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梯上传来了静姝的声音:“没事,我不会生气的。”
“静姝姐,你怎么下楼了?你身子不舒服,多休息一会儿啊。”苏婵倒了一杯红糖水递过去。
今天静姝的月事来了,她的身体不好,每月这几天就腰酸腹痛,严重的时候,还得卧床歇息。
这些年也看过不少郎中,均说是姑娘家常有的毛病,生了孩子就好了……这也是个十足的讽刺,若是能生,哪有这一出吗?
“我去趟茅厕,婵妹,这两天辛苦你了。”静姝一脸抱歉:“那些账你放些好了,我躺一会儿,下午就把它们弄好。”
“没事,你休息吧,我去趟作坊,我看看之前酿的那些酒怎么样了。”苏婵擦了擦手出了门。
三月的时候,自己酿了一大坛子梨花酒,本想着六月的时候拿出来看看,谁知道这一忙起来居然给忘了,刚刚看到街道上兜售梨子的小贩,才忽然想了起来。
不过酒这东西也还好,多放上几月,只会更加醇和,苏婵急切地想去尝尝,看它是否像前世一样好喝。
她快步走在街道上,步伐不停,走到布庄门口时,又看见了买了菜匆匆回家的王氏。
王氏的状态可比之前更强许多,满脸笑容不停与街坊邻居打招呼,还一一邀请大家满月的时候来家里喝酒。
有个邻居问起:“你家百川还没回来呀?”
“快回了快回了!”王氏每个毛孔都透着喜意:“肯定中午就要回来吃饭。”
苏婵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转了个弯进了作坊。她进了小仓库……准确地说已经变成了大仓库了,偌大的一间隔成了三处,左边放了酱料坛子,中间放着冷吃兔、冷吃牛肉这样的熟食,而右边相对阴冷,就储存着几坛子自己做的梨花酒与桃花酒了。
她揭了梨花酒的盖子,取了干净的取酒器,舀了一点倒在杯子里品尝。香醇中带着甘洌,大大中合了粮食酒的辛辣,变得柔和了许多。
她自己琢磨不准,取了一些让郑婶他们尝尝,她们也说这酒味道可以,还真有梨花的香味呢。
苏婵这才有了信心,取了干净的酒瓶子倒了好几瓶,准备分给余家、方叔家、马家和郑婶他们,自己家也留了两瓶,姑父和老太太都喜欢喝上两杯。
剩下的两坛准备明天叫了马车送上清溪县去,给那边的几家分店分一分,看看售卖得如何。
忙完了这些,她才晃悠着从作坊出来。这时已经到了午时,家家户户的烟囱里都升起了炊烟,她站在街头,想起窝头与段凌霄来,不知道他们此时身在何处,是否安好……
而这个时代,除了信件,没有其他的通讯工具。还真是交通靠走,通讯靠吼,治安靠狗啊。
可偏是这样的时代,却比之前那个浮躁繁华的大都市纯粹了许多。
她想到了前世的一首诗:记得早先少年时,大家诚诚恳恳,说一句是一句。清早上火车站,长街黑暗无行人,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人只够爱一个人。从前的锁也好看,钥匙精美有样子,你锁了人家就懂了……
想当初的这首诗还被谱上了曲子,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她想了半天,想要哼两句,却半天也没找着调子。
竟是不知不觉忘了吗?苏婵绞尽脑汁再想想,似乎前世的好多东西也记不起来了,比如说自己以前在公司楼下,爱吃的那家小笼包叫啥来着?
洪记小笼包还是冯记小笼包?正宗的苏州口味,晶莹剔透,蘸上醋,小小地咬上一口,鲜甜的汁水淌了出来,整个人都充满了满足感。
她站在作坊院门前,感叹了好一会儿,才回到苏家店铺。
厨房里有给她留的午饭,天气太热了,经常都会熬一锅清粥,加上几样小菜,蒸些馍馍就是一顿。
苏婵喝了几口,感觉没啥味道,蹲下身捞了些泡菜出来加些辣椒油拌上……这是四川泡菜,来店铺不久泡下的。
泡菜的做法很简单,买回的坛子泡上一夜的水,保证它不会渗露后,就可以清洗。
洗干净后,把它们倒立着控干水分。然后开始准备调味料:白酒、姜、盐、朝天椒、大料、花椒和冰糖。
制作泡菜水的方法很简单,她前世跟奶奶学过,就是将这些调味料和清水一起倒入锅中,大火烧沸后转小火再煮10分钟,使各种香辛料的味道完全融入汤中,再离火将制成的泡菜调味汤汁彻底放凉。
放凉汤的时候,又准备蔬菜,她选择了小小的带着缨的红皮萝卜、嫩豇豆、仔姜、辣椒、新鲜的山蒜。把它们仔细地清洗过择过,也同样晾干。
等到一个时辰后,都晾干了,那锅调料水也放凉了,这才将所有食材放入坛中,再徐徐注入泡菜水淹没它们,且留出了一定的空间,避免食物出水溢出泡菜坛。
最后就是封盖了,然后把它们放在阴凉的位置即可。
泡菜分品种,青菜杆莲白芹菜这些泡一夜就能吃,其余的多泡些日子,或者切了拌辣椒油。或者切了炒菜、烧菜、做汤,都可以。
前两月老太太身体不舒服,受了风寒,也是捞了坛子最底下的酸萝卜,切成片儿熬成汤,里面再煮上几根细面条,又开胃又去寒。
这会儿苏婵用泡菜就着那碗粥,呼噜呼噜吃得很香,一旁的罗苏氏问了起来:“那几瓶子是啥?酒吗?”
“嗯,春天做的梨花酒,一会儿给大家送去,咱们自己留两瓶喝。”苏婵头也不抬。
罗苏氏笑了起来:“那你姑父可有口福了。”
这段时日,罗苏氏脸上的笑意一天比一天多,以前忧烦着堆积如山的家务与田地,忧烦着县城做苦力的男人,还忧烦着生了重病的老娘以及两个不省心的孩子。
可是如今,那些烦恼都没有了。田地包出去了,男人的腿也没事了,娘的病也好了大半,刚子进了私塾,秀儿也懂事了不少。
每天开开店铺做生意,与街坊聊聊天成了罗苏氏快乐的事情。这样的日子是做梦也不曾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