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家婶子正在喝茶,听到这么唐突的问题,一口水呛在了喉咙里,咳不出来咽不下去,一张脸憋得通红。
苏婵不紧不慢地说:“你家儿子啥情况?”
一旁的媒婆张婶和老太太也愣住了,老太太使劲对着苏婵挤眼睛,苏婵仍是笑嘻嘻的模样:“年龄、模样,做什么工作?”
马上伸出叫来罗苏氏:“来,小玉,你陪着坐坐,我有些头疼……”
这边的冯家婶子好不容易缓和了,她强忍着尴尬说了两句:“我家同礼面如冠玉,年龄十九,在家读读诗书,准备考今年的秀才。”
“那他没做什么事情吗?”苏婵又问。
冯家嫂子不高兴了:“有啥好做的。咱们不缺那点银子,他好好读书便是。”
“哦。”苏婵一听,就觉得想笑,不缺银子,让他好好读书,可连个秀才也没考上?
并且那人年纪也不小了,十九了呢。看来也没什么本事,就是一个典型的啃老族吧。
要知道陆翰宇也是十九,人家马上要考进士了,而且平时还誊写书卷帮人写信赚取家用呢。
冯家嫂子越发不高兴,她悄悄瞪了媒婆一眼,自觉得这趟算是白来了!
老太太急了,马上对苏婵说:“婵儿,快去做饭的,你一手好厨艺,快给两位婶子展示展示。”
苏婵实在不愿意这样表现自己,但又不忍心拂了老太太的意,拉着表妹的手进了厨房。
一直憋了好久的秀儿这才长舒了一口气:“表姐,你刚刚那样问,那冯家婶子都傻了!你这样,这亲事肯定要黄啊!”
苏婵嗯了一声:“黄了正好,我不乐意相亲。”
隔着厨房,能看见老太太一脸热络地跟她们说着什么,有些远,听不真切,应该是夸赞自己的一些内容吧。
苏婵有些无语,马上烧锅做饭。平时有一手好厨艺的她今天却很随意。就熬了一锅菜粥,另外蒸了些馍馍,抓了些泡菜。
秀儿聪明得很,看出来表姐故意想打发她们的意思,马上出了个馊主意:“要不要我把窝头叫出来,她只要喊你一声娘,这两人肯定闪人。”
“不用,她跟余起在一块呢,小孩子什么也不懂。没事的,我能应付。”苏婵自信满满。
饭很快做好了,她把饭菜端上了桌,一人摆上了一只大海碗……家中吃面的那种,自己舀了满满一碗,呼哧呼哧就吃了起来,没带一点客气的。
这粗俗的吃相和刚刚的唐突话一样,让冯氏惊呆了下巴,越发后悔起了来福田镇这回事。
她脸色十分不好,饭桌上沉默起来,罗苏氏看着这一桌实在寒酸,马上打着哈哈:“不好意思啊,两位婶子,我们店铺忙,没来得及弄菜,明个儿一定多弄些肉食,好好招待。”
老太太的脸色越发不好,罗苏氏见状,寻了个由头把苏婵叫了出去:“婵儿,奶奶也是一片好心。”
苏婵嗯了一声:“我知道,可是姑姑你知道不,冯家的儿子是个傻子,他们是在寒碜咱们呢。”
罗苏氏瞪大了眼睛:“傻子?真的吗?你怎么知道?我听你奶奶说,那冯公子模样学识家世都是极好的呀!”
苏婵沉默了一下,说出了事情真相:“刚刚我做饭的时候,又听见冯氏说起银庄的事。我忽然想起我在那里兑过银票。当时就见过那位冯公子。”
说来也是巧合,苏婵在开店铺的时候,正好在清溪县的银庄里兑换过一张银票,看见那掌柜的儿子坐在柜台里吃糖。
二十出头的大小伙子了,还张着嘴流着口水,傻痴痴地看着门口,旁边的店员捂嘴偷笑,说这傻公子二十了还没人肯嫁,这事当时给她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刚刚做饭时,她忽然记了起来,那银楼的掌柜确是姓冯啊……
所以她心中越发生气,才故意弄了那一桌粗茶淡饭招待他们,以解这口恶气。
自己就是条件再差,也是身体健康的黄花大闺女,自己还能赚银子,也没有不良恶习,怎么能说个傻子呢!
罗苏氏听清了真相,脸色越发不好,她放了手里的碗:“婵儿,你叫秀儿扶奶奶上楼。你去叫你姑父去!”
“怎么了,姑姑?”苏婵不解。
罗苏氏淡淡地说:“你按我说的去做就是。”
苏婵一脸莫名,按她说的去了,走到街道拐角却越想越不对劲,刚刚自己离开的时候,姑姑似乎一直盯着菜板上的刀?
她心中惶恐,马上不管不顾地往家里跑,生怕姑姑一激动干出傻事来。等跑到院子前一瞧,整个人愣住了。
媒婆张婶与冯氏正搀扶着,踩着小碎步往街道尽头跑去,而院门外的罗苏氏,一手拎着一把菜刀,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
她挥着刀,骂着那两人:“以后再路过我家店,我见一次打一次!”
这是苏婵第一次见姑姑发火,她一次觉得她是性子懦弱,怎么委屈自己也不在意的人。
可这一次,在自己受了侮辱的时候,她却像一个英雄一样挺身而出,为自己讨还了一个公道。
苏婵紧咬了下唇,小声地唤了声:“姑姑……”
罗苏氏转过脸来,嘴唇哆嗦着:“婵儿,委屈你了,你别怪你奶奶,她年纪大了,料是也被她们骗了。”
苏婵走过去,轻轻接过她手里的刀:“姑姑,别拿着这个了,怪吓人的。”
罗苏氏眼睛红红的:“我家姑娘这么好,哪怕是不嫁,也不能嫁给那种人。”
苏婵用力点了点头,第一次觉得自己不婚的念头有些动摇。毕竟,家人是真的担心,真的害怕她孤孤单单一辈子。
“姑姑我们回家,我饿了,晚饭都没吃饱……”
罗苏氏心情缓和了一些:“回去我给你下碗面。”
回去之后,大家清描淡写地化解了这事,只跟老太太说她们临时有事走了。
老太太半信半疑,抱怨了起来:“怕是你们对人家不热情,人家才走了的。你这当姑姑的,也该走点心。”
“娘,下次再说个好的就是了。”罗苏氏安慰了一句。
老太太长吁短叹:“唉,好好的一户人家,怕也是没戏了……”
苏婵没有多想这事,想着过就过了。可是第二天,镇子上却传起了一大堆闲言碎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