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福川与罗苏氏一早就在宅子外等着他们,两人安静地坐在马车上,等了他们好一会儿了……说起来这马车还是苏婵强迫他们购入的,牛车送货可以,但是回个村着实不方便,速度太慢了。
苏婵出去的时候,嗔怪起来:“姑姑姑父你们怎么不进来啊?”
罗苏氏笑了笑:“我们懒得停趟车了,索性就在门外等着。”
虽然两人已经成亲了,罗苏氏心情却仍是起伏不平,想着侄女即将离开,想着距离相差极大的晏都段家,害怕生起事端。
罗苏氏打量他们一眼,发现那小两口一直是甜甜蜜蜜的样子,就是上个马车,也是段凌霄一把抱起她,稳稳地将她放好,然后自己才上马。
她心里放心了一点,不论如何,他也算真心待婵儿好吧。
他们一行人往丽水村而去,此时天色尚早,有许多赶集的村民正在山路上行走,看见马车都会停下来驻足观望,有几个相熟的也热情地寒暄:“小两口回村祭祖啊?”
“郎才女貌,看着就般配啊,段将军多俊啊!”
“苏家真是有福啊!一下子鲤跃龙门了!算是祖上积了德!”
村子里说话粗,没那么多弯弯绕,段凌霄也不在意,甚至冲村民点点头,算是打了招呼。
等到他们进了村,一眼就看见老太太在婶子的搀扶下站在村口驻足观望,眼睛明明看不清了,却一直努力地眯着,企图看清路上的人。
大家还没下车,就听见了她焦急的声音:“可是回来了?我听见马车声了,那路上是有马车吧?”
罗苏氏马上下了车,上前搀扶住老太太:“怎么在外头等呢?家里安安稳稳坐着不舒坦?”
老太太笑开了花:“这心里有事,哪里坐得住。”
一旁照顾的婶子也说:“老太太昨晚起了三次夜,一直睡不好呐。”
老太太解释道:“就是心里悬着的石头落了地,我开心。”
大家汇集之后,一起往丽水村的后山走去,老太太与罗福川腿脚不好,所以大家速度很快,等到走到了苏家的祖坟处,已经日上三竿了。
苏家的祖坟很偏远,在整个丽水村来说,也是较差的位置,加上苏家人丁稀少,到了苏婵这一辈,均过得穷困潦倒。
所以他们之前一直无心打理,前世的苏婵又是个不管事的沉闷性子,每次只有罗苏氏回来,才会上山去清理拜祭一番。
这两年苏家在苏婵的努力下,有了飞一般的发展,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赚的银子也越来越多。
罗苏氏早就让人重新修缮了祖坟,还修了一条小路上去,每隔数日,她总会去除除草,烧些纸钱,一直维护得很好。
一到了那里,罗苏氏就点香,烧纸,老太太就跪拜着说话,身后一行人都跪在身后,连同段凌霄也不例外。
老太太喃喃低语,说的无非是苏家的列祖列宗,要保佑两孩子平安喜乐一类的话,最后还补充了一句,也要保佑芙玉也能回来。
苏婵心里一沉,前些日子得了老太太的嘱托后,她就派了管家去清溪县,去李家找了芙玉,说起接她回来的事。
可那女人根本就是不知好歹,她早早地听说了表姐的夫婿是护国将军,嫉妒得牙痒痒,当下就对管家说:“要我回去可以,那得让他们把孩子给我,并且给我置办一套大房子。”
管家回来一说,苏婵只说了两个字:“蠢货。”
可不是蠢吗?她哪来的资格和苏家谈条件,救她本就出于怜悯,谁也没那义务去帮助照顾她。
管家犹豫地问:“那还接吗?”
苏婵摇了摇头:“不接了,看来是我高估了她,以为她经历了挫败,多少能知趣,谁知道狗改不了吃屎。”
她摇了摇头,心想世界上的人,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不同之处,自家的秀儿刚子,多得一些都觉得不踏实,而这芙玉,哪来的自信一再索取?
房子不是什么难事,可是给了她,还不如都给付先生,让他多资助一些贫困学子呢。
这件事情苏婵也如实给姑姑说了,罗苏氏听后沉默了好久,说自己会给奶奶说,想必还没来得及说出口?
他们拜祭了祖先,然后一纵人马慢慢下了山,中午就在农家小院里吃了午饭。
午饭是段凌霄从晏都带来的厨子做的,他的厨艺在晏都算是数一数二的存在,长期在各处王府贵苑做菜,来到这小村山,真有一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
他别扭,苏家人也别扭,看着那些制作精美的糕点,摆盘别致的菜肴,总有些不忍吃进口的感觉。弄得有些食不吃味,全身不自在。
秀儿小声地对表姐说:“我好想回去煮碗面条,然后配上一大勺子牛肉酱啊。”
罗苏氏骂她一句:“我看你就是山猪吃不来细糠。”
听得苏婵想笑:“你们只是不习惯,我吃吃会发现,他们做菜也有独道之处,我刚刚请了厨子多做几份点心,拿去给田叔武叔小花家也尝尝呢。”
吃饭的时候,段凌霄虽与长辈喝着酒,可是眼神时不是瞟向她,满满的关心之意,甚至中途还让小厮还问了一声,可有不舒服?
苏婵瞥他一眼,脸红地回避了,这还需要问吗?确实一直痛,一直忍着上山下山的。
一家人平平顺顺,留在福田镇的人却忙乱起来,缘于刚刚好了一些的松潘公主又不见了!
她是趁着贴身婢女去里屋收拾衣服的时候逃跑的,这一次直接穿了婢女的衣服走了侧门,松潘未成亲的女子都系面纱,她们身高体形又十分相似,看门的侍卫也没认出来。
婢女发现公主跑了,吓得魂不附体,马上通知了将军府的人,这一路找去,竟然发现,她去了希望小学!
此时希望小学里十分热闹,学生子聚集一团,都在听着付先生上课。
付先生因着苏婵与段凌霄成亲之事来到了福田镇,也应苏婵之邀去希望小学给孩子们上一节堂,并对这里的教学提出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