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青衫誓 > 第352章·驾崩

第352章·驾崩

书名:青衫誓 作者:公子予渔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2 23:54:14

因太子一场病,皇后收回了贬谪杜青衫的诏书,杜青衫继续留任京师。

转眼五个月过去,正值岁末,天地严寒,宋归尘这日生了个白胖小子。

杜青衫给孩子取名:启元。

意为开启新的一年。

公元1022年春正月,大宋帝国由“天禧”改元为“乾兴”。

皇帝在病情越来越重时,还振作起精神,在料峭寒风中,登上东华门观灯。当他听说秀州去年秋天以来,水大,至今为灾,一如既往地下诏:免去秀州秋税中尚未缴纳的部分,以此缓解灾情。

到了二月,皇帝登上正阳门,大赦天下,各种恩赏实惠,去年以来,各地水灾地区,庶民欠缴的租税,全部罢免;有因水灾流离,今春回乡复业的农民,更免除他们的租税和差役,并且还有贷给他们粮种,鼓励适时播种。

二月甲寅日,皇帝进入弥留之际,诸臣前来探望。

隔着帏帐,能隐约见皇帝身形瘦削,卧病在床,口不能言。

众臣见状,不免悲从心来,暗自拭泪。

皇帝见到诸臣,颤颤巍巍地伸出右手,点点自己的胸膛,又展开五指,再出三指。

大臣们面面相觑,不解何意。

暗自猜度皇帝伸出这八个指头,难不成是指八王爷?

恰巧这时,八王爷也入宫来看望皇兄,诸臣便起身退出。

如今皇帝病重,朝中重臣都宿在宫禁内殿,为官家祈禳。

故而众臣各怀心思来到偏殿,就方才皇帝伸出的五个指头加三个指头展开了窃窃私语般的讨论。

如今皇上病重,太子仅十余岁,而八王爷燕王赵元俨如今三十九岁,正当年,八王爷长得身材风俊,为人“严毅”,如今又身兼开封尹......

要知道,五代旧制,储君即位前一般都先担任开封尹之职,当今圣上昔日也是开封尹。

可皇上只比划了这么个数字,是不是暗自八王爷呢?如果是,什么意思呢?是说要提防八王爷篡位,还是“兄终弟及”,将皇位传给八王爷呢?

众臣各个有着自己的心思,暗自猜忌。

参知政事李迪意识到众臣都在猜忌八王爷,而八王爷还在皇帝宫中并未出来,虽取案上墨笔,在水中搅搅,命人送去给八王爷。

八王爷看到黑色的开水,怀疑有人下毒,顿时心悸不已,暗想“看来诸臣中有人猜忌我了,此地看来不能久留。”

遂辞别皇兄出宫而去。

即便如此,偏殿中为皇帝祈福的诸大臣还是猜忌重重,此事被刘皇后知道了,顿时意识到:无论皇上是什么意思,猜忌骨肉,都是危险信号。

她握着皇帝的手,皇帝此时已经昏昏睡去。

刘皇后爱恋地抚摸着心上人苍老的容颜,暗自忖度:“我夫一生以敛天地之杀气,召天地之和气为诉求,断不应打今日这莫测之牌,惹重臣猜忌。”

她决计要对群臣说清此事,便召来贴身内侍:“传本宫口谕:适才官家展五指,又出三指,是说‘三五日来,病势稍退’。除此之外,别无他意。”

重臣听后,相信皇后所言,算是当即释惑,不再深究。

而八王爷却不敢再任开封尹一职,第二日就自请辞官,只求当个富贵闲人。

近几月来,八王爷已请辞过好几次,皇后都拒绝了,这一次,皇后准了。

几日后,皇帝驾崩于延庆殿。

丁谓、王曾、冯拯、曹利用等中书、枢密两府大臣得到皇帝驾崩消息后,匆匆赶往延庆殿。一干人的嚎泣声,回荡在大殿雕梁画栋之间,久久不能平息。

众臣嚎哭之间,刘皇后在帷幕之后,厉声道:“有日哭在,且听处分!”

有哭的日子,现在,且听大事安排!

这个女人不寻常!诸臣一时止住哭声,听刘皇后发布消息。

刘皇后令执事宣布皇帝口头遗诏,由王曾记录。

“遗诏有言:太子即位。”执事大声宣布,王曾下笔记录。

于是皇太子赵祯在柩前即位,正式成为大宋帝国第四任皇帝。

诸臣纷纷拜谒新君。

执事又宣:“遗诏有言,皇后为皇太后,杨淑妃为皇太妃。”

王曾听到这里,当即搁笔道:“臣从未听先帝说过此事。”

太后刘娥默然不语,丁谓则怒道:“王参政,你这是要擅自改动制书吗?”

王曾辩道:“太子践祚,皇后升级乃礼法定制,而遽然封杨淑妃为皇太妃,并没有经过中书政事堂讨论,此事当他日议之。”

“岂有此理,杨淑妃与太后情如姐妹,且抚养皇上十几年,多年来视皇上为亲生骨肉,如此功劳,难道不足以当皇太妃吗?”王曾有心讨好太好,遂与王曾辩驳。

众臣摄于丁谓权势,无人敢明面上赞同王曾,只是纷纷附和丁谓。

王曾扫了众臣一圈,内心愤怒,但面上却不显,他拱手正色朝太后刘娥道:

“臣身为记录先帝遗诏之人,当检验遗诏是否合乎礼法,为免后世嗤笑,对不合礼法之召,原不该载入遗诏之中。如今太后既然坚持,臣虽妥协,但臣依然保留臣之意见。 ”

说罢他提笔记下此遗诏。

太后不动声色,只是默默看着殿下众臣,听着所有人的议论。

虽然王曾出言不逊,但她并未动怒,反而暗道这是个值得信任的社稷之臣,他的正色独立,他恪守立法的持重,都让太后动容。

而丁谓这“绝对服从”的姿态,则让太后生出些许疑窦......

执事继续宣布:“遗诏有言,军国事兼权取皇太后处分。”

军国事兼,是“军事,国事兼有”的意思。

权,则是“暂时代理”之意。

王曾听罢,提笔草写制书,丁谓又道:“王参政,这‘权’字,或可取消?”

王曾冷笑一声:“政令出于中宫皇太后,而不是君王,此事已是国之厄运,称‘权’,还勉强可以向后人昭示君臣不得已之举措,去掉‘权’字,丁参政有何居心?”

“这,你——”一向巧言令色的丁谓被王曾反驳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王曾又道:“况且,皇太后言犹在耳,岂可擅改?”

太后暗自看着这两位参知政事的交锋,心中对王曾更加高看,而对丁谓如此谗言讨好很是不快。

------题外话------

一切都是为了赶紧完结......

手机版更新最快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