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郡主今天又想洗白 > 第144章 陶融意图倾覆大辞

第144章 陶融意图倾覆大辞

书名:郡主今天又想洗白 作者:落拓老叟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4:17

“你什么意思?”

“就是想提醒阿辞一句,陶大人与你,终归不是一路人。你若是想全身而退,还是尽早与他斩断一切。毕竟,男女之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没了他,你还有更广阔的天地。没有谁,真正离不开谁。”

其实,云幼卿所言,并非毫无道理。

就比如说,爱情不是全部。

这句话,纪辞是非常赞成的。

不过,在这个世界,对纪辞而言,陶融就是全部。

陶融不止是她的爱人,更是她的家人、她的朋友。

如果不是陶融,她虽然会舍不得这里,但她不会留下。

“如果说,一辈子有那么一个人,能够让我不问理由、不计代价地和他站在一起。那个人,就是陶融。你比较爱惜羽翼,在意利益得失,可能会觉得我很傻吧。”

“不,实话实话,我很羡慕你,能够为了一个人,义无反顾。至少,这些都是你心甘情愿的。不像我,只能被迫,一次次给母亲善后。”

“母亲的行事作风,我也看不惯。可她终究是我的母亲,我不可能对她置之不理。”

人生,诸多无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

对此,纪辞不置可否。

“说来,我离开京城,差不多半年了。很久,都没用过脑子。陶融这次遇到的危机,我一时半会,似乎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云幼卿笑了笑,“看来,你是想让我出主意,才和我过来的。”

“对啊。”

如果,云幼卿不想帮她,根本不会主动告诉她,陶融的情况。

“和阿辞说话,确实轻松,一点也不费脑子。”

纪辞叹了一口气,“我没能长颗七巧玲珑心,只能直来直往了。”

“京中大臣,对于陶大人,也算是看重。只有兰温,屡次三番地将他推入险境之中。此番,陶大人若想成功脱险,只能从兰温身上找突破口。”

“兰温啊。我对他的了解,仅限于他是兰扬的恶毒叔父。其他的,好像了解并不多。”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你若是对他了解些许,也许能化解此次的危机。”

接风宴上,云时和可谓是风光无限。

反观陶融,则是被群臣攻讦,只差将他钉在耻辱柱上。

头一个发难的,便是兰温,“皇上,老臣听闻,陶融在夜梧郡以权谋私,大肆搜刮民脂民膏,百姓叫苦不迭。此等不正之风,当彻底根除。老臣恳求皇上,将陶融依律法办。”

上次,陶融捉拿吴良归案,他本想借此机会,弹劾陶融办事不力,久久难以结案。

谁知,陶融竟耍花招,声称吴良在济安郡被擒,将事情全部移交给孙渡处理。

今日,辞陌衍留在东宫,没人再给陶融说话,他定要将陶融拉下马。

陶融转了转手中的酒杯,“搜刮民财?兰大人可有罪证?若无罪证,便是信口攀诬朝廷命官,也是要下狱法办的。”

“你从夜梧郡带来京城的几车东西,就是罪证!铁证如山,休想抵赖!”

“那些特产,都是夜梧郡百姓,献给皇上的特产。陶某还未来得及进献皇上。怎的,到了兰大人口中,便成了陶某搜刮民财的铁证了?”

兰温闻言一噎,片刻后,又继续拱火,“夜梧百姓不乏谄上媚下者,百姓们赠礼,你照单全收,这是有目共睹之事。大辞官员当为官清廉,杜绝贪墨**之风。你如此作风,便是朝廷官员的耻辱。”

云时和看不下去了,“兰大人,那些是元嘉公主收的。没有一样东西,从陶大人手中经过。夜梧郡是公主的封地,收点东西,似乎也不为过。”

徐御史冷冷地哼了一声,“苍蝇不叮无缝蛋,若陶大人品行端方,又怎会被人攻讦。最近,榷场屡生事端,西陶竖子竟将边疆布防图盗取,实在是不将大辞放在眼里。陶大人与西陶萧裕书信往来频繁,此事怕是与陶大人脱不了干系。”

兰温满脸轻蔑,“陶融是西陶质子,在大辞受尽凌辱。安知,他不是敛起锋芒,潜伏大辞,暗中传送大辞军政要务,意图倾覆大辞江山社稷。”

辞帝望向陶融时,眼底也添了几分寒芒,“陶爱卿,对此,你作何解释?”

“请皇上给臣半月时间。届时,臣必给皇上一个交代!否则,臣自当以死明志。”

“半月时间,说得倒是轻松。给你半月,大辞的军政大事,都被你送去了西陶。”

陶融平静地望向兰温,微微冷笑,“兰大人所言,实在令人啼笑皆非。陶某不过区区六品文官,朝中军政要务,一概不知。至于边疆布防图,更是鞭长莫及。”

“若陶某当真如此手眼通天,兰大人如此得罪陶某,当真不怕陶某做点什么?”

陶融这番话,彻底堵住了兰温的嘴。

此时,一直隔岸观火的万太傅,眯着眼睛说道:“皇上,不如依陶大人所言,给他机会自证清白。七日之期,想来足够了。”

兰温:七日之期,都到不了边疆,能查出什么东西。

云时和:七日之期,好歹还要转圜的余地,也足够了。

于是乎,各方阵营,对此提议,都欣然接受。

纪辞焦灼地在外徘徊等待,见到大臣们三三两两出来,伸长了脖子观望。

终于,在人潮之中,一眼便找到了陶融。

太好了,陶融没出事。

纪辞还没来得及对陶融招手,便被喜公公叫住,“公主,皇上请您去一趟平章殿。”

纪辞远远的瞧见,陶融对她含笑点头,这才心下稍安,“好。”

一进入平章殿,辞帝便屏退所有人,像老慈父一般,对纪辞嘘寒问暖。

当然,大部分都是旁敲侧击地询问,陶融对她如何?

陶融有没有表现出,对西陶的思念?

陶融是不是经常和西陶书信往来……

纪辞也猜到,辞帝对于陶融这个异国人的身份,还是非常芥蒂。

“皇叔叔大概不知道,陶融童年不幸,在西陶被人排挤欺凌。就连前来大辞为质,也是被人设计。西陶对他而言,几乎没有任何挂念。”

“辞丫头,陶融还有个母妃在西陶。若是西陶人拿杨采女威胁他,他难保不会背弃大辞。”

陶融在西陶的事,他从未主动提及,她还是从萧问渠口中得知的。

对于杨采女,她只知道,陶融与她情分不深。

“辞丫头,陶融对你虽好。不过,母子之情,不是说断便能断的。陶融若能为大辞所用,确乃不世之才,来日,定会出将拜相。若陶融为西陶卖命,则大辞危矣。”

纪辞只是略略犹豫,眼底又恢复了坚定,“皇叔叔身为一国之君,如此担忧,不无道理。甚至说,大辞上下都是如此看待陶融。”

“正因如此,我更要坚定不移地站在他身后。否则,陶融该多寒心。”

辞帝面色变了变,“辞丫头,家国大义与儿女私情,你当分个轻重缓急。”

“皇叔叔,至少,陶融现在一心效忠的是大辞。”

“辞丫头,你可知,防患于未然。”

“难道,要因为一个可能的猜测,便要给陶融定罪吗?这样做,与滥杀无辜有什么区别?”

辞帝勃然大怒,腾的一下站起来,“放肆!你……”

辞帝话还没说完,猛地吐出一口鲜血。

纪辞吓得似木头桩子一样,愣在原地,半晌才回过神来,“皇叔叔,我不是故意的。”

一直以来,她都只是听说,辞帝身体不行了。

亲眼看到辞帝在她面前吐血,这无疑是给了她强大的视觉冲突。

辞帝熟练地擦了擦嘴角的鲜血,“此番,若陶融当真能脱险,朕会设法,将杨采女接来大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