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中有人

第二百八十六章 朝中有人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众人把目光望向卢丞相,他不去伸手拿信,就不会有人主动第一个站出来得罪齐家。

在场众人已有**分的把握断定,赵宏锦手中的书信是真的,因为赵宏锦这个人向来做事两面光,轻易不会得罪人。

赵宏锦能如此高调的站出来,想必不会拿出伪造的书信来诬陷齐家。

他们这些人更关心的是,信中到底有没有牵连到自己。

齐家倒不倒无所谓,只要不连累到自家便好。

卢丞相没有回应辛焯期盼的目光,伸手从小太监手中接过信函,逐封展开,细细看了半晌。

卢丞相认真看过后,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而是将信随手交给林思辨。

林思辨一接过书信后,那些文官再不顾着规矩,纷纷挤到林思辨身边,一起细读起几封书信。

林思辨终于看完了几封书信,心中陡然松了一口气,原本担心齐家会在书信中提到他,现在看来提是提了,不过说的话可不太好听,显然是齐家与林家已划清界线。

见连累不到自己身上,林思辨看了眼卢丞相后,斟酌说道:「启禀殿下与丞相,下官与齐家二人均有公务往来,对二人的落笔行文还算熟悉,臣有九分把握认定,此信应是齐春秋所写。但光凭几封往来书信,还不能说他二人有谋逆之心,请殿下将此父子二人,交由三司会审,以正国法。」

赵宏锦早就料到林思辨会有这样的反应,当下也出列道:「林尚书所言极是,齐家是得查一查,但朝野上下一直在盛传,齐家两位尚书,既是能臣,也是清官。把他们交给三司,似乎有些不妥。」

「赵侍郎有话还是说清楚的好,难道本官的刑部会包庇齐家父子不成?今天当着殿下和丞相的面,你得把话说清楚。」,刑部尚书王道正听出赵宏锦的话另有所指,马上跳出来反驳。

赵宏锦连忙解释道:「王尚书不要着急,下官的意思是,我那侄子赵千里对齐王的罪行,知之甚深,为人又忠诚可靠,臣想推荐他代表影龙卫去查清此事。等相关证据落实后,再交由刑部与三司一起处置不迟。」

王尚书道:「老臣坚决反对把齐家的事交给影龙卫来管,国有国法,家有家规,齐家父子若是有罪,当交由刑部出面处置,怎能让影龙卫插手律法的事。」

一部分文官均出言附和王尚书,齐家父子即使有罪,但他们依然是文官的一份子。

如果交给刑部处置,这事完全有可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不就是在信中谄媚了些,文官里大多数人全会这样,这不是新鲜事。

至多定个言行不端,有愧操守就到头了,到时让这对父子,继续回家养老就是了。

皆大欢喜!

可要是交给影龙卫来处理,那事情就难办了。

影龙卫向来是皇帝的爪牙,万一辛焯想扩大战果,牵连更多的文官,说不定会把事态扩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那时掉脑袋的,可就不是齐家那几个人了,而是满朝人人自危。

本来齐王死都死了,一切的秘密已随齐王进了乱葬岗,大家才睡了一个安稳觉,此刻哪个人都不想多事。

赵宏锦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偏又在此时,提起了他那个侄子,这让大部分人看不清赵宏锦到底有什么打算。

朝中的高级官员们,向来是走一步看三步,赵宏锦的心思,还是有人能看透的。

林思辨出列道:「听赵侍郎提起令侄,本官才想起一事,齐王是薨在他手上吧。」

赵宏锦向辛焯那边微微侧了下身,谦虚说道:「忠君报国向来是我赵家的家风,千里这孩子打小跟着老夫,算是有样学样。些许功劳,不值得林尚书挂在嘴上

林思辨呵呵笑道:「如此大功怎么能说是微末功劳呢,要本官说,令侄这次可是立功不小,朝廷当赏罚分明,否则以后谁还为朝廷与殿下出力呢。」

赵宏锦连连摆手,可嘴角却带上了笑意,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

林思辨向着辛焯行礼道,「臣听闻老都尉身体欠安,需要休养几年,但影龙卫身负重责,不可一日无主事之人。臣愿保举赵千里为影龙卫代指挥使,相信由这样的忠臣义士来掌管影龙卫,是殿下之福,也是国家之幸。」

肖华飞嘴角带上冷笑,这几个老家伙搞半天,就弄出这么一出戏,实在让人有些倒牙。

孙喜不知何时回到了辛焯身后,当林思辨说完后,孙喜跑到了辛焯耳边低声说着什么。

众人以为孙喜是向辛焯回禀,那几个太监的处置结果,当下也没人太在意,更不会有人傻到去打听。

林思辨自顾自说完后,辛焯假意思量了片刻,才谨慎回道:「林尚书所言极是,但影龙卫目前的指挥使还是冯都尉,而且他还是本宫的长辈,林尚书的话,本宫会考虑。赵千里有大功,这个本宫早已知晓,自然会有相应的封赏,这个请赵侍郎放心。」

赵宏锦听到辛焯的答复,面带喜色,连忙行礼谢恩,不过内心怎么想却没人知道。

肖华飞捅了下金朋义的后腰,向他使了个眼色。

金朋义心领神会,出列行礼道:「殿下容禀,听了林尚书的话,臣下有些话也想说。」

辛焯笑着点下头,抬下手,示意金朋义有话尽管说。

他对金朋义的印象不错,觉得此人救驾有功,只是没太读过书,不过大晋的勋贵也没人读书。

勋贵子弟生下来就是为了混吃等死,读书再多有什么用,他们又不用考进士。

金朋义大咧咧说道:「赵千里是哪根葱,本侯从来没听过。齐王是被本侯的兵围困在了一个院子当中,至于齐王是自己死的,还是让人杀死的,本侯不知道。反正本侯进门时,他就咽气了。本想抓个活的献给殿下,谁知却不明不白的死了。」

其实在皇庄时,肖华飞已将齐王死亡的前后,原原本本的告诉过辛焯。

辛焯此时强忍着嘴角的笑意,也不拆穿金朋义的胡搅蛮缠。既然赵宏锦与林思辨敢当着他的面,做起利益交换,那他也索性装起胡涂。

刚才孙喜已经提醒过辛焯,影龙卫与京营要牢牢抓在可信任的人手中。

只不过孙喜没傻到说出人名,谁才是可信的人,这需要辛焯自己去确认。

别说金朋义对赵千里不了解,就算辛焯也不过听肖华飞禀报京城局势时,提过这人名字一嘴而已。

而且把赵千里虚化成了一个工具人,就是听命行事的那种打手。

肖华飞只说,赵千里是在他的授意下,用药弄死了齐王。

这么做是避免辛焯回到京城后尴尬,辛焯是齐王的亲侄子,就算叔叔的错再大,也不该由辛焯下令了结齐王。

君有忧,臣当劳之,这点肖华飞做得很到位。

未来皇帝的烦心事,自然得近臣来解决。

辛焯因为此事,对肖华飞又高看了一分,觉得肖华飞办事妥帖,又能顾忌到皇家的颜面不失。

金朋义继续道:「本侯记清楚得,是肖华飞大人拿着金牌令箭到了京营,他与本侯领兵入的京。那时列位大人可还在齐王面前跪着,要不是肖大人与本侯赶来相救,各位大人怕是要撞柱殉国了吧。」

这一番话说完,让许多文官低下了头,他们并没有在齐王面前寻死,好不容易当上的官,活着不好吗?

辛焯道:「本宫这次能重回皇爷爷灵前尽

孝,有赖皇爷爷在天之灵的保佑,全靠列位忠臣的尽心辅佐,其中肖爱卿与承远侯不负先帝所托,是本次平逆的最大功臣,其他大臣亦是有功之臣。林尚书说得对,朝廷行事当赏罚分明,待本宫登基后,便会下诏,对平乱的功臣大封赏。」

金朋义马上跪倒谢恩,肖华飞谢恩的声音也从人群后面传了过来。

辛焯点头,抬手示意金朋义与肖华飞平身,然后看向卢丞相,「老丞相,本宫尚且年幼,您看齐家父子的事,本宫该交给谁办。」

卢丞相与齐家二人向来不对付,当下微微躬身说道:「仅凭几封书信,就把两名二品大员送往三司,恐怕不太合适。依老臣看,就按赵侍郎的提议,把人交给影龙卫吧。齐家在京里还有府邸,当责承影龙卫一并查抄,看看是否能找出什么证据。如果最后查无实据,再发还给两位尚书便是。」

归志勉本不想再多事,可这时又不敢让辛焯穷追齐家,再次出列说道:「齐家在京城的府里已没有下人,他二人返乡时已将下人遣散,只留有一子独居在府中,叫影龙卫的人把他带走问话便是,府邸就不用查抄了吧,总要顾着些老臣的脸面。」

肖华飞在从群后面喊道:「臣代表影龙卫保证,绝不乱动齐府的一草一木,而且齐府现在已没了女眷,进去查查也没什么大不了。臣刚听说齐家是清官,想来也不怕影龙卫登门查看。臣保证,绝对文明执法,坚决捍卫老臣的脸面。」

辛焯嘴角忍着笑,出言道:「既然肖爱卿保证了,那就去查吧,这里议事一时半刻也不会结束。你且去查,要是有事再来禀报。」

「臣尊教令!稍侯便来回禀。」,肖华飞不等文官那边再说什么,转身拉开大门,扬长而去。

金朋义退回到偏殿门前,大马金刀的挡在那里,像门神一样笑嘻嘻的看着众人。

就算有人想往齐府通风报信,已不可能。

紧急通知:启用新地址-,请重新收藏书签!

免费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