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医品福运农家女 > 第261章 上门贺喜

第261章 上门贺喜

书名:医品福运农家女 作者:花幼离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19:49

院试是三年内两次,去年没考,正好在今年,今年的时间定在八月,还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如院试顺利通过,刚好又可以赶上明年为期三年一次的乡试。

童生虽不像秀才举人那样有身份,但是家里一下除了三个,任谁家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所以周家在听到沐晨兄妹三人府试通过后,立马派了管家送了三份贺礼到济民医馆。

周耀亲自为三人挑选了贺礼,管家带着两人上路往医馆走去,只是三人在到了医馆时并没有碰到沐晨和付老爷子。

桃花招呼着把人请到后院上了茶后就说道:“周管家您喝茶歇一下,我们公子和老爷也快回来了。”

接过茶后说道: “多谢桃花姑娘。”

桃花微笑道:“周管家您客气了。”

周管家随后又道:“杨公子可真是天才,这么小不但就医术了得,学问也了不得,小小年纪就考过了童生,咱们景盛王朝,再没有比杨小公子厉害的小孩了。”周管家的一番话完全是出自肺腑。

听到有人夸沐晨,桃花的反应就像是在夸她一样高兴,不对,比夸她还高兴,至少夸她的时候她还会有些不好意思,可在听到夸沐晨时,她则是觉得理所当然,“我也没见到过比我们小公子还聪明的人。”可接下来的话觉得惋惜的说道:“可惜我们公子读书的晚,才读一年不到的时间,如果像大公子一样多读些年,肯定也能考得第一名。”

周管家听了桃花的话一时不知如何回话,心里暗道:无论考得有多好,这第一名从来也只有一人,杨小公子考了第一名,杨大公子便会成为第二名。

周管家这一胡思乱想,想得有些过多,甚至还想着如果真像桃花姑娘说的一样,杨小公子多读了几年书在和他的哥哥们一起考试,岂不是前三名都被他们家包了,这样一来,怕是和他们同一届考试的人都没了盼头了。

甩甩头,收回飘远的思绪,周管家继续说道:“杨小公子聪慧又好学,若多学些时日,肯定能一举夺魁。”

见着付老爷子和沐晨还未回来,周管家也不打算多等,一开始也只是想着等上一小会,若能碰到他们回来便当面道一声喜,没回来也无多紧要,于是又和桃花说了几句便就不再打算继续等下去,起身道:“桃花姑娘,杨小公子和付大夫有事忙,这医馆里人来人往也忙着,我就不耽误你了。”

桃花是知道付老和沐晨去看寺庙废墟拆的拆除的怎么样了,一开始想着若只是去看看也耽误不了多少时间,便说了要不了多久就会回来,这会见着还没回来,就怕碰到什么事给耽误了回医馆的时间,也不好再留周管家继续等下去,于是回道:“是我耽误周管家了,本以为付老爷和小公子一会就回来了,估计是有事耽搁了。”

“桃花姑娘这话就不对了,付老爷和小公子他们有事外出,我也是来的匆忙,刚好不凑巧罢了。”

桃花道:“等老爷和公子公子回来了,我一定把话带到,多谢周老爷和周公子他们了。”

“那好,就多谢桃花姑娘了。”周管家客气道。

桃花陪着周管家走至医馆大堂时,就碰见付老爷子和沐晨走进医馆来。

一开始还想着不凑巧的周管家此时觉得太凑巧了,见着两人走进医馆几步走上前恭喜道:“恭喜付老爷,杨公子。”

在知道沐晨考中童生前,周家一直都跟着周耀喊着沐晨“小大夫”,可现在这个称呼再也不适合喊了。

两人一听也猜到了周家应是听到了他们府试的消息,沐晨先拱手谢道:“多谢管家爷爷。”

周管家也是五十上下的人,沐晨叫他爷爷也是极为合适。

同样的声音和称呼听在周管家耳里,现在竟听出了不一样的感觉来,现在听着沐晨喊他,更觉他有礼,小小人儿,竟已是一派谦谦公子模样。

周管家见沐晨向自己施礼,忙双手扶了沐晨,“杨小公子快快请起,你这是折煞老奴了。”

随后又说道:“我家老爷听到了小公子和两个哥哥都中了童生,本想亲自来向付老爷和公子们道谢,但又想着付老爷和公子们都忙,便特意吩咐了老奴来恭喜三位公子,顺便给三位公子准备了一份薄礼,希望三位公子再接再厉,一举拿下好成绩。”

听了周管家的话,沐晨再次相谢,“劳烦管家爷爷转告周爷爷,小子感谢周爷爷一番心意,改日一定和哥哥们亲自上门拜谢周爷爷。”随后又接着道:“今日因我和师傅去城里废墟的寺庙查看拆除情况,不知管家爷爷要来,让管家爷爷久等了。”

周管家听了沐晨的解释,随口也是一问:“哪里哪里,我也才到不久。”后听他说拆除废墟的寺庙,那座倒塌的大半的寺庙,城里的百姓都知道,只是不知道他们是准备重新盖房子还是做什么用,又问道:“拆除后可是打算修什么?”

沐晨回道:“我们准备修建一所学堂,免费提供给南栎城里读不起书得孩子们,让他们也能有机会读书识字,改变命运。”既然有人问起,就顺便给学堂先提前打个广告。

周管家听后对眼前两人的敬慕更上一层,以前他只觉得他们在治病救人时很尽职尽责,是个好大夫。

可现在却又听到他们竟还有如此打算,怪不得王大人对他们济民医馆另眼相待,这样有善心的人虽不喜欢。

“我们南栎不但有王大人一片爱民之心,还有付老爷和小公子一片仁慈之心,南栎百姓何其有幸。”

沐晨道:“子瑜哥哥一心为了我们南栎着想,他想了好多法子让南栎老百姓的日子慢慢好起来,还说最多再等上两年,南栎百姓一定不会穿不起衣,吃不起饭。”

两年时间也差不多可以让南栎的日子有所起色,穿暖衣,吃饱饭这是基础,两年内应是能达成。只是可惜他们的人参在两年时间内并不能看出成效来,不过这也不着急,现在首要的是成功种活,两年内把人参现有的种植地番上一番。

能成活,种植面积又大,这样就已经能让人看到希望,有了希望,又愿意跟着种,加之冬日里的大棚暖房蔬菜的种植,南栎变得富裕起来也是指日可待。

付老爷子这时也说道:“子瑜虽年轻,但很实在,为了老百姓能过好日子,不但让家里人帮着他凑银子送来南栎投入到南栎的修建中,就是当今圣上赏给他的赏赐品也都拿了出来贴补到南栎里面。”

付老爷子说这些,外人自是不知道的,经他这样说出来毫无疑问又是给王子瑜增加了好名声。

因三人就在医馆的大堂里说这话,也没有回避着谁,来医馆的看病的人自然也都顺耳听了去。

这不,在送走周管家后就又病人趁着看病时打听道:“付大夫,杨小大夫,我们家有两个孩子,能不能来学堂上学?”

问话的男子人已经是第二次来看病,前一次的三副药吃下去后现病情已减轻很多,赶着家里最后一次药吃完前又来看第二回。

付老爷子回道:“凡是能够得上我们学堂条件的都能来上。”并未直接回答他师傅可以。

男子又问道:“付大夫,都有哪些条件?”

付老爷子回道:“首先第一条就是家贫读不起书!”

男子听后并未因此高兴,家贫并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家贫家里孩子读不起书实属无奈,听了付老爷子的话后颇有些尴尬的说道:“多谢付大夫。”

男子也未再多问,就这一条他们家就已符合,他想着身体好些了就去帮着修下学堂,不管到时能不能让家里两个娃,一个也行,去到学堂里读书,能去是最好的,不能去也没啥,付大夫和杨小大夫免了自己看病的费用,自己去帮着修下房子也算是回报一些他们的恩情。

男子看完病拿着药方子一再的感谢付老和沐晨后才往药柜处去抓药。

和男子一样,后面陆续上前就诊的人都会多多少少的问上一两句,两人的回答和对男子时回答一样,只说了家贫,其他未多说。

再说周管家回到周家时,把贺礼一事给周家回禀了后也说起了修建学堂的事。

周耀在听后先说道:“王大人是好官,为了咱们能过上好日子,确实费了好多心思。”

“爹,不如我们也做点什么!就当是为麟儿积些福。”

周耀的话一说出,周母就先应道:“我看这个法子好,这次要是仟仟和麟儿没有这份福气,肯定等不到付大夫和杨小公子来,咱们再给家里多积些福气,以后日子过得也更顺遂些。”

周老爷子还有什么不同意的,他并不是赚了钱就把钱死死的守着过日子的人,往年也做过开仓布施的事,不但布施,就是看见路边人可怜,有时也会施舍上一二两银子,“过两日先送个帖子去杨家,我上门去拜访拜访付大夫。”

“老爷去找付大夫做什么?”周母问道,她不清楚自己家做事,去找付大夫做什么。

周父道:“建学堂也不是修好就了事,后期还要请先生讲学,笔墨纸砚也需要一大笔钱,且这钱每年都得拿出来,累积起来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我去找付大夫商议商议,若是可以这学堂我们就捐出一笔银子给学堂,也算是我们为南栎百姓尽的一片心。”

“爹这个主意好,这个法治不但帮了咱们县里的百姓,付大夫和杨小公子那边,咱们也算是回报了一二。”

周父又道:“可不止这两样,咱们周家的虽是商人,可每年也没少救济县里的穷人,只是往常的救济都是事后救逐渐被人淡忘,这学堂修起来可是实实在在的一个东西,他就矗在咱们县城里,大家就是想忘也忘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