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都是一家人,你们对我如同父母一样。哪用得着客气。”苏婵说完后,端起杯子一饮而尽。
罗福川也一口干了,末了唏嘘道:“我这两个月没喝过酒了。”
窝头在一旁眼巴巴地看着,末了冒出一句:“娘,我也想喝。”
苏婵呵斥道:“小孩子哪能喝酒,喝了长不高。”
这样的谈话十分平常,秀儿与刚子已经习惯了,可是罗苏氏与罗福川听着却觉得别扭,也没吱声。
来的路上,罗苏氏就跟男人提起过这事,说起婵儿和那孩子的关系,罗福川虽觉得不妥,可是又能如何?
秀儿催着窝头:“快些吃,一会儿先生要来教课了,要是耽误了时间,可是要被打屁股的。”
窝头一听,往嘴里扒拉米饭的速度更快了一些。一旁的刚子也说:“今天私塾里的先生也布置了作业,我一会儿得去做呢。”
三个孩子没一会儿就吃饱了饭,溜回了楼上。苏婵缓缓放下筷子,看向姑父:“姑姑应该说了窝头的事。”
罗福川点点头,缓缓说了起来:“婵儿,你自从父母死去,一直独居在丽水村,我们两人只能帮着还点债,尽不了多少责任,今后的路怎么走,也得靠你自己打算。我们不能强迫你,你也不愿意听我们的。”
这句话说得有些伤感,可也全是实话,以前的婵儿过于自闭,一向与他们保持距离。当真是想管也管不了。
苏婵正想说什么,罗福川又说:“婵儿,可是不管你怎么选择,以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姑姑姑父都是你坚实的后盾。你生活得过红火,我们给你帮忙,替你分忧。你若是愁于生计,我们做工做活也能养活你。”
罗苏氏马上说:“对对,你姑父说得对,姑姑不会说话,但就是那么个理。你有啥不方便不痛快的就跟咱们说。千万不能憋着。”
罗苏氏想了想又说:“还有成亲的事,姑姑反省了。你若是想找人家,我就找了媒人好好介绍一个。若是不想,我再也不逼你了。”
苏婵之前一直很淡定的小心脏这会儿感动得一塌糊涂,这就是所谓的血缘亲人,打断骨头连着筯的亲人。
“谢谢姑姑,谢谢姑父,”苏婵再次倒满了酒杯:“有了你们这番话,我已经觉得圆满了。你们相信我,只要咱们努力,咱家的日子一定能好起来。有你们替我撑腰呢!”
这顿饭吃得开心极了,说明了心事,大家都坦坦荡荡的。过了一会儿,罗苏氏更是把布兜里的银子拿了出来:“这个,婵儿,你做生意也不能没些周转的……”
这一次,苏婵也不阻止她了,她点点头接了过来,又回自己屋里拿出了自己那只木匣子,将姑姑给的全部放了进去:“姑姑,这里面有九十多两,加上你的,就是一百二十多……”
苏婵将木匣子一股脑给了罗苏氏:“这些由你保管,我需要什么就找你要,这个家得由你来当。”
罗苏氏大吃一惊,正要推迟,苏婵又说:“姑姑,我又管账又管钱还得管着店铺的大小事情,根本忙不过来。你帮忙管着,我才放心。”
罗苏氏看了一眼身旁的丈夫,罗福川点了点头后,她才接了过来:“好,姑姑给你管着。”
苏婵心里妥妥贴贴的,就像被熨斗熨平了一样。如果说之前秀儿刚子和奶奶的到来,让自己有了家的感觉的话。那么姑姑姑父的存在,就让这个家变得有安全感起来。
赵静姝来的时候,正好遇到他们收拾碗筷的时候,苏婵介绍后,她向两人行了个礼,打过了招呼。
罗苏氏看见静姝,十分满意:“你就是秀儿说的女先生吧,一看就是知书达礼的好姑娘,秀儿性子倔强,如果她有不听话的地方,你尽管给我打。”
赵静姝一听就乐了:“你们还真是一家人,婵妹也这样说。秀儿听到得气坏了。”
“那死丫头,哪天不得挨一顿揍。”罗苏氏摆了摆手:“不怕不怕。”
苏婵带了静姝上楼,小声对静姝说:“我姑姑这性子就是这样,天天嫌弃秀儿和刚子,却把我宠得不像样子。”
静姝笑着说:“远香近臭的道理吧,天天在面前晃的,越看就越烦。”
“也可能因为我爹娘去世得早,她怜惜我孤苦伶仃,也不忍心苛责我半句。”苏婵说完后,微微叹了一口气:“其实那样也不是好事。”
赵静姝笑着看她:“可是扪心自问,如果那时候她也这么管你,你能听进去吗?”
“大概不能,甚至有可能更加排斥他们。”苏婵实话实说:“那时候我甚至根本不知道他们为了我,欠下了一屁股的债。”
世间的事就是这么不可言说,你接受了对方的宽容与呵护,却看不到人家的付出。自然就得承受被隐藏的缺点带来的恶果。
进了房间后,秀儿与窝头已经坐得笔直等着先生来了,两人站了起来,很有礼貌地行礼问好。静姝让她们坐下,上起课来。
苏婵在门口看了几分钟,就回了房间翻看起了静姝给的账本来。
她做了两本账本,一本进账一本出账,全是按表格划分的。整整齐齐,一清二楚,苏婵算了算日子,决定三月一号再正式记上去,整月更好计算。
赵静姝是个人才,不仅聪明,人也沉稳大气,通透得很,苏婵下定决心要与她搞好关系,有了她的助力,店铺肯定能做稳做大。
店铺的商品种类丰富了许多,但是销售途径仍只有店铺与清溪县两种,稳是稳定,可提升的空间不大,苏婵希望把生意做大,就得想别的法子。
首先,自己得在清溪县开一个分店。聘请专门的店长管理,加上推销人员。有了根据地,才能将货物辐射开来。只要清溪县这块饼啃下了,酱料铺的销售最少能提升几倍。
自然,这些一做,也涉及到了货品供给的问题,现在的东西全是苏婵与郑婶、秀儿在做。就算姑姑来了,以后人手也是不够的。还得请人,租院子,才能大规模地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