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 > 第395章:忽悠

第395章:忽悠

书名:我全家都穿成了反派 作者:咚宝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18:04

京城。

皇城一片雪白笼罩。

郁华仪坐在马车里,靠着软塌上百无聊赖拨弄着自己前面的火炉子。

他对面还坐着一个男子,正是披着深色斗篷的乌朴。

两人沉寂无声等了片刻。

外面忽然传来踩着雪的咯吱脚步声。

“二王子,宁王殿下说不想见您。”外面传话的侍卫小心翼翼道。

乌朴望向眼前的二王子,从眼前人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东西。

“殿下,宁王这是准备过河拆桥?”乌朴拱手道。

郁华仪放下拨弄炭火用的梅花头铁棍,“宁王本就意不在权利,长孙翰把路给长孙衔铺平了,兵权虎符都被她备好了。”

“不是宁王准备不够,而是长孙翰做的太多了。”

乌朴见状,急忙思索了一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殿下,宁王手中人手虽少,若是和我们结盟,未尝不会有胜算啊!”

“若能劝说宁王……”

“宁王不想称帝!”郁华仪打断了乌朴的话。

“哪怕他想称帝,我们的人在草原,也赶不过来。”

乌朴自然是清楚这一点,可宁王要是愿意退居后方,就能等到胡人的援军,到时候一举打败长孙衔便是轻而易举。

“本殿知道你在想什么,省省吧,宁王既然不愿意见我,说明长孙衔赢定了。长孙衔上位后还要稳定朝堂,一时半会儿动不了草原人。与其纠结怎么劝说宁王,不如找些工匠带回去,在长孙衔羽翼丰满前养精蓄锐。”

乌朴听罢不再坚持,俯身行礼,“是,陛下。”

说完这话,马车缓缓向远处行驶去。

郁华仪本是盼着大晋能更乱一些,他才和宁王结盟,谁知道宁王如此不争气。

不过不管是谁笑到最后,这人都不会第一个拿他下手。

这是郁华仪有恃无恐的原因,可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了。

皇宫内。

宁王和往日一般召集各位大臣处理政事。

不过他认为自己不是帝王,不能坐在龙椅上。

便在龙椅前搬了副座椅,和其他大臣共议国事。

宽敞的大殿内只站着二十来位大人,比往日少了不少人。

能站在这里的,都是希望宁王上位当皇帝的大臣们。

至于其他人,宁王也不强求。

“殿下,南边的战帖已经递过来了,殿下应当早日筹集军队……”一位文臣站在前头细声道。

宁王面无表情听完这话,从位置上站了起来,“宋爱卿,本王问你。”

“你觉得这朝堂之上,何人能在几日之内筹建一支精锐之师?能让这普通的百姓打得过训练精良的将士?”

被问到话的宋景一时之间张着嘴,视线在周围的大人身边打量了一圈。

“我觉得,胡将军许能胜任……”

被点到名字的胡镛立马跪了下来,战战兢兢磕头道:“殿下,微臣没这个本事啊!”

朝中有本事的将军们都不在这里,他只不过是来这个混出个名堂罢了。

打架他行,指挥将士他不行!每次出征他都是当副将,供主将驱使,现在要他几天之内把百姓带上战场跟人作战!

他哪有那个本事?

胡镛一边磕头,一边在心里记恨起了宋景。他跟宋景无缘无故,怎么在这个时候来害他?

宁王脚步缓缓朝着殿口的方向走去,“一步输,步步输。既然打不赢长孙衔,我看诸位还是早做打算吧。”

说完这话,宁王直接出了大殿。

留下大殿中的一群大臣们面色惶恐。

他们一开始选择宁王,都是以为宁王能有个大好前程。

可谁知道,宁王只能暂时把长孙衔赶出皇城,却没有剩余的兵力来乘胜追击。

或者说,宁王根本不打算动手。

宁王倒是无所谓,只是可惜了他们这帮人。

众人心中哀叹着,本以为自己能一飞冲天,现在看来,等皇太女回来以后,他们还不知道是个什么光景。

——

云桃对前线的战事不太了解。

只知道,大军征战,少不了粮草和兵器。

大晋大部分的铁匠都是出身南方。

北方也有,有什么玄乎其玄的铸神兵之流,讲究着用生魂来铸宝剑,每锻造一把剑,就要牺牲一条人命,还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

各种复杂的事情。

且不说这神兵要花费多少时间……

在南方派铁匠长成以后,市面的上的贵族和商铺多愿意选择南边来的工匠,才进行高产量高质量的铁器铸造。

加上荔安已经南潼府学堂的开办,大部分的铁匠能识几百个字。前面教出来的徒弟,都变成了后面的师傅。

去年并不是个好年,算不上风调雨顺,众人都以为粮价会上涨,但实则比往年更低。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南边产出的精细粮食,极大程度上冲击了整个大晋的市场。

先前世家贵族们自给自足,庄子里产出的粮食完全够自给自足。

精粮和细粮是两个价格。

但南边出现了风车磨坊以后,不仅可以随意产出细粮,让细粮的粮价下跌不少。

更重要的是磨坊的副产品,简易式米粒抛光机。

大米不进行抛光的话,大多是发青发黄的糙米,便是世家大族也不例外。

经过抛光的大米一颗颗洁白如珍珠。

往市场上一丢,直接供不应求。

世家贵族不缺银子,缺的是好东西。他们把这大白米当作神粮屯了不少,后面派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南边都开始吃这种米。

还是用特殊的机器打磨出来,目前产量少,可磨坊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

南边不缺钱,肥料供给充足,种粮食都能比北边多种一季。

他们屯再多的粮食,屯久了都变成陈粮,价格还要低上一筹,屯来屯去还有什么意思呢?

其实实际原因是,他们都向南边订购了机器,准备用来年的新米造白米。卖机器的人跟他们说了,只有当年产的新稻米才能抛光,陈粮都没用了。

所以世家把自己庄子的米粮倒腾了出来,放到市面上销售。

卖机器的是云桃手下的人,他们卖机器的时候随口忽悠了几句,只是按照云桃制定的标准来,并未想过其中的道理。

因为云桃给他们写的册子上写的便是,用新鲜产的稻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