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用户中心
懒人小说 > 奇幻 > 国破后我和乱臣贼子HE了 > 回头——正文番外(二十)

回头——正文番外(二十)

书名:国破后我和乱臣贼子HE了 作者:知我情衷 分类:奇幻 更新时间:2023-02-03 01:05:56

这早已经不是晏既第一次见到这样情景了。他甚至应该说,对这样的情景习以为常。

他骑着马,缓慢地从城门之下朝着已然又被战马与兵士践踏过一次的城镇里。

随处可闻哭号之声,随处可见尚未熄灭的烽火,他的士兵游走在城中各处,引来一阵又一阵如波浪般的惊惶。

无从安慰。

他没法像一个得胜而归的将军那样挺起胸膛,他不是为城中百姓击败了外敌的入侵,他本身也只是一个入侵者而已。

所有的百姓见到他,眼睛里都是盛满了恐惧与惶惑的,他尽力地低着头,不愿对上他们的眼泪。

有人在街市上仓皇逃窜着,有一个小孩子不小心踩到了自己破烂的衣摆,就摔在他面前。

晏既飞快地从踏莎身上跃下来,伸手将那个孩子扶起。

那孩子满脸的鲜血,不知道是他自己的,还是旁人的,几乎是在抬起头看见晏既身上的盔甲开始,她尖叫起来,眼泪落下来,用力地推开了他。

跌跌撞撞地跑进了一旁仍然着着火的茅屋里,不见了踪影。

留下晏既一个人站在原地,望着他消失的方向出神。

才过斜阳,又是黄昏雨。

他立在原地,有人也从马背上跳了下来,朝着他走过来,为他撑开了一方天地。

“将军,我们还要继续往前走。”

一身银白色的铠甲之中,是女子的声音。

晏既自然而然地接过了李媛翊手中的伞,朝她倾斜着,同她一起往前走。在城南与城北之间早已经废弃不用的两座城楼之间停下来。

“梁帝朝欢暮乐,弄坏朝纲,百姓已是苦极;到如今干戈四起,生民涂炭,百姓更是极苦。”

他想要结束这一切,却只能看着这样的情形,一日一日在眼前上演。

“我真的很想要结束这一切,可如今,我们却是在往回走。”

他从没有想过有一日他回到庐江城中,会是这般光景。

一同前行,矢志不渝的朋友,副将,居然只剩下他一个人回头。

回首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李媛翊在心里叹了口气,“我知道,于将军而言,走回头路,是比往前走更困难与痛苦数倍的事。”

这意味着他不能走到他所深爱的人身边去,意味着他最珍重的家人性命受到了威胁。

在战场上都不肯退一步的将军,如何能够折返,在他将要胜利的时候。

晏既低下了头去。春日离开庐江城,脚下尽是蔓生的春草,渐行渐远渐生。

而如今秋意已浓,草叶枯黄,瘦骨不禁秋,尽诉离愁。

“可是将军也只能走回头路,给你所占有的那些土地之上的百姓一个交代,给姑姑、阿柔,还有其他你所在意的人一个交代。”

晏既保持着沉默。

去年此时,庐江城中的两座城楼尚在修筑,为了维护晏氏与萧氏之间的泾渭。

城楼一日一日在他的目光之中长高,也隔绝了城中百姓的目光,铸就了思念。他也只能在城楼之上与她遥遥对望。

以为那就是最差的结果,终究是一年不如一年了。

“阿媛,如今你的庶兄已经带着李家最精锐的士兵在望陇西赶,只要你父亲城中的兵马能支持一阵子,陇西不会有太大的问题的。”

他会暗中让赵家的人手下留情,至少要留李郜,还有他的外祖母一条性命的。

李媛翊一直在他身旁,和眉瑾也是好友,或许也能猜得出他和赵家之间的联系。

但他不能给她任何承诺,敌人始终都是敌人。

李媛翊低头笑了笑,避开了一朵傲立在秋雨之中的野菊,“陇西李家,已经在狄道生活了上百年。”

“若真有那样一日,也是李氏终有气数将尽之时。”

只是她就算万般看得开,也终究是会为了她家人的性命而感到担忧和难过的。

“我还是更担心我三哥一些。为妻儿付出一切本不是错,可是要用无辜的人命来填,还要填上自己的性命,我总归是不敢苟同的。”

知道李玄耀要攻打南郡之后,没有一个人觉得他能够成功。

到如今,也终于能看清楚他的妻子回到他身边,究竟是为了什么了。

萧翎已经在往江陵城走了,即便没有萧翎,他也不会成功的。以卵击石,只有李玄耀自己不明白究竟谁才是石头。

晏既低头看了她一眼,有些无奈地道:“阿媛,这才是命数。”

“谁都不知道袁音弗说的话究竟是不是真的,究竟有没有这个孩子,被萧翾藏了起来。”

在他看来,有或者没有,又有什么分别呢?只是李玄耀自己偏要搞清楚,狂妄自大,往死路上走而已。

“可李玄耀深信不疑,这就是最关键的。”是他自己走了不该走的路,谁都没办法阻拦他。

他甚至也只是遗憾着有朝一日将他的性命了断的,并不会是自己。

李玄耀曾经对他做过的事,对阿若做过的事,甚至对李媛翊做过的事,他都历历在目,记的清清楚楚。

恨意也埋在心底。

李玄耀冒犯的是萧家的权威,萧家人会给他教训,不必他出手做什么。

在将要经过北城的城楼的时候,晏既到底还是停下来,往城楼上走。

他们只是要在庐江城里短暂的休整几日而已,这里并不是他们的目的地。

游目四顾,对面的城楼之上,并不见他心中踟蹰徘徊的佳人身影。

举目远眺,更是只见一片疮痍,“阿媛,你还记得长安的模样么?”

于他而言是相比于太原更加深爱的故乡,于李媛翊而言,应当还是很陌生的。

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他们要往长安去,一路都有战事,有百姓要安抚,等他们终于到达长安的时候,应当是冬日了。

李媛翊望着对面的城楼点了点头,尽管那不是长安的方向。

“‘长安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玉辇纵横过主第,金鞭络绎向侯家。’长安,比狄道城要热闹许多。”

她只是小时候去过几次,住在长安的晏府之中,姑姑家里。

若是没有这场战乱,她应该也会在长安住上许久,直到搏到一个“前程”,嫁给一个对陇西李氏而言,对父亲而言有用的儿郎。

晏既终于轻轻笑了笑,这是他从听闻殷观若又成了梁帝贵妃之后的第一个笑容。

是为了他梦中的长安。

“从前的长安城,的确很热闹,尤其是夜晚。”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晓日寻花去,春风带酒归。少年郎的一点烦恼,实在如同春雨落于地面,顷刻间了无痕迹一般不值一提。

“我和琢石总是在一起,有时候带上眉瑾,驸马便耐心地陪着她,同我们一起去郊外跑马。”

从长安城中一路疾驰,见燕姬二八弹筝坐,千树垂杨拂酒楼。

春服薄装棉,游宴不知厌,呼鹰遥过灞陵桥。

那一阵一阵的笑声,不知道长安郊外的猎户人家与浣衣少女是否还记得。

应当不记得了。连梁宫都已经成了一片废墟,耕人犁破宫人镜,冯逾化为尘土,还有谁会记得呢?

满眼青山恨西照。长安不见令人老。

“我也还记得,从前我住在长安姑姑家的时候,几位表哥总是不在家,那时候还没有阿柔,我就只能陪伴着姑姑。”

她甚至都怀疑晏既记不记得有她这个人曾经到他们家做客。

每日他都起的很早,不是进宫去了,便是同他的好友一起出了城,早出晚归,披星戴月,便是城外的农人或是城中的商贩都没有他忙碌。

也有的时候,他就住在宫里,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根本就不会回府来住。

看见戴花的小娘子,又是不能捉弄的表妹,他毕竟总是要躲开的。

“那时觉得府外的一切都有趣,便总是不想着回家了。”

即便长安的一切都不好玩,他也不喜欢呆在府里。那时候他年纪还小,不快的感觉萦绕在心中,不明白是为什么。

宁愿在宫里受宫规约束,也不愿意看他父亲的脸色。

后来终于明白是为什么了,南征北战,他也的确没有时间呆在家中了。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你就已经喜欢殷姑娘了。你要去看她,对不对?”

她只是听姑姑偶然提起过一句而已。她那样早就喜欢他,注意着他,又怎么忍得住不去了解他的喜好。

她知道城西有一棵槐树,槐树一旁有一个院子,而这个院子里住着他心爱的姑娘,她却是很久之后才知道,这个姑娘就是殷观若。

晏既的笑意温和,似乎也并不惮于旁人向他提起这件事。

“当年我去城西的时候,似乎人人都不知道我去那里做什么。”

“而今时过境迁,倒又像是人人都知道我去哪里做什么,探望的人是谁了。”

因为谁都知道,那不过是他少年时一个绮丽的梦。世家子弟与平民之女,不过是话本里的故事。

京城游子,驰宝马、飞金鞚。旧游浑似梦。多少燕情莺意,都泻入、玻璃瓮。

也谁都不知道,他们彼此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之后,还能走到昨日,走到迫不得已的今日。

暮雨丝丝,已然消散在夜色之中。烽火灭尽,华灯初上,她从晏既的伞下走了出去,轻轻触摸着城砖上的苔藓。

“其实我很羡慕殷姑娘,不光光是因为她得到了将军的爱意。”

她羡慕她的人生,总是有璀璨光彩。

尽管这样说,其实也很不公平,是忽略了她的苦难。可是没有人会羡慕旁人的苦难,这本来就是不讲道理的。

“有很多的人,一生注定碌碌无为。挣扎过,努力过,愤怒过,始终都没法让别人的目光落在她身上。”

可还是要接受这种命运,努力地在这乱世之中生活下去。

“阿若并不羡慕旁人,也不觉得她的人生是值得旁人羡慕的。”

平民之女,两次为宫妃,统领六宫嫔嫱。这样的日子,在她眼中,只怕还不如她在云蔚山中独自生活时更好。

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阿媛,你已经这样好,只要一直做你自己就好了。”

她好到,他从来就没有把她看作是那些他所厌恶的李家人。

晏既将目光从万家灯火之上移开,望向了李媛翊。

这些如常被点燃的灯火,是他这一日所获得的最大的安慰,生活总是会继续下去的。

“世家出身,父母双全,不必为衣食烦恼。这是阿若没有,也或许是入目所及这些灯火人家都没有的东西。”

总该着眼于自身,着眼于当下。

他相信远在薛郡行宫之中的阿若也如是。他们都没有时间羡慕旁人,会为了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而努力。

他走回头路,是为了保护他所在意的其他人,也是为了更早,更好地见到她。

“长安很遥远,而我和母亲,也有两年多不曾见过了。”

军中岁月无情,他已经活的比前生更长了。这时候的母亲和妹妹,又是什么模样呢?

这一次他的父亲晏徊终于聪明了一回。

有太原被围困的旧事,早在北方数郡尚且没有出兵攻打陇西之时,他就已经将母亲和妹妹,当然还有万夫人一起送到了长安。

若有万一……总不至于会像上一次那样。

父亲自己驻守太原,长安却是他的兄长晏晰之的地盘。他不回去为母亲撑腰,难道还要母亲操劳一生,最终看着庶子与妾室的脸色,甚至性命都受到威胁么?

没有人应该是这样做儿子的。

更何况长安与河东相邻,高世如还没有死。

李玄耀在离开河东之前似乎也同她有过什么交易,给了她休养生息的机会,这一位河东太后,是不会放弃回到长安的机会的。

这一次他回去,不会再将这些地方如从前一般拱手让人了。他有足够的力量,可以让这些土地尽归他所有。

纵然是回头路,他也一样踌躇满志。他会让他前行的路,走向他所爱的所有人的路,都再畅通无阻。

“长安或许还很遥远,但是我们一直往西北走,很快就会再遇见眉姑娘了。”

李媛翊低头笑了笑,改了旧日称呼,“是蒋夫人,或是冯副将。我总是记不住。”

眉瑾和蒋掣仍然驻守在南阳,九江的动乱并不严重,他们很快就能到达南阳了。

九江与京兆之间,原本也只间隔着南阳郡而已。

刑炽和伏珺为他守着会稽,当时陪着他从长安出来的人,只有他一个在这一次能回去。

宝马如龙度,香车似水流。还携新市酒,远醉曲江花。

终有一日,他们都会回到他梦中的长安的。

但终归,他永远都不再是银鞍白马度春风的长安少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启体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