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穿书后,我娇养了反派摄政王 > 第七百一十七章 赵殊的野心

第七百一十七章 赵殊的野心

书名:穿书后,我娇养了反派摄政王 作者:桔子面条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5:50

“王又郎。”一个声音突然响起。

王又郎吓了一跳,这才发现背后坐着一人。

王又郎看着那面色冷厉的男人,很快认出来他的身份。

这不就是那位被朝廷派来调查箭局的钦差大人吗?

“乌……乌大人。”王又郎连忙朝着卫擎跪下。

“你们陇县的箭局,一年造箭数量起码在一百万支左右,但是给朝廷的却只有五十万支,剩下的五十万支去了哪?”卫擎径直问道。

王又郎的脸色微微变了:“乌大人,您说的话我听不懂,箭局每年造箭就是五十万支啊。”

“王又郎,这种事不查也就罢了,只要一查就能查到问题,你还想隐瞒到何时?你若老实交代,本官还可从轻判处,若待本官逼出真相,你唯有死路一条!”卫擎的声音陡然转冷,“本官的脾气不好,耐心有限,有无数种办法让你生不如死!”

卫擎这一质问,王又郎顿时顶不住了。

他本就是胆小之人,随波逐流,时时担心被发现。

他没想到,这一天还是来了。

“大人,下官招,下官全都招!箭局一年的造箭数量是八十万支,是陆大人让我记五十万支的!”

“剩下的箭去了哪?”

“剩下的……下官不知啊!这……这只有陆大人知道了。”王又郎战战兢兢道。

头顶一直没有声音,王又郎偷偷抬起头,想要看卫擎一眼,却见他锐利的眼神正盯着自己。

“陆……陆大人身边有个姓范的武夫,多出的箭支,好像是他送走的,我……我也不知道他送到何处。”王又郎战战兢兢道,“大人,下官知道的就这些了,其他的确实不知啊。”

卫擎见王又郎着实不知道其他的,便威胁了一番,让他不要将今晚的事告诉陆提举。

在查清箭支走向前,他不想让陆提举知道这些,以免打草惊蛇。

王又郎胆小,听说有戴罪立功的机会,自然点头应允,保证明日就告病在家,绝不向陆提举说半个字。

卫擎又让暗卫去绑架了陆提举身边的范姓武夫。

那范姓武夫比这王又郎嘴硬许多,暗卫破费了一番功夫,才撬开他的嘴。

从对方的口中,卫擎得知,那些箭支送往一个叫北苑的地方,那里有人接应。

至于究竟送去哪里,他也不知。

卫擎拿出望仙郡的地图,看了起来。

北苑是个小镇,距离陇县百里路左右。

卫擎看着北苑附近的地势图,共三个方向,往东行几十里路,有大河,往西则有悬崖,唯有继续往北,是一片密林。

而且,往北靠近京城,若是骑马行军,三四日便可到京城外。

卫擎心里有个想法,当初长公主便是在望仙郡的深山里养私兵,赵殊会不会也在望仙郡的深山里养了私兵,这些箭便是给私兵用的?

这是不是意味着赵殊还有第二手准备,要是夺储失败,就谋反?

若真是如此,那需尽快查明,否则京城将乱,天下将乱!

他的孩子们,乌家,顾家,都有危险!

当然,这些都只是他的猜测,这些箭支被送往北面,也许有其他用途。

谋反之事,事关重大,绝对不能空口断言。若是他没有证据就说出自己的猜测,说不定还会引火烧身。

卫擎的手指点在一个地方,他需尽快去此处看看,探明此事!

卫擎没有睡觉,而是骑马赶路,往北苑镇的方向而去。

卫擎快马加鞭,没有歇息,终于在两日后赶到了想要到的地方。

卫擎在那山林中绕了半日,便找到了一处利于驻兵的地方,再一看,果然看到了无数帐篷!

卫擎默默观察了那驻地许久,根据帐篷刷量和灶台数量分析,约有两万人左右!

驻地有马匹,一大片,数量还不少。

赵殊真的在养私兵,意图谋反!

卫擎神色一凛,需尽快赶回京城!

卫擎骑上马,走出一段距离,便被一行人拦住了去路。

那为首的正是箭局的陆提举。

陆提举气质截然不同,一身黑衣,骑在马上,手中拿着剑,正居高临下地看着卫擎。

“乌大人的办案手段,果然名不虚传,居然就查到这里来了。但是有些时候,人不能太聪明,稀里糊涂活着就行。”陆提举的脸色顿时转冷,浑身充满杀气,“知道得太多,就容易把命丢了!”

陆提举的话音刚落,他身边的一行人,就朝着卫擎杀去。

乌泱泱的一片,瞬间将卫擎淹没。

……

京城。

皇宫。

“陛下,这是臣妾煲的汤,您尝尝。”梁妃将一碗汤递到皇帝的面前。

皇帝喝了一口,然后看向面带期待的梁妃,点了点头。

“很美味。”

梁妃顿时露出一个开心的笑。

皇帝这段时间过得挺开心的,与梁妃的感情愈加好了,景煊那孩子这次回来,懂事许多,勤奋肯学,也孝顺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皇帝甚至产生了一种颐养天年的感觉。

“杜学士今天夸了景煊。”皇帝笑着道。

梁妃也开心了起来:“这小子,以前教他的那些夫子都是告状的,如今居然有人夸他了。”

“景煊长大了。”皇帝欣慰道,“朕想拟旨,封景煊为太子。”

梁妃的心中涌出狂喜,纵然知道这是早晚的事,但还是开心的不得了。

她等这一天,已经等太久了!

纵然心中狂喜,梁妃还是道:“陛下,景煊还小,会不会太早了?”

“不小了,这孩子很不错。”皇帝道。

翌日,早朝后。

大殿中。

德顺磨墨,皇帝亲自拟旨。

待圣旨写到一半,皇帝突然觉得有些头疼,待那阵疼过去,还是觉得头昏脑涨,很不舒服。

“陛下,圣医求见。”就在这时,一个太监跑来恭敬道。

皇帝点了点头:“宣。”

他这几天头疼得又频繁了,刚好想问问圣医药的事,他这来的正好。

很快,身着道袍、仙风道骨的中年人便走了进来,向皇帝行了一个礼。

“陛下可是觉得头疼频繁了一些?”圣医看着皇帝的脸色,问道。

皇帝点了点头。

“臣刚炼了一味新药,能更好地治疗陛下的头疼之症。”

圣医说着,便奉上一颗乌黑的丹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