归尚书道:「前户部尚书齐春秋多年来统领户部,对户部一应事务了然于心,老臣愧不能及,愿让贤于齐老尚书。只要殿下代先帝下诏,将齐尚书重新召

入朝中,想来可解朝廷这困......」

没等归志勉说完,卢丞相在旁冷冰冰的说道:「不可!」

归志勉还想开口辩解,卢丞相却抢先说道:「年前北周使团觐见时,齐尚书言行多有不端,进而触怒先帝。先帝仁厚,念其年父子与国辛劳,不忍责罚,允其告老还乡。今先帝尸骨未寒,归尚书又推荐此人重新入朝,应该不全是户部的家难当吧。」

卢丞相在话里,已经给归志勉与齐家父子留着脸面,毕竟有些话不好当着所有人的面讲出来。

文官们可以对齐家与齐王的紧密联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这与他们当下的切身利益关系不大。

朝堂争斗向来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没人敢保证自己一定会赢。

所谓刑不上大夫,只要失败方认赌服输,就可以平安的告老还乡,是文官们世代坚守的传统。

而齐家父子为了一己谋算,在保宁县暗害了一位辞官的礼部尚书,这已经突破了文官们彼此斗争的底线。

虽然有齐家小辈与保宁县令扛下了所有罪责,但背后到底是谁主使,只要不是傻瓜,谁又能猜不到。

虽然重熙皇帝没有下明旨,揭露齐家父子的罪孽,可再让齐家重回朝廷,还是让绝大多灵数在场的官员无法接受。

卢丞相说完,很多官员与勋贵们纷纷点头,谁也不希望在身边出现规则的破坏者,哪怕这对父子在朝中人脉深厚。

辛焯听到归尚书的话也皱起眉头,他没想到这老家伙表演半天,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文官们可以不在乎齐家与齐王有关系,可他身为谷王府出身的皇孙,就不能不在乎了。

前有杀父之仇,后有夺宫之恨,只要和齐王粘边的人,辛焯恨不得全弄死他们。

归志勉被卢尚书的话点中了要害,脸皮有些发红,不过却不肯后退。

其实归志勉这几天仔细观察过卢尚书的言行,能够感受到卢丞相退意已决,便想要赌一把,将齐家父子重新弄回京城来。

齐家父子写给归志勉的密信中,明确表示,只要归志勉肯帮这个忙,齐家父子二人,愿意将归志勉送上丞相的宝座。

哪怕归志勉在政务上没有拿得出手的功劳,而且还比较昏聩,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还是让这位官迷出手博了一把。

辛焯已重新坐回主位,他对这位户部尚书失望已极,打算登基后便要找个由头,把这老家伙打发回老家。

归志勉不肯轻易认输,继续说道:「老臣所言,皆是出自忠君爱国之心,还望殿下与丞相大人明查。」

赵宏锦突然向前几步,看着归志勉冷笑道:「本来户部的事与兵部无关,可是老夫对明里一套,暗里一套的人,最是看不惯,有些话本不想今日说,可现在不说不行了。」

众人的注意力被赵宏锦的话吸引过来,心中猜测这位老好人侍郎想要干什么。

肖华飞冷眼旁观,以他对赵家叔侄的了解,这二位均是无利不起早的主,要不是另有所图,赵宏锦绝不会在这个时候说话。

赵宏锦见众人成功被自己吸引,向着辛焯躬身一礼,从袖中拿出几封信函。

辛焯心中狐疑,不明白赵宏锦是什么意思,不过他对赵宏锦坚守皇宫不退的行为,很有好感。

「赵侍郎不必多礼,平身吧,不知你手中拿的是何物?」

赵侍郎谢过辛焯,然后转身对着群臣说道:「老臣有一侄子,曾在影龙卫中当差,受冯克明所命,近来藏身在齐王身边,充作内应,这点肖大人可以证明。」

说完赵宏锦在人群中找寻肖华飞的身影,可是看了半天,只见人头攒动,却没有发现

肖华飞站在哪个位置。

肖华飞大致猜到这个老狐狸没安什么好心,全当没听到赵宏锦在找他,反而让金朋义挡在自己身前。

金朋义嘿嘿一笑,往前迈了一步,嘴里喊道:「侍郎大人有什么事就快说,议事到现在,已经过了半个时辰了,啥事也没说明白,就别卖关子了。」

肖华飞打定主意不冒头,省着被这些老家伙当枪使,既然让他旁听,索性旁听到底。

赵宏锦见肖华飞不肯应声,只得继续说道:「老夫那侄子在齐王那里,搜到齐家父子写给齐王的密信四封,信中全是谄媚、投靠之辞。如此贰臣怎可再召回京城,难道不怕夺宫之变再次上演吗?」

辛焯心中陡然一惊,忙命人从赵宏锦手里接过书信,亲自看起来。

殿中官员均伸长了脖子,望向辛焯那边,有些人甚至担心,齐家父子的书信中是否会提及自己。

那样可就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在现在这个当口,一旦牵连到齐王的案子中,丢官罢爵只是开味小菜,***光才是正常的结局。

辛焯飞快的看过几封书信,脸色渐渐变得有些发青,额头上的血管鼓的一跳一跳。

「败类!斯文败类!」,辛焯气的将手中的信全扔到地上,觉得还不解气,用往上狠踩了几脚。

归志勉用力咽了下吐沫,这时想不为齐家父子说话,也不行了,强壮着胆子说道:「殿下先不要发火,书信之类的东西,可,可以作伪,不如把信给臣等看看,验明真伪后再处置不迟。」

辛焯城府还不够深,无法掩饰心中的恨意,眼中射出熊熊怒火,抿嘴冷笑道:「归爱卿说得极是,本宫听人说,朝廷向来不会冤枉一个好人,但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来人!把信拿给各位大臣细观,想那齐家父子为官多年,各位大人对二人的笔迹不会陌生。此信是真是假,全由列位爱卿决定。」

中文網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