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古代逃生日常 > 第一百八十一章 都在为生活奔波

第一百八十一章 都在为生活奔波

书名:古代逃生日常 作者:怒放的桔子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0:20:46

她话音刚落,徐志扬匆匆忙忙的赶了回来,未进门声先至,“娘,娘~”声音高亢里带着兴奋,一看就是有好事。

他抬脚迈进屋里又叫了一声“娘~我今天……”

“毛毛愣愣的,没看着你姜婶啊!”徐嫂含笑打断他的话,徐志扬这才注意到姜婶也在,“姜婶~”他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光顾着高兴了,没看着你。”

“什么事这么高兴?”杨丹玉笑问:“志扬一向稳重,能让他这么兴奋的肯定是好事。”

徐志扬毕竟年轻,有些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娘,徐婶,我今天画了个样子卖给银楼,得了一百文。整整一百文。”

“什么样子?”二人惊讶的对视一眼同时开口问他。

“就是然然说,我不是会画画嘛,她说我可以试试去银楼或者绣庄看看,要是能画出好看又新颖的样子一样能赚钱。关键是这个我擅长啊,又没有什么本钱,我就去了几个银楼转了几圈,心里有了数,然后挑了个小一些生意一般的银楼,给他们画了个首饰样子。”

他毕竟是年轻人,一个人就赚了一百文,心里不免有些骄傲。

徐嫂高兴极了,“真的?哎呀我儿子就是能耐。不过你得好好谢谢然然,要不是她提醒,你也想不到这儿。”

杨丹玉嗔道:“谢什么也不是外人。这也是志扬会画,你要换了我家然然,那画的东西谁肯要?”

她又提醒他们:“下次我再画让你爹你娘陪你,他们懂生意,那花样子要是难得的,说不定能卖更高的价钱。”

徐志扬连连点头:“我知道,我就是想试试水,这家银楼生意一般,掌柜的就是愁没有独特的样了,他拿了这样子,说要打造一套值钱的,要不然也不会给一百文这么多。”

杨丹玉笑道:“嫂子,这回你不用愁了,看着没,志扬有想法又有能力,你们啊好日子在后边呢,等着享志扬的福吧!”

她知道这娘俩肯定还有话要说,告辞出来,回到小院门口就听到丁丁当当的剁肉声,想了想转身又出去,身后传来多多急促的喊声:“娘娘娘娘~”

她好笑的回过头,小多多一头扎进她怀里,抱着她的腿委屈道:“娘亲,你去哪我也要去!”一早起来爹爹姐姐就不见了,他要牢牢看住娘亲,可他被小志叫走的功夫娘亲也不见了,他呜呜两声,大眼睛眨巴着就红了。

杨丹玉牵着他的手:“娘出去一趟,行,带着我们的多多……”一抬头看到小志羡慕的眼神,朝他招了招手:“你也想去?过来吧!”

小志回头看着院子,好像是怕他娘不让,可脚下却悄悄的往外出溜,一步一步。

杨丹玉不由失笑,这两个孩子那小心眼可真是不少,等到小志挪出几步后,嗖一下就跑到她面前,仰着头眼睛亮晶晶的,“小姑~”

“走吧!”杨丹玉一手牵一个,小志现在可不是以前那受气的孩子了,要说杨家孩子中,属他最受宠,年纪小,又有石秀华和杨庆远宠着,天天和小多多在一起,有啥好吃的啥好处都不会落下他。慢慢的胆子大了许多。

二山和二河一开始还会嫉妒,后来知道嫉妒无用,二山还一度和爹娘被撵出去,再回来后就长了心眼,不敢再针对小志了。

这大概就是人们常说的:差距大了连嫉妒都不能了。

杨丹玉带着两个孩子去的地方是书铺。

书铺的伙计倒没有什么狗眼看人低,迎上来问:“这位大嫂想买本什么书?”

杨丹玉看着书铺有些惊讶,她不知道越洲府的书铺是什么样,但这间铺子里她一打眼书籍很少。

“我想给两个孩子买本启蒙的书。”

怪不得姑娘和她说“到了这里才发现自己成了文盲”,看柜台里书架上摆的书,有些字她认得有些字她压根不认识。

伙计看了看两个孩子,拿了本“三字经”,“大嫂可以让孩子先学这本‘三字经’,”可能在想这妇人家中是否有认字的?

杨丹玉轻轻翻了翻,很好,竖版书看的她头都晕,问了下价钱,听的她直啧舌,“这么贵?”

伙计指着书,“不贵了,这纸张,这墨都是上好的,五百文一本是便宜的了,你要去东城看看,最起码要六百文钱。”

杨丹玉问:“我家相公字写得不错,我们要是抄书书铺收不收?”

伙计有些意外的打量着她,见她一身细布衣裳,头上还戴着银钗,知道刚才自己想岔了,但他还是摇了摇头。“我们铺子小,这些书卖不了几本,用的都是相熟的抄书匠,不收外来的。”

杨丹玉仔细的看着那些认识不认识的字,还好她没近视,封面上的字又都很大,隔着柜台她也能看得清楚。

“这位小哥儿,这书我看下可以吗?”

伙计拿出来往柜台上一放:“看可以,要小心别弄坏了。”

杨丹玉随意翻了翻,哪怕有些字不认得,顺下来也知道是才子佳人的故事,果然这种老套的故事千百年来都受欢迎。

她还想再看两本,小哥已经面露不悦:“你认得这上面的字吗?看得懂吗?”

杨丹玉想说我看懂了你是不是白送我?“我略学过几个字。”她保守的说。

伙计语气有些不耐了:“你们到底买不买?这话本可不便宜。”

杨丹玉叹气:“你们书铺收不收话本子?”这种故事她抬抬手就能写个十个八个。

伙计想要翻白眼了,他刚要挥手撵人,就听到有人说:“这位娘子的相公莫非还会写话本子?”

书铺里几乎没有客人,掌柜从她进门就注意到她了,她看书的样子有些懊丧有些庆幸,绝不是那种没见过世面妇人的那种唯唯诺诺。

“不是我相公,是旁人。”杨丹玉含糊道:“有几个故事很好看,他不方便出面,让我来问问书铺收不收?”

掌柜的明了,肯定是这位娘子的相公是读书人,家中缺银钱了想卖话本子,可又怕被人笑话,以旁人的名义来卖话本。

“娘子可否拿来一看?总得看过才好定价。”

“话是这样说,掌柜的能否告诉我,这样一本故事书铺收是多少银钱?我也好心里有个数。”

掌柜的指着上面一排排话本子,“这些售价一本在五十文到二两之间不等,收的价格在二两到十几两之间。”

杨丹玉眼睛亮亮的,她没看到自己的眼睛和之前小多多的眼神一样明亮有神采,“那几日后我拿话本子过来,掌柜的看下。”

她要去买纸笔,还要等姜延凯有空帮她写,要不然她这个故事大半就得用圈圈叉叉来代替了。

她情绪高涨的离开书店,掌柜的把伙计训了一顿,并告诫他:“若这位娘子再来,不可无礼,要告之我才行,不可擅自做主。”

伙计嘀咕着:“那来卖话本子的多了去了,真以为是谁都能写的呢?”

掌柜的重重哼了一声,“你懂什么?”他看人最是准了,这妇人哪怕翻看了铺子中的话本子,也是神采中带着自信,那话本子即便卖不了高价,也肯定能看得下眼,书铺是准赚不亏的。

小多多出了书铺,仰着头好奇的看着娘亲:“娘亲认字啊?多多也想认字。”

杨丹玉摸摸她的小脑袋:“等咱们安稳下来,你和小志哥哥都要学认字。”

至于自己认字这事,只要推到姜延凯身上就行。

牵着两小走了没几步,就听身后有人叫“姑母?”

小多多回头一看忙拉了拉她手:“娘亲,是正儿表哥。”

杨丹玉惊讶的看着正儿,这孩子是自己一个人,穿着件粗布衣裳,站在书铺门前。

“正儿,你一个人出来的?你这是?”她指了指书铺:“要去买书吗?”

“不是,正儿想进去看看有没有事做。”

他还这么小,一条腿又不好,就出来找事做了?

杨丹玉记得杨鹏举身上是有银子的,“你出来找事做你娘和你爷知道吗?”

正儿垂下头,好一会儿才低声道:“娘和婶娘天天在家做绣活,我出来送绣品顺便做些杂活。”那就是不知道了。

“你们住哪里?你爷呢?”

“我们进城的第二天爷爷赁了个小院,就在这后面不远。不过当天晚上爷爷的银褡子就被偷了,娘和婶娘只能做绣活养活我们。”

还是没有提他爷。

“那你爷呢?没出去找事做?”他是童生,哪怕做个教书先生也能养活了一家老小。

正儿摇了摇头,“爷心情不好,再说他是童生老爷,不需要做事。”

杨丹玉怔怔的看着他,“这话?是你爷说的?”

正儿点了点头。

杨丹玉叹了口气,“你爷问没问过我们?”

正儿点头又摇头,“我们进城后在大集上看到姑母了,爷说不让去找你们……”

他的话显然还有后半段,估计是没少轻骂了杨丹玉和姜延凯,正儿说了一半就停下了。

“姑母,你们还好吧?”

“我们还好,正在集市上出摊卖些吃食,这么多人要吃饭,不挣钱就得饿肚子,也没顾上去找你们。”杨丹玉想了想摸出几文钱,塞到正儿的手里:“去买个烧饼吃吧,遇上姑母这事,你只告诉你娘就行了,就不用和你爷说了,免得他……”她没再往下说。

正儿想出声辩解几句,可想到爷爷喝过酒之后恶狠狠的话又熄了声。“正儿不要,正儿有钱。”他摸着袖子里刚得的卖绣品的十文钱,“我娘和婶娘每日卖绣品也能赚十几文钱,够我们买粮吃了。”

杨丹玉并不想和杨家有过多的牵扯,别说她一个冒牌女,就是原主回来,怕也不会和娘家再有来往。

但正儿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她摸了摸她的头,“好孩子,去吧,姑母也回去了。”

走出好远,小多多还不停回头的看,“娘,我喜欢正儿哥哥,不喜欢直儿哥哥。”

“为什么?你直儿哥哥不好吗?”

“不好,他当着爹娘的面和我玩的开心,可背对爹娘就骂我们弄丢了他爹爹。他还骂小志哥哥是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鸠占鹊巢……”

杨丹玉心想,你要这么说那我们这些人可都是鸠占鹊巢的。“以前怎么没听你说过?”

“外公在,我不敢说。外公看人的眼神可凶了。”小多多管杨鹏举叫外公,叫杨庆远姥爷。

杨丹玉揉了揉他的头:“小笨蛋,爹娘都在你怕什么?以后谁要是欺负你,你就跟娘说,要不跟姐姐说也行。行道吗?”

又说小志:“还有你也是,谁要欺负你就告诉姑姑或者是姐姐。咱们不乱欺负别人,也不能让别人欺负了去。”

杨丹玉去买最便宜的纸,问人家“这个纸写字洇不洇”,得到的答案当然了,她只好买了些稍好一些的,又买了便宜的墨条便宜的笔,就这样还花了二百多文钱,心疼的她直嚷嚷:“再穷不能穷教育!真是黑心商!”

这些银钱买粮能买将近一百斤的高梁米了。心痛!

她坐在炕沿边上有一会儿了一直没说话,刚刚忙完的小丫头主动拿了布条安静的坐在一旁做针线活,直到程琪这些人出摊出来,才把她从故事情节中惊醒。

“你们回来了?今天生意怎么样?”

不只是她,那些正干着活的也都放下手里的活计凑了过来,带着期盼的眼神看向他们。

程琪脸上笑容灿烂:“挺好的,估计不比昨天差。”

随后进来的马三嫂接道:“我们今天也行,今天高梁米饭没卖多少,反倒是白米饭卖的比较多。蒸的两锅饭都卖空了。”

杨丹玉舒心的松了口气,往后瞅了一眼:“茶棚没撤呢?”

“没有,好像今天茶棚没啥生意,我经过那时,看到大山他娘在那唉声叹气的。”马三说道。

“先不管她们。程琪,你们去拢拢今天的帐,小武子你们赶紧看看今天备的这些料行不行,不够的就再抓紧备。”

她和程琪几人钻进屋里,一边看她们查钱,一边问今天出摊的事。

看到程琪扔出一小块银锭子,“哟嗬,今天不错啊?”

“一个有钱人赏的,吃了三碗给了这银锭子,我看得有五六两。”

“真有钱啊!咱们啥时候能这么有钱?”武丽娜拿起银锭子稀罕的看来看去。

“快了快了。咱们现在农村有房有地,城里还有一套小院,这好日子马上就来了。”杨丹玉安慰她。

她把徐志扬赚钱的事告诉大家,“看吧,还是得开阔思路,不过志扬这事也启发我了,我去买了些纸笔,准备写几个小故事卖卖。”

武浩打击她:“你会写字啊?”

她翻了个白眼:“这话说的,我好歹也是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字还能不会……对啊,我怎么把他给忘了?我老想着等老姜回来写了,这不有个现成的在吗?”

说的好像我们没上过学一样。谁还没读过九年书了?

武浩几人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谁啊?”

杨丹玉一伸手:“李学文!就你了!”

李学文指了指自己,杨丹玉点头:“对,就是你!学文!”

李学文赶紧摆手:“不行不行,我哪能行啊?我可不会写那些。”

“不用你写,我说你写还不行吗?”

李学文一听手不摆了:“那行!吓我一跳,我以为要我写故事呢,我看故事行,写就没长那根筋了。”

武浩问:“你认字?”

李学文也是这套嗑:“谁还不认识个字了?行思你这个文盲呢?”

程琪抬着下巴:“哎哎,不准欺负我家小武子啊!说谁是文盲呢?我们那叫半文盲,自己名字好歹是认得的。”

几人开着玩笑,外屋几个小丫头却羡慕的不要不要的,她们不认字也不认得自己名字……

玩笑过后,武浩说:“我说真的,不开玩笑,学文你真认识这些字?那你会写吗?”

程琪这回看不下去了,推了他一下:“你是不是傻?你忘了他可是个帐房,不认字能当帐房?”

又不是你这大老粗厨子。

武浩不服气:“帐房就会写字了?帐长会写那也不会太多字吧?要不然就不是帐房是书生了。”

这个犟种,又开始犟些没用的,大家谁也不理他。

杨丹玉听了帐目,“今天麻辣烫净赚六两半,不过这不是常态不能算,刨去那些赏钱赚了一两半多,也不错了。”

拌饭今天赚得更多,有七百多文钱。

“这生意可以做。明天继续!武浩,你们准备明天的材料,程琪你们歇一会,然后咱们商量商量做些点心带着卖?如何?”

这一点上她倒是和她爹想到一块去了。

“点心?做啥点心?”

武丽娜忙举手:“我我,我知道,咱们做沙琪玛,那个最适合咱们现在做了,不用烤箱,只要让雷叔叔他们做几个木盘,之前我在家还跟网上学着做过呢?还有奶枣,”

杨丹玉摇头:“奶枣不行,没有奶粉。”

程琪想了想:“我看还是炸麻花炸撒子炸油炸糕吧,这些个实惠。而且我在集上还真没见过有卖这个的。”

武丽娜立刻又说:“对了,炸甜甜圈,这个肯定受欢迎!”

果然是小吃货,说着自己就要流口水了,看得程琪直发愁,埋汰她说:“把你那哈喇子擦擦,一会掉锅里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