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别慌,我和亲妈穿成侯府婆媳! > 第二百一十二章 思乡

第二百一十二章 思乡

书名:别慌,我和亲妈穿成侯府婆媳! 作者:陌上小仙儿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23:53:38

端午越来越近,节日气氛渐浓,大街上也越发热闹了。

原本想趁着店铺装修偷几天懒,可想到每日少赚那么多白花花的银子,顾清悠到底还是坐不住。

“霜降,我之前让准备的那些材料,厨房都采买齐了没有?”

天气渐热,顾清悠不耐扎那些繁复的发髻,只将头发简单盘个丸子,用根素簪子固定在头顶。

身上常服也做了分体的样式,不仅凉快,喝凉茶多了如厕也方便。

霜降端着几只咸鸭蛋进门,瞧见她的装扮,忍不住吐槽道:“小姐,好端端的,怎么扮成了姑子?等下郡主来了该笑你了!”

顾清悠才不在乎这些,专心在纸上写着东西,得意道:“你放心,她才不会笑我,只会有样学样!”

霜降撇撇嘴,这话说的没毛病,郡主可不就喜欢跟着小姐一起奇奇怪怪么?

难得她没有回嘴,顾清悠抬头,见她手里两颗青玉般的鸭蛋,咦道:“鸭蛋已经腌好了?味道如何?起沙没?油多不多?”

“日子差不多了,至于味道如何,还得您亲自尝过。”

为端午包粽子,顾清悠专门让人从南方进了一批海鸭蛋,准备亲自腌制咸鸭蛋。

奈何鲜鸭蛋怕碎,就算是乘水路,过来也得十多天的功夫,为方便运输,她着人带去了腌鸭蛋的方子,当场将收购的海鸭蛋腌进了坛子里。

但此举大大增加了运输成本,所以这些鸭蛋便显得弥足珍贵,第一锅,霜降肯定要先拿来给她尝的。

顾清悠惦记许久,几乎是迫不及待的接过还带温热的鸭蛋,圆润的触感像是品质上乘的暖玉,让她一时又舍不得磕破,便小心翼翼放在桌上。

霜降也想看看她千里迢迢非要去南方买的鸭蛋,跟上京鸭子生的到底有何不同,见她迟迟不肯动手,忍不住催促道:“怎么了小姐?是蛋太烫吗?要不奴婢帮您剥?”

“没有没有,我来就好。”

顾清悠说罢,拿起一颗在桌角轻轻磕破,将碎掉的蛋壳剥了去,便露出里面嫩滑的蛋白,凑近闻闻,似乎还能闻到海风的味道。

霜降提醒道:“小姐,剥蛋的时候要在大头剥,一下就能看到蛋黄。”

“我知道,我是怕油太多,一下子流出来了。”

顾清悠捻起一双筷子,将上面的蛋清挑起,轻轻放在口中抿开,海鸭蛋独有的细腻口感顺便占领了口腔每一处角落。

“嗯,不咸不淡刚刚好。”

她说着另夹了一块喂给霜降,霜降不住惊叹道:“怪不得您非得跑出十万八千里买鸭蛋,吃起来还真就是不一样!”

虽说上京也有咸鸭蛋卖,但大部分的蛋清都齁咸又冷硬,偶尔遇到手艺好的,腌制的蛋黄能出点油,算是能将蛋清的不足弥补一二。

可顾清悠腌制的这海鸭蛋,蛋清就像鲜鸭蛋一样软嫩,吃在嘴里不用嚼,舌尖一抿就开了。

“重头戏来了哈!千万别眨眼!”

随着蛋清剥开,鸭蛋中间露出一层金黄色的半透明薄膜,薄膜下,赤橙色的蛋黄赫然可见。

因鸭蛋是热的,所以顾清悠只拿一根筷子,在那层薄膜上轻轻一戳,就见薄膜噗的一下,随着筷子扎进去,流金般的液体快速涌了出来,很快就在蛋壳中积攒了厚厚一层。

“哇,奴婢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把鸭蛋腌出这么多油的!”

要知道在她们家,不管鸡蛋鸭蛋,都要攒起来卖银子,给娘亲买药用的,只有逢年过节,才会舍得拿出一两个,放在坛子里腌了吃。

家里有四口人,往往一个鸭蛋要分成好几份,她打小懂事,知道好吃的先孝顺父母,疼爱弟弟,所以每一次留给自己的,也不过只有指甲盖大小的蛋清。

因为珍贵,鸭蛋都要腌制好久好久,而且腌的极咸,里面蛋清都已经硬如皮纸,比直接吃盐巴好不了多少,就这,依然是她童年中为数不多的奢侈美味。

看着顾清悠手中油汪汪的蛋黄,霜降思乡情绪勾起,顿时低落下去。

看出她神色变化,顾清悠暗道自己糊涂,如今霜降已经不是国公府的小妾,每月赚的银子也足够养活一家人,她怎就没想到,让霜降把家人接到身边来呢?

“霜降,你来上京这么久,有没有想家?”

霜降老老实实的点头:“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虽然我家穷的揭不开锅,但离开久了,说一点不想是不可能的。”

见顾清悠若有所思,她心里一慌,忙站着了身子道:“小姐,您怎么突然问这个?该不是奴婢哪里做的不够好,您要把奴婢赶回老家去吧?”

“你这丫头,瞎想什么呢?”

顾清悠被她逗乐了:“我是在想,既然你在上京站住了脚跟,有没有想过,把家人都接过来?”

本以为她会欣然答应,熟料霜降想都没想,直接把头摇的拨浪鼓一般:“那可不行,不说他们身体不好不宜远行,我自己都是给您当丫鬟呢,他们来了该怎么安置?”

到时候少不得要给主子添麻烦,霜降自问受顾清悠的恩情已经无法还清,说什么都不肯麻烦她。

顾清悠不赞同道:“既是你的家人,我也该称呼一声叔叔婶婶,怎么就是添麻烦?再说了,你弟弟也到了入学的年纪,上京到底有名的学塾多些,难道你不想让他拜个名师?”

“这……”

若说其他的,霜降可以断然拒绝,可说起弟弟,她便有些犹豫。

弟弟是家里的独苗,几乎是母亲用半条命换来的,虽然她现在可以补贴家用,可若想将来真正光耀门楣,还得依靠弟弟。

她老家太过偏远,当地百姓大都清贫,很多孩子都上不起学,所以几乎没有设立几家书孰。

有钱人家的孩子,要么就三五成群,请个有名的教书先生,直接去家里讲学,要么就花钱送到远处有名的书孰去,弟弟刚到启蒙的年纪,若是送到远处,只怕父母不放心,可她赚的钱又请不起教书先生,确实有点难办。

7017k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