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历史 > 山寨小姑爷 > 第五十九章 与人相交

第五十九章 与人相交

书名:山寨小姑爷 作者:十一月的射手座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02-11 22:46:28

原本肖华飞与杜金正谈到黄石寨众人归籍为民的事,那边马上就要开工,这件事已经不能再拖了,否则兴建时,没人敢下山去帮忙。

逃民躲在山上不是问题,他们就像大晋繁华背后的脓疮,被精美的五彩丝绸长裙挡在外人看不到的角落。

大晋当官的读书人,不停地在各种文章中,向世人称道着自己治理天下的卓越政绩,皇帝信了,官员们信了,小吏们信了,唯独百姓的话没有人听。

只要逃民不跳到明面上来,官府便当他们不存在,任他们自生自灭,但如果敢大张旗鼓的公开露面,官府里的小吏与乡绅就会向他们伸出爪牙。

至于对付这些百姓的手段,他们轻车熟路,总有许多办法,让百姓们服从。

赵先生的来访,让肖华飞看到尽快解决问题的希望,而且这件事对双方都有益处,肖华飞需要人手扩张生意,县衙张大人则需要政绩。

肖华飞想了想,并没有马上去见赵先生,而是连忙回到房中取出二百两银票,细心对折两次,插入袖中。

他又将上次去黄石寨时,由丁夫子整理的人员名册,从书架上找出来,放入怀中。

昨夜卖浮生醉赚得五千两银子,给肖守业四千两去建黄石集,七百两给了杜金,手头也只有不到三百来两。

如今这又要拿出二百两,托请赵先生尽快搞定户籍的事,肖华飞很是心疼,辛苦这么多天,到最后自己手中所剩的不过一百来两银子。

虽然逃民归籍对方双都有利,但以大晋官府的办事效率,小吏们可能把相关手续办上几年,为了让黄石寨的人们尽快安稳下来,肖华飞只能咬牙花银子了。

肖华飞进大前宅大厅时,见到赵先生正喝茶等候。他连忙走上前,态度亲切地与赵先生见礼。

然后肖华飞陪着赵先生一起坐在客位,招呼人换上新茶。

肖华飞笑着对赵先生,真诚说道:“赵叔昨日能请张大人一同来参加诗会,小侄不胜感激,本想着这几天请赵叔出来吃饭,聊表感谢,却不想您今天有空光临舍下。正好您百忙中得空,一会便去醉香居一起吃些薄酒如何?”

经过几次的接触,赵先生打心里欣赏眼前的这个年轻人,也暗自赞叹,不愧是肖家当继承人培养的少爷,与人说话间真诚热络,无法叫人心升烦感。

赵先生放下茶盏摆摆手,笑呵呵说道:“贤侄不要同老叔客气了,你昨天的诗很好,张大人回衙后,还夸奖你文采斐然,是读书的料,为咱们大晋诗坛增色不少。今天饭就不吃了,我一会还有事,再说喝过浮生醉,再到外面喝别的,有些难已入口了。”

二人寒暄客套几句,肖华飞便把话题引到黄石集那边。

赵先生听到黄石寨已将人员名册归拢好,心中也很高兴,这也是今天他到访的原因之一。

外察马上就要开始,如果这时能把逃民归乡这个政绩报给朝廷,对张景清的仕途顺遂,能起到相当大的助力。

赵先生抚掌笑道:“老叔果然没有看错你,这件事你办得不错,不知将有多少逃民会落户在黄石集那面,说给老叔听听,我也好按排下面的事宜。”

肖华飞见赵先生主动开口揽事,马上冲他一拱手,吹捧起来。

“赵叔与张大人果然心怀百姓,爱民如子,小侄深感佩服,若是有朝一日赵叔辅佐张大人主政一部,进而当上丞相,相必大晋也将重新迎来盛世。要是像您二位这样的读书人再多些,大晋的百姓可就有福喽。”

赵先生听得是眉开眼笑,连连点头,但嘴上还是谦虚道:“都是县尊大人的功劳,老叔不过替张大人查缺补漏罢了。你小子嘴就是甜,不要给我灌**汤了,把想籍的人数报上来吧。”

“那小侄就给赵叔添麻烦了,人员名册在这里,请过目。一共有成年男丁一百二十二人,老弱妇孺稍少些,只有八十人。”

赵先生点点头,肖华飞所报的人数和他想得差不多,山上生存条件恶劣,成年男人还能有些活路,但妇孺的生存必定极为艰难,所以人数比例上也应该如此。

在这本名册上,肖华飞与在与杜天纵商议后,藏下了五十名将来要做为安保队的青壮,并没有把他们名字登记在册子上。

不过这在大晋并不是什么大事,穷人本来也没有什么名字,平时阿大,二狗的随便叫,只要黄石集控制在肖华飞和杜家手里一天,那些人就不会有被追查的风险。

肖华飞算定将来黄石集那边地理位置优越,南下北上的各种人员势必经过此处。

如此大的人流往来频繁,黄石集建成后将替代云铺渡的大部分功能,为往来旅客解决餐饮,休息需求。

这个时代大部分人还是以脚行路,从姚安县到云铺渡有七八十里路程,中间没有像样的市镇可供休息。

哪怕只按距离行程,黄石集都将是方圆百里内,最佳的中途休息场所。

肖华飞打算将这里打造成生意的生产基地与宣传窗口,旅客们的口口传播才是大晋这个时代最快的宣传推广渠道。

虽然肖华飞可以多开几次诗会,顺带着捆绑浮生醉一起扬名,但肖守业经过分析,这不是最好的途径,因为浮生醉再好,最后还是要有人喝过并买走,带到大晋各地去,世人才能渐渐对浮生醉产生直观认知。

肖家商队未来也会大力推广浮生醉,每次商队往来,必须带上一定数量的浮生醉带到各地去贩卖。

肖华飞还建议肖守业,要让商队每到一处,便要进行展销赠饮活动,尽快地把打造品牌与口碑的时间成本降低。

赵先生粗粗地看了下名册,便放到了一边的桌上。给他们上户籍这件事,这对他来说不过是小事,到时只要看着小吏们做事便好。

他心中还有个想法,这件事是张景清主抓的政绩,最好中间有人借着阳奉阴违,阻挠不办。

最近郑捕头和县尉走得比较近,私下里背着张景清办过一些事。这让张大人心中有些不快,权力如毒药,不管大小没有人愿意与别人分享。

那正好借着外察的东风,让张景清再次好好整治一下这些奸滑小人,否则还真以为县衙是他们当家不成。

他和张景清刚到姚安时,面临的情况与大晋其他县衙没有什么不同。

县衙中在吏员这一层面,经过一百多年的经营,所有办事的职位基本都成为本地大族家传生意,老子是捕头,儿子便是捕快,将来老子年纪大了,儿子就将变成新的捕头。

若不是有赵先生跟着张景清一同赴任,有他爷爷所传授管理地方衙门的手段,张景清只要到任就会被小吏们架空,命令可能都出不了二堂。

赵先生曾在背后指点张景清抓住几个小吏的错处,狠狠整治过一番,才让下面的人都俯首帖耳。

近来这种苗头又有所萌芽,看来县衙里有些人得到外察的消息,又开始不安份起来。

赵先生并不像张景清那样担忧,因为正印官哪怕是县一级,也不可能给举人做,那样吏部会被在京的官员们骂死。

大晋朝中的实权官位早就成为,进士出身读书人的专属后花园,任何人想改变这个规矩,这些进士老爷们就会死给人看,连皇帝都不会去碰这条红线。

不过防危杜渐很有必要,赵先生身为张景清的幕僚,有责任为自家大人分忧。

当然这些内里的情形,赵先生不会对肖华飞讲,他转而关心起肖华飞平时都看些什么书,或者进学过哪些关于科举的学识。

肖华飞低下头腼腆地笑着,让赵先生问得有些尴尬,心中忍不住叹了口气。

他在黄石寨中醒过来,空有个肖家大少爷的名份,身体前主人可是啥知识都没有留给他。

那空荡荡的脑海,对各家青楼楚馆姑娘们的八卦,倒是知之甚详,其余则啥也不感兴趣。

看着赵先生殷切的目光,承认自己不学无术,目前的场合又不合适,肖华飞努力地寻找着脑海里,大晋与科举有关的圣贤书都有哪些。

费了半天力,勉强向赵先生说了二本大晋所有读书人启蒙后都要读的书名。

赵先生听到后也皱了下眉,目光意味难明地看向肖华飞,此刻赵先生觉得自己和肖华飞比,在科举一道上,那真是明月与沟渠的区别。

他原想着以肖华飞惊人的才气,只需要在关节上点拨一二句便可。

可真正面对肖华飞时,终于发现市井中的流言,往往不都是空穴来风。

赵先生无奈之下打定主意,他立志为全大晋最优秀的幕僚,那这点小事就一定得为张景清办漂亮,谁让大家都是读书呢,追求完美是他们的理想。

又闲谈几句,赵先生提出想去肖华飞的书房看看,肖华飞当然无法拒绝,身为读书人到彼此书房中聊会天,这都是正常相交过程中的一种表示亲近的方式。

肖华飞连忙叫人先去大房院里知会小芹准备茶点,实际上是通过招呼小芹,提醒院里的杜金等人,先避开一会。

赵先生代表的是张景清,经过昨夜的事,他不想让这几人在公家那里露面,谁知道会不会惹出别的麻烦。

肖华飞一路上向赵先生介绍着家里的景物,缓步陪着赵先生向自己书房走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