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农家四果种田记 > 第35章 买寿礼

第35章 买寿礼

书名:农家四果种田记 作者:残阳如雪1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7:17

刘桂圆就到家的时候,鼻子已经不流血了,就是手上还残留着一丝血迹,她从水缸中舀了一瓢水,岔开腿站着,水瓢往下一浇,两只手轮换着很快洗了个干净。

“回来了,你鼻子上怎么有血,不会是咱奶打你了吧?”刘花生从菜地摘了两个嫩茄子和一把小尖椒,准备中午炒着吃,回到家就看到刘桂圆的狼狈样,鼻孔外头血迹斑斑的。

“嗨,别提了,我到了二叔家……”刘桂圆放下水瓢,进堂屋搬了个板凳,坐倒身子开始讲她送冰粉给二叔和三叔家的经过。

“二婶娘不会生病了吧,咋突然对你那么客气?”刘花生拍着桌子笑了出来。

“谁知道,可能良心发现了,想对我们好吧。”刘桂圆耸耸肩,表示她不在意,从篮子里拿了一把尖椒,一边揪尖椒蒂一边说:“对了,今天是栓子哥生辰,最近咱家有人过生辰吗?”

家里六口人,她除了知道刘莲子的生日在四月,其他人的一概不晓得,就连她自己几月生都不清楚,只能问她二姐。

刘花生低着头掰着手指头算:“咱爹是七月初一,咱娘是三月初八,大姐是八月十五,我和你都在十二月里,莲子是四月十七,嗯,就这些了,最近的就是咱爹的生辰,不过那天他肯定回不来。”

刘桂圆点点头,心想没人过生日那就算了,本想着趁这段时间手头无事,姐妹几个找点由头乐呵乐呵,既然没有,那就算了,不过她转念再想,没人过生日照样可以乐呵呀,于是眨着眼睛看向她二姐:“二姐,既然没人过生日,咱几个不如在家补过个端午节呗,上回咱连粽子都没吃,一点儿节味儿都没有。”

上回过端午,正好赶上麦收那两天,她家忙的又是收麦又是干架,根本没时间吃粽子和喝雄黄酒,更别提看人赛龙舟和跳钟馗等活动了。

刘花生眼睛一亮,立马就赞同了,正好大姐刘红枣挑着两桶水从外面担回来,姐俩赶快去迎,一个接担子,一个提水桶,顺便把补过端午的想法讲给大姐听。

“补过端午节?你俩真会想,往年咱家端午节十回有八回不过,有时候连中秋节都不过,你俩要不要每个都补一次?”刘红枣看着她俩在自己跟前献殷勤就觉得好笑,她仔细想了想家里大人小孩的生辰,突然眼前一亮,对她们俩说:“我记得咱姥娘的生辰好像是六月十一,再过三天就到了,不知道她今年过不过?”

罗姥娘今年六十三岁,过了今年就是六十四,不过她们乡下人家,正儿八经为老人家过寿的少之又少,除非是那些家境殷实的人家。

“真的!那太好了,要不咱到镇上买点东西,一起去看看姥娘,再给她拜个寿?”刘桂圆小手一拍,乐得一双眼睛眯成月牙儿,她怎么就没想到姥娘的生日呢,这回姐几个手里都有闲钱,不如趁着小梅雨季去姥娘家玩玩,既是走亲戚,又是替爹娘拜寿了。

刘桂圆的提议很快得到两个姐姐的赞同,三个人一边做饭一边嘀咕着,很快制定好了走亲戚的出行计划,莲子肯定要带上的,她快满三个月了,只要照顾精心,带着出远门也还行。家里没人,猪和鸡可以拜托大伯娘顾氏帮着看下,到时候她们准备好喂猪和鸡的麦麸,再到东湖多薅些猪草备着。

至于冰粉的买卖就更不用愁了,最近镇上不忙,狗娃哥一个人就能搞定,再说她们姐仨最多在姥娘家过三天就能回来,碍不了什么事。最后一个就是借车出行,刘桂圆提议到镇子上租辆驴车,那个走得快不说,还没那么颠,但大姐说有这个钱不如省下来买寿礼,她们仍旧借大伯娘家的牛车用,大不了早点出门。

三人说着小话,午饭很快做好了,刘桂圆烧的火,二姐炒的菜,一盘清炒嫩茄子,一盘尖椒炒鸡蛋,大姐合的面,白面掺着玉蜀黍面,贴在锅沿上,水一开再稍微受受气,死面饼子就熟透了。死面饼子就是没有经过发酵的面做的饼,吃起来厚实有嚼劲,比合发面快且简单,农家人一般都爱这么弄。

死面饼子在锅上烤得焦黄,刘桂圆率先拿起一张,就着茄子菜和辣椒菜吃了起来。菜都是下饭菜,三个人每人都能吃下第二张,香呀。

吃过饭,喂过莲子吃了一碗米糊糊,给她换了一块新尿布交给四奶奶照看,三姐妹兴致勃勃的往镇上赶,当然她没忘记到孙螺脚店坐坐,送点提前捞好的田螺。

到了孙螺店,刘桂圆把田螺往柜台上一交,孙敬轩见了就拿戥子去称,刘桂圆摆摆手,说起提前想好的说辞:“孙小哥,以后咱免费给你送田螺,不用给钱了,这段时间在这卖冰粉,各方面都靠你帮忙,我要再收钱,大姐二姐几个都得说我。”

狗娃哥每次去镇上都要拉好几桶冰粉,这东西没开始卖的时候不能放在外面,太阳一晒就不冰了,所以每次都是存放在孙敬轩家里,除了这个,一开始卖冰粉时,孙敬轩没少帮着向食客推销,她得记着这个情,不能在一点小钱上斤斤计算。

孙敬轩不欲占她们便宜,可是三姐妹坚持不收,他没办法,只好大大方方的答应了。他心里想,你们不收田螺的钱,那么等年底分红的时候,我多补给你们一些便是。

三姐妹出了孙螺店,很快走进了罗列着各式商品的店铺,刘桂圆寻思着老人过寿要送寿桃或寿糕,可是问了几家店,都没有现成做好的寿桃,刘红枣就提议姐几个自己回家做一个,省钱不说还带着心意。

再就是送寿幛或寿屏风,寿幛由一幅中堂那么大的红绸铺就,上面或写或绣着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的吉祥话,看着确实喜气大气,就是一幅最普通的寿幛都得二两半的银子,姐几个想了许久,还是决定再看看别的。

“要不咱买一扇小巧些的立屏,好拿好放的那种,你们看那个寿字蛮好看的,字的周围就是五蝠拜寿,寓意多好?”刘桂圆指着一张桌案上竖着的原木色屏风,中间一个圆形寿字,四周则是五只蝙蝠和祥云围绕,看着大方又精致。

三姐妹看了都喜欢,待问了卖家,因是花梨木的精雕摆件,只剩下最后一扇,只需一两银子就能买下,刘桂圆深知这是店家的套路,厚着脸皮在店主人面前各种花式讲价和求情,最后店主人嘴皮没松,他的妻子倒是开口了:“念你们几个小辈孝顺,竟还知道送外祖母寿礼,好吧,我就便宜些,八百钱卖与你们,这是最低价了,以后可要多光顾我家小店。”

三姐妹喜滋滋的出了门,寿屏太大,三人先去成衣铺子买身罗姥娘能穿的衣裳,等回头再来拿寿屏。到了她们常去的那家闺悦成衣铺,女店家眼力着实好,竟还认得她们三姐妹,听了她们仨的诉求,女店家很快为她们挑选了三件颜色、花样和款式各异的衣裳,分别是一件遍地金时样对襟衫,一件紫丁香色通袖段袄和一件琉璃蓝色寿字花边裙。

“遍地金的太花了,紫丁香的太厚了,不如拿那个琉璃蓝的长裙,这个颜色适合咱姥娘的年纪,而且裙摆上有寿字小绣花边儿,不仅过寿的时候穿应景儿,平时穿也便宜。

刘桂圆略一思索,说出了自己的看法,大姐和二姐纷纷同意,问了价格付了钱,就叫店家包起来,等回头过来拿。出了成衣铺,隔壁就是布衣坊,成衣铺虽然也有布料出售,但大都都是精品,她们买不起也不需要那么好的料子。

感谢棉花的普及,半匹棉布只要一百五十文,这种布料柔软吸汗,夏天用来做里衣最合适,刘红枣买了半匹白棉布,打算空闲了为莲子做两身正经衣裳,她现如今穿的小衣还是张氏用里衣改的。

“给莲子买一顶瓜皮小帽咋样?”刘花生在布衣坊的货架上找到一顶鹦哥绿的瓜皮小帽,帽子用绒布做的,摸起来很是柔软,这个颜色夏日看起来也清凉,便要自掏腰包给莲子买一顶。

瓜皮帽是时下上到老人下到孩子最流行的帽子款式,做的时候用六瓣大小一致的布料缝合在一起,上锐下宽,远远看去确实像一个西瓜倒扣在头上。

“行,咱莲子戴着这个绿帽子,蛮合适。”刘桂圆头靠在二姐肩膀上,凑着二姐的耳朵叨咕着。

“你个死丫头,说什么呢。”刘花生自然知道绿帽子的特殊含义,气得要去拧她耳朵。

三姐妹说说笑笑出了布坊,沿街买了几样便宜的小玩意儿:刘红枣买了粉红绢花、桂花头油、橘子大小的肥皂团等,二姐看中一把镂空的竹片折扇,才三文钱一把,姐妹三个各自买了一把,晚上热了可以扇扇。

回家时,刘桂圆到肉摊上割肉,大姐和二姐分头去取东西,等到了桥口,三姐妹拎着东西嘻嘻哈哈的往回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