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农家四果种田记 > 第46章 不下蛋

第46章 不下蛋

书名:农家四果种田记 作者:残阳如雪1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07:17

“姨母,你咋来咱家了?”

刘桂圆放下木桶,小跑到姨母面前问她,张氏伸出右手摸着她的头发说:“你个小丫头,你家我不能来了,看看你们仨过得咋样,不行啊?”

“行,姨母想来就来,跟姥娘一样。”刘花生跟在后面,笑嘻嘻的回答。

“你俩回来了,西瓜地的活做完了吗,没做完我明早过去?”

大姐刘红枣刚从四奶奶家回来,今日的冰粉都存在她家地窖里了,临走前,四奶奶递给她一把摘干净的韭菜,说是菜地里种得多,叫她吃完再去割。

“浇过了,西瓜长得还行,就是草有点多,得闲咱俩一起去。”刘花生将猪草倒出来,准备剁了喂鸡喂猪。

刘桂圆看大姐手里拿着韭菜,突然就想吃饺子了,正好今天姥娘和姨母都在,就说晚上吃饺子,三个姐妹都说好。

说干就干,大姐洗完韭菜,在门外甩了好几下,然后放在簸箕里晾干,刘桂圆挽起袖子到桌案底下舀面,刚舀好白面,姨母张氏一把抢了过去,边和着面团边说:“听你姥娘说,你在家做了冰粉送到镇上卖,每天忙得很,你个小丫头,咋这么机灵呢?”

刘桂圆暂时没事做,站在姥娘身后逗着莲子玩,听到姨母这样说,倒有些不好意思,大姐刘红枣笑着接了话,说:“桂圆喜欢吃,没事就爱想那些吃食,想着想着可不就做出来了,总之啊,比我和花生聪明。”

“大姐,你说你自己不如她精呗,干嘛连我也带上?”刘花生喂好了鸡和猪,到西侧屋拿了一把扇子,边扇边抱怨。

“精,你三个都精,都是孝顺姥娘的好外孙女。”罗姥娘乐呵呵的,在这才住了几天,除了带带莲子、做做饭,其他的事都被她们仨抢着干了,倒比在家里好要清闲。

姨母和好了面团醒着,大姐已经切好了韭菜,人多做饭快,刘桂圆喊上二姐到外头生火,打了五个鸡蛋,搅碎以后煎成鸡蛋碎,等晾凉了掺到韭菜里加油和盐调味,油用的是芝麻油,盐是磨碎的细盐,韭菜和鸡蛋都是纯天然无污染的,搅拌入味后闻着特别的香。

家里调味品不少,除了油盐酱醋,还有花椒、大料、胡椒等贵一些的调料,这些都是刘桂圆经过镇上买的,不过调韭菜鸡蛋馅儿不用放其他的调料,光用油和盐就非常鲜了。

韭菜馅一调好,面团醒得差不多了,几个人围坐在方正的饭桌上,擀皮的擀皮,包饺子的包饺子,罗姥娘没伸手,就抱着莲子坐在一旁哼着小曲儿,等天色渐渐变暗,满满一簸箕的饺子就包好了,可以下锅了。

“你家还没吃呢,呦,这是包的饺子呐!”二婶娘李氏捧着一个竹簸箕,兴冲冲的进了堂屋。

“红枣二婶娘来了,吃了没,没吃坐下一起吃,饺子马上就能下锅。”罗姥娘站起身迎她,然后向小闺女介绍来人是谁。

“原来桂圆姨母来了,你家这回可热闹了。”李氏站着和张氏打了招呼,随即笑眯眯的对罗姥娘说:“俺就不吃了,家里有饭我没来得及吃,刚做好的竹筒糕,纯白的和水晶的都做了,请你们尝尝味道对不对。

李氏将簸箕放到饭桌上,刘桂圆拍拍满是面的手,揭开几个竹盖一看,果然是奶白和透明的钵仔糕,她拿起一根竹签戳了戳,不错,还算软弹,咬了一口水晶红豆味的钵仔糕,嗯,不错,快赶上她的手艺了。

“这里头加的茅根甘蔗水?”刘桂圆尝出一丝清新的甜。

“嗯,加了,开始你二叔嫌麻烦,就总做不出这种透明的,我不嫌麻烦啊,做买卖挣钱哪能嫌麻烦,是吧?到俺娘家要了两根甘蔗,配上地头间长的茅根一煮,别说还真做出了这种透明的竹筒糕,要这样算,咱家还省了糖呢。”

李氏娘家兄弟种了一亩地甘蔗,甘蔗比沙糖价贱,她煮茅根甘蔗水有天然的甜味,就算加糖也只用加一点,可不就是节省了成本。

“那你和二叔,明天就到镇上卖竹筒糕?”

刘桂圆戳了一块绿豆馅儿的,递给看了许久不好意思伸手拿的张氏,张氏今年才19岁,说是姨母,其实只比大姐四岁而已,在她心里其实就像个大姐姐。

“我倒想明天就去,关键大蒸笼还没做好,最快得明天,桂圆,俺想问问你,明天能不能跟着狗娃一起去镇上,你看我和你二叔第一次做买卖,有些害怕?”

李氏今天来的本意,就是想找刘桂圆帮这个忙,她知道狗娃现在能这么出息,靠的都是刘桂圆的指点,所以今晚刚试着做出了米糕,就巴巴得端过来请她们品尝,顺便就把这事儿问了。

“找狗娃哥,行啊,明天早上我和他讲一下,你们跟在他后头学就行。不过说好了,等你和二叔熟练了,可不能老跟在他后头。”

多大的事儿,刘桂圆随口就答应了,不过她也留了一手,不许二叔一家一直跟在狗娃后面卖竹筒糕,毕竟冰粉和竹筒糕都属于夏季清凉小吃,严格讲,还是有竞争关系的。

李氏得了刘桂圆的承诺,高高兴兴的回家去了,刘桂圆几个连忙烧水下饺子,一大家子热热闹闹吃过了晚饭。

吃过晚饭,众人轮流洗漱过后,刘桂圆三姐妹仍然睡在西侧屋,罗姥娘和莲子以及张氏就都歇在里屋。等到西侧屋几个丫头满满睡熟了,罗姥娘坐起身来,拍拍侧着身子靠着墙里面的小女儿说:“好了,现在人都睡了,你快跟我说说,在婆家发生了什么事?”

自己闺女自己知道,她一来罗姥娘就看出她哭过,两个眼睛虽然没肿,可是眼圈微红,里头还有淡淡的红血丝,看样子是大哭了一场。

“娘,你不睡觉瞎说什么,我在婆家好好的,就是想你了过来看看你。”张氏还嘴硬,不肯转过身来。

“你当娘是瞎子,看不出来你过得好不好?上回见你,两眼珠子都透着笑意,今天呢,眼皮耷拉着,时不时就低头叹气,看得我心焦,快跟我说说,可是冬来欺负你了?”罗姥娘轻轻拍着女儿的背。

张氏再也忍受不了,转过身子,头枕在罗姥娘腿上,嘴里带了哭意,“娘,冬来对我一直都好,就是俺那婆婆,天天看我不顺眼,前两天她出去吃了一回满月酒,回头就在我两个嫂子面前说我坏话,说…..说我是不下蛋的母鸡。”

魏冬来是家里老三,他上头还有两个哥哥,均已娶妻,而且都有了孩子,唯独她嫁进魏家两年,连个信儿都没有,她那婆婆自然看不过眼,当初两家定亲时,听大嫂讲婆婆就有些不满意她,至于为什么不满意,大嫂没说。

罗姥娘听了心里咯噔一声,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她大闺女香雪在生育上就有些不顺,如今小女儿可别在怀孕这一截再遭遇什么坎坷,否则,香巧的命可有的苦了。

“你才嫁进魏家两年,没怀上正常得很,咱家你大哥、二哥还有三姐,生子都比旁人晚两年,可是你看,他们哪一个不是儿女成群?你放心,你从小身体就养得很好,月信来得也准,不会有事的,再等等,这事急不来。”罗姥娘压下心里的念头,赶紧劝起小女儿来。

“可我婆婆说话忒难听,不止这一次,她还说我以后怀孕肯定和我三姐一样,好生女儿,我大嫂还跟我说……”

张氏逮住她婆婆的不是,一个劲儿地向亲娘倒苦水,直听得罗姥娘皱着眉头,连忙打断她问:“你大嫂跟你说的,我问你,你大嫂经常在你面前说你婆婆的坏话?你和你二嫂处得怎么样?”

张氏想了想,干脆说道:“大嫂和我处得不错,有啥事都爱和我说,二嫂这人沉默寡言,我和她接触不多,娘你问这干嘛?”

罗姥娘用指头戳了一下小闺女的脑门儿,看着她一脸天真无邪的神情,不由得微微叹了口气。想当初,她就担心小闺女嫁出去以后受苦,这才千挑万选,为她选了一门离家近的夫婿,可是她忘了,魏家婆婆魏郑氏嘴碎,魏家两个儿媳,尤其是大儿媳,那是个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主儿,自己闺女在她面前,只有被戏耍的份儿。

“你嫁到魏家,第一要疼惜丈夫,第二要孝顺婆婆,旁的人一概别管,我和你说,恐怕你那个大嫂是个两面三刀的人,在你面前说你婆婆坏话,在你婆婆面前反倒说起你的不是,等到了你二嫂面前,还不知道怎么埋汰你呢。”罗姥娘耐着性子教她为媳之道。

张氏虽然天真,可到底脑子不笨,她嘴上说着不可能,低头想了好半天才说:“怪不得,怪不得三个媳妇中婆婆最喜欢她,鲜少挑她的不是,还有二嫂,我记得我刚进门时,她对我还算和善,可后来……”

后来二嫂总是当着婆婆的面儿挤兑她,大嫂虽然有帮她圆场,可最后却让婆婆更不满意她。原来,原来大嫂竟是这样的人。

“娘那你说我咋办,以后防着大嫂?”张氏坐起身来,向亲娘讨教经验。

罗姥娘摇摇头,却说:“你大嫂二嫂都不是好相与的,你和她们相处肯定吃亏,好在你男人排行第三,等你那个小姑嫁出去,你婆婆要是够开明,叫他们三兄弟分了家,你就不用受这份罪了。

张氏的小姑魏夏花今年17岁,这个年龄高低都该嫁人了,可是婆婆和小姑都眼光高,总想给她挑个门户高些的女婿,一来二去的就耽误到了现在。

张氏嘟着小嘴,满脸的不情愿,罗姥娘只能安慰着她再忍一二年,最后才试探着问她:“这次你和你婆婆置气,忍不住跑到我这里,冬来知道这事不,他没拦着你?”

要是魏冬来在场却没拦着媳妇,那只怪她当初看走了眼,没有给闺女挑对人。

张氏不想在亲娘面前抹黑魏冬来,虽然心里有气,可还是老老实实说道:“冬来哥不在家,出去办事了,我来这没和别人说,不知道冬来哥到家能不能猜到我在这里。”

“你啊,你这个丫头,都嫁了人了怎么还这么小孩心性,即便你要出走,也得告诉自己男人一声,你这么一声不吭地,他到哪儿找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