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家,文老爷子对子孙一贯的只有宠,总也立不起来家规,每日争吵打闹是不断的。
文子烟只觉得宋府是这般安静清雅的府邸,心里已经是满满的幸福了。
下了学堂,便听仆人说顾家跟宋家又联姻了。
这些个孩子都欢喜起来,因为悔婚之事,雨茹都好几天没来学堂了。
文子烟轻声道:“该是天定的姻缘,果然是错不过的。”
雨乔笑嘻嘻道:“正是,正是。正所谓两情相悦,人间极乐之事也。”
文子烟捂嘴笑了,对走在一旁的雨珠道:“听说珠姐姐也已定亲,想那刘公子跟姐姐也是两情相悦之人。”
不提则罢,提起就让雨珠焦心。
雨乔打岔道:“不如我们先去祖母那儿,听祖母说说今日这事,再随祖母一同用午饭。”
到了老夫人的屋子,三个人行了礼,再规坐下来。
老夫人慈祥地问:“烟儿今日第一次进私塾,可还习惯?”
文子烟回道:“多谢祖母关爱,烟儿很是欢喜。”
老夫人颔首:“那便好,你就在乔丫头的院子里住着,正巧两个人搭个伴儿。”
雨乔问道:“今日顾家来赔礼道歉,祖母可曾为难他们?”
老夫人嗔道:“祖母是那般刻薄寡情的人?”
随后又悠然道:“瞧着拿顾公子瘦了一圈的模样儿,谁还忍心说出一句狠话来,经过了这遭,却也是看出了顾家那哥儿对茹丫头的真意,不亏。”
雨乔笑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若是就顺风顺水的嫁娶了,指不定还不及这样一磨,更能懂得相互珍惜。”
老夫人忍不住笑了:“你年纪不大,却总是一副甚事都懂的样子,都不知好是不好。”
文子烟接口:“这自然是好的,乔妹妹聪明通透。”
说笑了一番,大饭堂来人传话,几个人扶着老夫人便一同去用饭。
饭后,雨乔携了文子烟回自个的院子。
五月的正午,阳光开始恶毒起来,二人走在树木掩映的阴凉之下。
文子烟道:“原来那便是情姑姑,时常想着她到底是怎样的人儿,今日见到也算是心满意足了。”
雨乔抿唇浅笑。
文子烟继续:“偶听府里也谈论过她,曾经我家二叔就倾慕情姑姑,祖父直言二叔配不上,压下了二叔那份心思。”
这倒是没听说过。
二人回到院子,各自清洗了一遍,便开始午休。
这天气本就叫人容易犯懒,一睡就睡得极沉,被翠儿唤了好几声才唤醒。
她满面的惊慌,说道:“小姐,府里都闹开了,齐王带着一群下人,送来了好多箱子的礼品。”
雨乔打着哈欠……他钱多尽管来送好了……
翠儿道:“听说去了老夫人的院子,指不定此刻正在跟老夫人议亲,要不要我去打听打听?”
他动作倒是真的快……
雨乔懒洋洋的:“不必。”
用意那般明显,有什么值得打听的,做得婉转一些就是仰慕宋家啥啥啥,做得明白一些就是直言不讳。
反正不管他怎么做派,祖母都会好言好语拢住他。
雨乔所想不假。
李佑正是在说些子客套话,夸老夫人的为人,夸宋府的家教,夸虽是商贾之家实乃书香门第云云。
老夫人也和颜悦色地恭维了他一番,人中龙凤,一表人才,被王爷看重,三生有幸云云。
前期该婉转的都婉转了,接下来便是该明白的时候了。
李佑沉吟了少许,唇角含笑,起身对着老夫人长揖:“晚辈有一事相求,还望老夫人成全。”
老夫人连忙起身回礼:“王爷折煞老身了,王爷有事坐下尽管说。”
李佑复又落座,双目炯炯有神,声音也铿锵有力:“不瞒老夫人,晚辈有幸见过府中三小姐一面,顿生爱慕之心,若是老夫人不嫌弃,晚辈想与宋家结亲。”
实话说,让堂堂王爷亲自登门求亲,也已经是绝无仅有了。
通常,只需使派谁来传个话,便是求不来的福气。
老夫人故作一惊:“王爷竟是见过乔丫头?不瞒王爷,这丫头从前是个傻的又是个哑的,遭遇过一次死去活来的意外之后,虽是去了旧疾,却跳脱天真,言行无状,若是冲撞过王爷,老身代为请罪。”
李佑眼里有了笑意:“不瞒老夫人,晚辈正是爱慕她那天真朴拙的性子。”
老夫人笑道:“这便让老身不懂了。王爷早早娶了王妃,府里又有众多侧妃良娣才人,可谓是有才的有貌的从不稀缺,王爷又怎会爱慕一个不懂规矩不受礼数的小丫头?”
李佑的明眸黯然下来:“正如老夫人所说,晚辈自幼生在皇家,宫里的女子俱是规行矩步,再美的花虽不同颜色却同一姿态。反倒是宋府三小姐,叫晚辈从心里真正觉得欢喜。”
老夫人从前也是丞相府里的小姐,又怎不明白这番话的真情实意。
便微笑道:“不瞒王爷,乔丫头刚满十四岁,尚未到及笄之年,谈论婚事尚早,还请王爷遵循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
李佑笑了:“老夫人多虑了,晚辈也并非想即刻迎娶她入府,我只求老夫人帮忙好生养着,待她年满十五,晚辈再来提亲。”
老夫人倒是意外,这李佑贵为王爷,却也并不曾以权势来压人,这番通情达理的请求,让人生出好感。
笑着回道:“既然如此,老身跟王爷承诺,乔丫头未满十五岁之前,不会与旁人议亲。”
李佑起身,对着老夫人施礼:“晚辈谢过老夫人,晚辈日后会常来府里走动,老夫人把晚辈当成平常人家的子弟看待便好。”
老夫人慈祥应道:“只要王爷不嫌弃,尽管来走动就是。”
实话说,老夫人对李佑是好感颇多的。
长得周正俊朗,言辞也谦逊有礼,对雨乔似乎也一片真心。
若是真能结为姻亲,倒也不是坏事。
坊间对皇室中人暗地里也颇有议论,世人对太子和李佑颇有微词,但李佑对宋府的态度,着实放低了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