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什么事,暂且不提,目光回到目前的县衙,宋念正在因为修城门的事和张县丞battle。
这是个有点憋屈的对峙,对双方来说都是如此。
对宋念而说,他收到了消息,自然是希望尽快做出应对之策,他又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怎么就不被理解呢?
当然,多少有一点,毕竟他们全家都在秦西县住着呢,如今也一下子送不走,那修缮城墙对他也有点好处。
而对张县丞来说,那就是:
好啊,装了没两个月,狐狸尾巴就露出来了。
这种工程,往往是最容易捞钱的地方。
一样料,用了差的,或者好坏参杂着用,账上记成好的,钱就多出来了;工期、人工费用,同样有手脚可做。
张县丞倒不是说不该修城墙,只是宋念这么急哄哄地修,难免让人觉得别有心思。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县衙里的确拿不出太多的钱,而且征调民夫的话,一旦误了农时,无疑会使得本不宽裕的财政雪上加霜。
宋筠和宋箴就是这个时候过来的,她还怕出现人挤人踩踏事件,跑得那叫一个着急。
中途碰到辆马车,车上坐的人还曾来宋家赴宴过,虽然宋筠他们也不太记得对方的名字,还是厚着脸皮蹭了车。
好不容易赶到县衙,就见宋念和张县丞大眼瞪小眼,其他人则是站在两侧低着头偷偷眉来眼去。
宋箴也顾不上他们在做什么,一进去就急忙说:
“城门口那边抢起来了,还有人受了伤,大哥正在维持秩序,我们回来找人帮忙。”
然后偷偷使眼色的人停住了,正在对峙的两个人也双双扭过了头。
给农户发放本来不是什么重要的事,重要的是前期的宣传和安排,以及在种植过程中保证这些土豆不会被人高价收了去。
至于发土豆的时候,所有人都觉得派出几个衙役,宋念再把自家孩子派出去盯着,那也就差不多了。
有争抢这种事,在预料之内,但控制不了局面,却是预料之外的了。
宋念扭头看向一个人,这人宋筠有点印象,算是衙役里的小头目了,姓温,长得很有特色,双眼有点凸出,眼白比较多,俗称死鱼眼。
其实这种眼型,前世不算少见,戴眼镜戴久了,尤其是高度近视的,很容易长成这种眼型。
不过在古代的确挺特别,所以宋筠见了一次就记住了。
而且他的地位也比较有趣,身份不高,但掌握了部分武装力量,横向对比一下,类似《水浒传》里的都头一职,也就是武松的那个身份。
总之,出了事,宋念下意识去看对方,属实是明确划分职责了。
温头领大概是觉得冤枉,发放土豆的人,的确是他手下,但这种事,他不觉得有多难做,嘟囔了一句:
“一群废物,有人闹事,挑几个刺头绑起来抽一顿不就成了……”
宋筠心里有点不舒服,这说得也太傲慢了,控制住抢得最厉害的几个是对的,事后罚款关押都可以再审,但犯不上打人吧。
她有点硬邦邦地说:
“温头领,目前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怎么培训衙役是您事后要做的安排,如今还是先派人去控制情况吧。”
温头领有点被噎住了,心说听县令的话,那是尊卑有别,听个丫头的话算怎么回事,总不能县令一家子都要在他们面前作威作福吧。
不过宋念也皱了眉,张县丞更是比宋念还快一步地呵斥道:
“没错,这么大的人了,连宋家的小姐也不如?不知道什么更要紧吗?快点去点人,你也跟着去。”
宋念想了想,也决定去看看情况,他如今对温头领的立场也挺嘀咕的。
这种事,他没多少经验,可温头领总是有的,那些衙役一向是百姓心里不能惹的存在,怎么这时候掉了链子?
而且从宋筠宋策进来告知出事后,温头领可没表现出足够的应急能力,如果不是真的能力不足,那就是心里有鬼了。
宋念怕对方过去耍小动作,宋策一个半大孩子看不出来,干脆也要跟着去。
他一去,宋筠他们也就不想回家了,也要跟过去看情况。
大概是前世听了太多安全意识讲座,宋筠的想象中真的是各种踩踏事件的后果,可到了一看,却满不是那么回事了。
也不知道是宋策能力强,还是这时候的百姓真的挺温顺,等他们十几号人——其中包括了**个壮实青中年男人,急急赶到的时候,并没有出现互殴、踩踏之类的情况。
反而是该发的土豆都发了,人却几乎没有走。
一堆人中间围了个小推车,一共有好几堆这种形式松散的保护土豆联盟,动作是警惕的,眼神和表情却充满了好奇、激动,一副吃瓜的表情。
而在中间的空地上,宋策有点尴尬地站在一旁,看上去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却又不好不管的样子。
而最中间,则是两只扑扇着翅膀原地蹦跶、一边指指点点、还要互相吐口水的“老鹅”。
这是个比喻,准确地说,是两个老奶奶,精瘦却又精神利索得很,往起一蹦,屁股一拍,另一只手往前一指,口中就拖长着调子互骂了起来。
秦州府这边的方言,宋筠本来也不是很熟悉,如今加了调子,拖长了声音,更是听不懂了。
宋念也听不懂,又被震在原地不敢上前,只能左右问了一句:
“她们这是在说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