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农家四果种田记 > 第13章 说女婿

第13章 说女婿

书名:农家四果种田记 作者:残阳如雪1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7:17

刘桂圆回到家后,已经是下午两点,她在清河镇上花了两文钱买了一个白面馒头,边啃边往家走,篮子里装着猪筒骨和猪肺。

将买来的东西递给大姐刘红枣,吩咐她煮了骨汤晚上喝,自己在西侧屋收起铜钱后,就开始清洗吐好泥沙的田螺。

第二日,刘桂圆吃过早饭后,搬了一个小板凳,蹲在鸡舍旁剪田螺,这回她再到镇上就不用准备去了壳的田螺肉,而是可以直接送剪了尾巴的带壳田螺。

刘桂圆边想着她的螺狮粉事业,边挑着田螺,脚下的三只母鸡,见她丢一个田螺就抢着去叨,没多会儿三只鸡的脖子撑得鼓鼓的,趴那不动了。

鸡是杂食动物,草、虫、谷、肉就没有不吃的,自从三只鸡天天“吃荤”,连蛋都下得勤了些,自家的蛋一时吃不完,刘桂圆就和大姐二姐商量,留几个鸡蛋在外头,看母鸡能不能知道孵蛋。

待收拾完大约十斤的田螺,刘桂圆拎着篮子又打算去镇上,这段时间天天走五六里路,来回十一二里,两条腿都快走断了,可是没法子,她除了要卖田螺挣钱,还得继续推销螺狮粉生意。

“大哥大嫂,你俩在家吗?”

随着一声招呼,一个高高瘦瘦的女人走了进来,刘桂圆认出她是三婶娘林氏(林秀贞),送猪草时见过一两次。

三婶娘林氏人长得颇有几分姿色,加上娘家几代酿醋卖醋,家中颇有些家底,因此低嫁给刘家三子刘崇河后,一向看不起两个穷酸妯娌,轻易不登门。

刘崇山在家里给几样菜浇水,尤其是他的宝贝葫芦苗,看见三弟媳来了,连忙请人进屋说话,同时指派刘桂圆搬凳子倒水。

这个时间,大姐和二姐都不在,出门打猪草了,只有她还闲着,刘崇山不使唤她使唤谁。

三婶娘林氏落了座,打量着屋内的陈设,微不可察的撇了下嘴,对上从里屋出来的张氏说:“大嫂近来可好?我今日来可是给红枣那丫头说个好女婿的。”

张氏心想大女儿不小了,现在给她物色亲事倒也合适,就细细问起对方的情况,一旁的刘桂圆就支起耳朵光明正大的偷听。

三婶娘林氏介绍的这人,算是她的娘家侄子,是桑榆村人,大名叫王飞三,家里三个兄弟,排行第三,

上头两个哥哥早已成婚,他和爹娘老子一起过,手里有二十亩田地,模样个头都算出众,就是年纪比刘红枣大八岁,如今二十二岁。

“听着条件不错,就是岁数有点大了。”张氏听到这样的家底,人也不孬,确实有些心动,就是有一条,年龄太大,怕两人说不到一块儿去。

“大点稳重,知道疼人啊,大嫂,我跟你说句实话,我那侄子就是因为眼光高,满村的丫头闺女他都没看中,挑到最后才到了这个岁数,你说气人不?”

“哪想到他眼光毒,那天大老远看了在东湖打猪草的红枣一眼,一眼就相中了。”三婶娘林氏略微停顿了下,继续说:“要不怎么说咱闺女长得好,皮肤白净细嫩的,竟叫那小子惦记上了。”

原来前些日子,她到娘家走动,正巧碰上了莲表嫂,两人聚在一起说了几句闲话,赶巧说到侄子王飞三的婚事,林氏突然就想到了刘红枣,两下一合计,当天就领着人来到花石村偷摸相看。

因为刘红枣姐俩每天雷打不动都要薅两粪箕猪草,林氏带着莲表嫂和王飞三从东湖经过,远远的打了一个照面,当事人不知道,但莲表嫂和王飞三两人就都看上了。

当然,偷摸带人相看自家侄女,这事三婶娘林氏做的不地道,所以当张氏忙问怎么一回事时,林氏便随便找了个借口,只说是来家里走亲戚,刚巧碰到的。

三婶娘林氏一个劲儿的夸着刘红枣,这时刚进屋的刘崇山开口了:“俺家红枣不往外嫁,寻思着在附近村里找个稳妥人,入赘到俺家得了。三弟媳,你看这事叫你白费心了。”

刘崇山想给大女儿在家招夫,这是最近刚想过的事,为啥?他和张氏如今都三十多岁了,等到生出儿子以后至少得有三十**岁,到时候哪还有精力给儿子挣家业,只能靠在家招赘的大女儿帮扶着。

刘崇山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认定自己能生儿子那就一定能生儿子,况且家里风水都改过了,哪里还有不妥。

三婶娘林氏呆了,坐着的张氏呆了,就连一旁站着偷听的刘桂圆,也呆了!

刘崇山这是又要作妖啊,好好的闺女不给正经找个夫婿,非要在家里招赘,自古以来,愿意上门的男人哪有几个好的?要么是家里穷得叮当响兄弟几个多的,要么是自身有缺陷实在找不到媳妇的。

只能说刘崇山这人自私,为了莫须有的儿子,竟然丝毫不考虑闺女后半生的幸福!

“大哥,这事你可得好好想想,我那娘家侄儿多好的小伙子,人长得周俊不说,家底子也厚,只要红枣嫁过去,那是享不尽的清福!”

“当家的,你看这事儿可能改了?”张氏急得忙站起来,她心里头急,说的话就有些大声。

“改啥?我说的话不作数了是吧?”刘崇山最烦别人反对他,尤其是在外人面前,这会儿见张氏如此,气的猛拍了下饭桌。

三婶娘林氏那个气啊,真是轿子里打拳不识抬举,算了,她那么好的娘家侄儿,配哪个黄花闺女不绰绰有余,你家不愿意,我家还看不上呢。

三婶娘林氏气冲冲的出了门,在外头撞上了打猪草回来的刘红枣姐俩,二人给她打招呼,她嘴里嚷了一句“没福气”就头也不回的走了。

刘红枣和刘花生进了屋,刘花生看她爹在,忙说:“爹,俺在外头碰见三婶娘了,怎么说我们‘没福气’了呢?”

刘崇山瞅了她一眼,没回答她,转而对一旁的刘红枣说:“红枣,和你说一下,爹娘今年准备给你招个夫婿,快的话年底就能定亲,以后你俩就搁家里过,你有个准备。”

刘红枣仿佛晴天霹雳似的,她都14岁了,嫁人成亲的事不是没想过,本以为最差嫁个和自家差不离的穷庄稼汉,没想到她爹竟要把她留家里招婿,她咋这么命苦啊!

刘红枣心里委屈,咬着嘴唇半晌不说话,这个家爹向来是说一不二的,她就算说不愿意又能怎么样,难道像桂圆一样,非和爹对着干。

“爹,大姐才多大,咋能这么早就定亲!再说了,你凭啥要她在家招婿,招的女婿能有好的?不是穷的就是丑的,再就是懒汉,那不是委屈俺大姐吗?”

刘桂圆心里早不爽了,这会儿找到机会,噼里啪啦的发声反抗。

“你说我凭啥,就凭我是她老子!你自己的事还没消停,莫要管你姐的事,要是月底挣不到五百钱,还得送你去杨府!”刘崇山一看到这个闺女,就气的牙根痒痒。

“我姐的事我咋不能管?反正只要她不愿意,你就不能强迫她招赘!”刘桂圆握着小拳头,心里那个气啊,可是她心里知道,她这样抗争基本没用,古代儿女婚嫁,都是父母之命,子女没有选择权。

“桂圆,别跟着闹了,先前你不去杨府,你爹都让你了,你还想怎么着?你大姐招赘成亲这是大事,不是你能掺合的,别惹你爹生气,啊?”

张氏低垂着眉,劝过她之后,默默叹了口气,都怪她没用,生不出儿子,这才连累了大女儿要在家招赘。

“娘,我没闹,反正我不同意给大姐招赘,凭什么啊?”刘桂圆感到头疼,走到张氏面前,轻轻晃着她的手,希望她能坚定起来立场。

刘崇山坐在饭桌旁,谁都不看,继续说着心里的想法:“咱家的情况,你几个都知道,家里穷的叮当响,还没有个儿子顶立门户。万一,我说万一你娘的肚子还不争气,愣是生不出儿,我问你们仨,谁给我们养老送终摔老盆?”

刘崇山越说越激动,指着大女儿对刘桂圆说:“你大姐一向听话懂事,她在家给我们招女婿,一个女婿半个儿,以后俺家就算有后代了,等老了我和你娘走不动路了,还不得靠他养?”

花石村乃至整个清河镇,只要是入赘的女婿,必要改了原来的姓名,跟着这家的规矩起名排辈,以后生的子女也要跟这家的姓,名字还能上族谱。

一旦上了族谱,那就算是这家人正儿八经的后人,每年清明祭祖,他就可以代替这家的女儿为祖先上香。百年以后,他的牌位也会受到供奉,至于那个女儿,没人会记得。

“爹,女儿就不是后代了吗?我早说过,女儿到你老了照样能管你紧,你忘了?”刘桂圆一路小跑,到西侧屋的炕席底下,翻出了一把铜钱。

第一次卖田螺挣了十六文,上次从孙小哥那里拿到三十七文,孙店家赏了她五十文,买猪筒骨和猪肝花去十二文,买馒头花去两文,如今还剩下八十九文。

“爹你看,这是我这两回挣的,我能挣钱,一个月五百钱轻轻松松的,咱家就都是女儿又有什么?挣了钱照样可以养家!”

刘桂圆将穿好线的铜钱递给刘崇山看,哪料刘崇山只是挑了挑眉,接过铜钱不以为意的说道:

“这才几个钱,够盖屋还是置地的?等你挣出钱来,你娘早生出个儿子了,到时候他长大了娶媳妇花钱,这些钱问谁要?我和你娘都干不动了,这些钱不还得靠你姐你姐夫出?”

好啊,说来说去还是为了那个没出世的儿子,刘桂圆此刻气得真想掐死那个未出世的弟弟,叫你生下来就是害你姐的?叫你姐一辈子幸福都赔给你娶媳妇?

刘桂圆看了看低头数钱的刘崇山,又看了一眼低着头不说话的张氏,此刻只感到心寒,刘崇山固然自私自利,不顾女儿幸福,但是她亲娘张氏呢?

张氏从头到尾只提过一句,这事可能改了,接着就顺从了丈夫的决定,甚至帮着丈夫一起说服她们,如此软弱的性子,刘桂圆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感叹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