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提刑大人使不得 > 关于疫情的一些感触,想和大家聊聊

关于疫情的一些感触,想和大家聊聊

书名:提刑大人使不得 作者:莫伊莱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23:53:58

今天开一个单章,不讲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最近小莫因为疫情全民居家抗疫的诸多感触。

我们这边现在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疫区了,严重程度据专家说,超过了 2020 年的武汉,截止到目前, 最高记录是日新增确诊患者1979 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成年人开始了居家办公,孩子开始了居家学习,套用一句烂大街的话就叫做——整座城市按下了暂停键。

城市暂停下来,但是在各个角落里,人性的多面性却一刻都没有停止过各自的表演。

从这几天我的亲身体会, 先跟大家分享一些希望所有人都用不到的经验吧。

首先那就是不论你是一家几口, 还是独居生活,在这个疫情常态化的今天, 那种耐保存,保质期长的方便食品,自热锅,方便面,螺蛳粉或者是干米粉、挂面之类,一定家中常备。

如果冰箱的冷冻柜够大,超市袋装的速冻蔬菜也可以备一两包,这都是可以应急的好东西。

女孩子不要每个月那几天的时候才临时去采购,当月只买当月的用量,保证家中有多余一个月的份额,如果空间允许,那就两个月,虽然我们都知道,那些东西对于女孩子来说,是必要品, 但是一旦遇到大规模疫情或者其他的紧急情况, 救命的药物和果腹的食物粮油才算是保供物品,凡是不用很难受,但是死不了的东西,都得往后排。

我们不可能指望别人面面俱到的考虑我们的每一种需求,所以自己要先学会照顾好自己。

其次,一旦周围已经开始出现了疫情,临近往来很多的城市、区域确诊人数忽然多了起来,不要犹豫,马上把物资囤起来,只有打好时间差,才能在运力挤爆之前做好储备。

如果一旦遇到封控甚至封城,至少不需要担心保供套餐没有筹备好之前就喝西北风,若是运气好,当地的疫情并没有特别严重,能够家里有吃有喝,不用到人员密集的超市、市场去扎堆儿采购,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小莫这边因为这一波疫情来势汹汹,所以上面第一时间全力以赴的是张罗安置医院,建方舱,组织全民核酸,其他事情都慢了半拍,最初的时候我们是两天一户出去一人采购的,随着新增人数上升,管控升级,对所有居民小区进行封闭管理,结果刚第三天,就开始有邻居哀嚎家中没菜了,没米了,没面了,没油了……

然而这个时候,之前不着急采购的人统统开始线上订购,立刻就挤爆了几乎所有的保供平台。

这也引出了最后一点经验——不要在疫情当前的时候过分追求生活品质,青菜不是当天买的不吃,肉不是新鲜杀的不要,这在平时是生活格调,而在疫情之下,就会变成给自己挖的一个大坑。

说完了经验,再来说一说最近这半个月来,我在疫情之下看到的一些人性侧面。

在封闭三天,没有解封迹象的情况下,小莫家所在的业主群里,很多人开始焦虑起吃什么喝什么的问题,社区开始向本地的大型商超协调保供团购,粮油套餐,水果套餐,还有肉菜套餐。

说实话,价格还是很公道的,品类也都是日常比较好存放的,然而套餐发上来之后,原本每天哀嚎着要喝西北风的那些人却并没有抓紧时间报名购买,他们开始讨价还价起来了。

有说自己不想要套餐,要求拆开只买其中一样的,有表示蔬菜套餐里面有自己不爱吃的菜,要求把那个菜撤掉了换成别的,还有提出为什么非得强迫我们买套餐,凭什么不能让我们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的。

再后来,又有人提出来了,要吃面包,要求社区牵头买面包,有人说想吃火锅,问能不能帮忙采购火锅食材,有人说凭什么鸡蛋六块钱一斤,是不是发疫情财?去年夏天鸡蛋明明才四块钱一斤!有人说他早上想要吃麻花,让想办法给买点,还有说要买牛奶,但是不能要全脂的,必须脱脂的才行……

或许他们没有想过,一个城市几百万人,却只有那么几千人奔波在保供一线,对于他们来说各种不满意的套餐,也是超市拣货员在疫情之下,没日没夜分装的。

他们可能只是下了一单,但是一栋楼,一条街,一个区,全市,有多少个他们这样的个体呢?

有一位老阿姨,听说楼下便利店附近每个小区每日只接固定的订单数,接满了就不接单了,因为人力不足,送不过来,于是气愤的说:“凭什么不送!我看就是懒!不想为老百姓做事!我就要打电话催,一直打,打到他们肯接我的单为止!”

我不是很清楚一个小小便利店里面的工作人员,到底对于“老百姓”有什么样的服务职责,我也不是很清楚,如果这位阿姨的孩子在那个便利店工作,她还会不会这样咬牙切齿地骂人家懒……

这些人里,有生在春风里,一直过着衣食无忧生活的年轻人,也有舒坦日子过久了,忘记了自己曾经艰苦奋斗过的老年人,尽管性别、年龄都不同,但是在疫情这面哈哈镜中,他们都退化成了一个个巨婴。

本地新闻和视频平台上,关于想方设法钻彩钢板、翻栅栏、爬铁丝网也要从封控区里出来到外面去晃一晃的反面教材更是从来都没有缺席过。

人,是应该对自己好一点,但是在特殊时期,艰难时刻,还不顾一切的要求保障自己过得舒服,这就是利己主义了。

还有人觉得何必费这么大力气,不就是个大号流感么,躺平共存就好了!

大家都看到了西方的共存,同时也不要忽略共存背后的代价,欧美这两年来,有多少老人和孩子被疫情夺走了生命,这对于旁人而言或许轻飘飘,对于那些家庭却是永久的伤痕,永远的痛。

没有人是从石头缝里面蹦出来的,家里或者老或者小,至少也会占一样,谁又能够豁得出去呢?

更何况,以我国的人口密度,一旦躺平,势必面临着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到时候医院大门水泄不通,受影响的又何止是新冠重症和危重症的患者,还有很多急诊、重大疾病的患者也要被拖下水,耽误了原本就争分夺秒的治疗时机。

或许扯得有点远,小莫想说的是,不管是哪个地区,哪个城市,在面对疫情防控的问题时,都是在努力控制,力求把损失降到最小,尽快让大家的生活走上正轨,或许有些时候,短时间内不能做到尽善尽美,人人满意,总体也是在努力和改进着的。

而我们作为一个个渺小的个体,或许并不具备宏观的判断力,也不需要有什么大局观,我们要做的不过就是将心比心,仅此而已。

疫情是一面放大镜,让我们看到了平凡人的大爱无疆,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些人的狭隘与自私。

最近各处疫情频发,希望处在疫情中的小伙伴都能够放平心态,安心抗疫,克服短暂的困难,迎来胜利的曙光。

也希望那些巨婴们,能够终有一日,“长大成人”。

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几千年的美德都流淌在我们的血管之中,我们大家用了两年的努力,让我们的家园成了世界上唯一的安全净土,让我们一起珍惜这样的成果,盼望云消疫散后的晴空!

【最近的感触非常多,这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剩下的……不晓得能说不能说,就先不说了,感谢大家耐心看完,明天正常更新,ღ(´・ᴗ・`)比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