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青衫誓 > 第226章 远筹佐朝纲

第226章 远筹佐朝纲

书名:青衫誓 作者:公子予渔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23:54:14

寇公既有进京赴任之旨意,也不愿多做耽搁。

吩咐侍妾蒨桃简单收拾了行装,节度府中侍卫一应不带,只带了杜青衫等几个学生,便衣离南阳。

从南阳去开封,快马一天便到。

他们这样车轿慢走,最迟,三五天也就到了。

宋归尘与蒨桃同坐一辆车轿,见蒨桃夫人面带忧色,沉吟不语,便奇问:“寇大人得进京都,应是好事,夫人怎么看起来不开心呢?”

蒨桃道:“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谁又知道这究竟是祸是福呢?”

一个侍妾,竟有这般远见和见识,宋归尘不由对她刮目相待。

又想到她流传于世的那两首《呈寇公》诗,敢于指出寇大人的不是,又能巧妙以诗点出其不妥之处,确实是淑灵之人。

如今能说出这番话,也不足为怪了。

“夫人说得不错,塞翁失马,福祸确实难以预料。”

宋归尘望着面色不好的蒨桃,叹息一声。

她思虑得如此之多,也难怪身体不好,看起来总有几分怯弱。

“然而人生在世,不过短短百年,夫人何不将心放宽些,既然困境都已经过来了,如今既是顺境,何不敞开怀大笑一场?”

蒨桃闻言,看着眼前年纪轻轻的姑娘,含笑摇头:

“我又何尝不知道这些道理,大人昔日还写了‘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艳歌’一句宽慰我,叫我不要多思多想。

“只是大人如今与人处处为敌,想要陷害他的人两只手都数不过来,我一介妇人,不能为他出谋划策,也只好在心里为他祈祷,做好一切小事,让他回到家,就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早上起来,就能穿上干干净净的衣裳……”

她一番话叫宋归尘感慨良多。

怪不得寇公被贬多年,身边一直带着蒨桃夫人。

这样一个一心都在寇公身上的女子,貌美不说,又是如此的贤淑知礼,有这样一个玲珑心思的房中人在身边,一应事务都处理得妥妥当当,确实省了不少心。

宋归尘心有所感,不由得揭开车帘看向最前头骑在马上的杜青衫。

一袭青衫,俊逸风流。

即便是骑马,他也坐得挺直,马儿慢悠悠地走着,风吹起了他肩头一缕青丝。

她心早已属他,只是相识以来,除了做饭之外,一直是他照顾自己居多,他们没有雇丫头,就连洗碗烧火这样的事,大都是杜青衫亲力亲为。

与蒨桃夫人比起来,宋归尘不由得十分汗颜。

许是察觉到了她的目光,前头马上的杜青衫转过头来,刚好对上她的眼神,诧异了一瞬,随即弯起嘴角,轻轻一笑,张口说了个唇语。

宋归尘看得出来,他说的是:“又被本夫君的风华惊艳了?”

索性瞪了他一眼,“呸”了一声,放下车帘,正襟危坐。

车内蒨桃见了,笑道:“杜公子对你是真放在心尖尖上,他以前是个混不吝,除了他父亲之外,他只听大人的话,没想到,如今遇到你,却对你言听计从的。”

宋归尘微红了脸,想象得出来,杜青衫可不就是个混不吝嘛,初见自己,就没个正形,不是调戏自己,就是在调戏自己的路上。

她道:“夫人知道很多关于杜青衫的事?”

蒨桃笑了笑:“也不能说多,只是他小时候,小小孩童,竟出言夸赞大人方正慷慨有大节,大人膝下无子,对其十分喜爱,常将他带回府,亲自教他读书习字。”

“啊,原来是这样。”宋归尘恍然大悟,“我正好奇,杜青衫为何会是寇大人的学生呢,原来竟有这样的缘故。”

“你不知道,他小时候可皮了,寇府里大大小小的小厮小丫头,就没有没有被他折腾过的,偏偏他生得好样貌,粉雕玉琢的,一双大眼睛像是会说话,犯了错,认错也认得言辞切切,被他那无辜的眼睛一看着,你就是有天大的气,也消了,府里各个夫人都喜欢他喜欢得不得了,越发将他宠得无法无天。”

蒨桃说着,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往事,噗嗤一声笑出来。

见宋归尘听得认真,又继续道:“在寇府他都这样,可以想象,在杜府,他是怎样的小霸王了吧?据说有一次,他趁府里众人都熟睡之时,带着二弟,将请来的夫子的胡子给刮了下来,第二天,那夫子气得直接辞了职,放言再也不做杜府子孙的夫子。”

宋归尘也忍不住笑了。

比起自己从小四处游历,后又在孤山孤零零的生活来,杜青衫的儿时趣事,要有趣得多了。

实在想不到,那样一个风姿卓绝的人,小时候,竟然这么调皮。

这样调皮的他,一定有一双十分宠爱他的父母,然而,这一切,一夕之间,都没有了。

思及此,宋归尘心尖一痛。

蒨桃似乎也想到了此处,叹息一声,不再言语。

忽然车轿晃了晃,停了下来。

二人掀开帘子一看,竟是城门口人山人海围了众多百姓,看样子是来给寇大人送行的。

“寇公留步——”

一道高声传来,竟是宋归尘初到南阳当日,在茶楼说书的那个说书人,只见他书生装扮,双手捧着方方正正一扶尺。

他将扶尺呈到寇公面前,态度不卑不亢。

“大人,这块扶尺,是您当初赠与学生的。当时您说您被贬南阳,用不到这扶尺,又说扶尺有棱有角,希望学生做一个有棱角的说书人。”

“大人之言,学生日夜铭记在心,不敢片刻遗忘,今日大人回京,学生特将此扶尺物归原主,愿大人从此以后,手持惊堂木,远筹佐朝纲,还我大宋朝堂一个天朗水清,日月昭昭。”

寇公望着眼前的年轻人,他自然是记得他的。

不仅记得,还常去他经常说书的茶楼听他说书。

只是,此去开封,这佐朝纲的惊堂木,他能否再用上,仍是一个未知数。

还朝堂一个天朗水清,谈何容易?

寇公注视着说书人手中的扶尺良久,终于还是伸手接过,叹道:“本公记下了。”

又望了望四周百姓,轻轻摆了摆手:“回去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