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看,确是沅云的字迹:我去清溪县了,数日后便回,勿念。
短短的几个字写得很潦草,很明显,她走得匆忙。苏婵看了一会儿:“过两天我要去趟清溪县,到时去看看她。”
静姝点头:“是呀,范公子那边不是催你过去吗?”
苏婵觉得好笑:“他在县城里搞了个什么新书会,请了当地好几家书局,还有几家戏班子、茶楼说是要拍卖个好价钱。”
苏婵其实觉得心惊的是,范焕的这些主意,好多都是现代的经营理念。打造IP,通过图书到有声版权、出版版权和影视版权,他是怎么会这些东西的?未必也是个穿越人?
不,不对,如果是穿越人,看了画皮与倩女怕是早就认出来了,所以,只会是巧合和某种意义上的天赋异禀。
秀儿听着她们说话,小声地哀求起来:“表姐,你能带我去吗?我也想看看新书会。”
苏婵心知自己这小表妹对范焕有莫名的好感。当然,这种好感十分懵懂,就像少女时期对某个男孩子的怦然心动。
她不愿意打破这份美好,所以应允了她:“好,只要你爹娘同意,我就带你去。”
秀儿喜笑颜开:“我爹娘最信任你啦,他们肯定会同意的。”
这段时日里,秀儿越发喜欢表姐了,跟着她学习做生意有趣得很,娘也不逼着她学习女红了。
商量好之后,她们各自忙碌起来,苏婵闲来无事,倒了一杯花茶坐在门口乘凉,刚刚喝了一口,就看见王氏匆匆地从街角跑过来,身边还跟了一个一身灰衣的中年妇人。
王氏跑得飞快,前几个月还说自己腿要被武沅文打断了,这会儿却像没事人似的,一边跑一边催促着那妇人,似乎很着急。
邻居的婶子嗑着瓜子看热闹:“咦,那不是陈婆吗?咋这么早就去了,她那儿媳不是还没七个月吗?”
苏婵皱起眉来:“那是接生婆吗?”
“可不是,陈婆在我们镇上很有名的,得提前预约好,人家才有空哩……对了,苏姑娘,你好久成亲,你年龄也大了,早些成了亲要孩子才是正理。上次那男的是做啥的呀?为啥戴个面具?”邻居大婶燃起了八卦的熊熊烈焰。
苏婵一句话怼了过去:“等你儿媳给你添孙子的时候,我就成亲了。”
邻居大婶的脸瞬间变成了菜色,因为苏婵一语戳中了她的命门。自家儿媳连生了三个丫头,始终没有传宗接代的孙子。为此事,家里纷争不断,闹得十分厉害。
苏婵出了一口气,端着茶碗跑回去找静姝,把王家的事情说了一遍。
静姝低头思忖了一阵:“还真是只有七月。”
“是啊,我感觉这伶儿是真的有问题,可不是咱们怀疑她吧。”苏婵撇嘴:“就等着听他家的消息吧。”
静姝嗯了一声,没说什么。她发现自己的注意力已经不在王家了。听后心里最多有点感叹,却激不起太大的涟漪来。
……
傍晚时分,王家传出了哇哇的婴儿啼哭声,王氏喜梭梭地在门外挂起了红布条,向左邻右舍发起了红蛋:“咱王家有后了!有大孙子了!”
大家虽然不太喜欢这个刻薄的王氏,可接了她的东西也恭喜起来:“恭喜你啊!你家百川咋没回呀?”
王氏笑起来,高高的颧骨有些支棱:“我这马上给他带口信去,他肯定高兴死了!”
邻居哈哈大笑:“快回去照顾你那儿媳吧,她也是吃了苦头,还没足月就生了。”
王氏嗯了一声,补充了一句:“孩子长得很好,虎头虎脑的。”
她转身回了王家,此时的陈婆已经处理好了伶儿的伤处,倒掉了鲜红的血水。将包裹得紧紧的婴孩递给王氏:“出生那会儿半天没哭,拍了一巴掌哭了几声,像是累了,睡着了。”
王氏的手明明不脏,可她仍是在衣服上擦拭了好几下,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接过了婴孩,看着孩子那张银盘一样的圆脸笑了起来:“瞧我这孙子长得真俊,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
她只顾看孩子,全然不顾床上因生产失了力气,恹恹躺着的伶儿。直到那女人咳了一声:“喝、喝水……”
王氏不悦地皱起眉,不愿意放下孩子。一旁的陈婆将剩的一些红糖水喂到她嘴边。一连几口后,伶儿才算缓过劲来:“娘,陈婆也辛苦了,让她回去吧。”
王氏这才反应过来,将孩子轻手轻脚地放在床边,从袖笼里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钱袋,将它一股脑塞给陈婆:“今天多亏你了,我也不知道怎么会提前这么早生产……”
陈婆的脸色有些尴尬:“呃,今天也算你们运气好,正好我在家无事。”
说话间,陈婆看了一眼床上的婴孩,眼神多了些许复杂:“那我便走了。好生照顾着就是。产妇忌风、忌寒,多喝汤水,两三天后就下奶了。孩子脐处未好,莫挨水。”
王氏马上说:“我知道,我知道哩,我都懂!”
陈婆低头收拾起了自己带来的东西,然后行了个礼,转身走了,手前后晃荡时,亮闪闪的,似乎戴了一只纯银的镯子……
王氏盯着那处愣了一下,好像她之前来的时候,啥也没戴来着,是自己记错了吗?
这边的伶儿却没看那边,眼睛一直盯着床边的婴孩,那孩子脸如满月,而有许多胎脂,稀疏的头发呈黄色,黏黏地附在头皮上。
伶儿只觉得陌生,并且看着那张脸久了,心底越来越慌,如同透过那张脸看到了某个人……
好在,这种感觉并没有维持太久,王氏很快抱起了孩子,去了别的屋子。
……
王家得子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这几条街,苏家自然也知道了。罗苏氏一脸愤恨:“明明是暗渡陈仓,倒成了光荣的事了!”
老太太也觉得无语:“是啊,那王氏逢人就说自家有后了,幸好把静姝休了。恨不得一条街都知道。”
老太太自从病渐渐好起来后,不但吃饭利索了,也恢复了爱热闹的天性,虽眼睛不好,也站在门口听了半天的八卦。
在旁边打包货品的苏婵小声地提醒起来:“你们小点声,别让静姝姐听到生气。明明是静姝姐跟王百川和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